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只知鲍叔牙,今人只晓管仲,这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

古人只知鲍叔牙,今人只晓管仲,这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3/12/25 9:28:44

管鲍初交

室没落之后,东方的海滨大国齐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国,拥有昔日周天子才有的号令诸侯的权力。而齐国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一君一臣的事,是数十年时间的积累一朝迸发,数代君臣共同努力的成果。管仲鲍叔牙两人是功不可没的,两人最初是相交好友,后来却走上各为其主、兵戈相见的地步。不过经过一段曲折的君主更替和公位继承的故事,两人重归于好,共同辅佐齐国走向天下巅峰。虽说齐桓公是重用管仲成为齐国执政,才实现多次会合诸侯、天下出现归一秩序的霸业的,然而时人却不怎么买管仲的账,相反对鲍叔牙特别赞赏。

管仲,名夷吾,因而又名管仲夷吾。管仲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贤明才能,鲍叔牙与他主动交往,两人时有往来。管仲家境贫寒,常吃不起饭、买不起一些东西,鲍叔牙没有因此嫌弃他,而是主动提供帮助,让管仲放宽心占便宜,无碍。当然,鲍叔牙长此以往地如此厚待管仲,自然是因为他认为管仲“其贤”,还有便是鲍叔牙知道他“其有母而贫”,不是因为贪心才占自己小便宜的。

冒险推荐

不久以后,鲍叔牙侍奉起齐国公子小白,管仲则追随齐国公子纠。待到一番龙争虎斗的生死追击结束,鲍叔牙一方获胜,公子小白即位齐桓公,管仲沦为牢狱中的阶下囚。已是齐桓公的公子小白如此待管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管仲为了公子纠,埋伏齐桓公,差点一箭将其带走。真是生死一瞬间,完全运气好。遭到死亡威胁的齐桓公,自然不会善待这位当初射杀自己的仇敌,虽说当时是各位其主,但还是不容原谅,心里过不去那个坎。

鲍叔牙知道管仲的贤能远在自己上面,他才是匡扶齐国、成就霸业的最佳人选。所以鲍叔牙冒着得罪齐桓公、被其厌恶的风险,主动上书说明“管仲为相,齐国称霸”。一代雄主的齐桓公放下个人恩怨,派人前去鲁国,将关押在监狱等待发落的管仲请到齐国为相。管仲知道这是好友鲍叔牙的运作,担心迟则生变,遂催促押解自己的车夫快马加鞭赶回齐国。回到齐国的管仲,得到齐国新君齐桓公的礼遇:亲自迎接,礼节隆重。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谈便是三天三夜。其实就像是齐桓公作为老板面试新员工管仲,最后再决定给予他什么地位和官职。

管仲自知

齐桓公在交谈过后,斋戒三日以示尊重,拜管仲为相,并称其为“仲父”(无血缘关系的第二个父亲)。管仲执政齐国后,果真让齐国崛起称霸天下。功成名就,管仲不忘鲍叔牙对自己长期的关照,有感而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确,昔日管仲和鲍叔牙两人做生意,赚钱了,管仲每次都要多分点,知我贫也;管仲为鲍叔牙出谋划策,导致事情更加糟糕,鲍叔牙不责怪,知时有利不利也;管仲多次做官被国君厌恶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是我能力不行且疏远我,知我不遭时也;管仲多次上战场后当逃兵,鲍叔牙不认为他胆小,知我有老母也;主公失败,大臣殉葬,管仲没有殉葬而是默默忍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他不知礼义廉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得友如此,夫复何求啊。管仲是该庆幸,一直有一位好友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帮助自己,对他的好比对亲兄弟的好还好还多。鲍叔牙不为一己私欲,甘愿身居管仲之下。管仲和齐国也回报了鲍叔牙的子孙后代: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这比曾助齐国霸天下的管仲的子孙后代福荫更久远。因此当时春秋时期的人,大都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如何,而是去赞美鲍叔牙有超乎寻常的识人之能。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古人与今人

虽有“管鲍之交”,可今人多忽视鲍叔牙,而歌颂管仲;古人则不同,怎么会这样呢。说到底就是价值取向的问题,古人认为管仲能使齐国强盛,是源自鲍叔牙的不断的支持,没有鲍叔牙,管仲就没有一切;今人熟知管仲,则是因为管仲的功绩彪炳千古,从表面看到这些,没怎么关注鲍叔牙对管仲的帮助。另外,古人对鲍叔牙子孙后代所拥有的福荫非常羡慕热衷,认为这比管仲取得的成就实际上好多了;而今人喜欢一时的辉煌壮丽,忽略了长久发展。

