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张仪、范雎,他们对秦国有什么贡献,谁的功绩最大?

商鞅、张仪、范雎,他们对秦国有什么贡献,谁的功绩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害羞的脸 访问量:3551 更新时间:2024/1/17 19:00:13

商鞅张仪范雎的施政措施,都符合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但商鞅、张仪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秦国突飞猛进;范雎仅仅围绕秦昭襄王夺权展开行动,虽说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取得天下也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与商鞅、张仪的贡献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01:商鞅

商鞅到达秦国的时候,秦国还处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窘境,在中原诸侯的眼里,秦国贫穷、落后,和西方的戎狄部落没什么两样,属于被遗忘的角色。

被人看不起也就算了,秦国还处处受压迫——魏国大军跨过黄河,占领了富庶的河西之地,进一步将国土延伸到洛河流域;更气人的是,魏国还沿着洛河修起了长城,将秦国牢牢地困死在西方。虽说秦献公末年,经过几番大战,也取得了胜利,但大的局面并没有多少改观,依然是被各诸侯鄙视着。

商鞅到达秦国后,先是说服了秦孝公改革,通过颁布《垦草令》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然后又经过两次改革,整合了秦国的资源,改变了秦国的落后体制,激发了秦人勤劳英勇的血性,仅仅十几年,秦国国力大为改观,甚至一度攻占了魏国的旧都安邑;商鞅不仅文能治国,上马打仗也非常厉害,众所周知的“商君”称号,可是通过打败魏军、收复河西之地、俘虏公子卬,凭军功挣来的。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即便是张仪也比不上,范雎就差远了。

02:张仪

经过秦孝公、商鞅君臣的经营,秦国已开始崭露头角,向诸侯列国露出了獠牙,东方六国感到了恐怖,意识到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这时候秦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样破解诸侯国的合纵,最好是让他们窝里斗,以减轻秦国的压力,张仪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

先来看张仪是怎么说服魏国的。公元前328年,惠文君派张仪、公子华攻打魏国,经过一番苦战,秦军占领了蒲阳,这时候张仪做了一件瞠目结舌的事:游说惠文君把蒲阳还给魏国。秦国一众将领开始很不解,经过张仪的一番解释,狂喜不已:秦国将蒲阳还给魏国,魏国将上郡让给秦国。上郡在黄河西边,海拔高,对关中平原有居高临下的优势,魏国占领这块地方对秦国始终是个威胁,用占领的蒲阳来交换,可赚大发了。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张仪并非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军事才能也很不错;张仪眼光非常高,具备战略思维。

经过土地置换时间,张仪和魏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之后在张仪的游说下,魏国臣服秦国,打破了诸侯联盟的一个口子。

再来看张仪是怎么忽悠楚国的。秦国想攻打齐国,又害怕齐国的盟友楚国捣乱,就派张仪到楚国忽悠一番,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先是齐楚联盟崩溃;然后楚王被忽悠;最后楚怀王恼羞成怒,发动了丹阳之战,楚军大败。可以说秦国的初衷并不咋地(不远千里攻打齐国,典型的“近交远攻”),结局却非常美好——少了楚国这个可怕的对手。

最后,张仪自始至终以秦国国家利益为重。巴蜀之战前夕,张仪主张进军三川,司马错主张攻打巴蜀,最后秦惠文王决定让张仪、司马错共同带兵攻打巴蜀,在灭了蜀国后,张仪看到了巴蜀地区的富庶,顺势灭了巴国——超规格完成了任务。张仪的心胸气度,可远比睚眦必报的范雎好多了。

张仪的军事、外交才能都很不错,但在一些问题上的认识和商鞅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03:范雎

范雎出身卑微,年轻时受了不少侮辱,因此对功名利禄看得很重,为了自己的上位,不惜恶意攻击丞相魏冉,陷害白起,总的来说功劳不少,作恶也不少。

范雎的主要功绩。对秦昭襄王来说,范雎是个很好的助手——帮助自己赶跑了强势的舅舅魏冉,登位四十多年后终于掌握了秦国大政;但对秦国来说,这只是一件平常事,范雎的才能和魏冉不相上下,不论谁在位,秦国都会继续强大。

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对秦国来说是件大事件,意味着秦国以后作战有了明确的方针,不会再胡乱打了(事实上,秦国的大多数战役,都是可圈可点的,只是偶尔会犯傻)。

