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代】38范雎被逼无奈,得到一个善终

【战国时代】38范雎被逼无奈,得到一个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衣赐履读通鉴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1/17 7:02:30

前266年,秦昭襄王嬴稷任范雎为宰相。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把自己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去见须贾。须贾见到范雎,非常惊讶,问,范叔,原来你还活着!过得怎么样啊?寒暄之后,留下范雎用饭,又拿出一件丝棉袍送给他。席间,须贾提到想去拜见秦国新任宰相张禄,范雎说,我跟张宰相的家人很熟,我带你去吧。于是,范雎为须贾驾车前去宰相府,到了之后,说去替须贾通报一下,就进了相府。

过了很久,范雎还没有出来,须贾纳闷,便问相府门房,刚才进去那个范叔去哪里了。门房翻个白眼,说,哪里有什么范叔?刚才进去的是我们相爷张先生。须贾惊得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爬着进去请罪。范雎坐在上面,笑道,刚才赠送给我丝袍,看来你还有一丝故人之情,否则,今天非要了你的狗命不可。

于是大设酒宴,招待各国宾客,下令须贾坐在堂下,放一盘黑豆、碎草之类的喂马饲料让他吃,然后命令他回国告诉魏安釐王魏圉(釐读如西,圉读如雨),快快砍下魏齐的狗头送来,不然,我就杀尽魏都大梁城的人!须贾屁滚尿流回到魏国,第一时间把范雎的话告诉魏齐,魏齐跳起来就跑,一路跑到赵国,藏在平原君赵胜家里。

前259年,嬴稷想为范雎报仇雪恨,听说魏齐逃到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家,便用花言巧语诱骗赵胜到秦国,把他扣留起来,并且派出使臣对赵孝成王赵丹说,不得到魏齐的人头,你就别想着再见到你叔叔赵胜了。魏齐无可奈何,走投无路,只好去找虞卿(赵国上卿,长平之战时出现过),虞卿舍弃了相印,与魏齐一起逃往魏国(看这个魏齐没干过什么好事,但虞卿能够如此待他,实属难得),他们想借助信陵君魏无忌,逃到楚国去。魏无忌考虑到帮了魏齐就有可能把秦国的战火烧到魏国,没有立即与他们见面。魏齐非常悲愤,便自杀了。魏齐的人头被辗转送到赵国,赵王派人献给秦国,嬴稷才下令放回平原君。

顺势谢幕

前257年,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大败秦军,王龁撤军。大将郑安平陷于重围,率二万人投降赵国,范雎受到谴责(范雎在魏国差点被魏齐害死,死里逃生之后,被郑安平收留,改名张禄。之后,两人一同逃到秦国,范雎保荐郑安平为大将。而大将投降,举荐人是要受到牵连的)。

衣赐履说:此处讲的是邯郸保卫战秦军大败之后的事情,秦军主帅王龁带兵撤退,郑安平的两万大军竟然无法撤退,我们可以想见秦军败得有多惨,这是自公孙鞅变法以来,近百年间,秦国第一次受到重创。国力大减,之后二十年间,使秦国无力发动灭国性的大规模攻击。关于邯郸保卫战,后面专门详述。

前255年,河东郡(安邑,山西省夏县,魏国故都)郡守王稽因犯通敌罪被判斩弃于市。应侯范雎为此闷闷不乐(范雎能够入秦,就是王稽出使魏国时偷偷带出来的,然后又把范雎推荐给嬴稷,故范雎拜相之后,对王稽又多有助益,任河东郡守也是范雎之力。秦律,被推荐的人犯法,推荐人也要受到同样的处分。郑安平投降,王稽通敌,这两件事,使范雎如入蒸锅)。昭襄王嬴稷在坐朝治事时发声长叹,范雎询问其缘故。昭襄王说,现在武安君白起已死,郑安平、王稽等又都背叛了,内无良将,强敌环伺,岂能不忧!范雎颇为恐惧,无以应对。

燕国的客卿蔡泽听说了这件事,便来到秦国拜见范雎,说,您这个宰相位子坐了十来年了,该轮到我了,您赶紧收拾收拾家歇着去吧。

范雎气笑了,说,小子,这位子是谁都能坐的吗?你有这个本事吗?说说看,你凭什么坐?

