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称霸之路的开始

齐桓公称霸之路的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亮迷路了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1/21 22:20:34

以下是个人读书笔记,若是喜欢可关注

“弘毅斋味”

或收藏此文,本号专做文化类节目,望共同学习和探讨。

郑厉公复辟登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相邀各诸侯国在卫国的鄄地举行会盟,还邀请了周王室的代表单伯参加了会议,郑厉公也参加此次会盟。在这众诸侯当中就是郑厉公最瞧不上齐桓公的,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既没有确定纲领性文件,也没达成共同目标,最后只讨论讨伐一个叫的小国家,并且会上宋国表现的特别积极,只有郑厉公表达了反对意见;于是各诸侯国回去之后,郑厉公气不打一处来便发兵首先攻打了宋国。

听到宋国被攻打,这是直接在抗议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于是在公元前678年齐桓公率领宋国、卫国两国军队发起了对郑国的战争。虽然齐国在管仲的改革下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最终在和郑厉公的角逐中并未得到压倒性优势,双方一连鏖战了好几个月依旧处于胶着状态;毕竟郑厉公非一般对手,他的军事天赋是无与伦比的。

就在他们双方战斗最艰难的时候,突然间被一股外来的力量打破了平衡,那就是南方的楚国,于是乎他们双方不得不走上谈判桌前去考虑怎么应对楚国的问题。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后,楚武王的儿子熊貲登上君位,他就是楚文王;楚文王一上位就将国都从江汉平原的丹阳迁都到靠近中原腹地的郢,并且楚文王还修书一封给郑厉公,其大概意思是指责郑厉公从栎城攻打新郑复位未知会楚国,这完全是不把楚国放在眼里。对于楚国这种无端的指责,郑厉公理都没理并怀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待之。

楚文王见对方如此怠慢自己,于是带领着楚国军队火速地向郑国杀奔而来,再者他也想趁着齐国、郑国相互内斗的时机好好大干一番;没多久楚国的军队便直逼郑国的栎城,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齐桓公的耳朵里。齐桓公一看这不正是号令诸侯的大好时机吗?毕竟郑厉公如今可是腹背受敌,如果我给他施一点恩惠,那所有的问题不都解决了吗?故齐桓公马上派特使去郑国军营表达双方想和谈之意,郑厉公见没啥坏处也就答应了。

在当年的十二月份,齐、鲁、郑、宋、卫、陈、许、滑、腾九国诸侯在宋国的幽地发起了如何抵御楚国的问题会议。这次会议也非常成功,首先确立了以齐桓公为诸侯之长的领导地位,并要求尊重王室,并在齐桓公领导下共同抗衡楚国的进攻,进而维护中原和平的国际局势共同努力。

这一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当楚文王得知此事后北望而叹悄然将军队撤回了国内,自此之后十余年,楚国都不敢再窥探中原。

齐桓公得到众诸侯国拥护那自然是心理得到了极大满足,若不是有管仲等一批贤臣干将辅佐,我想齐桓公和他的哥哥齐襄公其实没啥不同,因为他的这次会盟只不过是满足他那虚荣心罢了。

然而幽地会盟比鄄地会盟的意义大得多,郑厉公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也想去拥护这个组织的。

解读:

1、有的时候不是你选择历史怎么走,而是因为外界条件逼迫着历史必须这么走,就比如说齐国、郑国;若不是楚文王的突然干预,这九国诸侯又怎么能这么快达成盟约;所以这是历史推动的必然。

2、预则立,不预则废;管仲在给齐桓公提供的策略中就明确了如何称霸之路,如没有早期思想做指导,这些国家又怎么会想到同盟这一条路来抵御外敌。

3、楚国的势力已经崛起,这次行动也让中原的诸侯国再次审视这个天下的力量布局。

4、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标签: 齐桓公齐国楚文王诸侯国管仲郑国

更多文章

  • 齐桓公问管仲:怎么打败楚国兵马?管仲回道:买鹿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管仲,齐桓公,楚国,齐国

