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史连载: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首位霸主为何被活活饿死

中国史连载: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首位霸主为何被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9 5:16:02

关于春秋五霸长期以来流传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不过无论在哪种说法中齐桓公几乎都是公认的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父亲死后继位的本来是他的哥哥齐襄公。按说齐桓公本来应该是与齐国的君位无缘的。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后自立为君,然而就在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臣杀掉了。当时齐桓公和他的二哥公子纠流亡在外。两个人都意识到谁能抢先一步回国稳定局势就能成为齐国的新国君。

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阻止齐桓公回国就在半路上设伏进行射杀:管仲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齐桓公将计就计倒在地上装死。齐桓公精湛的演技瞒过了管仲。等管仲去向公子纠复命时齐桓公却快马加鞭赶回了齐国。齐桓公回国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日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至此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看起来似乎是管仲一手推动了齐国的崛起,而作为齐国国君的齐桓公更多时候给人一种甩手大掌柜的感觉:不是今天发表什么重要讲话,就是明天接见哪国外宾。几乎可以说齐桓公就是一个以天下为舞台的演员天天作秀给天下人看。对此他自己有一番解释:“如果朝廷上下各司其职,那么君主就只需要负责一些礼仪性工作;如果朝廷上下政令不畅通,那么君主就必须凡事亲力亲为”。

齐桓公认为要想让朝廷上下各司其职就必须选拔才能之士治理国家。君主在没得到人才之前劳心劳力,可得到人才以后就轻松多了。幸运的是他任用的管仲以及管仲所任用的各级官吏都矜矜业业恪尽职守,于是齐桓公轻轻松松就成为春秋战国第一代霸主。可能有人会羡慕齐桓公的好运气,可还千万别不服气。就凭人家包容管仲这个曾经刺杀自己的仇人这份胸襟气度也不愧为一代霸主。

遗憾的是齐桓公也就心胸气度开阔而已。真要论治国的本事充其量算个小学生,所以当他所倚靠的管仲病故后齐国的霸业瞬间灰飞烟灭。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亲临病榻对这位最信赖的大臣进行探望,而且还想从老臣这儿得到些指点。齐桓公问管仲:“大臣之中还有谁有资格能接替宰相这个职位呢?”管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最了解大臣的人莫过于国君了。想必国君心中自有答案吧”。

齐桓公说:“易牙对我可谓是忠心耿耿了。有一回我吃腻了各种宫中美食,觉得没什么可口的东西。当时我就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的味什么样。结果易牙回家后就将他的儿子杀了作了一顿鲜美的菜肴,虽然后来我知道以后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易牙这个人爱戴我超过爱自己的儿子。我看让他办事是能放心的”。管仲听了都快恶心得吐出来了。

管仲的原则是君主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不涉及到政治大事,那么管仲是不会干涉的。管仲认为易牙这种小人只是齐桓公私生活中可以宠幸的人,但绝不能在政治上对其委以重任。不想老晕的齐桓公竟把将相位交给这种小人。管仲对齐桓公说:“易牙杀了儿子并非爱戴君主超过爱儿子,只是为了取悦迎合国君罢了。连自己儿子都烹杀的人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杀呢?”不太以为然的齐桓公又说:“那么开方这个人怎么样?”

齐桓公夸耀开方说:“这个人十五年来一直服侍在我身边,一次都没回家看望过父母。父母亲死的时候他都舍不得离开我而回去奔丧。这个人爱戴我超过对父母的孝顺。我看他忠心为国,所以当国相是合适的”。管仲一听觉得这齐桓公真是老糊涂到极点了,于是又说:“这个开方根本就不孝顺嘛。他连有生养之恩的父母亲都忍心背弃,那么还有什么人是他不能背弃的呢?对这样不近人情的人还是要小心点好”。

齐桓公一听又碰钉子了,于是又说道:“那么竖刁一定就可以胜任了。竖刁他既没杀儿子,也没背弃父母。他为了好好侍候我把自己给阉了。这样心无杂念可以说是一个忠心无私的人了”。管仲听了真是浑身的不舒服。这齐桓公都看上啥样的小人啊。怎么尽说这些让人听了觉得恶心的名字。管仲劝桓公说:“竖刁这种人为了得到您的宠幸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毁。这种人真是无情到了极点,决计不可让这些人当国相的”。

齐桓公听到这儿已很不太高兴了。齐桓公反问管仲:“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你现在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好,为什么从前你就不提呢?”管仲说:“一个君主生活不可太枯燥,所以享受些快乐也是应该的。宠幸一下这些人也不会影响国事,可绝不能把国家政事交付这样的人。以前我在相国的位置上总能控制着他们。现在我病得快不行了。大堤要是垮了,那么水就要泛滥起来。您一定要当心啊!”

