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背后,原来暗藏着一个大阴谋

范蠡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背后,原来暗藏着一个大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家杂评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4/1/16 8:24:53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掉吴国时,范蠡正在整理行囊,临行之前给好友文种留信一封,上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根据史记描述,越王勾践“长颈鸟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范蠡在越30多年,必然早已知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性格,知道灭吴之后不会与己共富贵。既然如此,范蠡为何还要辅佐勾践,而不去辅佐一个“可以共富贵”的君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勾践不能共富贵,却还兢兢业业辅佐.......范蠡难道就是为了过把瘾,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付出30多年的美好人生?

其实,司马迁的这段描述,除了上述疑问之外,还有以下几点让人难解之处:

1,公元前511年,范蠡邀请好友文种入越,随后两人一起勾践效力30多年。既然范蠡早已看清勾践的本色,为何没有及早提醒文种,或者在灭吴之前劝告文种,而是留信一封?

2,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范蠡从“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就能得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让笔者想起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相貌或能反映一些性格,但离真相的差距必然很大。

3,春秋时期列国争雄,对人才非常渴望,并不敢随便屠戮功臣,因为杀功臣的名声一旦流出去,还有什么人才敢为其效力?既然如此,何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4,勾践灭吴之后,并非万事大吉,他至少还有两大目标,即楚国威胁与北上争霸。换言之,兔子还未死尽,飞鸟也未死尽,如此何谈烹狗藏弓?

可见,范蠡留书所说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句话,矛盾重重。

笔者认为,要么司马迁这段记载以讹传讹,并非历史真相,毕竟范蠡给文种的书信非常私密,理当很难外泄,文种也不敢外泄;要么范蠡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大阴谋:真实目的不外乎两个,即劝说文种离开以削弱越国实力、离间勾践与文种关系,最终文种要么离开越国,要么范蠡借勾践之刀杀掉文种。

首先,范蠡真心劝说文种离开?

范蠡临跑之前,才给文种书信一封,看似劝说文种舍进退未,其实这个时候才书信劝说,而非提前劝说的行为,无疑极不寻常。

更重要的是,劝说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因为留下书信就会留下证据,即便文种毁掉书信,也有送信之人等,或多或少会给勾践留下范蠡潜逃之前与文种有过联系的线索,而如果范蠡当面劝说文种,就很难留下什么证据。总之,范蠡临逃之前留书给文种,不是帮助,而是坑他。

因此,范蠡动机非常不纯,绝非真心劝说文种离开。或者说,范蠡临逃之前的这份书信,十有八九会引起勾践猜忌,于是乎可以想象,范蠡与其说是劝说文种离去,不如说是逼迫他离去。

而文种是治国大才,他的离去,必然会导致越国实力有一定下降。故而,范蠡目的也就呼之欲出,就是希望文种离去以削弱越国实力。

如果文种固执的不离开,那么范蠡留书一封的方式、以及书信内容,也会导致勾践与文种互相猜忌,进而借助勾践之手除掉文种,实现削弱越国的目的。

其次,范蠡离间勾践与文种关系?

对于范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退保之见,历史评价很高,可谓是千古第一人,千古第二人是张良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这句话的确会离间君臣关系,南宋学者林亦之评价颇有见地:“范蠡之去似可全身, 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 无一日相安者, 其患自范蠡始也。”

林亦之将后世君臣猜忌,全部归咎于范蠡,无疑是不妥的,但要说与之毫无关系,无疑也不尽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是秦汉之后的王朝,范蠡以“鸟尽弓藏”的认知而功成身退还可以理解,但在春秋列国战乱不断的时代,当时还真没有“鸟尽弓藏”的政治氛围。纵观春秋时代,有过几个诸侯无故屠戮功臣的事迹?

也就是说,灭掉吴国之后,勾践与文种是可以君臣相宜的,并非范蠡所说的那么恶劣,因此范蠡之语无疑是在离间勾践与文种的关系。

事实上,文种完全中计!收到书信之后,文种称病不出,身体好好的却不愿为君王效力,且范蠡潜逃之前与他有过联系的事情也可能被勾践获悉,甚至范蠡会故意让勾践知道,如此种种无疑会引起勾践不满,最终勾践忍无可忍,既然大才文种不能为他效力,且又与潜逃的范蠡不明不白,那么就只能将之除掉,于是赐死。

问题在于,据说范蠡与文种是好友,一起从楚国来到越国,寻求实现抱负的机会,两人在异国他乡共事了30多年,为何范蠡还会坑害文种?

