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九天历史记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4/1/16 13:23:19

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期人士,位极人臣,弃官后从商富甲天下。以前的人们若是开店经商,总会在自己店铺里面挂上“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牌匾,其中前半句的“陶朱”就是指陶朱公范蠡。

鸟尽弓藏

公元前493年,越勾践在会稽山被吴王击败,不得已之下投降保全性命,越王勾践和范蠡君臣二人入吴为奴三年。期间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来励精图治,最终凭着范蠡的辅佐和种“伐吴七术”的帮助下消灭吴国。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虽然灭掉吴国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因为范蠡和文种二人的能力太强,功高震主之下,对二人逐渐生疑。

经过二十多年的相处,范蠡也看出越王是那种不肯同富贵的人,于是便借之前“主辱臣死”为由越王请辞。越王不允,说道:“我还想将国家分给你呢,你要是不留下来,我就下令杀了你!”

于是范蠡便回答越王说:“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君王按照法令行事,臣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句话虽然平淡无奇,却展现出范蠡面对强权统治时,宁折不屈的铮铮傲骨。

之后范蠡收拾行装离开越国,但是为越王献上灭吴七术的文种就没能保全性命了。范蠡离去时,曾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说其早日离去,只不过文种看完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越国,而是一直在家称病不参与朝事。

没想到即便是如此,也有人诬陷文种这是要反叛的迹象,于是越王就赐剑让其自裁,说道:“你曾经为我献上灭吴的计策,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吴国,其四种你就为我替先王试一试吧。”文种只能听命自杀身亡。

布衣之极

范蠡辅佐越王时,已经位至上大夫、上将军,军政无一不精,离去后先是去了齐国改名换姓,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不久后在范蠡一家人的辛苦治理之下,就积累了数十万财产,当齐国听闻后,认为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于是送去相印请他做了国相。

但是这时的范蠡已经决心不再从事政治,叹息道:“在家里就能累积千金的财富,做官则能位至卿相,这是百姓能做到的极致了。长久居于尊名之下,这是不详的预兆。”于是将相印归还给齐国,把自己的家产则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只带着一些贵重的物品悄然离去。

离开齐国后范蠡又到了商业发达的陶地,自称为朱公,从此便有了陶朱公之称。他又开始从事于农业生产和牧畜,不久就发现陶地虽然不大,但是交通方便,是商人们的聚集之地,于是便开始经营商业,很快就展现出其在商业上超凡的才能。

当时是农业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粮食,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范蠡对此更是熟悉。在以前农业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根据季节天气不同,产量自然也就大不一样。

再加上时不时的会遇上旱灾、涝灾,更是可能颗粒无收,导致粮价大涨。于是范蠡就采取贵抛贱买的策略,他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果贵到极致就会下降,如果低到极致就会上涨,根据这一理论,很快就带着周边的人一起富了起来。

经商之道

范蠡“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思想无非是对价格的掌控,当商品价格高的时候就要视作粪土一样迅速卖出去,当价格低的时候就其视作珠宝一般大量买入,那么如预判价格的涨落,就是致富的关键所在。

当时以农产品为主,受天气影响不可能每年收成都一样,而范蠡则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便得出一条规律:世间万物都有一个轮回,天气变化也不例外,大旱之后必有丰年,连年丰收必有旱灾。

因为旱年丰年的循环,不愁没有机会再度购入货物抛售,如此他就在粮食丰收的时候便大肆购入,等遇到旱年价格高涨的时候就尽量抛售,不久就富甲天下名声远传。

范蠡在获得巨额财富同时,也一直在帮助那些贫困百姓,在那个“士农工商”轻视商人的大环境之下,告诉人们除了仕途之外,通过经商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而他所留下的经商之道,成为两千年来历代商人的指南针,时至今日也还在影响着商人们的经营思想。

  •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
  •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更多文章

  • 千古第一完人范蠡:洞悉人生,人生因此完美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吴国,诸葛亮

    他,是楚国宛邑里的小疯子。他,是越国传奇的大将军,官至相国,爵至大夫。他,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潇洒来他,三散千金,富行其德,万世景仰的商圣。他是范蠡,亦是文财神,人称陶朱公,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男子。为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危难之时不离不弃。为父,他不怨天,不犹人。为友,士为知己,勇于担当重任。为夫

