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金谷文集】黄老板的生意,真的是范蠡抢走的?

【上金谷文集】黄老板的生意,真的是范蠡抢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金谷景区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1/16 23:38:54

黄老板探查陶朱公

春秋时,南溪江村边有家姓黄的商铺,生意十分红火。后来有个叫陶朱公的在东边碧莲山下开了个陶家商铺。黄老板差点儿没笑掉大牙:“那儿后边是山,前不靠村,左右无邻,等着自磨丧吧!”

“自磨丧”是句土话,就是等开不下去了,自己关门。谁知,陶家商铺开门后却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倒是黄家铺子门可罗雀,继而连老客户都不登门了。“是姓陶的降价倾销拉走了客户?”黄老板暗中去探了几次,除了陶家对顾客热情,百挑不烦,没发现任倾销拉客现象。

这天,黄老板看着堆积的水货、山货货柜上日杂品正闹心呢,一邻居说:“难怪你东西卖不出去,连外地老商户都找陶家做买卖。”他恼得脚“噔”往地上一跺,“娘的,定是姓陶的背后脏我了。等抓住把柄,好好教训教训他!”

黄老板又暗里探了几次,人家没说他坏话,反而陶朱公说他家铺子是老字号。

“这就怪了,到底姓陶的用啥秘诀,抢走了生意?不行,一定要探个究竟!”

那天,黄老板让老婆招呼铺子,再次来到陶家探查。从早探到晌午,没探出任何要走时,见陶朱公带着管家朝后山走去。

“上山干啥?莫非绕山路到村里鼓捣人们去他铺子里买东西?”黄老板便跟到山上一看,不是绕道拉客,陶朱公是趁晌午带管家看山下谁家房上没烟火,去看看是人不在家,还是有病人,还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以便救济。

管家往山下指着,“一家,两家,三家。”陶朱公说:“走,到这三家看看!”“哎!”管家应着,随陶朱公朝山下走去。

黄老板随其来到第一家,见陶朱公对屋里那位瞎婆婆问道:“老妈妈,晌午了,你家咋不做饭呀?”瞎婆婆抹了把干枯的眼窝,说:“做啥饭呀,说了不怕你笑话,自孙女她爹娘死后,俺奶孙都吃百家饭。趁晌午头,孙女讨饭去了!”

陶朱公一听对管家说:“等会拿些米面来!哦,再拿些油盐!”说着回头对瞎婆婆说,“老妈妈,等你孙女回来,让她到东边陶家铺子里干活,以后你们的吃喝就有了!”“哎!”瞎婆婆哽咽地应着,一串苦涩的泪珠,从她眼窝里溢出了脸颊,随即就要跪,却被陶朱公一把扶住说:“哎,这怎么使得。让你孙女去铺子上干活,又不是白管你们吃喝。就这么定了,你坐,我们走了。”瞎婆婆感动得大嘴说不出话来,憋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三个字来:“好人呐!”

“啥好人,这不是收买人心吗!”黄老板嘀咕着,又尾随其来到第二家。

见一位干瘦的中年男人,搂着俩同样干瘦的孩子坐在床上。见是陶朱公来了,意外地招呼说:“哎呀,陶东家,你咋来了?”“大憨?你这是……”陶朱公说着,急忙走到床前,“这些天不见你去铺子上干活,以为你在地里忙呢。这是咋了?”大憨苦涩地一笑,说他上山砍柴,把腿摔折了。“哎呀,看大夫了没有?”陶朱公说着,又看着大憨的腿。大憨说:“骨头是接住了,只是还不能动!”“不能动可别动,伤筋动骨一百天呢!”陶朱公说着,看看屋里,“哎,大晌午了,咋没做饭?”大憨说:“孩儿他娘还没回来!”陶朱公揭开缸缸坛坛一看都空着,随即吩咐管家快拿些米面来。大憨忙说:“不用了东家,孩儿他娘一会就回来了!”“回来没米面能做饭吗?”陶朱公说着,冲走出门外的管家说,“再拿些鸡蛋和油盐!”“哎!”大憨见管家应着走了,抹着眼泪说:“俺、俺做活人,还吃啥鸡蛋、油呀。”“做活人咋不该吃鸡蛋吃油?再说,没营养骨头能长好吗?”陶朱公嗔怪着,叮嘱大憨,“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一百天里吃喝你不用操了。”

