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不是拼命赚钱,多半是以下四种

苏秦: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不是拼命赚钱,多半是以下四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布衣粗食68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4/1/18 20:46:44

01

古人说:“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

似乎,很多人都认同了“命由天定”的道理,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最后能够变成什么样子,就管不了了。

其实,古人还说过“时势造英雄、我命由己不由天”之类的话。

显然,愚者听天由命,智者巧妙改命。不同的思维逻辑,不同的命运。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生于普通家庭,后来成为了外交家。

《三字经》里写道:“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其中“锥刺股”就是形容苏秦用功读书的样子。

在《东周列国志》里,详细讲述了苏秦的人生,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不是拼命赚钱,而是以下几种方式。

02

第一,甘心受辱,知耻后勇。

苏秦,洛阳人,少年时,拜鬼谷子为师。和孙膑庞涓张仪是同学。

看着庞涓、孙膑先后离开鬼谷子,成为了大人物,苏秦也动心了,想要去秦国发展。

家人都劝他,如果有真本事,就去投靠洛阳的周显王,何必舍近求远?

周显王身边的人,认为,一个穷小子,不值得高看。苏秦的人生一开局,就输了。

不得已,苏秦的家人变卖了家财,送他去秦国。

秦惠文王说:“毛羽不成,不能高飞。”

苏秦走了千里路,写了十万字的建言,送给秦王,希望一展宏图,却被人奚落。

此后,他把车马变卖了,走路回家,狼狈不已。

父母见他,责怪了一番;妻子见他,不理不睬;他求嫂子做一碗饭,嫂子说“家里没有柴火”。

古人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人,都要经历人生的最低谷。如果不是这样,就还可能继续往下跌。

人生,触底了,就要开始反弹。

有道是,能够改变你的,是那些伤害你的人;你的身体上留下的伤疤,就是最硬的部分。如果你理解了这样的道理,就可以把羞辱、碾压当成一股动力,激励自己前行。

改变命运的一开始,就是——憋一口气。这一口气的来源,就是各种“瞧不起”。

03

第二,勤学苦读,厚积薄发。

经历了羞辱之后,苏秦痛定思痛,拿起鬼谷子给他的书——《阴符》,学到了很多的谋略、兵法。

为了一举成名,他日夜研学,困顿的时候,用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以此来提高精神,警示自己。

把书读薄了,人生的厚度就厚了。

苏秦再次出发,去赵国毛遂自荐,未能得到赏识,然后去了燕国。

燕文公说:“听说你写了十万字的建言给秦王,这是难得的精神啊。”

有一种成功的方式,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要你有足够的能耐,就算躲在深山里,也会有人去拜访。就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满腹经纶,何愁没有位置呢?

学者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吃万般苦,都能让你的人生有厚度。当你一开口的时候,就已经鹤立鸡群了。

04

第三,助人助己,取信于人。

苏秦把“六国联合抵抗秦国”的想法告诉燕文公,让燕文公茅塞顿开。

从此,苏秦频繁在齐、楚、燕、赵、魏、韩几个国家之间游走,宣扬自己的“合纵”理论。让秦国连续十五年不敢有侵犯的举动。

可是,为什么大家要相信苏秦呢?

有句话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

苏秦正式游说列国之前,做了两件事,让人信服。

其一,苏秦外出的时候,盘缠用完了,于是向开旅馆的人借了一百钱;他得到燕文公赏识之后,专门派人去还钱。

其二,秦国准备攻打赵国时,苏秦主动请缨,留在赵国。并暗中派同学张仪去投靠秦惠文王,并说服秦惠文王,放弃了攻打赵国的想法。

记住,不管你多难,“诚信”是一块金字招牌;“帮助别人”是应有的人性。

正如爱默生所言:“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改变命运,就要有一座靠山。而很多人会认为,可以依靠别人,就最好了。事实上,真正的靠山,是道德高尚、理想笃定的自己。

如果你愿意做别人的贵人,你就不愁没有贵人来帮助。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带着好的口碑去做事,周围的人,一开始就会对你刮目相待。

05

第四,善待家庭,持续兴旺。

成功之后的苏秦,回到家,重新修建了房屋,帮助家族致富,让弟弟苏代、苏厉跟着自己一起读书。

苏秦最后的一段时光,是在齐国做客卿。因为齐国的大夫争执地位,他被人谋害。

即便苏秦的人生谢幕了,但是他的弟弟苏代、苏厉在齐国、燕国担任大臣,家庭仍旧兴旺。

有句话说得好:“人这一生,真正的成功,就是有一个像样的家庭。”

判断一个人是否命好,有多种方法,不能单纯做个人的成绩来看,还要看他为社会大家庭做出了什么,为自己的家庭谋得了什么。

古人说:“虎豹踞山群兽远,蛟龙在水怪鱼藏。”

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能阻挡千军万马,一群人变得厉害,就能够让千军万马也“闻风丧胆”。

在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拉着身边的人,都变成命好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

06

北宋宰相王安石如此点评苏秦:“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一个穷苦的人,想要改变命运,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天时地利,任何时代都有,但是“人和”就不一定有了。

当你叹息“命该如此”的时候,就想一想,“人”应该怎么做,“人生”要如何度过。

改变命运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金钱看,要看“金钱”的周围,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持续走高。

把金钱当成垫脚石,你可能一事无成,反而会败家;把智谋、勇气当成“宝贝”,人生成功了,金钱也就不愁了。

人生不长,置于死地而后生,何惧之有?

