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合纵”风生水起 六国会盟共抗强秦

苏秦“合纵”风生水起 六国会盟共抗强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七姑娘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4/1/2 5:07:29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成为六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采取强硬的政治和军事手段,频频对其他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得六国间相互猜忌,长期分裂,无力与秦国抗衡。

而在这种情况下,苏秦提出了“合纵”之策,意在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他在秦国和其他六国游走,以身试法,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不断争取各国相互帮助,使六国得以共同对抗秦国。

苏秦与赵国的桑弘羊合作,制定出了让赵国加入“合纵”联盟的计划。在苏秦的推销之下,赵国与其他五国最终展开了合作。他们签订了“九合诸侯、以侯伐秦”的盟约,将各自的兵力与实力整合起来,实行攻心战术,动员各国的百姓,让他们相信“合纵”是对抗秦国的唯一方法。

“合纵”的联盟让各个国家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而秦国对此高度警觉,多次派遣使者前来劝降。但苏秦和其他五位联盟领袖并没有听从秦使的话,他们继续强力推进“合纵”联盟的计划。

经过一年的紧密合作,六国联军最终在黄河以北击败了秦军,使秦国一度陷于混乱之中。六国联盟的胜利让苏秦成为了战国时期外交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策略不仅成为各国在未来对外交战略的依据,也成为了后世的教科书。

这次“合纵”事件的实践意义深远,为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朝政治体制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历史遗产。其历史价值在于迪人们始终奉行“和合”精神,走互利共赢之路 ,实现合作共赢、和平发展,而不是在互相嫌隙之中做无谓的互斗。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合纵”之策的思想内涵,倡导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构建新时代的共同命运社会。

更多文章

  • 神之又神的鬼谷子:张仪、苏秦在门下求学,庞涓、孙膑为之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张仪,苏秦,庞涓,孙伯灵,鬼谷子

    如果说春秋时期最优秀的老师,那么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鬼谷子。人们对于鬼谷子的身份众说纷纭,对于其人是否存在议论纷纷。那么,鬼谷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争论呢?有关鬼谷子的记载关于鬼谷子这个人的记载,最早史书并没有专门的介绍,仅仅是一段侧面的描述。司马迁的《史记》中给出了两条相关的记载。《

  • 苏秦身披六国相印,为什么没能阻挡秦国的灭六国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苏秦,秦国,魏国,齐国,张仪,科学家,六国相印,历史故事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迅速崛起,从一个贫穷、弱小、腐败的不起眼的小国迅速成长为一个超级强国。这中间只用了19年的时间。十九年前,秦国VS魏国,被魏国的吴起追着打;十九年后,魏国VS秦国,被秦国追着打。变法后和魏国这一战,收复了大片之前被吴起抢去的疆土,逼得魏国又割地又迁都。也向其他各国展示了秦国变法后

  • 做啥别做武安君,这个封号真的有毒,白起李牧苏秦竟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白起,苏秦,李牧,秦国,齐国

    君这个封号,最早起源于春秋末年,直到战国中期才成为各国君主赐予臣子的主要封号,比如战国四公子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等,都是以君为封号的。武安君,也是君的一种,以武为号自然是象征着武功,历朝历代只有能安邦胜敌者才能号武安。战国中一共出现了三位武安君,分别是秦国的白起,赵国的李牧和苏秦。这三位中的

  • 这个人靠一张嘴就让一个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并列称王堪比张仪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苏秦,齐国,魏国,张仪苏,科学家,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俗话说得好,有相同欲望的人会彼此憎恨,有共同忧患的人会互相靠拢。可有人偏不信,结果着了道。《战国策.中山策》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张登,应该是中山国宰相司马喜的人,他想混个一官半职,却苦于没有机会。当时中山国君正苦于五国互相称王的事,魏国的宰相公孙衍想让魏、齐、燕、赵、中山五国一起称王,齐国不乐意了,

  • 燕召公数世卫周而不弃,苏秦辅周无门而奔燕,田氏带齐燕始出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苏秦,齐国,周王室,秦国,分封,燕国,齐景公,燕召公,召公奭,科学家,先秦,周朝

    前言公元前334年,在燕国辗转钻营一年之后的苏秦终于见到了燕文王,之后苏秦首次提议建立合纵联盟与秦国抗衡,远在北边的燕国经历了几代君王的发奋图强一直到战国中期才逐渐开始有声音,那么燕国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到底在做什么呢?苏秦又为什么会在洛阳遭到拒绝之后来到燕国呢?燕国原本是在齐国北边的一个姬姓诸侯,

  • 苏秦PK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秦,张仪,子贡,司马迁,法言,司马光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期谈到,《资治通鉴》讲完张仪之死,司马光跳上前台发表议论。这些议论,原本应该属于经典的“臣光曰”模式,但这回有点特殊,司马光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援引孟子和扬雄这两位儒家前辈的发言,意思是说:前辈们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把我想说的话全都说了。

  • 苏秦为什么能配六国相印?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策风云标签:苏秦,燕国,战国,高尚,科学家,六国相印

    苏秦能够成为战国时期六国的纵横家,得到各国的信任和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品质,他提出的“合纵连横”战略思想,对于当时割据的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想法,而苏秦又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他的策略才能。他不仅能够谋划联盟关系,还能够应对各种政治危机和外交事件。苏秦具备了出色的口才和交

  • 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展演 以史诗之风唱念和平之愿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苏秦,演员,历史剧,小百花越剧团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韦衍行)4月15日与16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演的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献演天桥艺术中心。 《苏秦》剧照。主办方供图 《苏秦》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 他才是战国时一流的纵横家,曾仕4国,张仪嫉妒,苏秦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齐国,秦王,楚王,陈轸,纵横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纵横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一人曾仕四国,每个君王都信任他,智慧不比苏秦差,结局也比张仪好,只因太过正直,在历史上的名气才不那么高。他当着秦王的面说自己要跳槽去楚国,秦王还非常高兴,轻易就能看破张仪的诡计,奈何楚王被利益蒙蔽了眼。张仪嫉妒他,秦王也被他的故事吸引。张仪的诡计他就是陈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为何说蒯通盖过苏秦,成为了战国以来的四大名嘴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秦,蒯通,齐国,秦国,张仪,韩信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上古时代思想最为开放的时代,每一个学说都有自己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在纵横家中,最具代表纵横家是苏秦和张仪,两个最出名的游说家和演讲家,这两个师兄弟把各国当成了施展自己抱负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