原因很简单,在晋楚争霸时,晋国为了压制楚国,于是就扶持了吴国,以牵制楚国的兵力,那么从大国博弈的角度出发,楚国要不要扶持越国以牵制吴国?显然,范蠡、文种是楚国援越的代表。当吴国被灭之后,范蠡希望文种与他一起回到故国,但文种似乎不愿放弃眼前的权位与富贵,于是范蠡只能设下连环计,借助勾践之手将其除掉。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范蠡勾践吴国文种司马迁

更多文章

  • 有着沉鱼之美的西施,最后是随范蠡而去还是被沉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西施,范蠡,夫差,伍子胥,勾践

    一天西施的母亲正在溪边浣纱挑水,一条金色鲤鱼衔着一颗金光四射的彩珠向她游来,并将明珠射入她口中,随后滚入肚中,西施的母亲自明珠入肚后便怀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祥光四射,一只五彩鸟从屋顶展翅飞下落入她怀中,不一会儿,生下了白玉般的女儿,并起名夷光,因家住芋苎萝村西,后人称她为西施。古书云:“明

  • 商圣范蠡做生意有多厉害,看他3个经商小故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昌磊观标签:范蠡,齐国,胡雪岩,勾践,秦国

    范蠡被称为商圣,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因此还被尊为我国民间四大财神之一,被尊为文财神。范蠡做生意到底有多厉害,下面三个他经商的小故事就可见一斑。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官拜上将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范蠡并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

  • 今日初五,来鸿山遗址寻觅财神范蠡的归处吧~

    历史解密编辑:无锡高新区在线标签:范蠡,财神,墓葬,西施,勾践,小说家,春秋战国,鸿山遗址

    正月初五迎财神在春节里,最为热闹、鞭炮声最响的时候,往往不是除夕夜、初一朝,而是正月初五的凌晨——家家户户迎财神,期待财运临门。在中国的浩瀚历史中,财神又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那么,大家知道这其中的范蠡和鸿山遗址又有哪些故事吗?关于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

  • 范蠡为何逃脱了勾践的诛杀?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阖闾

    只要提及“勾践”人们就会想到“卧薪尝胆”的积极意义,很少有人瞧见故事的另一面:具有正面形象的勾践,灭吴兴越后对功臣范蠡和文种起了诛杀之心。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

  • 政商双收,探究范蠡的成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韩信,刘邦,吴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大变革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代出现的人才枚不胜举,范蠡便是其中之一。范蠡是楚国人,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还颇懂经商之道。在帮助越王勾践取得吴越战争的胜利之后,范蠡没有被眼花缭乱的功名利禄迷惑,而是选择激流勇退,泛舟西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像范蠡一

  • 江苏挖出“范蠡墓”,一陪葬品使专家面红耳赤,范蠡从未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长发爱美食呀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陪葬品

    2002年的一天,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外,施工人员发现大量的瓷器碎片,经过专家学者对这些瓷器碎片的鉴定,这里应该存在一片春秋时期的墓葬群。果不其然,随后发现了范蠡的坟墓,而墓中的一个陪葬品让专家面红耳赤,更宣称,范蠡从来没有喜欢过西施。琉璃釉盘蛇玲珑球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是越王

  • 范蠡与西施,中国历史上最扯淡的民间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范蠡,西施,夫差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15)主笔:闲乐生越国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提出的灭吴九策中,最重要的一策,还是美人计。按照文种的说法:“此计可使吴王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无法自拔,同时也可利用这些美人间谍,干预他们的朝政,搜集他们的情报,为我们越国的复仇大业助力。”越王句践大喜:“神州行,我看行。不过咱们要

  • 范蠡: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历史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范蠡,吴国,吴王,夫差,齐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名臣良将众多,而得善终者却很少。不过春秋时代的范蠡,却是一个例外。宋代学者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悟透了8个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8个字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财神爷,而其中最著名的文财

  •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西施,范蠡,勾践,吴国,泛舟,周朝,先秦,金庸笔下角色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第一位。关于她最有名的除了绝世的美貌之外,那就是为了越国复国,到吴国去用美色蛊惑吴王夫差,最终帮助越国消灭吴国。越王勾践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西施牺牲小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两千多年来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西施结局作为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女间谍,西施的美貌在当时的越国那

  • 为什么人们选范蠡当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晏凌羊标签:范蠡,张良,刘邦,刘伯温,吕雉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为什么人们选当范蠡当财神?文/晏凌羊01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范蠡作为财神?我觉得这里头有好多道道可以讲。范蠡出身贫寒却博学多才。早年,他跟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振兴越国。等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选择激流勇退,只给老友文种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有著名的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