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苏出土三片竹简,上面文字颠覆传统认知,难怪勾践要杀范蠡!

江苏出土三片竹简,上面文字颠覆传统认知,难怪勾践要杀范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2/19 19:18:13

《史记》中,司马迁描述了范蠡泛舟江湖,化身陶朱公慈善天下,但唐朝史学家司马贞、现代国学大师钱穆等古今名人考证,陶朱公和范蠡根本不在一个时代,这是两个人,因此司马迁记载有误!

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命运到底如何?比司马迁更早的汉初贾谊在《新书·耳痹》中,给了一个颠覆历史的答案:

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归五湖,大夫种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

显然,这是说越国灭吴之后,范蠡身上绑着石头,被勾践沉于太湖。问题在于,勾践为何要杀死范蠡?对于这一疑问,江苏出土三片竹简,上面文字颠覆传统认知,或许解开了这个谜团的一角!

本世纪初,苏州一建筑工地施工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随后考古专家介入。通过挖掘,出土了一些文物,但最重要的是三片竹简,因为上面文字实在令人动容。经过整理研究,考古专家震惊了,这三片竹简只记载了21个字,却字字重逾千斤。

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勾践实施美人计,让范蠡去执行,但范蠡却与西施私通,三年才到达吴国。至于为何三年才到达吴国,是因为中途两人可能还生下一个“语儿亭”的孩子(还可能是西施和别人的儿子)。或许因为母爱,西施不愿再去执行命令,于是范蠡以孩子为人质,威逼西施去执行任务。

这三片竹简记载的内容,颠覆了范蠡西施的美好爱情传说。因为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传统认知,都认为范蠡和西施情投意合,两人相敬如宾,范蠡助攻勾践灭吴之后,两人还双宿双飞,从此泛舟江湖,过上神仙美眷的生活,羡煞旁人也!

对于范蠡的这一行为,史书没有记载勾践的表现,但可以想象:勾践肯定极为愤怒,只是虎落平阳卧薪尝胆之际,只能隐忍等待。

至于为何勾践对范蠡隐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而且可能是楚国派来的参谋。公元前506年,爆发了吴楚之战;公元前492年,勾践与大夫文种、范蠡向吴国投降。

所以,史学家有这么一个猜测:吴楚之战后,吴国让楚国损失惨重,于是在正军备战之余,还积极扶持越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由此派出范蠡和文种等人。史书上范蠡出生贫寒,为何到了越国能够成为高官,如此大才在楚国真没有出头之日吗,他的妻儿在何处?文种又为何来到越国等等,史书上没有交代,但总让人奇怪。

由于范蠡可能有这一身份加持,即便“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勾践也无可奈何。最终,催促范蠡前往吴国的,可能是来自楚国的命令。

然而,西施是一个大美女,勾践对她也有兴趣。在卧薪尝胆的时候,只能忍痛割爱,但灭掉吴国之后,勾践却可能要把西施纳入后宫。关于这一点,《墨子·亲士》中有一段记载:

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显然,西施不是和范蠡双宿双飞,而是被沉于湖底。问题在于,究竟是谁杀了西施?有三个答案:勾践、范蠡、勾践夫人。在这三个人之中,只有勾践夫人动机最大,因为西施太美,所谓“其美也”,很容易得宠,所以勾践夫人在获悉勾践想要纳西施,就提前把西施杀死。

因此,对西施志在必得的勾践,自然容不下范蠡与她私通,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加上越国兵强马壮,不再畏惧楚国。所以,一旦灭掉吴国之后,勾践自然就要除掉范蠡这个“掌握了越国大量情报的楚国间谍”,这里面既有国家安全考虑,或许也有杀死情敌的情绪发泄。

2003年,在江苏无锡鸿山镇开发区,考古专家发现7座越国古墓,随葬品非常丰富,文物等级非常高,相当于诸侯级别,只是没有出土文字,无法知道墓主人。学者仔细研究之后认为,其中最大的一座古墓,可能就是范蠡之墓。

其中二个原因是:因为勾践自比周天子,所以低于他的大夫自然就是诸侯级别,而范蠡就是越国大夫;勾践逼死文种之后,给予风光厚葬,因此杀死范蠡之后,也可能给予了厚葬。

如果鸿山越国贵族墓的主人真是范蠡,那么范蠡下场就基本可以确定:为勾践所杀!原因很简单,范蠡如果飘然远去,隐居在江湖,那么墓葬品不可能这么丰富;如果没有远去而是在勾践身边,之后却又史无记载,那么结合文种等人命运,他只能是被勾践杀死了。

总而言之,传统文献中睿智、潇洒、豪迈的范蠡,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真实历史要残酷的多。至于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已经被这三片战国竹简上给颠覆了,而且他们之后的美好传说,应该是后人编造的故事,现实中的两人下场,都可能被沉于湖底,实现了另类的“泛舟江湖”。