    齐桓公问管仲:“打败强大的楚国,得用多少军队?”管仲道:“不用军队,去楚国买鹿,就能置其于死地。”齐桓公非常信任管仲,就让他着手安排此事,齐桓公要看看,怎么靠买鹿,打败强大的楚国。管仲先修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鹿苑,然后就派人去楚国买鹿。由于管仲的故意炒作,鹿的价钱一路飙涨。楚王听说此事以后,非常高兴,他

  • 齐桓公身为春秋第一霸主,为什么会被人活活饿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国君,君主

    齐桓公,在内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促使齐国逐渐强盛;在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位于春秋五霸之首。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势的君主,老年却被人活活饿死,死的时候几个月都没人为其收尸,下场却是春秋五霸中死得最惨的一个。齐桓公身为春秋第一霸主,为什么最终会被人活活饿死呢?其实直接原因

  • 霸主手册:齐桓公的绝对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齐桓公,齐国,郑国,周天子,郑庄公

    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前,周天子的命令还是基本管用的。只要周天子的命令一下,大部分的诸侯还是要听话的。那时候的周天子们,权威还是在的。而在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后,以前那些远离都城的诸侯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天子除了会命令,一无是处。周天子的命令要靠诸侯们传达,周天子的宫殿也要诸侯们出钱出力修筑,周天

  •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从九合诸侯跌落到被幽禁饿死的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春秋五霸,周天子,诸侯

    序言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纷争中,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在这五大诸侯中,最跌宕最具有悲剧色彩的当属齐桓公,他从号令诸侯、称霸中原的盟主到晚年被软禁饿死的凄凉下场让人扼腕叹息。姜小白的逆袭之旅齐桓

  • 齐桓公称霸天下,除了武力,他还依靠了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齐国,诸侯国,周王室,管仲,周天子

    春秋五霸当中,真正称霸诸侯的,只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其中,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人。跟晋文公和楚庄王不同的是,齐桓公称霸靠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史记》载:“ 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也就是说,齐桓公靠的还有德行。这个听起来有点虚,毕竟一个道德品质高的人是不适合

  • 齐桓公晚年齐国内乱,冷血特工谍影重重,其中恐有异族巨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竖貂,鲍叔牙,宋襄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8)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45年某夜,齐国圣人管仲静静的走了,正如他静静的来,挥一挥衣袖,带走无数的遗憾与牵挂。据《公羊传》记载,就在这一年夏五月,天空再次发生了日食。仲父去了,齐桓公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挖了一块,痛楚遍及全身,他失去了内心强大的支撑,也失去了仅存的勇敢与力

  • 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诸侯

    齐襄公在位时,齐国比较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齐国大夫雍林杀公孙无知。得到消息的小白立刻启程回国,鲁国知道后也急忙发兵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知道纠落后小白一步,就带兵在即墨附近截击,亲自射中小白的铜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操守,堪比如今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齐国,管仲,国君,君主,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历史故事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许多沉迷享乐的君主都好女色,不过齐桓公好女色的程度古今罕见,可谓“独树一帜”。齐桓公此人并非完全昏庸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他青年时大有作为,曾带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中原霸主。然而如此光辉的履历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晚年时的齐桓公转而进入另一个极端

  • 管仲早已辨出易牙等佞臣,为何只让齐桓公驱逐,而不彻底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管仲,易牙,齐国,卫国,和珅,周朝,先秦,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五霸之一,拥有一时的辉煌,这与管仲的辅佐密不可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是被佞臣饿死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管仲临终前就曾经提醒要求齐桓公将朝廷中的三个奸佞小人驱逐出去,齐桓公也照办了,可后来又召回了。慧眼识人的管仲既然早已看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是奸佞之臣,为何不让齐桓

  • 我不愿做太子只愿做齐桓公的走狗——公子开方的伟大愿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卫国,国君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都一股脑的交给了管仲,他自己开始了幸福的奢靡生活。管仲也不怕挑重担毕竟几十年都过来了,如今霸业已成随你怎么吃喝玩乐齐国都不会有事。管仲是自信的是骄傲的,只要他执政一天齐国就稳如泰山,然而管仲不是神仙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