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谋士,他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兴越灭吴,成就霸业,一雪国耻。范蠡深知勾践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在功成名就之后随即归隐而去,靠经商富甲天下,一心做他的陶朱公。
范蠡退隐十多年后,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犯了死罪,被关在监狱里。作为父亲,面对犯了死罪的儿子如果不去施救,一定会遭人唾骂。为此,范蠡便安排三儿子携带千镒的黄金,准备赴楚国与他的故交、现任楚国重臣的庄生见面,请庄生伸出援救之手。
临出发时,范蠡的大儿子找到父亲,要求自己去楚国救弟弟,理由是自己是长子,理应首当其冲,替父分忧,如果让年幼的三弟去,显然是看不起自己,会让别人笑话的,最后还以死相逼,并且,在一旁的母亲也替大儿子说话。无奈,范蠡便让大儿子带上重金赴楚救子。
庄生家住在楚国城墙边的一个陋巷,家境十分清贫。由于为人正直清廉,庄生深得楚王信任和老百姓的爱戴。范蠡的大儿子与庄生见面后,将父亲的意思跟他说了,并将黄金交给了他。
庄生收下黄金后说道,自己会尽最大努力帮忙的,由于此事敏感复杂,能否成功尚不能确定,并让范蠡的大儿子抓紧时间回国等候消息。
第二天,庄生就急着见到了楚王,说近期他观天象好像要有不利于国家的大事发生,要想避免这不利的事情发生,就必须要做一件以彰显大王仁德的事情。楚王一听就明白了,当即表示要大赦天下。
范蠡的大儿子离开庄生家后,并没有按照庄生的嘱咐要求回国,而是在楚国的一个宾馆住了下来。第二天晚上,他就听到人们议论,说楚王过两天就要大赦天下了。天亮以后,街上果然张贴了楚王大赦天下的布告。范蠡的大儿子非常高兴,也十分庆幸二弟的运气这么好。
他高兴之余想了想,便又来到庄生家,把楚王大赦天下的事跟庄生说了,并在话语中透露出意思,自己的二弟运气好,不用庄生帮忙了。庄生也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想把给他的黄金要回去。果然,当庄生让他把黄金取回时,他没有表示丝毫的客气。
其实,当初庄生收下黄金,等范蠡的大儿子走了以后,就对自己的夫人说,这些黄金是老友范蠡托我办事给的,等事情办成后再退给他,让夫人千万不要动用。而现在范蠡的大儿子却又把黄金要了回去,庄生顿时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
在范蠡要回黄金的第二天,庄生又见了楚王。他对楚王说道,陶朱公范蠡的儿子在我国犯了死罪,人们现在到处议论,说大王大赦天下,是因为大王受了陶朱公的好处,想通过大赦天下放了他的儿子,而并不是为了怜恤楚人。楚王一听就非常生气,当即下令处死了范蠡的二儿子,并在第二天对楚国所有囚犯进行了赦免。
范蠡的大儿子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懊丧地拉着黄金和二弟的尸体回了国。到了家,一家人都十分悲痛。而范蠡却说道:“庄生的秉性为人我是深知的,让大儿子去办这事,我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个结局。如果让三儿子去办这事,一定能够办成功!”
大家都很惊讶,不明就里。范蠡继续说道:“大儿子也是真心想救二儿子,但是就是因为大儿子舍不得钱财,最后才把事情办砸了。大儿子自小跟我吃苦受累,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因此十分重视钱财。而三儿子一出生,就过着奢华的生活,花钱如流水,对钱财毫不珍惜。因此,当初我才安排三儿子去找庄生办事。”
听了范蠡的话,家人都恍然大悟,同时也深感惋惜。范蠡继续说道:“不过,杀人本来就该偿命,这个结果也许就是二儿子的命数啊!大家也不必太过悲伤。”
其实,在范蠡的心里,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结局。二儿子犯了死罪,通过行贿如果摆平了这事,也许今后会让家人感到,不论犯多大的错,都能够用钱来摆平,从而会逐渐滋长家人任性妄为甚至嚣张拔扈的性情,不知道将来会给家族带来多大祸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