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策略家,与苏秦齐名,以连横之术纵横天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策略家,与苏秦齐名,以连横之术纵横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16 20:54:32

张仪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是对战国政局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张仪曾与苏秦同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游说,下山后求仕魏国,不得任用,后见马陵之战后魏国屡败,遂带妻子楚国,为楚相昭阳的门下客。

昭阳与宾客游览途中丢失了和氏璧,张仪因家贫而受到怀疑,被答打数百,奄奄一息,于是又回到魏国。

几经辗转之后,张仪找到了定位,后来他在苏秦的扶持下去秦国游说,被惠文驷任为客,参与秦国的最高层决策,其后他频繁地活动于列国的政治舞台上,倡导连横,从外交上为秦国争取到了巨大的利益,被任为秦相。

嬴政死后,秦国新君对他不甚赏识,朝中谗言遂起,他避祸逃于魏国,不久病死于魏。

01出尔反尔的欺骗外交策略

张仪是战国时与苏秦齐名的纵横家,其政治路线与苏秦刚好相反,他在列国中倡导连横事秦,帮助秦国对六国的合纵同盟进行分化瓦解。

在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特有的治手段和外交策略。传统礼仪观念对人们的约束力自春秋以来就逐渐减弱,战国之世,人们行为的功利心明显加强,张仪就是在政治行为中早先抛弃信义规范的人物。

02对楚国的外交欺诈

张仪为秦外交时,齐楚关系和睦,形成对秦的抗衡力量,秦王为此非常担忧,召张仪问计,张仪表示说:“我愿用三寸不烂之舌去楚国南游,经我这么一游说,一定能让楚王远离齐国而与秦国交好。”等到张仪见了楚怀王熊槐,对他说:“如果大王您能与齐国断交,我愿意把从楚国得到的商於六百里地还给

熊槐高兴地予以答应,一面派人前去断绝与齐国的关系,一面派人随张仪赴秦国受地。将近咸阳时,张仪忽然酒醉发作,失足坠于车下,左右慌忙扶起,先行入城就医,而后闭门养病,久不入朝。

前来受地的楚国使者几次求见不得,遂上书赢驷,赢驷答复说不知此事,要等张仪病愈后再说。后来,张仪听说齐楚断交,齐国已派人来秦国相约合攻楚国,知自己计策已遂,于是声称病愈入朝。

他在朝门见到那位楚国使者,不承认六百里商於之地,只愿意割让其俸禄六里地。最后楚国无可奈何,连一寸土地也未得到。

张仪以秦相的身份应诺给楚国六百里地,作为对其绝齐的报偿,等楚国绝齐后,又转口说当初应诺给楚的是自己的六里私邑。

他利用当时的外事交往没有文字凭据的特点,对楚国君臣进行了一次公开的欺诈。张仪在咸阳近处假装坠车称病,避开楚使,拖延日期,实际上是要等楚齐彻底绝交后再将欺诈明朗化,以保证计策的万全。

03欺诈之后的“善后”

张仪派人对东邻魏国,表明外交立场,声称只要魏国与秦结盟,秦国愿归还魏国的襄陵等七城,等魏国从六国同盟中分化出来后,又拒绝给魏国城邑。

这是用类似手法对魏国实行的一次欺诈。这些被欺诈了的国家自然对张仪怀恨在心,但张仪又有另外的“善后”办法相对付。

楚国在绝齐后未得到商於之地,一怒之下向秦进攻,秦联合齐国击败楚军,夺其汉中之地。事态平息后,张仪向嬴驷建议,割汉中五县送与楚国,楚怀王熊槐非常高兴,对张仪很是感激。

魏国在受骗后也气恨张仪,张仪让秦军攻取魏之蒲阳,然后又以蒲阳归还于魏,又亲自向魏送去秦国人质,以为和好之策。魏君深感秦国君臣的好意,张仪又劝谏魏国国君各地给秦国,并表明秦国不惜土地,只是愿意和魏国交好,以后取得他国的土地要十倍献给魏国。

魏君惑于张仪之言,遂献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之地以谢秦,又退回了人质。这里,张仪采取先打后拉、为拉而打的策略手段,先夺取受骗国的利益,又把所夺之物当作秦国的东西送给受骗国,以使对方释掉前嫌,重新赢得他们的好感。

非但如此,他还引诱魏国对秦的送城“好意”作出报答,使魏国在得到象征性的满足后又蒙受了一次实际上的损失。

张仪既要欺诈列国,又要受诈国对他表示好感,于是就要对这些国家进行更大的、连续性的欺诈。

他以秦国的军事武力为后盾,既从欺诈中为秦国获得了实际利益,又从连续欺诈中消弭了各国对他的怨愤。

04张仪与苏秦的异同

和苏秦一样,张仪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活动家,在列国纷乱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各自推行着自己的政治方针,在各国间的相互关系中做文章,谋求富贵,获取名声。

但和苏秦不同,张仪有他比较一贯的政治立场,他被秦国任用后,就一直将秦国的利益作为活动的出发点,他曾以欺诈手段欺骗过楚国、齐国,甚至欺骗过自己的父母之邦魏国,但从来未干过伤害秦国利益的事情,他曾自愿以身换取楚国黔中之地,不失为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他在外交活动中常常不讲信义,玩弄骗术,但他有自己确定的目标,因而他的活动还谈不上是政治投机,在他看来,这只是为自己从事的强一秦弱六国的既定事业所采取的策略手段。

