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苏挖出一座古墓,或解开范蠡命运之谜,学者感慨:现实太残酷

江苏挖出一座古墓,或解开范蠡命运之谜,学者感慨:现实太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镜头下的文化 访问量:4125 更新时间:2024/2/20 7:42:52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就很神话的乘一叶扁舟去了齐国,给文种留了一封信,劝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所以你也和我一样,赶快离开勾践吧。

此后,范蠡泛舟江湖,成为一代巨富,又被称为“陶朱公”,三次散财三次聚财,留下了千古美谈。从范蠡身上,可以看到潇洒、睿智、豪迈的人生,最终的结局非常完美。

然而,对于范蠡的命运,历史上却有很多质疑,其中最典型的是唐朝史学家司马贞、现代国学大师钱穆等,经过严谨的考证,认为陶朱公是战国中后期人士,范蠡和陶朱公不在一个时代。显然,范蠡命运又变得扑朔迷离了。

既然如此,范蠡真实命运如何?江苏挖出一座古墓,或解开范蠡命运之谜,有学者在研究这座古墓之后感慨:现实太残酷,勾践很毒辣!

2003年,在无锡鸿山镇开发区的一些土墩中,考古专家发现了7座春秋战国古墓。按照古墓形状来看,应该是一个家族墓地,其中丘承墩的古墓最大、级别最高,应该是族长之墓。

起初,专家以为是普通家族墓地,但挖掘之后却震惊了,原因很简单:这是非常罕见的越国古墓,而且墓葬级别非常高,其中一座等同于诸侯王;古墓未遭盗掘,保存完好,出土了众多精美的越国文物!

在最大的一座古墓中,第一次出土成组成套的越国青瓷礼器和乐器,其中乐器500余件,其数量和品类都堪称我国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远远超过曾侯乙墓。

更为惊人的是,最大的古墓中,还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成熟青瓷器和琉璃釉陶器,将我国成熟青瓷出现的年代向前推了600年左右。

此外,墓主生前佩带的是“五璜佩”,而埋葬时又使用了玉覆面,以及其他众多高级别的贵族玉器,显示出和与春秋战国诸侯相当的墓葬规格。

总之,如此之多、级别惊人的随葬品,让考古专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最大的这一座古墓,主人身份等同于诸侯王!

其实,想要确定鸿山墓群的主人,关键就在于丘承墩古墓的主人。那么,主人究竟是谁呢?学者根据出土的情况,以及史料上的记载,推测墓主人可能就是范蠡!然而,范蠡在越国只是一个大夫(这一职位仅次于诸侯王),还达不到诸侯王的级别,为何考古专家认为丘承墩的古墓可能是范蠡的?

第一,勾践灭吴之后,横兵于江淮,号称霸王,相当于自认为和周天子一个级别。《吴越春秋》中,范蠡曾对勾践说:昔吴之称王,僭天子之号……今君遂僭号不归,恐天变复见。因为勾践级别提升了,所以范蠡级别自然水涨船高,所以墓葬等级才能与中原的诸侯相当。

虽然鸿山墓群中没有发现文字,但由于墓葬时代和勾践、范蠡时间接近,所以在对勾践手下五个大夫排除之后,专家推测这可能是范蠡之墓,其他6座是范蠡家族的墓葬。

第二,参考文种的命运。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赐死了文种,随后却又对文种厚葬。《吴越春秋》中记载,“葬种于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造鼎足之羡”。因此,范蠡死后(包括勾践杀了范蠡),勾践也可能给予高级别的厚葬。

当然,由于鸿山墓群中没有文字记载,所以以上只是专家推测。不过,史书上的一些记载,却可能印证了这一结论。

勾践有没有可能杀范蠡?实际上,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史书记载上看,勾践灭吴之后,越国高官人心惶惶,除石买、畴无余、讴阳之外,皆应死于灭吴之后。显然,勾践对功臣有过大清洗,在很多史书上都有记载,范蠡或许也在其中。

在其他一些史书中,也有隐晦的记载。《吕氏春秋·离谓》又云:“范蠡、子胥以此流”,透露出的信息是范蠡和伍子胥命运一样。

其实,范蠡该死的理由还有一条:范蠡和文种一样,都是楚国人。当年,楚国和越国一样,都与吴国有仇,范蠡和文种可能就是楚国派到越国的参谋,帮助越国对付吴国。当越国灭掉吴国之后,觉得越国可以称霸,自然要清洗熟悉越国情报的楚国派系。

史书记载,范蠡和文种是怀才不遇才去了楚国,但这种大才都去偏僻的越国,不让人奇怪吗?而且,不是失败之后的越国,而是失败之前的越国,当时勾践算是如日中天,也没有理由要礼贤下士,怎么看文种和范蠡去越国都是怀有目的。

既然勾践可能杀死范蠡,那么范蠡怎么死的呢?秦汉之交的贾谊,在《新书·耳痹》中记载让人不寒而栗:“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大夫种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将范蠡捆在石头上,投到五湖(即太湖)中淹死。题外话,史书中也提及“西施之沉”,因此可能范蠡和西施一个命运,最终被编造出双双泛舟江湖。

