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次来嘉兴作客或采风。这里是远古时代良渚文化发祥地,又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长江三角洲地带,又是中共诞生地——南湖,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孕育出无数名人高士。这么丰厚的历史文明用我的这支拙笔的确是写不完、说不尽的。每次来此只不过浮光掠影地拣捡些许弥留在表面上的青堂瓦舍。这一回,我是心知其意,冒着寒风侵肌的阴冷天气,来到嘉兴城东南、运河之畔的湿地小绿洲寻幽访古。我先来到范蠡湖公园游览。这是一处街心公园,里面的植被葳蕤,青苍翠柏,花团锦簇,那绿色生命好像不受严寒的打劫,长得郁郁葱葱,娇人可爱。大运河如一条彩带拦住公园的腰间,船舶来来往往,给公园平添了几分灵性。兜了一圈,找不到有范蠡的蛛丝马迹,便继续朝外面的马路另一端,来到“范湖草堂”。那简陋的一厅两室,恐怕就是昔日范蠡读书或藏书的地方。沧海桑田,风风雨雨,如今的草堂已经嬗变为“城市书屋”,一边是书房,另一边是提供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或者是感受地方“非遗”的老手艺什么。但无论如何,这草堂成为嘉兴市区的一道文化风景,恐怕成为传承良渚文化智慧文脉的人才成长驿站么!可是我将它看做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教育窗口。这一方人太聪明了,披露出创新意识及超前的思想理念,值得青睐!就在草堂之左侧几十步,又是一个休闲踏青的胜地,里面一泓湖水,中间矗立着一座庙宇,假山修竹错落有致,桥廊榭亭有序安排,古松老柏掩映周围,柳树桃树枝头点点蕾,好一派江南园林格局,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小湖之畔,那古老的建筑就是范蠡祠,亦是范蠡纪念馆。古朴典雅的馆舍中间,屹立着一尊范蠡全身塑像,他那慈祥而又严肃的面容,充满着对世间的留恋,对人间的热爱。范蠡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和经济学家,也是修为颇深的道家。他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为推动历史的进程立下功劳。他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奠定了一套被世人仿效的典范,人称“商圣”。其实,范蠡为河南南阳淅川人,为“南阳五圣”之一。范氏智慧过人,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氏人生是创造文明开创事业的一生,因此被人供奉为财神、商圣、商祖,有过而无不及。嘉兴人甚至更多人氏都把他奉为神祇而倍加膜拜。走进祠堂,犹如进入一座历史博物馆,领略这位古代智慧圣人,让我大开眼界,怡情悦性。范蠡的商训的确高明睿智,他倡导“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本为他的经商宗旨。同时,还告诫人们:“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还提出理财致富十二则,如:“一是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二是能接纳……”“携李城南范蠡湖,野桃花落点春芜。湖中种得杨池藕,得似西施臂也无”。此诗说得是范氏与西施的事。原来两人在此隐居,留下了动人而又传奇的故事……给这里留下“西施妆台”“陶朱公里”遗址,甚或还有……历史把这一出出生动而又稀奇的故事凝固在范蠡祠之时空里,那范蠡祠、金明寺、范蠡湖、西施雕像……清晰地弥留在湖畔上之绿树修竹间。这位“商圣”的伟大创举就在此立德立身,倡导商业仁义,也就是现在社会倡导的诚信,商道公平、文明交易、有道得财、以智取胜、以德取物……范氏用兵如神,每每“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他主张“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战争观点,被后世称道并运用。他还提出“农末俱利”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范蠡还把老子道家学派推向社会,且有所创新。《国语》《吕氏春秋》《史记》均有记载范蠡的历史功绩。西汉文学家东方朔评其:“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其后裔范履冰,唐朝宰相;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优良的基因使然,高智商血脉源远流长,怪不得被李斯评价:“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朋友,你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商圣”范蠡,推荐你阅读《范蠡传》一书,有识之士可以创作成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教育意义,其价值无法估量。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吾中华文化历史真是灿烂辉煌,无限的智慧基因赓续不断。延绵不绝。新时代的华夏民族,一方面应当继承先贤遗愿,发扬光大,砥砺前行,博取更光辉更宏伟的理想目标,中华复兴指日可待。郭大卫作于2023年3月6日附:作者简介郭大卫,生于1957年10月,字可植,号寰宇,笔名驰骋、固磊、袤戎,福建莆田人。大专文化。书法幼承家学,初法“二王”、唐楷及宋四家,再追魏碑及篆隶,对元、明、清行草书诸家用功之勤,融为一体。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展览并获奖。曾组织“莆田十二人书法展”。此外,大卫还担任农工党省委会文史委员,莆田郭尚先书画院院长,莆田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莆田市史志学会副会长,秀屿区作协名誉主席,莆田市杂文学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文艺评论家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楹联学会会员,莆田画院画师。政协莆田市五、六、七届委员。荣获全国“书香之家”、福建省“百姓学习之星”称号,获取两个莆田市“非遗”项目传承人。出版个人文学集11部,主编各种地方文史专集10多部。即将出版书法专著《郭尚先书法研究》一书。
更多文章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每天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情格格呀标签:范蠡,齐国,司马迁,布衣
