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为何逃脱了勾践的诛杀?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范蠡为何逃脱了勾践的诛杀?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漂江孤影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26 15:38:28

只要提及“勾践”人们就会想到“卧薪尝胆”的积极意义,很少有人瞧见故事的另一面:具有正面形象的勾践,灭吴兴越后对功臣范蠡和文种起了诛杀之心。

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

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走前留了封信给宰相文种。

上头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暗示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我走了你也尽早离去吧!

可惜文种还是太过信任越王,仅仅只是装病不上朝而已。

然而勾践还是听信了谗言误以为文种会作乱,便赐剑给他——寓意一目了然,可叹一代功臣落了个自刎的悲惨结局!

而范蠡为何能逃脱此劫?不外乎是他早就发现了勾践的品行德性。

此前越国要和吴国作战,范蠡知晓彼此差距悬殊,就劝阻勾践不要冲动行事,可勾践不听反而一味采纳小人的意见,执意发动了战争。

即使最终是兵败被围的局面,勾践还是没有做过反思,已全然没有了当初为复国采纳良言的包容性。

范蠡对这样的越国越王失望了,也清楚了勾践到底是怎样的人,自己同文种身为功臣又如何?当帝王开始得意忘形时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所谓的功臣。

“伴君如伴虎”所言非虚,再者勾践对曾经的功臣的逆耳忠言早已听不进,所以倒戈相向这种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范蠡看清了这一点自此和勾践相忘于江湖,而文种太重感情识人有误最终死于非命,结合他们与勾践共生死的过往“友谊”,令人倍感唏嘘。

故乡遇知己,共奔越国展抱负

范蠡出生在楚国一个贫穷百姓家庭,但穷困并没有消磨他渴求知识的意志,他努力学习而使自己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才子,并逐渐聚敛起一定的名气。

都说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尤其身处我国封建时代,阶级等级观念严重而让博学的范蠡颇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更多的仕途机会给予了那些出身显赫之人,范蠡因此郁郁寡欢。

而范蠡在20岁时遇见了文种,一个从此和他心心相惜,患难与共的知己,纵使其后志向不同而分道扬镳,范蠡也不曾忘记给予其谋生忠告。

当时的文种和他一样是楚国人,效忠于诸国中已是霸主的楚国,当时的楚国是众星捧月之国,慢慢有了自视甚高的资本后,便开了混乱黑暗的政治统治。

这令一心为国的文种倍感无力和绝望,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文种认识了范蠡。

此时的范蠡凭借聪明才智在文种手下谋得了一个小职位,但日常只是干干杂活没有实质性的本领舒展。

不过文种还是发现了范蠡这颗淹没在楚国昏暗尘土里的珍珠。

他们喝酒浇愁却愁更愁,一起聊着弑父登帝的楚灵王和手刃兄长的楚平王等,经常喝得不省人事,冷静下来思考,二人有了另投他人的想法。

然而范蠡和文种并非仅凭满腔热血行事的莽夫,他们认真做了一番分析决策:楚国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而吴国越国发展潜力十足,将来定会称霸!

于是这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先向吴投奔,可之后发现吴国已有伍子胥等人才,他们发展会受限制故又投奔了越国。

越国虽然实力较为弱小,但越王善待谋士惜才懂才,所以范蠡与文种这才彻底安定下来,他们其后也在此国尽情地“发光发热”。

勾践卧薪尝胆,倚仗范蠡文种终灭吴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结下梁子”要从阖闾说起,夫差的父亲阖闾当时想攻打勾践刚即位,实力尚未巩固的越国,但在同越国的“檇李之战”中大败且受伤严重。

阖闾临死前告诫儿子夫差一定要消灭越国,夫差也谨遵父亲遗嘱,只要得空就操练士兵,发誓替父报仇灭越国!

勾践也听闻了吴王夫差的做法,欲先发制人前去挫伤吴国的锐气。

范蠡明眼观局势,他觉得吴王没行动而我方却率先引起战争实属“出师无名”,会被天下人耻笑,再者没有详细的规划贸然进攻,唯恐事情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面对范蠡的苦口婆心,勾践却来了倔脾气,他不听从劝说硬是要出兵。

结局是我们这群历史旁观者能看到的,会稽山一战勾践战败被困,此时的越国也岌岌可危,终究被范蠡预料到了,这也成了范蠡了解勾践性格,日后提防他的初始。

困于会稽山的勾践意志消沉,亡国感叹从他口中说出,可谓懊恼不已。

此时文种在旁不离不弃,并给他讲了塞翁失马的道理令其信念倍增,范蠡也是一心为他,代表了勾践和吴国交涉且甘愿留在吴国当人质,时间长达两年。

任谁有了这两个患难与共的左右臂膀都会感激涕零、欣慰不已,当时的勾践也如此。

勾践不再自暴自弃,回国后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所受的屈辱,便有了“卧薪尝胆”的激励方式,他越发重用了范蠡和文种而使越国逐渐焕发生机。

因范蠡用计谋使吴、晋、齐三国彼此争霸而无暇顾及越国,养精蓄锐的越国实力大大赶超了上来。

接着,越国趁晋国打败吴国之际,奋力攻打吴国最终消灭了它也奠定了此后越国成为春秋霸主的地位。

可接下来的故事,也成为了文种最后的生命绝唱。

小结

都说人性是复杂的,天生就有两面性,可历史何尝不是?