“哼,让你零碎吃瓦片,成总给人家屙砖头!”黄老板眼一斜嘀咕着,又尾随其来到第三家门上。黄老板愕然了,怎么到他老娘家?他竭力抑着没吭声,要看看姓陶的怎么蛊惑他娘。

只见陶朱公将他娘门敲着问道:“谁在屋里,开门。”他娘把门一开:“找谁?”陶朱公说:“不找谁,大晌午了,见你老房上没烟火,来看看是缺啥。”他娘说:“啥都不缺,就是缺水。”原来他娘腿脚不好,都是他给娘挑水吃。这两天没来,就没水了。“哦,大娘,我去给你挑水!”陶朱公说着,进屋担起桶就去挑水,水挑回来就说:“大娘,有水了,你做饭,我走了。”

黄老板纳闷了。他没鼓捣村民,也没蛊惑我娘,哪他用啥秘诀抢了我的生意?黄老板决计拿好气换和气,当天下午,就下帖请陶朱公晚上吃饭。

做生意的秘诀

天一迎黑,黄老板刚到酒馆,见陶朱公就应约而来。忙起身道:“哎呀,陶老板真准时呀!”陶朱公说:“黄老板也很准时吗,为人处事就俩字,诚信!既然答应了你,就要按时来吗!”黄老板说:“好,来坐!”

二人往桌上一坐,黄老板正不好开口哩,陶朱公却问他为啥请着吃饭。黄老板说:“哎呀,陶老板真是爽快人呀,那就直说了。”

陶朱公闻听他想讨教经营秘诀,就说,“黄老板高看我了,秘诀我没有,倒有点体会。”说着便掏出字绢递上,“你看,都写在这上边!”“哎,好,好!”黄老板满脸堆笑地说着,“骗鬼的,连那老话都说,卖石灰见不得卖面的,你能把秘诀给我?”黄老板心里说着,嘴上却说:“哎呀,陶老板能把这秘诀献给我,真让我感动啊。好,那我带回去好好学学!”黄老板说着,接住字绢往怀里一揣,随手掂起酒爵,“来,我敬你三爵!”

接着你杯我盏,二人酒足饭饱。黄老板送走陶朱公,准备去结账,却被告知帐已经结了。

“这陶朱公,主动把秘诀给我,还把账结了。到底葫芦里卖的啥药?”黄老板想着回到铺子里展开字绢,“做生意如做人,对父母要孝顺;生意分优劣,勿掺杂……”刚看了两句,不禁懊恼:“这什么秘诀?分明说我不孝敬父母、不讲诚信、好掺假吗?”黄老板愤愤着,随手把字绢往柜台上一撂,“他姓陶的咋知道那是我娘?”突然一拍脑门,“姓陶的这秘诀是指摆我的。肯定他暗中敬有啥神?明天便去看个究竟。不!一般敬神,都选在夜暗人静。我今夜就去!。”

当天子夜,黄老板就蹲在陶朱公窗后。一直蹲到黎明,他循着香气往屋里一看,果然见陶朱公在神案前焚香。但敬的不是啥神,而是陶朱公母亲的画像。

“难怪说赡养老人不吃亏。看来孝敬父母真能发财!”黄老板这么想着,回去就让老婆照看铺子,自己就去给娘挑水、劈柴做饭,饭好又盛饭端到娘面前……

说也奇怪,黄老板刚把碗递给娘,老婆就跑来说,有人赶着大车来铺子里进货。他跑到铺子一看,不仅赶车人在铺门上等着,而且说他铺子里货全要了,并催着点货装车,装好车就付清银两。黄老板送走客户,正欲求老婆把娘接回新房住呢,他老婆眼一瞪说,“还愣着干啥?快去把娘接咱新房住呀!”

自把娘接回新屋,他的生意就日益兴隆。为感谢陶朱公,黄老板夫妇亲自去登门拜谢。二人来到门外欲敲门时,听管家在院里说:“东家,咱进黄老板那货外地一客商说全要。”陶朱公说,“那货已霉烂变质,怎么能卖?”“那咱可亏大了。”“咱亏是点儿,但天下却多了一个孝子,少一个没人照看的娘!”

“啊?原来是陶朱公买我的货?”黄老板刚想到这儿,听管家又说:“哎,东家,孝敬父母真能发财吗?”“当然了,做生意犹如做人。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能对顾客交心吗?黄老板把娘撵出门外,好几个大客户就慕名找咱合作!”黄老板一个哆嗦,尴尬地对老婆说:“走,回!”老婆说:“咱谢陶东家来了,咋又要回去?”黄老板将脑袋一晃说,“唉,人家拿白花花的银子买咱霉烂变质的货,咱这礼够还人家吗?再说,人家教给咱发财秘诀,咱还没掏学费呢!”

