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的一个小国,因为得罪齐桓公,最终被齐国消灭!

春秋的一个小国,因为得罪齐桓公,最终被齐国消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1/9 5:15:59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谭国,就是在春秋时期被齐国消灭的。

首先,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少昊氏后裔。少昊,一作 “少皞” ,姬姓,名玄嚣,一说名己挚。少昊是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一说女节)。出生于江水(古代山东西部的一条大河)边。少年时,进入凤鸿氏历练,迎娶凤鸿氏女子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

西周穆王时期,分封了谭国,位置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爵位为子爵。谭国故城,相关的史料中存在比较繁多的记载。比如《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再比如《齐乘》:“东平陵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今城子崖隔武源河与龙山镇相对。

城子崖是一处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长方形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东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巨野河,南距胶济铁路平陵城站0.5公里,东北距汉代齐国国都平陵古城2公里,北距商代谭国的早期都城0.5公里,旧济青公路东西穿过遗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从谭国的都城来看,这是一个比较靠近齐国的诸侯国。对于齐国来说,都城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当然,在爵位上,谭国则和齐国存在较大的差距。作为姜太公(姜子牙)的后裔,齐国在册封之初,爵位为侯爵,这是要明显高于谭国的子爵。

对于周朝时期的诸侯国,爵位往往和一开始受封的疆域存在一定的关系。作为一个子爵诸侯国,谭国一开始受封的疆域,差不多只有方圆五十里,大约只有现在一个县的面积。而这,促使谭国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

关于谭国君主的姓氏,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比如《济南通史》明确表示谭国君主是子姓。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谭国是子姓诸侯国的话,那么,他和宋国、郯国就是同宗同源了。对于宋国来说,君主就是子姓宋氏。当然,对于谭国君主的姓氏,还存在姬姓、嬴姓等说法。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加上谭国在春秋初期就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促使国君姓氏存在较大的争议。

不过,对于谭国的灭亡及其原因,目前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这是因为谭国曾经得罪了齐桓公。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在齐桓公还是齐国公子的时候,齐国爆发了内乱,齐桓公的兄长——齐襄公,更是在这场内乱中丢掉性命。在此背景下,齐桓公本来打算到谭国避难。但是,谭国君主拒绝接纳齐桓公。对此,在笔者看来,谭国这么做,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一旦接纳了齐桓公,很可能会遭到齐国的讨伐。况且,当时的齐桓公,也不是齐国君主的唯一继承人选,比如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对于公子纠来说,同样有很大机会继承齐国君主的宝座。从这一角度来看,谭国对齐桓公紧闭城门,自然是容易理解的行为了。

在谭国吃到闭门羹之后,齐桓公来到了同样位于今山东省一带的莒国。不久之后,齐国的内乱得到平定,所以,对于齐桓公和公子纠来说,谁能抢先回到齐国,就有望得到齐国的位置。彼时,鲁国发兵护送公子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公子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最后,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子小白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谭国亦未有派人祝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固然体现出谭国的倔强,却也给了齐国消灭谭国提供了借口。齐桓公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变革,促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春秋第一个中原霸主。并且,在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消灭了谭国。谭国灭亡后,谭国国君谭子逃到了莒国,谭子以国为姓以爵为名,这就是谭姓的重要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毕竟,这也靠近原先谭国的疆域。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这一历史阶段,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七十八位。

如今,谭姓的人口已有37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在地域分布上,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四川这三省,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重庆、广西、湖北、山东、辽宁、安徽等六省市的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29%。

标签: 齐桓公春秋齐国宋国管仲诸侯国

更多文章

  • 把自己儿子当成美味送给齐桓公的易牙,也是齐桓公饿死的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齐桓公,易牙,齐国,管仲,孟子,刘禅

    齐桓公虽然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但是他的身上也有很多争议。不是典型的明君。在西晋时期有人将刘禅比作齐桓公,因为二者是比较相似的,都是任用贤人则国强;任用小人则势衰。齐桓公身边就有一个小人叫做易牙。易牙曾经把儿子当成美味送给齐桓公,最后也是导致齐桓公饿死的凶手。易牙烹子易牙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厨师,关于易牙的