联系到鸿山墓群的情况,不难让人产生这样一个联系:越国灭掉吴国之后,勾践杀死范蠡,很可能就是将他沉入江底,但此后又给予诸侯王的厚葬。

因此,如果这一说法成立,所谓的范蠡乘一叶扁舟离开,泛舟江湖之上等传说,要么是勾践编造的谎言,要么是后人美好的想象,真实情况是范蠡被勾践清洗,而且是极为残酷的沉于江底。

更多文章

  • 范蠡与西施归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夫差,归隐,周朝,小说家,越王勾践,金庸笔下角色

    范蠡,字少伯,楚宛地三户(今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者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关于范蠡,出自他手的著名的事件太多了,不管是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复仇吴王夫差,以报会稽之仇;还是说出那句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或者三次经商,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

  •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范蠡,勾践,吴国,齐国

    新春伊始,人们常常会忙着迎财神,那么迎接的财神都是谁,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成为财神呢?细分起来,财神有正财神和偏财神之说,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文武财神都是民间所说的正财神。听起来都是古代的著名人物,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先从文财神范蠡说起。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杰

  • 烟波范蠡千帆影,东去长江万古流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范蠡,相思,桃花,扁舟,烟波,万古,原创诗词

    烟波范蠡千帆影,东去长江万古流,五湖四海皆兄弟,一叶扁舟任我游。五湖烟景画图中,一叶扁舟万里风,快意人生范蠡与陶翁。一叶水云中,四海五湖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初长成,西施范蠡两相倾,四海皆兄弟,一叶扁舟万里行。一钓翁,流水各西东,五湖四海皆兄弟,明月扁舟入梦中。五湖四海任徜徉,扁舟入梦乡,快意

  • 范蠡身世之谜,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或是楚国高级特工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范蠡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范蠡身世之谜。在知识代表阶层的时代,学富五车的楚人范蠡与文种,必然不是等闲平民,以他们学识与贵族身份可以无数诸侯国谋取高位,为何两人偏偏来到越国?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与文种或是楚国派出的高级特工,活跃在隐蔽战线上为楚国

  • 智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识人,范蠡利用勾践干掉了文种,为西施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范蠡,西施,勾践,文种,吴国

    勾践绝对是一个狠人,他做了一件遭人非议的事情。范蠡和文种帮助他,打败了吴国。他撵走了范蠡,逼死了文种。卸磨杀驴!能够同患难,不能同富贵!各种标签打在了他的身上!当然,也有正面评价!蒲松龄就是勾践的铁粉,曾经写下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范蠡身份之谜,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或是楚国高级特工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范蠡,楚国,吴国,晋国,小说家,越王勾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范蠡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范蠡身份之谜。在知识代表阶层的时代,学富五车的楚人范蠡与文种,必然不是等闲平民,以他们学识与贵族身份可以无数诸侯国谋取高位,为何两人偏偏来到越国?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与文种或是楚国派出的高级特工,扶持越国对抗吴国以为楚

  • 历史冷知识-范蠡、文种和越之灭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范蠡,勾践,吴国,越王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相传,范蠡早年倜傥不群,不为人所知。文种,为宛令,遣吏奉谒。吏还,说范蠡是当地狂人,生有此病。文种笑,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文种亲自往见,抵掌而谈。后来,他们都到了越国,在越王勾践最困难的时期,通力合作,复兴了越国,灭了

  • 范蠡为何不愿做齐相国,而要把财产分给众人后,去过隐居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范蠡,齐国,吴国,越国,相国,小说家,越王勾践

    就在越灭掉吴国以后,越国的谋士范蠡,辞去了自己的职务,跑到齐国做生意去了。由于经营得当,过了没多久,范蠡便积累了几十万的家产。齐国人觉得范蠡很贤能,想请他当齐的相国。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范蠡却不愿意了。不单这样,范蠡还把财产分给了众人,然后到别的地方去。大家觉得,范蠡为何要这样做?在我

  • 范蠡救子失败:其中蕴含的道理你悟了几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范蠡,勾践,庄生,楚王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谋士,他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兴越灭吴,成就霸业,一雪国耻。范蠡深知勾践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在功成名就之后随即归隐而去,靠经商富甲天下,一心做他的陶朱公。范蠡退隐十多年后,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犯了死罪,被关在监狱里。作为父亲,面对犯了死罪的儿子如果

  • “长颈鸟喙”是什么面相?范蠡这样说勾践,多少有些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勾践,范蠡,司马懿,吴国,陈寿,夫差

    相面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学术。若说它是学术,似乎又有抬高它的嫌疑,因为它没有正规的科学理论;若说它不是学术,它又有着很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很受民间欢迎。关于相面领域的经典话有很多,比如“两腮无肉不可交,满脸横肉是凶相”,“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等等,似乎民间大众对它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