蔡泽说,老哥啊,您见识可一般啊!四个季节按春生、夏长、秋实、冬藏的次序,各完成它的功能而转换下去。您难道没有看到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的下场吗?你还赖在这儿干嘛呢?

范雎说,这三个人节义、忠诚的典范呀!君子可以杀身成名,并且死而无憾。

蔡泽说,人们要建功立业,怎么会不期望着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呢!身命与功名都能保全的,是上等的愿望;功名可以为后人景仰效法而身命却已失去的,就次一等了;声名蒙受耻辱而自身得以苟全的,便是最下一等的了。商鞅、吴起、文种,他们作为臣子竭尽全力忠于君主取得了功名,这是可以为人仰慕的。但是闳夭(读如红妖,周文王的臣子)、周公不也是既忠心耿耿又道德高尚、智慧过人吗!从君臣关系上说,那三人虽然令人仰慕,可又哪里比得上闳夭、周公啊?

范雎说,是啊。

蔡泽说,你看哈,现在的国君在笃念旧情、不背弃有功之臣这点上能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哪一个相比呢?

范雎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比。

蔡泽说,那么您与商鞅等三人相比,谁的功绩更大呢?

范雎说,我不如他们。

蔡泽说,这样的话,如果您还不引退,将遇到的灾祸恐怕要比那三位更严重了。俗话说“太阳升到中天就要偏斜而西,月亮圆满了即会渐见亏缺”,进退伸缩,随时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求适应,是圣人的法则。现在您仇也报了,恩也报了,心愿完全得到满足却还不作变化的打算,我私下里为您担忧!

范雎于是将蔡泽奉为上宾,并把他推荐给昭襄王。秦王召见蔡泽,与他交谈,十分喜爱他,便授与他客卿的职位。范雎随即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相国之职。昭襄王一开始就赞赏蔡泽的计策,便任命他为相国。但蔡泽任相国几个月后,即被免职。

衣赐履说:蔡泽的话,可谓至理。不过呢,正确的话很多,关键是能否做到。范雎此时的环境比较险恶,所以能够听得进去,如果不是郑安平、王稽的事,范雎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权力呢?几千年来,真正主动放弃权力的中枢人物,不能说没有,但十个手指就可以数全了。我们在评价古人的时候,有时迷惑于他们为什么那么愚蠢,不知道见好就收呢?其实啊,我们大错特错了,这些人每一个都比我们精明一万倍,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也会被干掉,他们也都在防范,但历史就是怪圈,这怪圈由人性发动,一旦陷到权力的迷雾之中,任你智商五百以上,该砍头就砍头,该灭族就灭族。范蠡、张良之辈,无可望其项背。范雎是运气不错啦。刘基这样神一般的人,一样逃不过明太祖的手段。如今,各种大老虎,读者朋友,你觉得你比他们更有智慧吗?呵呵。

更多文章

  • 秦相范雎偶遇昔日仇人,便吩咐手下,喂饱马饲料后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国,秦王,魏齐,秦相,范雎,平原君,四大名将

    秦王秦国的崛起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是有坚持开放政策,才能更好的引进人才,才能给封闭落后的王国注入活力,在激烈的诸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倡的“鲶鱼效应”,也是由此而来的吧?我们可以看看,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国的崛起,除了君王的主观意识之外,基本都是引进人才的结果。在这里可以列出一长串

  • 历史烟云,春秋战国人物,应候范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齐,应候,范雎,先秦,平原君,信陵君,四大名将,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应候范雎的故事范雎,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亚于任何一部历史题材小说。范雎有才华,跟随魏国大臣须贾,一次和须贾某出使齐国,逗留数月,齐襄王得知范雎口才很好,送他黄金和牛肉,范雎不敢接受。须贾知道后,就让他把黄金辞掉,牛肉接受。回到魏国,须贾把这件事告诉相国魏齐,怀疑范雎出卖了什么情报给齐国。于