  • 聪明的管仲在射中小白(齐桓公)后为什么没有上前检查伤势?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左传,史记

    熟悉春秋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齐桓公的仲父管仲本来是齐桓公的敌人。齐襄公死后,管仲为了将公子纠推上齐国君位,亲自率兵伏击公子纠的竞争对手公子小白(齐桓公)。根据《史记》的记载,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管仲认为小白已经死了,护送公子纠回国。然而管仲这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本人一点伤都没有(咬

  • 资粮改道、陈郑遭殃——辕涛涂和申侯所导致的齐桓公撤军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齐桓公,申侯,楚文王,齐国,郑国

    ——————————————————接上篇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夏秋之交,齐国和楚国经过一系列军事对峙、外交谈判后,终于以‘召陵之盟’的形式,各自表述了己方的意愿,然后名义上达成了一致,将一场即将发生的危机暂时消弭于无形中。楚军停止了继续向召陵开进的军事行动,齐桓公也率齐军及诸侯联军从召陵撤军

  • 春秋战国两位齐桓公下场凄惨:一个被儿子饿死,一个讳疾忌医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司马读史标签:齐国,管仲,扁鹊,庄子,先秦,齐桓公,春秋战国,历史故事,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庄子曾言:“窃国者诸,窃国者诸侯。”这样看似可笑的一句话,实则满含庄子对虚伪律法的嘲弄。而这句话,讲的就是田氏代齐的故事。因为田氏取代了姜氏和吕氏,于是,在历史上有了两位齐桓公的存在。而这两位齐桓公,下场都很凄惨,一个被活活饿死,一个最后病死在榻上。公子小白这两位齐桓公,一个是鼎鼎有名的公子小白——

  • 齐桓公一家究竟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齐襄公,齐僖公,国君

    齐桓公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在管仲的辅佐下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让齐国成为霸主国,然而齐国的霸主地位却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齐桓公的去世而成为历史,这虽然和其他诸侯国尤其是晋楚的强势崛起有关系,但也有部分原因可以归于齐桓公的这个奇葩家族。当然,这其实说起来也无可厚非,春

  • 为什么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就丢掉霸主宝座了?原因有3个!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齐国,吴国,周王室,管仲,楚庄王

    在古代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存在多种说法。比如《史记索隐》中,这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是,在《荀子·王霸》中,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齐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

  • 霸主齐桓公下场凄惨,只因管仲未能留下接班人,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鲍叔牙,隰朋,诸葛亮

    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霸主,史学界一直有争论,但齐桓公却是毫无争议的其中之一。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而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任命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为相之后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进而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对外扩张,成就了齐桓公霸

  • 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管仲,齐国,卫国,宰相,公子,周朝,先秦,齐桓公

    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与管仲的管理下,变得非常强盛,号称霸主。而此时的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宠臣,分别是公子开方、竖刁和易牙,这三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的宠幸。他们除了能想着法子哄齐桓公高兴之外,还都有“感动齐桓公”的事迹。公子开方是个公子,可是并不是齐

  • 烹饪鼻祖做得一手好菜活活饿死了齐桓公本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鲍叔牙,易牙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有个行当,那么自然就有一个行业的祖师,俗称鼻祖。民以食为天,人们若要食,自然少不了下厨房烹饪。积年累月,厨房烹饪成了一门职业,有了专业的厨师来烹饪菜品。那么百工百业各有其祖,烹饪有没有鼻祖?答案是有,被后世尊为厨师鼻祖的就是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当然,易牙肯定

  • 一顿操作猛如虎,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却在晚年亲手毁掉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江山,桓公

    导言:一顿操作猛如虎,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却在晚年亲手毁掉了江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对于齐桓公一生的写照。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霸主,但后期却因为用小人导致齐国国力大衰。实际上齐桓公毁掉江山是因为自己的不良嗜好所导致的最终结果。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姜太公吕尚的后代。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