来源 |山海经杂志

标签: 银子黄老板陶朱范蠡铺子

更多文章

  • “西施”可能并没有随范蠡乘船归隐,而是归越后被沉江了!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西施,范蠡,夫差,吴国,吴王,小说家,越王勾践

    《吴越春秋》·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记载:“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yù)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罗榖:罗,罗衣。榖【說文】續也。百穀之總名。从禾,聲,今“谷”,可能是百谷的总称。这话话意思是,越王勾践派使者在越国内,苎萝山找到鬻薪之女

  • 古人的理财之道:进可做大官,退可做首富的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基金标签:范蠡,勾践,巴菲特,吴国,商机

    小夏:大华,你说在古代一般人能够活多久呢?大华:我猜应该是四、五十岁吧,古人的年龄观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岁,算是很罕见的高寿老人。小夏:那我们今天的男主角不得了,传说他活了八十八岁。大华:是谁?八十八岁在现代社会也算是高寿了。小夏:他就是春秋时期文武双

  • 名人故事范蠡救子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范蠡,楚王,夫差,齐国,王上,庄生,小说家,名人故事,越王勾践

    #历史开讲#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名大功臣,他在辅佐越王打败吴王夫差,报仇雪恨之后,看出越王是个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之人,于是激流勇退,免去了杀身之祸。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到了齐国经商,因为他头脑聪明,曾经三次发了大财又把钱财都送给了生活贫困的朋友和远亲。但后来他还是积攒了一大笔财富,于是在陶邑定居下来,

  • 西施下场如何?到底是和范蠡隐居,还是被吴国士兵泄愤沉水?

    历史解密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标签:西施,范蠡,吴国,勾践,夫差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本名叫施夷光,是浙江省诸暨市人。沉鱼落雁中的“沉鱼”就是形容西施——她在河边洗衣服时,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都害羞地不敢直视,只能潜水水底,故有“沉鱼”一说。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落败,卧薪尝胆之余,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

  • 范蠡问:“西施如何处置?”王后说:“红颜祸水,还是沉入江中吧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范蠡,西施,勾践,伍子胥,吴国,夫差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范蠡问:“西施该如何处置?”未等勾践发话,王后雅鱼急忙说道:“红颜祸水,还是沉入江中吧!”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当时她住在苎萝山下靠西边的村子里,其实是西村姓施的女子,这才有了“西施”之称。西施虽然人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但是却家境贫寒,西施从小就承担起了不少家务,经常在溪边

  • 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范蠡,富贵,齐国,吴国,吴王,商祖,周朝,先秦,陶朱公,小说家,越王勾践

    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期人士,位极人臣,弃官后从商富甲天下。以前的人们若是开店经商,总会在自己店铺里面挂上“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牌匾,其中前半句的“陶朱”就是指陶朱公范蠡。鸟尽弓藏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王击败,不得已之下投降保全性命,越王勾践和范蠡君臣二人入吴为奴三年。期间就是著名的越王

  • 千古第一完人范蠡:洞悉人生,人生因此完美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吴国,诸葛亮

    他,是楚国宛邑里的小疯子。他,是越国传奇的大将军,官至相国,爵至大夫。他,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潇洒来他,三散千金,富行其德,万世景仰的商圣。他是范蠡,亦是文财神,人称陶朱公,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男子。为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危难之时不离不弃。为父,他不怨天,不犹人。为友,士为知己,勇于担当重任。为夫

  • 江苏出土范蠡墓,西施间谍之谜被揭开,专家却称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情格格呀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勾践,夫差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乌栖曲》李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而其中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更是四大美人之首。只是这四大美人的命运都历经曲折,善终者寡。而作为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尤其如此。西

  • “财神” 范蠡:装疯卖傻出道,3次归零3次登顶,至今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财来财道标签:范蠡,财神,齐国,吴国,西施,李白,小说家,越王勾践

    学狗叫就能获得赏识,你敢信吗?春秋末年,楚国人才辈出,出身贫寒的人想要脱颖而出,通常会采用一种牛人惯用的伎俩——装疯。“财神”范蠡就是以这种装疯卖傻、标新立异、引人注目的方式,“闪亮”登上历史舞台,并数次重启人生,留下千古奇谈。做史上第一个辞官下海的官员佯狂的范蠡没多久便引起了当地县令文种的注意,其

  • “功成不恋上将军”,人生要把握时机,究范蠡“候时”的经商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归客历史标签:范蠡,吴国,齐国,小说家,越王勾践,史记·货殖列传

    还记得那部曾经很火的电视剧《西施秘史》吗?它以历史戏说的方式再现了那段“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灭吴”的历史。剧中那段西施与范蠡之间“爱而不得”的情节让观众很长时间都无法释怀。抛开戏说,回归正史,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在史料中无迹可寻,但勾践与范蠡的君臣关系却是诸多文献里的历史佳话。范蠡,身为楚国人,为解除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