张仪是秦国历史上突出的政治人物之一,在秦国势力刚刚崛起的历史关头,他在列国倡导连横,瓦解六国合纵同盟,使秦国兴旺起来的势力未曾被六国联盟所遏制。

他抛却了传统的礼仪观念,在外交上不拘手法,采用纵横的外交策略,为秦国争取到了极大的实际利益,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及其统一事业。张仪外交上的灵活方式及其临危自脱的策略手段对人们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开阔眼界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苏秦秦国魏国张仪齐国连横

更多文章

  •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秦,张仪,富贵,秦国,应侯,孔孟,科学家,春秋战国

    学有所成,就要用之于世,游说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一种独特方式。孔孟热心救世,也加入到游说者的队伍当中,然而当时各诸侯崇尚霸道,不愿意接受孔孟的仁义之道。苏秦张仪等人“长于权变”,懂得如何“揣摩”君主心理,“皆游说诸侯以显名”。苏秦师事鬼谷子,游说成功后将其游说经验总结成书,这就是流传

  • 苏秦一番话,道出选材难题:人才该用其“德”还是该用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

    燕易王刚即位,身旁就有人进言:“武安君是天下闻名的无信之人,大王以万乘之国君主来迁就他,在朝堂之上尊崇他,这不是向天下人展示与小人为伍吗?”父亲燕文王刚去世,齐人就趁机入侵,侵占了燕国十座城邑。为此,燕易王之前高规格接待了苏秦,拜托他出使齐国,为燕国讨回这十座城邑。此时燕人所提到的“武安君”,既不是

  • “二百五”怎么就成了骂人话?这与苏秦之死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小旭的娱乐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鬼谷子,魏国,齐王

    西周时期,国家实时封建制度,因此很多国家的功臣以及皇室宗亲都被分封给了些许的封地。这些人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做任何事,包括建立军队、招募贤才。但是这些封地之主一定要忠心于周王,否则就会被其余的藩王所剿灭。但是周朝却是因为分封的过于多,从而导致其他封地的势力增长过快,最后导致周朝的覆灭。那便迎来了春秋战

  • 一卷深含古人智慧的作品,褚遂良亲书100本,苏秦靠它咸鱼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褚遂良,苏秦,阴符经,大字阴符经,书法

    如果要讨论如何走出生活的低谷,重新攀登上人生高峰这个话题的话,曾经“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的窘境,后来却一个咸鱼翻身,执掌六国相印的苏秦最有发言权。苏秦,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早年投入名师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之后,苏秦自认必将大有一番作为,然事与愿违,初次游历各国

  • 出土文献证明苏秦是张仪的晚辈,张仪是当之无愧的纵横家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齐国,公孙衍,纵横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一、《史记》《国策》,真真假假在《史记》中,记载有一个“鬼谷先生”,他是苏秦、张仪二人的老师。但是这个传奇的鬼谷子,在先秦文献并无更多事迹,很难说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传世的《鬼谷子》也大概率是六朝伪托,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苏子》《张子》,却无《鬼谷子》。甚至有人怀疑鬼谷子其实就是苏秦,这是隋人乐壹

  • 苏秦张仪非同一时代?为相距两千年的学术争议,源于接触史料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张仪,战国策,史记,司马迁,战国纵横家书

    太史公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指出,苏秦原为东周人。苏姓很可能是苏忿生之后,原本己姓。春秋时,苏氏因为助王子颓之乱,失败后失国。虽然苏氏落魄,但到了苏秦这一代,家境还算殷实,苏秦也因此有能力到列国游历。后来,苏秦来到齐国,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鬼谷子,或许是因居住之地而得的称号;但鬼谷具体在哪,今天的争

  • 苏秦:战国“画饼大师”,临终一句遗言,仍不忘忽悠君王替他办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苏秦,秦国,张仪,齐国,秦惠王,燕国

    苏秦原本也是个富二代,去秦国游说失败后,究竟落魄到什么地步?一件黑貂皮大氅,穿成破烂穷酸的乞丐味;穿着草鞋缠着腿布,背着书箱挑着行李,黑黝的面孔瘦得两颊凹陷,离得老远,都能看到他一副苦大仇深的神情。父母兄嫂看见了,都吝啬得不愿意施舍一个眼神,嘚!一看就是失败了的样儿。苏秦画像刚到家里,苏秦吃不上一口

  • 师出同门,苏秦和张仪的说辞有什么区别?试比较两人的说服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阿胖说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齐国,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豪杰四起,其中纵横家的表演最为精彩。他们奔走游说于各个诸侯国之间,或为政治理想,或为功名利禄,使诸侯国在他们的摇唇鼓舌下听从建议,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张仪、苏秦同师出鬼谷子,两人都是战国时期出色的纵横家,他们的口舌之辩常令人叹为观止。张仪苏秦虽师出同门,但两人的辩论之术有所差

  • 苏秦采用的是什么变态学习法从而赢得了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秦国,六国,国相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苏秦啊,那可是战国时的大明星,他扛着“合纵”的大旗,联合六国,一起对抗秦国,让秦国的兵马15年没敢迈出函谷关半步。在人生的巅峰时期,他身挂六国相印,权势熏天,威风得不要不要的。但以前的苏秦可不是这样的:当初,心怀梦想的苏秦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谋略和辩论之术。学成毕业后,自负

  • 郑州福源植根苏秦故里20年,方城籍在郑厅级老领导组团观摩

    历史解密编辑:风清气正云飞扬标签:苏秦,福源,郑州,巩义,方城,郑州市

    在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故里河南省巩义市鲁庄镇苏家庄村,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庞大厂区——郑州福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巩义生产基地(简称“郑州福源巩义基地”),今年适逢郑州福源成立20周年。9月1日上午,郑州福源巩义基地迎来了10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河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曹国营,河南省委第六巡视组原组长代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