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远影响秦国一统中原的丞相,是魏冉,而不是李斯、范雎和吕不韦

深远影响秦国一统中原的丞相,是魏冉,而不是李斯、范雎和吕不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218 更新时间:2024/1/16 8:40:41

导语:本文系纵观史前所创,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战国诸雄兴兵霸起天下,这是一个混乱残酷的大世之争;也是一个成就自我机遇繁多的大好时期。秦国这个战国时期的最强霸主诸侯国,他的崛起始于秦孝公重用商鞅之法;雄霸于宣太后垂帘掌政的秦昭襄王时期。直到宣太后还权秦昭王,秦国实力开始后退。若不是有始皇赢政这等雄韬武略的君王出现,想必大秦国的江山会如同西下的晚阳;成为战国一道即将落幕的霞辉。在秦国一统华夏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名臣猛将出现。而作为秦国地位和权势数一数二的丞相,他们对于秦国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的;所以书写历史的史官们对秦国的丞相都是有做出评价的。其实对秦国的统一大业影响最为深远丞相,不是李斯范雎吕不韦之流;而是真正让秦国打下厚实根基的魏冉。为何会这样说?各位看官们,就且看小编文章的记述。

秦国武王继任王位没几年,就亲自把把自己送进坟墓;于是秦昭襄王就在魏冉和赵武灵王的支持下,成为秦国新一任君王。可是由于他登上王位之时的年岁尚幼,未免他心性不佳难以理政,所以就有其母宣太后垂帘理政。因此,秦昭襄王虽在位有五十多年;但之前差不多四十一年是有宣太后掌权。秦昭襄王那时,差不多就是个有名无实权的君王;秦国那时所得到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宣太后以及丞相魏冉做出来的。不过由于魏冉是宣太后这一介妾室女流的亲信,所以世人大多对于魏冉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他就是个喜爱权势的政客罢了。

可事实上,魏冉作为秦昭襄王之舅父、宣太后之兄长,他如此行事也是为了让秦国越来越好;让秦昭王能够坐稳王位并打出一边大好的基业。而以秦昭王当时的才能和手段,明显不足以支撑起大秦;所以辅助其妹宣太后掌权,也就成了势必为之的举措。事实的结果也是如此,秦国在他和宣太后的掌控之下日渐壮大;使秦国成为当世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白起这位战国大杀四方的绝世战将,就是魏冉从平民中挖掘出来的。当时若不是魏冉竭力推行以军功封爵的制度,就以白起平民的出身想要在众多出身好的将领中突出重围,那就变得极为困难了。当时正是有了他在宣太后面前的保举,才让白起少了重重桎梏顺利施展展现自己强大的能力。

可以说魏冉对秦国的功绩是非常突出显著的,不然司马光和司马迁这两名著名史官如何会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秦国在宣太后的执掌下,实力是越来越强大;然而向东方扩张的道路却是非常不顺,因为有赵国这个强大的拦路虎阻挡着;所以为了覆灭赵国,他打算以与齐国和三晋结盟一起攻赵。因此,魏冉为笼络齐国,在秦国称西帝的时候把齐国称为东帝;以图与齐王一起联手伐赵。可是未曾想,齐国为了夺得富饶的宋国;联合赵国等五个诸侯国攻打秦国。好在齐国自己为了眼前的利益铸成大错,把几方势力都窥觊的宋国给覆灭了;导致秦国和与齐国有深仇大恨的燕国以及其他几国联手对齐国发动猛烈地攻击。

最后,齐国国力大减;以至于不得不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秦国就此破开入主东方的道路上屏障,这成了秦国大世之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然而魏冉再给力,也是不及秦昭襄王亲手葬送秦国的大好局势。秦昭王在范雎的煽风点火之下,逼迫其母宣太后还政流放亲舅魏冉;让秦国的实力倒退了十多年。范雎在其中可谓是出了大力气,因为他想要得到魏冉的位置。世人都说范雎远交近攻的举措好,可谁又知道若不是魏冉把齐国踢出诸强之列,他范雎的主张完全其实就是一纸空谈。而且范雎这般挑拨秦昭王母子舅侄的感情,使秦国陷入很大的危机之中,其心可诛可谓是真小人也。

然而秦国之后的丞相李斯,却把魏冉的功劳按在范雎身上;对其实高度评价信服都着实太低。要知道魏冉推行的是逐步蚕食地扩张,而范雎却是大肆吞并诸国;引得各诸侯国对秦国起了防备之心,白白错失了很多进入中原的时机。并且范雎也没在秦国待多长时间,压根就没为秦国大业添多少砖加多少瓦;反而因为他的善嫉人才,让秦国失去几名功臣大将。魏冉的流放在外离不他,白起的自尽身亡也离不开他。小编觉得范雎就是秦国的一大灾星,若是没有他存在,秦国可能会提前完成一统也说不定。所以真要论谁对秦国统一华夏的影响深远,那非魏冉不可。