范雎的作恶。范雎这个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作为朋友很不错,但用这套治理国家,难免会犯错,比方说用能力不够的恩人王稽、郑安平导致秦国损失惨重。

综上所述,范雎自有他的功绩,但并非不可替代,和商鞅、张仪相比还是要差上不少。

更多文章

  • 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谁对秦统一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商鞅,张仪,应侯,吕不韦,李斯

    众所周知,秦国是到了秦始皇时期才完成的统一大业。嬴政13岁即位秦王,在公元前238年,在秦国旧都雍城举行加冠成人礼后,铲除长信侯嫪毐、相邦吕不韦等政治势力集权,开始亲政,随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经过多年的战前准备,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攻打韩国起,秦灭六国之战(秦国统一战争)正式拉开了

  • 范雎直言无人知秦王,秦昭王为何不怒反喜?白起有危险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应侯,秦王,白起,秦昭王,秦国,秦军,商鞅,范雎,秦昭襄王,先秦,周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扫六合"的雄风至今还令人震撼,让人们回想起那段慷慨激昂的青葱岁月,还依然被秦军铁骑的强大而折服。然而秦国之所以能如此强大,靠的不仅是强悍的秦军,还有很多在秦国崛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除了大秦历代的明君,文臣和武将也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更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商鞅,张仪,应侯,李斯,范雎,艺术家

    提起秦朝时期有哪些厉害的人物,商鞅,张仪,范雎以及李斯,这四个人必须榜上有名。说起他们四个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那么这四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到底谁的能力更大一些,到底谁的实力更出众一些呢?其实,这四个人都不是秦国人,他们都是被聘请来秦国当官的有才之人,分别在不同时期主导了秦国的发展方向。他们对秦国的贡

  • 大秦帝国的克星,一出手扳倒白起范雎两大牛人,为三晋拓地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白起,应侯,信陵君,魏国,秦国,秦军

    大秦的克星——侠将公子信陵君(8)主笔:江湖闲乐生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王却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击杀魏国大将晋鄙,夺得了十万大军的兵权,但这仍不够,就算加上赵与楚,盟军总兵力也不过

  • 深远影响秦国一统中原的丞相,是魏冉,而不是李斯、范雎和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魏冉,李斯,应侯,吕不韦,秦国

    导语:本文系纵观史前所创,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战国诸雄兴兵霸起天下,这是一个混乱残酷的大世之争;也是一个成就自我机遇繁多的大好时期。秦国这个战国时期的最强霸主诸侯国,他的崛起始于秦孝公重用商鞅之法;雄霸于宣太后垂帘掌政的秦昭襄王时期。直到宣太后还权秦昭王

  •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孙伯灵,应侯,吴起,魏国,魏惠王,秦国,公孙鞅,孙膑,范雎,商鞅,科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士人,首开变法,魏国因此而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对平民出身的士人仍旧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晚年最终放弃了平民出身的翟璜,任用弟弟魏成为相邦。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魏国一百多年打不开的魔咒。吴起在西河担任郡守期间,吴起和他打造的魏武卒立了无数战功,同时,西河在他的治理下,

  • 长平之战后,范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军,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控制权而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决战。最终赵国兵败,约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坑杀,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乘胜追击,迅速夺取了赵国的武安、皮牢、太原等地,并对赵国国都邯郸形成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赵国危在旦夕之际,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最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汪丹说资讯标签:商鞅,张仪,应侯,李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乱世造就英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能人辈出。诸侯王的手下是否拥有着能人巧匠,往往成为能否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秦国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国君王善用人才。01商鞅变法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这四个在秦国历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功臣,他们都不是秦

  • 范雎:他对秦帝国有重大贡献,却因他害死白起,一直被视为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王,曹操,史记

    龙在水中起,凤从天外飞 在秦统一的过程,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如人们所熟知的商鞅、白起、李斯等,但有个人物却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范雎。 对此人我一直是没个好印象,至今还不知道他这名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史记》中是雎,读jū”音;而有书为睢,读sui音。大秦帝国电视剧用的是后者,我只知道他

  • 六国谋士讨论如何抗秦,秦王不安,范雎指着狗:扔块骨头就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应侯,秦国,秦王,战国策,秦昭,六国

    1、公元前307年,一位秦国的使者,忽然找到还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告诉他赶紧回家继承亿万家产吧:“您的兄长秦武王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时,不幸被鼎砸死了,现在我们特来请您回国继承王位。”这位公子稷,便是后来威震六国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继位以来,励精图治,他利用远交近攻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