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的智慧人生

范蠡的智慧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琪爱搞笑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2/13 9:32:41

几个人按着老农的指点,驾车来到了山头前,范蠡端木赐首先下了马车,见山前面有一个道观,盖的气宇轩昂,犹如宫殿一般。

道观前门上方有个匾额,写有三个大字:天静宫。

两人进到里边,见正厅雕有老子塑像,高有丈二,披发持拐,昂首天。阔大道袍,遮住玉体,粗豪银须,飘撒胸前。真是天赐英姿,人间少有的贵体。

观内有一道人迎送来往的香客,范蠡,端木赐两个人各上了三柱香,磕了三个头,然后来到了后殿。

后殿有人正在介绍老子平生的故事,范蠡停住脚步认真听了起来。

只听介绍人说:……老子骑青牛来到函谷关,献上自己所创的《道德经》八十一章,喜的守关长官亲自出关迎接,大摆宴席为老子接风洗尘。

宴席还没有结束,门外来了一个高寿老翁,他向老子轻施一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向您讨教个问题。

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从小到大,一直游手好闲,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早就作古了。

他们一生开荒种田,有沃土百亩,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可死后却没有一席之地。

能工巧匠建造了数不清的楼房殿所,死后只能葬在荒郊,落一孤坟。

而我一生不勤不劳,吃着五谷,住着草房,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却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先生,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一生,只是为自己换来个早死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下人说:请找一块没角没棱的石头和一块方块来。

下人找来了石头和方块,老子叫他们放到老翁的面前。他问老翁:如果二选其一,你要哪一样东西?

老翁想也没想的说:当然要方砖而不要石头。

老子问他为什么,老翁说:石头没梭没角,放那里都没有用还碍事,砖头方方正正放那里都有用,当然选砖了。

老子回头又问在席的众人:你们是要砖还是要石头。众人都说要砖不要石头。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的寿命长还是砖的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是石头的寿命长。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的寿命长,人们都不要它,砖头的寿命短,人们都选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无用罢了。

天地万物莫不如此,砖头的寿命虽短,于人于天有益,人们都选择它,皆念之,短亦非短。

石头的寿命虽长,于人于天无用,人们都摒弃它,條忽忘之,长也是短啊!

老翁听老子这么一说,顿然醒悟,羞渐而去。

这个故事范蠡听老师辛子讲过,今天再次听讲,心中受益匪浅。

一个人活在世,无论他的寿命长短,只有做出了与人与天都有利的事情,人们才会记住他。否则他活再大的年龄也无用,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他暗暗下定决心,再难再苦今生也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才会得到后人的敬仰。

由于他听的入迷,端木赐啥时候走出去的他也不知道,他忙走出后殿,来到大门之外,见端木赐正站在远处观看这个地方的风水。

范蠡走到端木赐的跟前,笑嘻嘻的问:“端木少爷,你对风水学很有研究吧,你看这里的风水如?”

标签: 范蠡老子端木下人道德经小说家

更多文章

  • 渡江夜袭,神出鬼没,不逊于孙武的先秦伟大军事家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武,范蠡,吴国,夫差,渡江,小说家,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22)主笔:闲乐生公元前482年冬越国偷袭姑苏成功后,吴国日渐衰弱,越国却日渐强盛。五年后公元前478年,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率全国兵力倾巢而出。这次越国的兵力不再是五年前的五万,加上楚军,足足八万之多。这些增加的兵力是哪儿来的,一部分是五年前夫差割让给越国的土地

  • 04年范蠡墓被发现,西施间谍之谜揭开,或许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吴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迄今为止,全国至少发现了五六座范蠡墓葬。其墓葬在湖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发现。难不成范蠡和曹操一样,死后还埋下了可疑的坟墓?当然不是,事实上,这些古墓大部分都是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墓葬。在这些古墓中,也有不少关于范蠡生平的书籍。尤其是范蠡墓于2004年在江苏被发现,墓中的竹简不仅揭开了

