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讨论如何走出生活的低谷,重新攀登上人生高峰这个话题的话,曾经“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的窘境,后来却一个咸鱼翻身,执掌六国相印的苏秦最有发言权。
苏秦,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早年投入名师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后之后,苏秦自认必将大有一番作为,然事与愿违,初次游历各国的苏秦不仅没能求得功名利禄,反而到处碰壁,山穷水尽之时,又在归途中又迷了路。
踏入家门时苏秦早已是蓬头垢面,累累然如丧家之犬,家人见到他这幅样子,纷纷避之不及。
无功而返的苏秦想不明白,自己为何空有一身本领却得不到重用,为何至亲家人此时全无一句安慰之言。
只有苏秦的父亲将儿子的苦闷与不解看在眼里,他告诉儿子,去读书吧,你所追寻的答案都在古圣先贤留下的简牍之中。
父亲的话点醒了苏秦,自此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苏秦闭门不出,在房中头悬梁,锥刺股,日以继夜发奋读书。
你猜,这一年苏秦一共读了多少本书,答案一定出乎你的意料,因为他只读了一本,苏秦用一年的时间将一卷名叫《阴符经》的简牍读了个透彻。
接着苏秦整顿行装,正式开启了自己人生崭新且辉煌的一页,他游说各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
并成功组建了六国联盟,自己担任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那个曾经狼狈归家的苏秦,如今居高位之上受万人敬仰,让苏秦脱胎换骨,成就一番伟业的正是那卷《阴符经》。
从《阴符经》中苏秦明白了人应顺势而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用当今的话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阴符经》相传为黄帝所作,文章字字珠玑,深含至理,指引人们要懂得观察自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学会顺应这种规律 回归事物的本质,再从本质出发。
最终能够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如孔子所言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身为圣人,尚且要等到五十岁才能够知晓顺天应时之理,苏秦却早早的借助《阴符经》参透了这个道理。
这卷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唐朝时著名书法家褚遂良阅读此作深以为妙,唯恐佳作难以传世,于是亲手抄录100本传之后世。
当年褚遂良抄录的100本中,如今尚有墨迹纸本存世,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褚遂良楷书作品《大字阴符经》。
这就又为这件作品赋予了书法的价值,褚遂良与欧阳询等人的书法并称“初唐四大家”。
这卷《大字阴符经》写得骨肉均匀,并且书写此卷时,褚遂良已经58岁,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所作书法刚柔并济,极尽线条之变,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南宋杨无处跋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
同时褚遂良又是“真正开启‘唐楷’门户之人,被称为唐朝书法的“广大教化主”。
写书法本身就是一个修身养性,自我修正的好方法,如果能将这卷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置于案前多加临摹,品读其中内容,不仅在书法上能够有很大的提升,还能够学到其中智慧,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