我是粪蛋的漂亮妈妈,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与你分享琐碎生活的乐趣所在。范蠡毅然辞官隐退,驾扁舟泛东海到了齐国,更名鸱夷子皮。这是范蠡一迁。范蠡在齐国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终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范蠡居齐相国三年,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尽散其财,悄悄地离开了齐国。这是范蠡二迁。一身布衣的范蠡
苏州挖出3片竹简,打破了美好的爱情幻想,专家:范蠡杀了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东哥谈猛兽标签:范蠡,西施,吴国,墓葬,吴越,竹简,先秦,周朝,小说家,越王勾践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年长的是西施。西施与她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知。当年,越王勾践被吴国击败,不得不回国。为了让越国有喘息的机会,勾践派西施到吴国面前做美化。吴王夫差受西施蛊惑,听从西施之言,弃政,终为越国所灭。西施因此成为越国的“大功臣”。本世纪初,在苏州挖出三枚竹简,记载了二十一个字,颠覆了历史,可
勾践灭吴称霸的功臣并非范蠡,而是一个世外高人,此人大有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范蠡,勾践,夫差,吴称霸,吴国,史记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完成了越国力量的积蓄,最终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这个故事由于他的励志属性,已经世人皆知,再加上蒲松龄撰自勉联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加持,让这个故事更为人熟知。说起勾践灭吴称霸诸侯的功臣,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范蠡,其次是文种,的确在勾践被夫
文种、范蠡践行总体战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范蠡,吴国,勾践,文种,伯嚭
上面那把较为光滑的宝剑是吴王夫差的佩剑,下面那把有纹路的是越王勾践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只剩五千残兵。这时的勾践如果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他将成为一位令人动容的悲剧英雄,但不会成为一代霸主。勾践没这么做,而是选择成为一块保全自己的瓦,期待着有朝一日亲手把破碎的玉璧恢复原状: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
范蠡的商业思维课:办大事要会弃财,别让钱财成为你成事的绊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范蠡,楚王,吴国,阎王,庄生,小说家,越王勾践,商业思维课,金庸笔下角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春秋时期,勾践在范蠡和文种各种谋略手段的支持下,最终得以报仇雪恨,灭了吴国,也算大业有成。但是,勾践却对这两个共患难的臣子不太放心,机敏的范蠡觉察到了勾践的心思,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声,转身跑路到陶地经
伍子胥与范蠡同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伍子胥,范蠡,吴国,齐国,夫差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
老子啥都悟透,为何一直装低调?范蠡:寒门子弟做好2点更易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范蠡,勾践,道教,道德经,老子说,小说家
一样的人,一样的两个肩膀,一个脑袋,有的人可以登上顶峰,迅速取得成功,但有的人却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维持一个立足之地。今年疫情爆发,48岁的送货员吴德宏在出租屋内猝死。一辆停放的电动车。疫情期间,我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高强度工作12个小时以上,只为每月能拿到5000到6000元的工资养家糊口。吴德宏的生
范蠡的智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爱搞笑标签:范蠡,老子,端木,下人,道德经,小说家
几个人按着老农的指点,驾车来到了山头前,范蠡和端木赐首先下了马车,见山前面有一个道观,盖的气宇轩昂,犹如宫殿一般。道观前门上方有个匾额,写有三个大字:天静宫。两人进到里边,见正厅雕有老子塑像,高有丈二,披发持拐,昂首向天。阔大道袍,遮住玉体,粗豪银须,飘撒胸前。真是天赐英姿,人间少有的贵体。观内有一
渡江夜袭,神出鬼没,不逊于孙武的先秦伟大军事家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武,范蠡,吴国,夫差,渡江,小说家,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22)主笔:闲乐生公元前482年冬越国偷袭姑苏成功后,吴国日渐衰弱,越国却日渐强盛。五年后公元前478年,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率全国兵力倾巢而出。这次越国的兵力不再是五年前的五万,加上楚军,足足八万之多。这些增加的兵力是哪儿来的,一部分是五年前夫差割让给越国的土地
04年范蠡墓被发现,西施间谍之谜揭开,或许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吴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迄今为止,全国至少发现了五六座范蠡墓葬。其墓葬在湖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发现。难不成范蠡和曹操一样,死后还埋下了可疑的坟墓?当然不是,事实上,这些古墓大部分都是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墓葬。在这些古墓中,也有不少关于范蠡生平的书籍。尤其是范蠡墓于2004年在江苏被发现,墓中的竹简不仅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