管仲在这次与齐桓公会谈之后不久便病情加重去世了。管仲的去世不仅意味着齐国霸权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齐桓公政治生命的结束,甚至还意味着齐桓公个人生命的结束。管仲临终前的一番善言并没改变齐桓公的看法。齐桓公对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的宠幸有增无减。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也已经年迈,于是齐桓公的六个儿子就纷纷起来要争夺君位的继承权。这六个儿子是: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

在管仲还没去世时曾确定下来由公子昭担任君位的继承者,但这个决定对易牙和竖刁这些宠臣都不利。易牙、竖刁都受到公子元亏的生母长卫姬的宠幸。他们希望齐桓公去世后还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所以他们决定协助长卫姬将公子无亏拥立上台。由于易牙和竖刁都深受齐桓公的宠幸,所以齐桓公便答应立公子无亏为太子。这样一来其他的几位公子都非常有意见,于是大家一哄而上个个要争当太子。

易牙、竖刁等人为了扶持公子无亏上台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反对者。这让齐国的宫廷中充满了杀气,但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意识到这些。早已习惯倚赖管仲的齐桓公显然对于宫廷政事有些麻木不仁了。易牙、竖刁等人加紧了安排在齐桓公死后让公子无亏上台的计划。年老力衰的齐桓公终于病倒了。易牙、竖刁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为防止齐桓公在病终前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索性将齐桓公的房间给反锁了。

他们在齐桓公的房间四周垒起高墙,只留下一个小洞可以窥视齐桓公的生死。然后派军队守住宫门严禁一切人进出。可怜齐桓公一代雄主曾经叱咤风云令诸侯国胆战心惊、开拓一代伟大事业的英雄最终的结局竟是死于几个小人之手,而且是在身患重病之后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齐桓公死后六十七天封闭的高墙才被破开。这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具躺在床上的尸体:从衣服间、从尸体腐烂不堪的皮肉中爬出的是一群群肥大的蛆虫。

堂堂一代君王一代霸主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变成一具爬满蛆虫的尸体可怜吗?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谁把齐桓公害到这般田地呢?是他自己。他只看见别人对自己好就以为人家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可他却不看一看那些所谓对他好的人对自己的亲人有多狠。齐桓公这个富N代尽管心胸开阔,但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齐桓公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齐桓公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别人看中的只是他手中的权力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当他不能再给别人带来好处时那些曾经对他好的人抛弃他比什么都快。齐桓公的一生可谓是成也用人败也用人:用对了管仲、鲍叔牙,称霸天下;用错了易牙、竖刁、开方,活活饿死。由此可见识人用人何其难也!其实早年间的齐桓公曾因为能选贤任能而留下过“庭燎招士”的典故。

话说春秋时期天子和国王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做“庭燎”。这在当时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齐桓公因为求贤若渴就用这种礼仪接待贤士。终于有一个自称贤士的人前来拜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齐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这样的人在齐国到处都是。这怎么能算得是贤士呢?”

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深有感触的齐桓公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以礼贤下士闻名的明君到头来还是被阴险小人的糖衣炮弹忽悠得团团转。齐桓公因为任用小人导致自己被活活饿死,同时也把齐国好不容易创下的霸业给作没了。

标签: 齐桓公齐国管仲国君君位

更多文章

  • 论齐桓公灭遂所用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左传,鲁国,遂国,国君,周朝,先秦,鲁桓公,历史故事,齐桓公灭遂

    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春秋记载“夏六月,齐人灭遂”。《左传》记载,“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终于,遂国的灾难降临了!显然,这是齐桓公亲自率领兵马,借口遂国不参加北杏会盟发起的一场灭国之战!遂国,是齐桓公当政三年来,第二个被灭的国家。第一个是谭国,灭国之祸的原因是怠慢过齐桓公,曾经的公子小白!遂

