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的理财之道:进可做大官,退可做首富的范蠡

古人的理财之道:进可做大官,退可做首富的范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华夏基金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22 9:50:33

小夏:大华,你说在古代一般人能够活多久呢?

大华:我猜应该是四、五十岁吧,古人的年龄观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岁,算是很罕见的高寿老人。

小夏:那我们今天的男主角不得了,传说他活了八十八岁。

大华:是谁?八十八岁在现代社会也算是高寿了。

小夏:他就是春秋时期武双全的范蠡。说起范蠡,大华,你对他了解吗?

大华:范蠡,可以说是政商两界的偶像。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也是我国早期的商业理论家。他帮助越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后,急流勇退后弃官从商,成为春秋末期的首富;除此之外,他还乐善好施,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贫民,而后又能够重新集聚财富。范蠡的经商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逐渐被尊称为财神、商祖。

小夏:确实是,从古至今,像范蠡这样纵横政界商界又淡泊名利的人实在是少数。而且范蠡并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史书记载他出身贫贱,但打小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已经学富五车,可以说,他的成功主要靠的还是过人的智慧和可贵的品质。

大华:那他是如经商理财成为巨富的呢?

小夏:这还得从他的经营思想说起。范蠡师从计然,他的师父计然是位高人,富有才华、富甲一方,却相当低调。范蠡从师父那里继承了道家思想和兵家思想,将天、地、人三者并列起来进行整体性思考,并且总结出自己的核心思想——“与时逐而不择于人”。

大华:我懂了,“时”在残酷的战场上就是战机,在商场上就是商机,在投资市场上就是时机,范蠡强调这个时,既包括时势、形势、趋势,也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规律,它可以说是一种对未来审时度势的高度认知。

小夏:是的,琢磨范蠡所强调的这个“时”,我们可以发现,时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投资者可以认识它、顺应它,但是不能改变它。举个例子,在股票市场上,当熊市来临的时候,做多的投资者不论多么高明,都难以抵御市场的剧烈下行;同样地,当牛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则可能因为保守和恐惧,而错过市场的上行行情。

大华:对于商机的把握,范蠡总结成一句话:“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意思是说在物价便宜的时候,要像重视珠玉那样对待降价的物品,买进后耐心存贮起来;等到物价上涨以后,要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全部卖掉,不要期待价格会无止境上涨,因为,市场的涨跌是周期往复的。

小夏:对!范蠡还有另外一句名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与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后边跟着的是“时贱而买,虽贵已贱; 时贵而卖,虽贱已贵。”这句话跟我们的投资是不是也高度相关?

大华:确实。例如在股票市场上,有些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特征。当这些强周期行业在股价很便宜的时候,经表现出市盈率很高甚至是亏损的状态,这时候,投资者往往不敢下手,然而范蠡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估值看似贵其实已经很便宜;相反,在强周期行业盈利爆发高潮引发股价暴涨后,市盈率看似很低,但是范蠡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估值看似便宜,其实已经高到不值买了。

小夏:范蠡经商理财的成功,除了具有审时度势的智慧外,还在于他是一个非常讲究诚信的人。举个例子说,有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一名商户借了10万钱,后来这名商户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碰巧走到范蠡家,于是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送这位商户一笔路费。

大华:范蠡的诚信确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商户都是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度过了危机,帮他抓住了商机。可贵的是,范蠡能聚财更能仗义疏财,三次用自己的万贯家财救济贫穷百姓。

小夏:谁说不是呢,年轻时看得远,中年时看得透,老年时看得淡,这就是“进可做大官,退可为首富”的范蠡。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华夏基金晚播间到此就要结束了,也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对范蠡投资思想的看法。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标签: 范蠡勾践巴菲特吴国商机

更多文章

  • 名人故事范蠡救子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范蠡,楚王,夫差,齐国,王上,庄生,小说家,名人故事,越王勾践

    #历史开讲#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名大功臣,他在辅佐越王打败吴王夫差,报仇雪恨之后,看出越王是个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之人,于是激流勇退,免去了杀身之祸。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到了齐国经商,因为他头脑聪明,曾经三次发了大财又把钱财都送给了生活贫困的朋友和远亲。但后来他还是积攒了一大笔财富,于是在陶邑定居下来,

  • 西施下场如何?到底是和范蠡隐居,还是被吴国士兵泄愤沉水?

