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智谋可灭吴国,却为何救不了儿子?你看看他是如何对待西施的

范蠡智谋可灭吴国,却为何救不了儿子?你看看他是如何对待西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19 16:16:52

一、范蠡和陶朱公

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夫差,灭掉强大吴国的典故,人们都知道。因而也都认识了一位叫范蠡的越国大臣!他在勾践的复国计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便是他的杰作,同时也使得西施,成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后,再一次展现出惊人的智慧,看出了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留下一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名言后,从此范蠡这个名字便消失了。多年后,一位名叫“陶朱公”的富商出现了,这个“陶朱公”便是范蠡。

正是因为范蠡有这样的经历,本事太大,所以一直以来,范蠡的褒奖铺天盖地,甚至成为了可比肩诸葛亮的历史名人。

但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却从另一个角度,让人们重新认识一下范蠡。所谓人物从来都是立体的,而历史却也从来都是复杂的。当然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在范蠡成为富甲一方的陶朱公后……

二、救儿子还是害儿子?

这天,突然一条消息传来,范蠡的次子在楚国出事了,被抓了起来!其实这等事对范蠡这样的人物来言,是非常简单的。果然范蠡也根本没当回事,当即便命自己的小儿子,带着重金赶往楚国去救。

哪料范蠡的长子却不高兴了,找到范蠡道:“老爸,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身为长子,表率兄弟,如今弟弟出事,你却不让我去,是不是我很让老爸讨厌?那好,我现在就彻底消失!”说完就想自杀。

范蠡连忙阻止,同时他的夫人也替长子说话,认为应该派长子前去。范蠡终于改变了主意,让长子前往楚国,并又写了一封信,让长子到了楚国后,连同这些金银重礼,一起交给一位叫庄生的楚国人。

这里先说明一下,此庄生非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因为年代差得太远。但却也是楚国一位非常受尊重的重要人物。就这样长子来到庄生家,按照父亲所说,把重礼和信一起交给庄生。

庄生看完信后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对长子说的:你啥也别管,立刻离开楚国,你弟弟不久后便会安全回家!第二句是对妻子说的:范蠡的这些重礼,都封存,任何人不能动。等事情办完后,我会如数奉还给范蠡。之所以非要先收下,是表示对范蠡的尊重而已!

再说范蠡的长子,却没听从庄生的话,偷偷留在楚国等消息。庄生却已经出现在了楚王面前,告知楚王:最近我夜观天象,发现上苍将要降灾给咱楚国!楚王大惊,问怎么办?庄生道:“很简单,施行仁政,先大赦天下!”

楚王对庄生从来都异常尊重,果真大赦天下,自然范蠡的次子,也在被释放之内了。消息传遍楚国,人们都称赞楚王仁德。但范蠡的长子却突然间再次拜见庄生,惊得庄生道:“你为何没离开楚国?”

范蠡的长子道:“我一直不放心,今天听闻楚国将要大赦天下了,我也就放心了,所以特来向您辞行!”庄生清楚知道,范蠡的长子这是认为自己啥也没干,不配收下那些重礼——可,你把我庄生当成什么人了?想到这,庄生道:“你父亲送来的所有礼物都在某房间内,不缺一分一毫,请取回!”范蠡长子二话不说,真就拿走了。

再看庄生随即又见楚王道:“大王仁德天下是好事,不过我却刚听闻,范蠡次子由于不遵王法被依律抓捕并要斩首。可范蠡却曾送重礼给大王左右,一直在营救次子,如今,再大赦天下,实在有损大王仁德的初衷,人们会认为是范蠡的重礼之下,大王才这样做的。”

楚王大怒道:“本王岂能受范蠡左右?接受他的恩惠!”故而取消了这次大赦,范蠡的次子也被杀掉了。长子只得载着弟弟的尸身来见范蠡。

哪料范蠡却笑了起来,说:“我早知你干不成这事,跟你品德无关,只因你小时候受过贫穷,计较财宝得失,而你的小弟却自幼富贵,不会计较财宝,所以当初才要派他去。”

三、范蠡为何救不了儿子?看看他如何对待西施便知

此事,记录在《史记》中,一直都成为范蠡有智慧的佐证,甚至还是“知子莫若父”的著名典故。可问题是,成就这样的智慧,难道非要搭上儿子的性命吗?从整个事情来看,显然范蠡是有办法,在当初说服长子的。

但范蠡料到了结果,却放纵过程,使次子丧命,这是智慧还是无情呢?因此此事过后,范蠡不但死了次子,长子从此也必会背上了包袱,落下了心理阴影,因为他的确是非常想营救弟弟,是一位好兄长!

那么范蠡为何非要如此呢?其实看看他如何对待西施便能窥视一二了。当初西施本来无忧无虑,生活在家乡,浣纱于水上。只因范蠡的一条美人计,从此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卧底!那么西施的最终结局如何?史书中并无交待。

但恐怕犹如当年妲己一般,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至于其中最著名的说法是,被范蠡接走,从此成了范蠡妻子,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杜撰。夫差和勾践,本质上是一类人,西施能迷倒夫差,勾践就免疫吗?故而,跟范蠡带走西施这种说法,相对应的就又产生出一种说法:范蠡担心西施迷惑勾践,把西施骗到船上,推入太湖水中!