惯性思维和文献着墨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勾践的艰苦奋斗和丰功伟绩,却很少关注到他的多疑使两位人才至此遗憾流失。

范蠡临行前对文种的叮咛可瞧出他对文种曾经知遇之恩的感激,可终究也改变不了文种固定执拗的思维模式。

有时候“退一步”当真是“海阔天空”,可惜文种并没领悟到此间道理,这像极了日常的我们,对千辛万苦得到却已“食之鸡肋”的东西依旧念念不忘。

有时候“舍”是另一种“得”,范蠡舍了致命的“富贵浮云”得到了“潇洒人世”的自由。

标签: 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阖闾

更多文章

  • 政商双收,探究范蠡的成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韩信,刘邦,吴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大变革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代出现的人才枚不胜举,范蠡便是其中之一。范蠡是楚国人,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还颇懂经商之道。在帮助越王勾践取得吴越战争的胜利之后,范蠡没有被眼花缭乱的功名利禄迷惑,而是选择激流勇退,泛舟西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像范蠡一

  • 江苏挖出“范蠡墓”,一陪葬品使专家面红耳赤,范蠡从未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长发爱美食呀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陪葬品

    2002年的一天,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外,施工人员发现大量的瓷器碎片,经过专家学者对这些瓷器碎片的鉴定,这里应该存在一片春秋时期的墓葬群。果不其然,随后发现了范蠡的坟墓,而墓中的一个陪葬品让专家面红耳赤,更宣称,范蠡从来没有喜欢过西施。琉璃釉盘蛇玲珑球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是越王

  • 范蠡与西施,中国历史上最扯淡的民间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范蠡,西施,夫差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15)主笔:闲乐生越国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提出的灭吴九策中,最重要的一策,还是美人计。按照文种的说法:“此计可使吴王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无法自拔,同时也可利用这些美人间谍,干预他们的朝政,搜集他们的情报,为我们越国的复仇大业助力。”越王句践大喜:“神州行,我看行。不过咱们要

  • 范蠡: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历史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范蠡,吴国,吴王,夫差,齐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名臣良将众多,而得善终者却很少。不过春秋时代的范蠡,却是一个例外。宋代学者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悟透了8个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8个字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财神爷,而其中最著名的文财

  •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西施,范蠡,勾践,吴国,泛舟,周朝,先秦,金庸笔下角色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第一位。关于她最有名的除了绝世的美貌之外,那就是为了越国复国,到吴国去用美色蛊惑吴王夫差,最终帮助越国消灭吴国。越王勾践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西施牺牲小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两千多年来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西施结局作为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女间谍,西施的美貌在当时的越国那

  • 为什么人们选范蠡当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晏凌羊标签:范蠡,张良,刘邦,刘伯温,吕雉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为什么人们选当范蠡当财神?文/晏凌羊01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范蠡作为财神?我觉得这里头有好多道道可以讲。范蠡出身贫寒却博学多才。早年,他跟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振兴越国。等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选择激流勇退,只给老友文种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有著名的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野史:范蠡送西施入吴走了三年,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夫差,勾践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倾国倾城的美女,古人根据她们的事迹,选出了其中人生经历最精彩、容貌也最出色的四位,称其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她们就是西施、杨玉环、貂蝉和王昭君。四大美人以西施为首,这不仅是因为她有“沉鱼”之貌,还是因为她留下了“一女灭一国”的传说,她凭借美貌得到了吴王夫差的恩宠,并将吴宫之中

  • 范蠡并非商人,为何下海经商后却能屡获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范蠡,吴国,齐国,司马迁,小说家,越王勾践,金庸笔下角色

    在中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一雪被吴国打败、被迫前往吴国为仆的耻辱,在被释放回国后,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以不忘所遭受的痛苦。 最终,卧薪尝胆的勾践在几位重臣的辅佐下,国立日益强盛,打败了吴王,成为春秋最后一代霸主。在辅佐勾践成就霸业、为其出谋划策

  • 千古奇人范蠡,为人、做官、经商,堪为后世楷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范蠡是战国之初杰出的谋略家,精通兵法,善于权谋和经商,是千古以来罕见的能臣。范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人有担当,识大体,重情义,济贫困,受到朋友和乡邻的爱戴;为臣能够高瞻远瞩,忍辱负重,在勾践为吴王夫差作奴仆时,始终相伴左右,矢志不渝,献计献策,保护越王归国。在越国苦身谋划20年,富国强兵之后兴师

  • 范蠡带着西施隐居去了哪儿?老聃、计然、范蠡有着怎样的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老子,老聃,计然,辛文子,小说家

    西施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结局一直都是个谜,不论在民间还是史学家眼中,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美的代名词西施西施雨范蠡远走高飞(便宜范蠡了)这种说法是西施极具诗意的一个结局,主要依据于《越绝书》的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相信大多数读者也更倾向于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