  • 勾践复国后,范蠡选择逃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最终自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春秋时代,在我国东南部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以现在浙江省绍兴市为国都的越国,一个是以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为国都的吴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楚,站在楚国一边的越国,趁吴国后方空虚的机会,出兵攻打吴国。从此,两国不断互相攻伐。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贤臣范蠡的谏劝,兴师伐吴,结果,被吴王夫差率精兵

  • 范蠡离开勾践时,暗示文种“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婉兮清扬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英雄见白头。韩信是汉初名将,他帮助刘邦灭魏、灭赵、灭齐,以及击败项羽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韩信因为打仗太过厉害,让刘邦忌惮,最终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借口,将前来谒见的韩信擒拿了。这一刻,韩信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

  • 把绝世美女当作棋子,即便赢了,范蠡也得不到历史的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范蠡,吴国,西施,勾践,夫差

    春秋末年苎萝村有一女子姓施,又因为住在苎萝村西边,所以大家便唤她作西施。西施长得美若天仙,肤若凝脂,可惜西施患有心绞痛,常常走几步路就会觉得心痛,只能捧着自己的心走路,我见犹怜、楚楚动人。苎萝村东边有名女子唤作东施,以为大家觉得西施美是因为其捧着心走路让人心生怜爱,便也学着西施捧着心走路,但是大家见

  • 名人故事范蠡为什么是财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范蠡,齐国,吴国,齐王,财神爷,小说家,名人故事,越王勾践

    #历史开讲#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宛地,因不满楚国的腐朽统治,转而投奔越王勾践,官拜大夫后,邀请楚宛令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因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执意伐吴,兵败于会稽,史称"会稽之耻"。为帮助勾践振兴大业,42岁的范蠡毕其心于一役,施展了一生才华,主动请文种留在越国总揽政务,自己

  • 范蠡留下一语,只有区区十二字,却给中国开了一个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范蠡,勾践,商鞅,韩信

    关于春秋范蠡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讲一讲范蠡“为恶”的一面。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一旦帝王成就大业,功臣几乎必死无疑。千百年来,历史一遍又一遍的上演鸟尽弓藏、兔

  • 越王勾践复国后王后雅鱼自尽,范蠡十字道破玄机,文种死前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爱哭的晓一标签:范蠡,勾践,雅鱼,吴国,夫差,伍子胥,越王,文种,小说家,先秦

    说起雅鱼就不得不提越王勾践,说到勾践就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人,范蠡、文种和雅鱼,除了范蠡选择离开没有死以外,留在勾践身边的人死的死,自杀的自杀。雅鱼是勾践的王后,为何最后要选自尽这条路呢?01,勾践复国后雅鱼自尽,范蠡一听不告而别,文种称病不得善终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开战。越王勾践所率人马被夫差围困

  • 商圣范蠡,诚信仁义成就商业巨贾,顺应天道成就贸易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范蠡,齐国,勾践,越国,楚国,商圣范蠡

    “商圣”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范蠡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开创者。范蠡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富甲一方的家庭中,而是家境贫寒,后来苦心经营事业成就了商业上的成功。范蠡在经商之初因为不满楚国的黑暗环境,决定投奔越国勾践,最终在越国成就了商业上的成就。范蠡经商之初在齐国开始,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

  • 【上金谷文集】范蠡为何要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猗顿,勾践,西施,司马迁

    偶遇高人公元前489年的一日,47岁的越国大夫范蠡,巡至句章(今宁波)东钱湖一带时,只见前方好一片郁郁葱葱的接天莲叶,间杂小荷点点,一时兴起,除下外套,挽起裤管,赤足下水采摘起莲藕来。突闻斜刺里传来几声水响,一人自湖上向对岸横波驶去,看状这人还很年轻,不过二十四五的样子,一身青衣,头扎羽巾,足穿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