  • 自以为尧舜的齐桓公,为何在霸业达到巅峰后却立刻坠落?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周天子,晋献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5)主笔:闲乐生齐桓公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51年)葵丘之盟,天子赐胙,正式册命齐桓公为诸侯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巅峰。但物极必反,随着这巨大荣耀同时而来的,还有齐桓公的膨胀、骄纵、老迈和空虚,于是他的人生与事业开始从巅峰滑落,阻挡不住的坠落。首先,齐桓公在葵丘之盟后

  • 齐桓公北伐山戎,束马悬车登太行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山戎,齐国,周天子,中原,燕国,束马悬车,先秦,周朝

    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荣登中原诸国盟主之时,遥远北方的山戎和狄人开始壮大起来,并且屡屡进犯中原,给中原各国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险峻的形势,管知道以一国之力不能抗衡蛮夷,中原诸国必须团结一致,因此在“尊王”的同时他又马上提出了“攘夷”,号召中原诸侯团结一心,把入侵的夷族赶出自己的家园。从此齐桓公的

  • 春秋的一个小国,因为得罪齐桓公,最终被齐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齐桓公,春秋,齐国,宋国,管仲,诸侯国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

  • 把自己儿子当成美味送给齐桓公的易牙,也是齐桓公饿死的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齐桓公,易牙,齐国,管仲,孟子,刘禅

    齐桓公虽然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但是他的身上也有很多争议。不是典型的明君。在西晋时期有人将刘禅比作齐桓公,因为二者是比较相似的,都是任用贤人则国强;任用小人则势衰。齐桓公身边就有一个小人叫做易牙。易牙曾经把儿子当成美味送给齐桓公,最后也是导致齐桓公饿死的凶手。易牙烹子易牙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厨师,关于易牙的

  • 聪明的管仲在射中小白(齐桓公)后为什么没有上前检查伤势?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左传,史记

    熟悉春秋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齐桓公的仲父管仲本来是齐桓公的敌人。齐襄公死后,管仲为了将公子纠推上齐国君位,亲自率兵伏击公子纠的竞争对手公子小白(齐桓公)。根据《史记》的记载,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管仲认为小白已经死了,护送公子纠回国。然而管仲这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本人一点伤都没有(咬

  • 资粮改道、陈郑遭殃——辕涛涂和申侯所导致的齐桓公撤军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齐桓公,申侯,楚文王,齐国,郑国

    ——————————————————接上篇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夏秋之交,齐国和楚国经过一系列军事对峙、外交谈判后,终于以‘召陵之盟’的形式,各自表述了己方的意愿,然后名义上达成了一致,将一场即将发生的危机暂时消弭于无形中。楚军停止了继续向召陵开进的军事行动,齐桓公也率齐军及诸侯联军从召陵撤军

  • 春秋战国两位齐桓公下场凄惨:一个被儿子饿死,一个讳疾忌医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司马读史标签:齐国,管仲,扁鹊,庄子,先秦,齐桓公,春秋战国,历史故事,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庄子曾言:“窃国者诸,窃国者诸侯。”这样看似可笑的一句话,实则满含庄子对虚伪律法的嘲弄。而这句话,讲的就是田氏代齐的故事。因为田氏取代了姜氏和吕氏,于是,在历史上有了两位齐桓公的存在。而这两位齐桓公,下场都很凄惨,一个被活活饿死,一个最后病死在榻上。公子小白这两位齐桓公,一个是鼎鼎有名的公子小白——

  • 齐桓公一家究竟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齐襄公,齐僖公,国君

    齐桓公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在管仲的辅佐下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让齐国成为霸主国,然而齐国的霸主地位却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齐桓公的去世而成为历史,这虽然和其他诸侯国尤其是晋楚的强势崛起有关系,但也有部分原因可以归于齐桓公的这个奇葩家族。当然,这其实说起来也无可厚非,春

  • 为什么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就丢掉霸主宝座了?原因有3个!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齐国,吴国,周王室,管仲,楚庄王

    在古代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存在多种说法。比如《史记索隐》中,这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是,在《荀子·王霸》中,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齐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