  • 江苏出土范蠡墓,西施间谍之谜被揭开,专家却称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情格格呀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勾践,夫差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乌栖曲》李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而其中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更是四大美人之首。只是这四大美人的命运都历经曲折,善终者寡。而作为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尤其如此。西

  • “财神” 范蠡:装疯卖傻出道,3次归零3次登顶,至今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财来财道标签:范蠡,财神,齐国,吴国,西施,李白,小说家,越王勾践

    学狗叫就能获得赏识,你敢信吗?春秋末年,楚国人才辈出,出身贫寒的人想要脱颖而出,通常会采用一种牛人惯用的伎俩——装疯。“财神”范蠡就是以这种装疯卖傻、标新立异、引人注目的方式,“闪亮”登上历史舞台,并数次重启人生,留下千古奇谈。做史上第一个辞官下海的官员佯狂的范蠡没多久便引起了当地县令文种的注意,其

  • “功成不恋上将军”,人生要把握时机,究范蠡“候时”的经商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归客历史标签:范蠡,吴国,齐国,小说家,越王勾践,史记·货殖列传

    还记得那部曾经很火的电视剧《西施秘史》吗?它以历史戏说的方式再现了那段“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灭吴”的历史。剧中那段西施与范蠡之间“爱而不得”的情节让观众很长时间都无法释怀。抛开戏说,回归正史,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在史料中无迹可寻,但勾践与范蠡的君臣关系却是诸多文献里的历史佳话。范蠡,身为楚国人,为解除楚国

  • 范蠡和文种谁更聪明?文种死于非命,而范蠡自我保护、三迁居住地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范蠡,勾践,齐国,文种

    范蠡和文种是越王勾践身边两名最忠诚、最得力的谋臣干将。他们帮助越王出谋划策,振兴国家,治理军队,克敌制胜。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绝望境地时,他们和勾践一起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东山再起,将吴国灭掉。不

  • 大儿子带着二儿子的尸体回来,众人哀痛,可范蠡却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柱下守藏标签:范蠡,楚王,史记,庄生,小说家

    大儿子带着二儿子的尸 体回来,众人哀痛,可范蠡却大笑:吾固知必 杀 其弟也。并且说本来就日夜盼望大儿子带丧归来,这是为何?因为范蠡想借此给儿子们两个深刻的教训,虽说当时有说法“千金之子,不 死 于市”,但范蠡更希望子孙老实本分。所以在得知二儿子杀 人被抓后,范蠡第一句是:杀 人而死,职也。范蠡本来是

  • 诸暨范蠡酒业完成天使轮融资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天使轮,范蠡,融资,诸暨,投资机构,李严,王心,范蠡酒业,天使轮融资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诸暨范蠡酒业有限公司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浙江泽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针对此轮融资消息是否属实以及相关情况,12月6日,新京报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工商备注电话,暂无人接听。企查查信息显示,诸暨范蠡酒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成立于2021年7月1日,注册资本1

  • 苏州出土三片竹简,揭开范蠡西施关系:自古男人多是负心汉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范蠡,西施,夫差,吴国,竹简,苏州市,大运河,越王勾践,中国世界遗产

    传闻范蠡西施一见钟情,但为了遵守王命,让西施魅惑吴王夫差,范蠡不得不忍痛将西施送到吴国。勾践灭吴之后,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范蠡悄悄的带着西施离开越国,最终两人泛舟江湖,过着神仙美眷的隐居生活。东汉《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范蠡与西施的传说令人神往,这是一段英雄美女

  • 西施的结局真相:她并没有和范蠡隐居,而是被另外一个女人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西施,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西施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四大美女之首 。越王勾践最终能够复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西施的美色,成功的迷惑了吴王夫差,并且轻而易举的为勾践获取吴国情报。可以说,西施是立了头功的,但是吴国灭亡,越国复国之后,西施却神秘的消失了。关于西施的去向之谜,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当时范蠡是西施的恋人,吴国

  • 你知道范蠡与文种的真实身份吗?勾践为何要除掉他们,今天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范蠡,勾践,吴国,文种,越国,先秦,金庸笔下角色

    楚昭王统治时期,吴国多次打败楚国。为什么才华横溢的楚国人范蠡和文种没有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去其他国家,而是去遥远落后的越国?他们去越国的目的是什么?范蠡文种的风格叛逃越国后,在最初的13年里,他没有被记录在历史上,只有在夫椒战争之后才被记录下来。为什么两个人能忍受10年以上的孤独?临走前,范蠡给文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