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帮助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真相并非想象中美好

帮助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真相并非想象中美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月凉有你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3/12/5 7:19:59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间的世仇想必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人射伤了吴王阖闾的脚趾,结果阖闾因此一命呜呼。他的儿子夫差没有忘记仇恨,反而击败越国。越王勾践为了保存越国,向夫差投降称臣。此后他受尽屈辱,卧薪尝胆,最后覆灭吴国,大仇得报。

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人物——文种、范蠡西施。文种和范蠡尽心尽意辅佐勾践,而西施则被越国献给吴国,用来迷乱夫差。事成之后,文种功高盖主,受到勾践的猜忌,被逼令伏剑而死;范蠡则预见到这样的后果,与西施一起归隐江湖,改名为陶朱公,白手起家成为巨贾。

虽然文种的下场悲惨,但是另外两人还算不错,英雄美人走到一起,泛舟五湖,颇有恬淡雅适的意味。然而历史真相可能并非这样美好。

首先对于西施的结局,历代史学家都有较大争议。第一种如上所述,跟随范蠡隐居生活;第二种则是被沉入水底。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的说法应该出自《越绝书》:“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是所谓孤证不立,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史料对西施的记载。

墨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西施之沈,其美也”,明确表明西施因为美丽而被沉于水底。《墨子》是阐述思想的经典,并非严肃的史书,不过其他古籍也有西施沉江一说。《吴越春秋》中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有两种理解,第一是越国人用革囊把西施包起来扔在江里;第二是让西施跟随伍子胥而去。伍子胥就是这样的死法,所以后世用“鸱夷”代指伍子胥。《吴越春秋》的意思就是第二种解释。

《东周列国志》也有西施负大石沉江的说法。但是毕竟是演义小说,而且年代与春秋时期相距太远,历史价值偏低。

那么范蠡最后真的成为陶朱公了吗?其实也未必如此。《新书·卷七》中有范蠡结局的记载,同样十分悲惨:“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吕氏春秋·离谓》中记载:“范蠡、子胥以此流。”将范蠡和伍子胥并列,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至于陶朱公,在《新序》中提到过这个人。但是根据考证,陶朱公至少是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的人,不可能是春秋时期的范蠡。所以范蠡和西施归隐江湖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罢了。

参考文献:《新书》《吕氏春秋》《新序》《史记》

标签: 范蠡西施勾践伍子胥吴国夫差

更多文章

  • 自古功成身退得其善终者莫若范蠡,只因他参透了一个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范蠡,勾践,文臣,君王

    范蠡,楚国人,后到越国为相,负责越王勾践完成了复仇吴国的大业,并最终北上,称霸诸侯国。然而就当功成名就、坐享其成的时候,范蠡却选择了淡出政坛,离开倾尽自己才华的越国,表示无意于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范蠡能有此举,是因为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封建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而不是我为人人的社会,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君

  • 【上金谷文集】王安石与范蠡跨越千年的相遇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王安石,范蠡,勾践,变法,鄞县

    王安石鄞州访民情庆历七年,做了几年淮南节度判官的王安石,离开当时天下最富庶的扬州,一路南下,到了鄞州。鄞州就是今日的宁波,那时的鄞州还不像现在这样繁荣,是个荒凉偏僻的地方。没人知道,为什么王安石要到鄞州来,这年他本可以通过京试进入国家中枢,一路加官进爵,他却突然给自己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庆历七年,大

  • 范蠡真的和西施双双归隐了?范蠡或许不是陶朱公!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范蠡,西施,勾践

    我们惊叹于范蠡的人生,他辅佐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灭掉吴国,功成名就之后化名陶朱公,三次经商成为巨富,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以至于许多后人都供奉着他的塑像,尊他为商圣。《史记》记载到:范蠡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意思就是,范蠡功成身退后,与

  • 范蠡、西施助勾践灭吴后,真的泛舟五湖而去了吗?或有另一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吴国,夫差,阖闾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勾践、范蠡、文种、夫差、西施这些吴越争霸中的人物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勾践忍辱负重,借助范蠡、文种、西施等人的帮助终于击败夫差,灭掉吴国。主流观点认为,勾践复国成功之后杀死文种,范蠡敏锐地意识到风险,隐姓埋名为陶朱公、邸夷子皮,西施可能被勾践所杀,也有说法跟随范蠡泛舟五

  • 历史牛人智商堪比诸葛亮,口才超过苏秦张仪,财商不弱于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诸葛亮,苏秦,张仪,范蠡,齐国,吴国

    道家原本跟儒家一样,只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学派,但道家最后成为了道教,被民众封神,而其创始人老子也成了三清之一:太上老君。如果儒家也封神了,那孔子封神之后的地位也应该堪比太上老君,而孔子的高祖子贡估计也应该是姜子牙、太乙真人一类的人物。今天咱们聊的这个人就是子贡,子贡是字,原名叫端木赐,子贡经常出现在论

  • 文种:“悔不该不听范蠡之言!”范蠡:“时至今日、好生去吧!”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范蠡,夫差,吴国,文种,小说家,越王勾践

    大家好,我是打工人兼头条创作者——伏羲的卦象。关注我,为您分享更多我身边的故事。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初,文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内心是做何感想的!当我读《吴越春秋》读到这里时,内心深处猛然惊醒道:“是啊!没有对立面的事物的存在,那么单边也必将在内耗中走向死亡!”勾践在灭掉

  • 江苏发现“范蠡墓”,揭开西施间谍之谜,或许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勾践

    看到“范蠡墓”三个字,许多人脑海中都是各种质疑,这个话题到底有没有头?江湖传言的“范蠡墓”,在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五六座,湖北、山东等地均在其列,天天这有墓那有墓,连个像样儿的东西都没见到过,又要在这忽悠人这些说法大多数是野史中所记载的,没有经过考究,并不具备信服力。当然有些陵墓显得特殊,许多后人内心

  • 商圣范蠡“三致千金”,被称为中国慈善界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邹记福标签:范蠡,猗顿,千金,勾践,司马迁,李斯

    秦相李斯评价他:“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苏轼评价他:“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没错,他就是名震天下的陶朱公——范蠡。世人皆知,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吞吴复国,却事了拂衣去,抛下了越王许他的上将军,从此泛舟五湖。前半生范蠡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后半生他是富可敌国的

  • 范蠡湖寻幽

    历史解密编辑:手腕绣花吗标签:西施,草堂,勾践,子胥,商圣,范蠡湖

    不知有多少次来嘉兴作客或采风。这里是远古时代良渚文化发祥地,又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长江三角洲地带,又是中共诞生地——南湖,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孕育出无数名人高士。这么丰厚的历史文明用我的这支拙笔的确是写不完、说不尽的。每次来此只不过浮光掠影地拣捡些许弥留在表面上的青堂瓦舍。这一回,我是心知其意,冒着

  •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每天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情格格呀标签:范蠡,齐国,司马迁,布衣

    我是粪蛋的漂亮妈妈,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与你分享琐碎生活的乐趣所在。范蠡毅然辞官隐退,驾扁舟泛东海到了齐国,更名鸱夷子皮。这是范蠡一迁。范蠡在齐国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终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范蠡居齐相国三年,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尽散其财,悄悄地离开了齐国。这是范蠡二迁。一身布衣的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