  • 白起死后,秦国的武官集团是怎么一步步做掉范雎的?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王,魏国,齐国

    一、白起之死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一鼓作气,攻克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但是,这个时候赵国重金邀请了一位纵横家赴秦游说。这个人并不是电视剧上演的赵使“楼缓”,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便是苏秦的弟弟苏代。在《史记》、《资治通鉴》上记载了苏代见范雎的对话,苏代说: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苏代

  • 战神白起死后,秦国武官集团是怎么一步步做掉范雎的?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王,魏国,齐国

    来源:头条号牧渔子战国时期的天下第一名将白起,曾战伊阙,斩韩魏联军24万;战鄢郢,火烧夷陵,使天下再无强楚;进而南并巴蜀,东败强赵,血洗长平。战国后期百万士卒亡于白起之手。可谓敌军闻风丧胆,诸侯闻之变色,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战神。但这位攻城70余座,终生未尝一败,为大秦一统天下扫尽强敌的天下第一猛人,在

  • 历史上范雎的才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国,信平君,穰侯,魏冉,范雎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六国合纵。如此多年,双方互有胜负。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发展渐渐停滞,“闭关十五年”。古语云,不破不立。面对这一潭死水,谁能提出新政策,打开新局面呢?此时,一个受尽侮辱与损害的人,来到了秦国。他就是魏国人范雎,秦昭襄王时期的名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范雎

  • 壬寅端午,共享旭宇先生纪念屈原诗画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私享艺术标签:屈原,书法家,书法,山水画,旭宇

    壬寅端午即到,私享艺术愿于朋友们共享旭宇先生纪念屈原诗画作品,看当代真正文人的艺术境界与修养。旭宇先生喜欢读书,以学生自居,老年仍有志于学,八十高龄后动笔作文人山水画颇有成就。今天我们发的屈子行冮泽山水画是其近作,高古、空灵,境界高标,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实乃当代一特殊文化现象,让人赞叹。书 家旭宇

  • 夜雨丨艾晓林:诗人之死——端午怀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屈原,诗人之死,离骚,天问,诗词

    诗人之死——端午怀屈原艾晓林2300多年前那个遥远的今天一个62岁诗人死了抱着一块沉重的石头一步步慢慢走进汨罗江石头沉了诗人也沉了诗人或许随着江水飘走了而曾经那么强大的楚国在那个五月,风雨飘摇的五月沧桑的楚地阴雨绵绵一个诗人就这样死了连同这块沉重的石头诗人火热的心和心中的宏愿也是在很多年前在缙云山下

  • 沫若文化回归故乡 舞剧《屈原》在沙湾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乐山共青团标签:屈原,沫若,沙湾,郭沫若,橘颂,书画

    沫若文化回归故乡 舞剧《屈原》在沙湾首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11月16日晚,在屈原千古名篇《橘颂》的童声吟咏中,由郭沫若先生的经典话剧《屈原》改编的舞剧《屈原》在沙湾区沫若剧院如期首演。演出现场钟声毕,帷幕起。暗含舞剧主角名字的竹简在上方缓缓展开,舞台中央,灯光明暗

  • 屈原姓氏考据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屈原,黄帝,颛顼,鬻熊,文王,季连

    屈原祠屈原和楚王贵族都是芈姓,而楚王熊氏,屈原则是屈氏,其族源考据如下。第一,屈原在《离骚》首句称“帝高阳之苗裔兮”,帝高阳,是指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据《大戴礼记》的记载,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 楚世家》里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

  • 端午话叙:离骚言博万载 楚人屈原流芳

    历史解密编辑:森林走心篇章标签:屈原,离骚,言博万载,九歌,天问

    端午话叙:离骚言博万载 楚人屈原流芳铁子们。端午节的今天你们回老家了吗?吃粽子了吗?端午节以往每每在老家跟家人团聚的时刻,因为身在北京(疫情高中风险),老家是无法返回的。所以,只好在北京渡哈,鄙人体胖,故要节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