标签: 魏冉李斯应侯吕不韦秦国

更多文章

  •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孙伯灵,应侯,吴起,魏国,魏惠王,秦国,公孙鞅,孙膑,范雎,商鞅,科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士人,首开变法,魏国因此而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对平民出身的士人仍旧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晚年最终放弃了平民出身的翟璜,任用弟弟魏成为相邦。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魏国一百多年打不开的魔咒。吴起在西河担任郡守期间,吴起和他打造的魏武卒立了无数战功,同时,西河在他的治理下,

  • 长平之战后,范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军,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控制权而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决战。最终赵国兵败,约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坑杀,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乘胜追击,迅速夺取了赵国的武安、皮牢、太原等地,并对赵国国都邯郸形成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赵国危在旦夕之际,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最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汪丹说资讯标签:商鞅,张仪,应侯,李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乱世造就英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能人辈出。诸侯王的手下是否拥有着能人巧匠,往往成为能否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秦国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国君王善用人才。01商鞅变法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这四个在秦国历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功臣,他们都不是秦

  • 范雎:他对秦帝国有重大贡献,却因他害死白起,一直被视为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王,曹操,史记

    龙在水中起,凤从天外飞 在秦统一的过程,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如人们所熟知的商鞅、白起、李斯等,但有个人物却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范雎。 对此人我一直是没个好印象,至今还不知道他这名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史记》中是雎,读jū”音;而有书为睢,读sui音。大秦帝国电视剧用的是后者,我只知道他

  • 六国谋士讨论如何抗秦,秦王不安,范雎指着狗:扔块骨头就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应侯,秦国,秦王,战国策,秦昭,六国

    1、公元前307年,一位秦国的使者,忽然找到还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告诉他赶紧回家继承亿万家产吧:“您的兄长秦武王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时,不幸被鼎砸死了,现在我们特来请您回国继承王位。”这位公子稷,便是后来威震六国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继位以来,励精图治,他利用远交近攻的手

  • 从黄歇到范雎,催生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为何是两个“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应侯,黄歇,秦国,齐国,秦王,魏国

    战国中后段、秦昭襄王执政后期,秦国改变了以往四面出击的打法,暂时搁置、拉拢距离较远的齐、燕以及拥有广阔纵深的楚国,重点打击、蚕食家门口的三晋(韩、赵、魏),这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直至嬴政时期,秦国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如愿吞并六国。众所周知,上述战略的制定者,是投奔秦国的魏国人范

  • 魏冉失势,范雎入秦,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呢?效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冉,应侯,秦国,白起,范睢,张仪,范雎,远交近攻,四大名将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留下一个问题:同一年里,同样是少主继位,为什么《资治通鉴》对赵孝成王称谥号,对齐王建却直呼名字呢?#远交近攻#答案是:赵国后来又传承了几代国君,但齐国这边,齐王建很长寿,在位长达40多年,生生把自己熬成了亡国之君。秦始皇一统天下,没给

  • 从卑微的奴仆到当朝宰相,范雎的一生经历了哪些起落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应侯,魏国,齐国,秦国,魏王,范睢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虽出身贫寒,但一直有很大的志向,而且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但在魏国一直没能受到重用。他曾周游列国希望那里的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便回到魏国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家境贫寒又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齐国蒸蒸日上的国势使当初随燕破齐的魏

  • 提出“远交近攻”的范雎,用人失当、陷害白起,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应侯,白起,秦国,秦王,芈八子,远交近攻

    秦昭襄王赶走他的舅舅,让范雎替代魏冉,并非范雎能力比魏冉突出,而是范雎对他个人更有用。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范雎对秦国的贡献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起用范雎,是让他来夺权的秦昭襄王这辈子很幸运,按理来说他是没有机会当上秦国国君的。他老爸秦惠文王把君位传给了他哥哥,他哥哥嬴荡力大无比、才华出众、能力突出,

  • 白起生死仇敌范雎,最终结局如何?云梦秦简揭开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应侯,白起,秦王,秦军,秦国,仇敌,范雎,云梦秦,四大名将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白起一生充满了传奇,然而或许由于性格缺陷,情商不高,白起遭到丞相范雎的暗算,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一代军神没有死于沙场,死于敌人之手,却如此憋屈的自杀而亡,让人不胜嘘唏。那么,作为白起生死仇敌的范雎,他的下场又如何呢?根据史书记载,范雎举荐失误、谗杀白起等问题,所以辞归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