别抱怨命运了,开始改变命运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标签: 苏秦秦国齐国张仪庞涓鬼谷子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策略家,与苏秦齐名,以连横之术纵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苏秦,秦国,魏国,张仪,齐国,连横

    张仪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是对战国政局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张仪曾与苏秦同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游说,下山后求仕魏国,不得任用,后见马陵之战后魏国屡败,遂带妻子楚国,为楚相昭阳的门下客。昭阳与宾客游览途中丢失了和氏璧,张仪因家贫而受到怀疑,被答打数百,奄奄一息,于是又回到魏国。几经辗转之后,张仪找到了定位

  •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秦,张仪,富贵,秦国,应侯,孔孟,科学家,春秋战国

    学有所成,就要用之于世,游说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一种独特方式。孔孟热心救世,也加入到游说者的队伍当中,然而当时各诸侯崇尚霸道,不愿意接受孔孟的仁义之道。苏秦张仪等人“长于权变”,懂得如何“揣摩”君主心理,“皆游说诸侯以显名”。苏秦师事鬼谷子,游说成功后将其游说经验总结成书,这就是流传

  • 苏秦一番话,道出选材难题:人才该用其“德”还是该用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

    燕易王刚即位,身旁就有人进言:“武安君是天下闻名的无信之人,大王以万乘之国君主来迁就他,在朝堂之上尊崇他,这不是向天下人展示与小人为伍吗?”父亲燕文王刚去世,齐人就趁机入侵,侵占了燕国十座城邑。为此,燕易王之前高规格接待了苏秦,拜托他出使齐国,为燕国讨回这十座城邑。此时燕人所提到的“武安君”,既不是

  • “二百五”怎么就成了骂人话?这与苏秦之死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小旭的娱乐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鬼谷子,魏国,齐王

    西周时期,国家实时封建制度,因此很多国家的功臣以及皇室宗亲都被分封给了些许的封地。这些人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做任何事,包括建立军队、招募贤才。但是这些封地之主一定要忠心于周王,否则就会被其余的藩王所剿灭。但是周朝却是因为分封的过于多,从而导致其他封地的势力增长过快,最后导致周朝的覆灭。那便迎来了春秋战

  • 一卷深含古人智慧的作品,褚遂良亲书100本,苏秦靠它咸鱼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褚遂良,苏秦,阴符经,大字阴符经,书法

    如果要讨论如何走出生活的低谷,重新攀登上人生高峰这个话题的话,曾经“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的窘境,后来却一个咸鱼翻身,执掌六国相印的苏秦最有发言权。苏秦,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早年投入名师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之后,苏秦自认必将大有一番作为,然事与愿违,初次游历各国

  • 出土文献证明苏秦是张仪的晚辈,张仪是当之无愧的纵横家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齐国,公孙衍,纵横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一、《史记》《国策》,真真假假在《史记》中,记载有一个“鬼谷先生”,他是苏秦、张仪二人的老师。但是这个传奇的鬼谷子,在先秦文献并无更多事迹,很难说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传世的《鬼谷子》也大概率是六朝伪托,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苏子》《张子》,却无《鬼谷子》。甚至有人怀疑鬼谷子其实就是苏秦,这是隋人乐壹

  • 苏秦张仪非同一时代?为相距两千年的学术争议,源于接触史料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张仪,战国策,史记,司马迁,战国纵横家书

    太史公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指出,苏秦原为东周人。苏姓很可能是苏忿生之后,原本己姓。春秋时,苏氏因为助王子颓之乱,失败后失国。虽然苏氏落魄,但到了苏秦这一代,家境还算殷实,苏秦也因此有能力到列国游历。后来,苏秦来到齐国,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鬼谷子,或许是因居住之地而得的称号;但鬼谷具体在哪,今天的争

  • 苏秦:战国“画饼大师”,临终一句遗言,仍不忘忽悠君王替他办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苏秦,秦国,张仪,齐国,秦惠王,燕国

    苏秦原本也是个富二代,去秦国游说失败后,究竟落魄到什么地步?一件黑貂皮大氅,穿成破烂穷酸的乞丐味;穿着草鞋缠着腿布,背着书箱挑着行李,黑黝的面孔瘦得两颊凹陷,离得老远,都能看到他一副苦大仇深的神情。父母兄嫂看见了,都吝啬得不愿意施舍一个眼神,嘚!一看就是失败了的样儿。苏秦画像刚到家里,苏秦吃不上一口

  • 师出同门,苏秦和张仪的说辞有什么区别?试比较两人的说服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阿胖说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齐国,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豪杰四起,其中纵横家的表演最为精彩。他们奔走游说于各个诸侯国之间,或为政治理想,或为功名利禄,使诸侯国在他们的摇唇鼓舌下听从建议,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张仪、苏秦同师出鬼谷子,两人都是战国时期出色的纵横家,他们的口舌之辩常令人叹为观止。张仪苏秦虽师出同门,但两人的辩论之术有所差

  • 苏秦采用的是什么变态学习法从而赢得了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秦国,六国,国相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苏秦啊,那可是战国时的大明星,他扛着“合纵”的大旗,联合六国,一起对抗秦国,让秦国的兵马15年没敢迈出函谷关半步。在人生的巅峰时期,他身挂六国相印,权势熏天,威风得不要不要的。但以前的苏秦可不是这样的:当初,心怀梦想的苏秦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谋略和辩论之术。学成毕业后,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