    历史解密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标签:西施,范蠡,吴国,勾践,夫差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本名叫施夷光,是浙江省诸暨市人。沉鱼落雁中的“沉鱼”就是形容西施——她在河边洗衣服时,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都害羞地不敢直视,只能潜水水底,故有“沉鱼”一说。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落败,卧薪尝胆之余,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

  • 范蠡问:“西施如何处置?”王后说:“红颜祸水,还是沉入江中吧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范蠡,西施,勾践,伍子胥,吴国,夫差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范蠡问:“西施该如何处置?”未等勾践发话,王后雅鱼急忙说道:“红颜祸水,还是沉入江中吧!”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当时她住在苎萝山下靠西边的村子里,其实是西村姓施的女子,这才有了“西施”之称。西施虽然人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但是却家境贫寒,西施从小就承担起了不少家务,经常在溪边

  • 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范蠡,富贵,齐国,吴国,吴王,商祖,周朝,先秦,陶朱公,小说家,越王勾践

    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期人士,位极人臣,弃官后从商富甲天下。以前的人们若是开店经商,总会在自己店铺里面挂上“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牌匾,其中前半句的“陶朱”就是指陶朱公范蠡。鸟尽弓藏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王击败,不得已之下投降保全性命,越王勾践和范蠡君臣二人入吴为奴三年。期间就是著名的越王

  • 千古第一完人范蠡:洞悉人生,人生因此完美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吴国,诸葛亮

    他,是楚国宛邑里的小疯子。他,是越国传奇的大将军,官至相国,爵至大夫。他,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潇洒来他,三散千金,富行其德,万世景仰的商圣。他是范蠡,亦是文财神,人称陶朱公,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男子。为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危难之时不离不弃。为父,他不怨天,不犹人。为友,士为知己,勇于担当重任。为夫

  • 江苏出土范蠡墓,西施间谍之谜被揭开,专家却称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情格格呀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勾践,夫差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乌栖曲》李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而其中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更是四大美人之首。只是这四大美人的命运都历经曲折,善终者寡。而作为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尤其如此。西

  • “财神” 范蠡:装疯卖傻出道,3次归零3次登顶,至今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财来财道标签:范蠡,财神,齐国,吴国,西施,李白,小说家,越王勾践

    学狗叫就能获得赏识,你敢信吗?春秋末年,楚国人才辈出,出身贫寒的人想要脱颖而出,通常会采用一种牛人惯用的伎俩——装疯。“财神”范蠡就是以这种装疯卖傻、标新立异、引人注目的方式,“闪亮”登上历史舞台,并数次重启人生,留下千古奇谈。做史上第一个辞官下海的官员佯狂的范蠡没多久便引起了当地县令文种的注意,其

  • “功成不恋上将军”,人生要把握时机,究范蠡“候时”的经商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归客历史标签:范蠡,吴国,齐国,小说家,越王勾践,史记·货殖列传

    还记得那部曾经很火的电视剧《西施秘史》吗?它以历史戏说的方式再现了那段“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灭吴”的历史。剧中那段西施与范蠡之间“爱而不得”的情节让观众很长时间都无法释怀。抛开戏说,回归正史,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在史料中无迹可寻,但勾践与范蠡的君臣关系却是诸多文献里的历史佳话。范蠡,身为楚国人,为解除楚国

  • 范蠡和文种谁更聪明?文种死于非命,而范蠡自我保护、三迁居住地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范蠡,勾践,齐国,文种

    范蠡和文种是越王勾践身边两名最忠诚、最得力的谋臣干将。他们帮助越王出谋划策,振兴国家,治理军队,克敌制胜。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绝望境地时,他们和勾践一起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东山再起,将吴国灭掉。不

  • 大儿子带着二儿子的尸体回来,众人哀痛,可范蠡却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柱下守藏标签:范蠡,楚王,史记,庄生,小说家

    大儿子带着二儿子的尸 体回来,众人哀痛,可范蠡却大笑:吾固知必 杀 其弟也。并且说本来就日夜盼望大儿子带丧归来,这是为何?因为范蠡想借此给儿子们两个深刻的教训,虽说当时有说法“千金之子,不 死 于市”,但范蠡更希望子孙老实本分。所以在得知二儿子杀 人被抓后,范蠡第一句是:杀 人而死,职也。范蠡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