标签: 范蠡勾践吴国西施司马迁越国

更多文章

  • 【上金谷文集】范蠡赶脚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勾践,齐国,姜子盾

    免费赶脚所谓赶脚,就是赶着牲口,上路受人雇用的微贱营生。奇了怪了,范蠡这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为啥也当起了这种小角色?话说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之后,急流勇退,偷偷地告别好友兼同乡文种,隐姓埋名来到齐国经商,随即富甲天下,被齐王封为相国。可是,正当范蠡官运、财运风生水起之时,他却又一次挂印、散财,

  • “商圣”范蠡:功成名就却全身而退,身为商人,为何如此豁达?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范蠡,商圣,沈万三,勾践,齐国,胡雪岩

    对于商人来说,头脑鲁钝可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合格的商人若想在商海中立足,那就一定要头脑清楚、感觉敏锐,买卖收入不仅要能收回本钱,还得富有盈余。而若是想要成为富商巨贾,那就必须绝顶聪明,既能避开陷阱和祸乱,又懂得取舍的道理,否则的话,难保会被商海中不时出现的巨浪暗涌所吞噬。如此一来,有人不禁要问了,我国

  • 【上金谷文集】范蠡的三步连环计,如何“借鸡生蛋”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银子,吴国

    灵机一动做生意春秋末期,范蠡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功成名就。但他知道越王这个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便趁着越王大办庆功宴,以西施喜欢清静,要和西施去游西湖为借口,借机逃离越国。这时有人向越王通风报信。越王不相信,说:“范大夫如果要离开越国,就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会他们身无分文,仅一叶小舟,空手而去,应

  • 西施并非完璧之身,还为范蠡生儿子,吴王夫差真的不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西施,范蠡,夫差,吴国,勾践

    中国历史因为是男性书写的缘故几乎对女性充满了各种偏见。一个小女子为何要承担国家兴亡的责任?在春秋末年的时候,吴越大地上面从中原诸侯手中接过来了争霸的大旗,江淮之地上面尽是兵戈,没有一个家庭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幸免于难,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对成功称霸的越王勾践大加赞赏,甚至成为后世作文之中的经典题材,而对

  • 【上金谷文集】范蠡与龙门石窟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勾践,夫差,吴国

    寻找石头筑坝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没有接受范蠡的劝告,派兵攻打吴国,结果兵败亡国。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越王勾践接受谋臣范蠡的建议,弃械求和。越王勾践遂成吴王夫差的奴隶,被呼来喝去,受尽欺辱。这年秋天,钱塘江八月十八的潮水出奇地厉害,海水倒灌,冲毁了两岸八百里海塘,吓得吴王夫差日夜睡不着觉。潮

  • 范蠡和西施出走的惊险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乔生桂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出走,吴国

    越国灭了吴国后,范蠡知道如果他继续留在越国的话,时间一长,势必凶多吉少。于是,他萌发了带西施出走的念头。一天中午,范蠡和文种参加了由勾践举办的宴会。当天晚上,范蠡就带着西施出了自己的官邸。要是别的大官出走,肯定要带护卫,但是范蠡带着西施出走,没有带护卫。他们出走后不久,有人向勾践密报,范蠡带着西施出

  • 范蠡次子被囚,范蠡知道大儿子去救不了次子,为什么还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夫差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贫寒,虽博学多才却不得重用,因不满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吴越两国连年战乱不休,后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差点灭国,在勾践穷途末路时范蠡和文种对勾践却是不离不弃,尽心辅佐勾践,为勾践出谋划策,陪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劝勾践卧薪尝胆,行“美人计”迷惑夫差,吴王夫差不

  • 【上金谷文集】刺杀范蠡的最后一位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刺客,勾践,西施,伍子胥

    第一名刺客入夜,姑苏城外,夜色朦胧,四周寂静无声。此时,两个黑影一前一后来到江边,其中一黑影拍了拍手,一艘小舟疾速而来,跳下一个头戴蓑笠的渔翁。两个黑影上了小舟,竹篙一点,小舟疾速离岸而去。这两人,一个是范蠡,一个是他的贴身侍从陈音。范蠡随越王勾践隐忍了二十年后,蓄势一举歼灭吴国,在姑苏台喝了庆功酒

  • 【上金谷文集】少年范蠡的生意经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熊狂,老农,竹简,蚁鼻钱,小说家,上金谷文集

    范蠡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因父母去世得早,从小便跟随哥嫂生活。他不事耕种,只知读书游学,总是摆出一副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所以,总被乡邻们称为“小疯子”。拍卖赎耕牛这天,范蠡求学回来,路过集市时,看到一个老农蹲在街边抹眼泪,走上去一问,才知道老农妻子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就来集市变卖耕牛。就在他等待买主的

  •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如何辅佐勾践兴越国,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范蠡,吴国,夫差,吴王,越国,杨吴,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春秋(书)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