参考献:《史记》

更多文章

  • 东周列国故事183之管仲死,鲍叔牙为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管仲,丞相,齐国,鲍叔牙,齐桓公,东周列国故事

    东周故事183年,管仲死了,由奚彭接任。奚彭死时,鲍叔牙为丞相情绪:管仲敢当着齐桓公的面说这话,正是因为他知道鲍叔牙的为人。鲍叔牙一再为管仲辩护,举荐他为齐国丞相,在自己手下工作。最后齐桓公想让他做丞相,被管仲拒绝了,但他还是能理解管仲。不羡贤的宽宽与管仲、管宝有交情。管仲的生存、事业甚至生活都完全

  •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这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成为高考作文?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

  • 齐桓公第一信臣:并非管仲与鲍叔牙,而是高姓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管仲,齐国,隰朋,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谈及齐桓公,我们都会想到管仲与鲍叔牙这一“管鲍之交”,鲍叔牙拥立齐桓公继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治国,之后才有齐桓公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齐桓公能够继位的最大功臣并非鲍叔牙,治国之后最信任的大臣也并非管仲,而是高姓始祖——高傒。齐国奸臣弑君,诸子争夺君位春秋中期,齐国迎来一场内乱

  • 匪议东周(八章)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春秋铁三角正式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齐国,隰朋

    能够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的国家都有强大的执政团队作为后盾,而在这些执政团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组成的齐国政府。他们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战略策划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最强大的团队,直接将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打造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即便是进入战国后齐国国力衰退,但仅靠着他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齐国也

  • 齐国称霸中原,得益于齐桓公的格局、鲍叔牙的大义和管仲的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宰相,诸侯国

    鲍叔牙和管仲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鲍叔牙非常清楚管仲到齐国后,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鲍叔牙首先考虑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利益。鲍叔牙本可以借齐桓公之手杀掉管仲,清除自己的政敌。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反而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齐桓公在返回齐国的途中,被当时还是公子纠谋士的管仲拦截,并中了管仲

  • 匪议东周(番外七)齐桓公欲以鲍叔牙为相,管仲为何推荐公孙隰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公孙,齐国,隰朋

    齐桓公时期是东周时第一个政治文化鼎盛的时期,他以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引领了一个时代,也为后世治国留下了很多经典范例。众所周知,齐桓公时齐国的强大并非他一人所致,期相管仲在齐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人从相互敌视,到相互信任,最终成就了独霸东方的齐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管仲的好友鲍叔牙也起到非

  •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鲍叔牙,齐国,秦国,管仲,苏秦,百里奚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纯白记忆影业2022-06-2906:00江苏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本文记录史书中有记载的人物。齐国吕氏齐国:王子城父高傒国懿仲管仲仲孙湫隰朋鲍叔牙竖刁高庄子高虎国归父崔夭卫开方高固国佐国弱晏弱高厚高无咎崔杼庆封高止高虿栾灶田无宇晏婴高武子高昭子

  • 鲍叔牙,文韬武略不居功,知人善用主动让贤,助国君成就丰功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非我我是谁标签:管仲,齐国,国君,文韬,鲍叔牙,齐桓公,历史故事

    他和至交好友各为其主,兵戎相见,当好友沦为阶下之囚时,又主动让贤,向国君力荐好友,成就了好友千古一相的美誉,成就了国君一代霸主的伟业,也成就了自己知人善用的美名。他叫鲍叔牙(?~前644年),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大夫鲍敬叔之子。管仲,相貌魁梧,才华出众,精通古今文献,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治理国家。鲍叔

  • 管仲、齐桓公、鲍叔牙,他们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成高考作文?

    历史解密编辑:寄予的情话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诸侯国

    春秋时期,周天子实力逐渐衰弱,诸侯国都不听他的,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有五个国家成为最强的诸侯国,它们就是“春秋五霸”。齐国齐桓公是一个好玩、好酒、好色的小青年,看上去像一个亡国之君,然而他是第一个称霸的君主,他能称霸多亏了两个人,一个是鲍叔牙,另一个就是管仲,2020年的高考作文还考过他们三人的关系,

  • 鲍叔牙为啥要对管仲那么好?原因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鲍叔牙,管仲,齐国,齐桓公,诸葛亮,刘备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处处让着他。两人在南阳合伙做生意,年底分红,管仲背着鲍叔牙多贪多占,以为鲍叔牙不知道。其实鲍叔牙心里明镜一般,但是知道他家穷,多拿点是为了孝奉老母,能理解,看破不说破,日子一样过,对他一如既往的好。合伙生意没干多久倒闭了,管仲给鲍叔牙打了工。干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