当然西施还有其他的结局,比如被吴国人杀死,被越国人杀死,西施自缢等……但无论哪种结局,最不靠谱的就是,范蠡带走了西施,从此两人天长地久了。因为当时范蠡逃的是相当狼狈,以至于都不敢用范蠡这个名字,而用了好多化名,这种情况下他敢带走西施吗?

所以范蠡不可能带西施走!就如范蠡救子一样,他最后那句“我早知是这结果”是不会说出口的,天下哪有父亲用儿子的鲜血,来美化和衬托自己的?读史是学习先人智慧的,但对于那些非常反常的事,还是姑且听之为好。

标签: 范蠡西施勾践夫差吴国

更多文章

  • 商圣-范蠡八字命理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铲子的厨房标签:食神,八字,天干,地支,丙火,七杀

    --【悦千相简介】--职业命理师,哲学硕士,精通相学与八字辅证式命理推演,善于风水布阵以化解改运,实战十几年,家里祖辈两代易学!范蠡简介:范字少伯,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

  • 范蠡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背后,原来暗藏着一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范蠡,勾践,吴国,文种,司马迁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掉吴国时,范蠡正在整理行囊,临行之前给好友文种留信一封,上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根据史记描述,越王勾践“长颈鸟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范蠡在越30多年,必然早已知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性格,知

  • 有着沉鱼之美的西施,最后是随范蠡而去还是被沉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西施,范蠡,夫差,伍子胥,勾践

    一天西施的母亲正在溪边浣纱挑水,一条金色鲤鱼衔着一颗金光四射的彩珠向她游来,并将明珠射入她口中,随后滚入肚中,西施的母亲自明珠入肚后便怀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祥光四射,一只五彩鸟从屋顶展翅飞下落入她怀中,不一会儿,生下了白玉般的女儿,并起名夷光,因家住芋苎萝村西,后人称她为西施。古书云:“明

  • 商圣范蠡做生意有多厉害,看他3个经商小故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昌磊观标签:范蠡,齐国,胡雪岩,勾践,秦国

    范蠡被称为商圣,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因此还被尊为我国民间四大财神之一,被尊为文财神。范蠡做生意到底有多厉害,下面三个他经商的小故事就可见一斑。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官拜上将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范蠡并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

  • 今日初五,来鸿山遗址寻觅财神范蠡的归处吧~

    历史解密编辑:无锡高新区在线标签:范蠡,财神,墓葬,西施,勾践,小说家,春秋战国,鸿山遗址

    正月初五迎财神在春节里,最为热闹、鞭炮声最响的时候,往往不是除夕夜、初一朝,而是正月初五的凌晨——家家户户迎财神,期待财运临门。在中国的浩瀚历史中,财神又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那么,大家知道这其中的范蠡和鸿山遗址又有哪些故事吗?关于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

  • 范蠡为何逃脱了勾践的诛杀?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阖闾

    只要提及“勾践”人们就会想到“卧薪尝胆”的积极意义,很少有人瞧见故事的另一面:具有正面形象的勾践,灭吴兴越后对功臣范蠡和文种起了诛杀之心。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

  • 政商双收,探究范蠡的成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韩信,刘邦,吴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大变革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代出现的人才枚不胜举,范蠡便是其中之一。范蠡是楚国人,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还颇懂经商之道。在帮助越王勾践取得吴越战争的胜利之后,范蠡没有被眼花缭乱的功名利禄迷惑,而是选择激流勇退,泛舟西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像范蠡一

  • 江苏挖出“范蠡墓”,一陪葬品使专家面红耳赤,范蠡从未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长发爱美食呀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陪葬品

    2002年的一天,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外,施工人员发现大量的瓷器碎片,经过专家学者对这些瓷器碎片的鉴定,这里应该存在一片春秋时期的墓葬群。果不其然,随后发现了范蠡的坟墓,而墓中的一个陪葬品让专家面红耳赤,更宣称,范蠡从来没有喜欢过西施。琉璃釉盘蛇玲珑球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是越王

  • 范蠡与西施,中国历史上最扯淡的民间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范蠡,西施,夫差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15)主笔:闲乐生越国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提出的灭吴九策中,最重要的一策,还是美人计。按照文种的说法:“此计可使吴王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无法自拔,同时也可利用这些美人间谍,干预他们的朝政,搜集他们的情报,为我们越国的复仇大业助力。”越王句践大喜:“神州行,我看行。不过咱们要

  • 范蠡: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历史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范蠡,吴国,吴王,夫差,齐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名臣良将众多,而得善终者却很少。不过春秋时代的范蠡,却是一个例外。宋代学者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悟透了8个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8个字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财神爷,而其中最著名的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