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4/1/25 7:21:13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前言周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建立以来,开始实行分封制,并且一直都是天下的共主,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但这种局面在公元前771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一年少数民族犬戎贡献首都镐京,犬戎士兵诛杀周幽王,西周至此灭亡,史称“犬戎之祸”,此后大臣们拥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随即迁都雒邑,建立了东周,史称“平王东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周王朝在平王东迁后逐渐稳住了阵脚,但是经此一难之后,周朝的实力贫弱也被各个诸侯国看在了眼里,因此诸侯国之间的离心力逐渐增强。据《中国通史·先秦史》所说,此时的周王朝仅仅可以通过数百年来延续的封建礼制勉强维系着宗法制度,但是这个时候的宗法制已经不复从前那般坚实了。

齐桓公

随着周天子被犬戎击败,第一个表现出不服从的便是楚国。我们都知道,周朝在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这些诸侯国都是中原文化的正统继承人,而楚国则不一样。楚国本是南方的一支很大的蛮族部落,并不属于中原的体系,因此其离心力较强。因此在看到周朝实力弱小的真面目之后,楚国在很多事务上都表现出了不服从。

但是此时的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且周氏的嫡系诸侯国依然拥有相当的实力,因此楚国等国家虽然心中蠢蠢欲动但是还是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除了楚国之外,作为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的齐国,也在这一时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个时候齐国国君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正是这个政治策略使得齐国在春秋时期成为了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那么这个口号有着怎样的玄机呢,他为何能有这样大的威力?

齐国国力强盛

首先“尊王”的意思便是尊崇周天子,进而继续维护周朝苦心经营的宗法制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公元655年,周慧王想要另立太子,但这种行为是违反沿用数百年的宗法制度的,于是齐桓公召集了诸侯国会盟于首止,努力劝说周天子停止另立太子,并且,确立了太子的正统地位,此举正是为了将自己塑造成为宗法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其次“攘夷”的意思也很好理解,那便是打击诸如犬戎等少数民族势力,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身为蛮族的楚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不敌,于是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当即决定派兵救援燕国,后来山戎又进攻邢国,齐桓公采纳管仲“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建议,出兵救援,后来在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亲自带兵攻入楚国,当场就楚国不遵守法度的行为进行斥责,直到楚国主动承认自身的过错为止。

通过“尊王攘夷”,齐国的形象妥妥的成为了周朝宗法制度的忠实维护者。因此在道义上占据了绝对的制高点,对于今后齐桓公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尊王攘夷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在于当时周朝虽然式微,但是影响力依然存在,各个诸侯国依然把周天子当作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此时倘若有人敢于跳出来反对周天子那么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天下人的群起而攻,其结局必然是失败。而齐桓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借着齐桓公的名义公然的扩张着自己的实力,一来周朝已经衰落,对于齐国的壮大只能是采取默认的态度;而因为齐国有了周天子这一张王牌,其他的诸侯国也就只能默不作声了。就这样齐国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扩张着自己的实力,而其他国家却又都无可奈何。

齐桓公与管仲

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齐桓公的威望达到了顶峰。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举行会盟,这是齐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盟主身份主持诸侯会盟,在齐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到了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再次召集鲁、宋、曹等诸侯国的国君进行会盟,此后齐桓公已经在实际上成为了天下的共主,齐国称霸。

结语纵观齐国称霸的道路,我们发现,尊王攘夷的策略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靠着尊王攘夷,齐桓公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周朝宗法制度的坚定维护者,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因此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得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先秦史》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管仲:我们是齐国第一人,齐人:您配吗?齐国第一人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管仲,齐国,晏婴,齐人,周朝,先秦,齐桓公,晏子春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齐桓公、管仲:我们是齐国第一人,齐人:您配吗?齐国第一人是他历史正面人物如明星璀璨,春秋战国时期的明星人物更是如过江之卿。但没有一个形象能像他那样的丰满、高大,一个身高近乎侏懦的人也能够在历史上如此耀眼。一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的名人,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齐桓公或者就是就是管仲。究其原因,是因为齐桓公

  • 齐桓公的好大喜功和管仲改革的弊端导致齐国霸业只能维持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周王室,鲍叔牙,齐国霸业,周朝,先秦

    齐桓公被誉为春秋第一霸主,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业天下闻名。然而,就在周襄王元年(前651年)葵丘之会进行过程中,周王室太宰孔碰到了想去参加会盟的晋献公,便主动劝阻他不要去参会了:“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 齐桓公一家人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操守,不输现代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齐襄公,鲁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霸主,重用管仲让国家实力达到鼎盛,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人。许多人对齐桓公的印象,都是知人善用、治理有方,却不想齐桓公一家都很奇葩。亲兄妹相爱昭告天下,妹妹一女嫁三夫,齐桓公更可怕居然爱男宠吃人肉。这些新闻随便一个都是上热搜的爆款,可是,对于身居高位的齐桓公一家来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齐

  • 为何齐桓公死后,齐国再也没能称霸?反而晋国能长期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齐国,晋国,宋国,周王室,管仲,诸侯国,鲁国,齐桓,先秦,周朝

    春秋初期,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管仲为相,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内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到了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

  •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齐国,秦国,郑国,先秦,周朝,齐桓公,诸侯国,齐桓侯,越王勾践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因齐桓侯将齐国都城迁往上蔡,故而史书中齐桓侯亦称为蔡桓侯)热情接待了他。谁知扁鹊一眼见到齐桓侯就断定他有病:“君有病在腠理,若不治恐将深”。齐桓侯一

  • 历史提问,春秋争霸究竟争的是什么?从齐桓公把妃子送回娘家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齐桓公,齐国,秦国,周王室,诸侯国,商鞅变法

    春秋争霸是一个大众广为熟知的词汇,不过有的读者可能并不怎么清楚“春秋争霸”究竟争的是什么?有的人会说:顾名思义,争的就是霸主地位,谁来当老大呀!说法是没错,但如果问的再深入一些:春秋战国时代明明有一个周天子,争霸又是怎么回事呢?霸又代表了什么呢?明明周天子才是老大,诸侯出来争老大又算怎么回事呢?可见

  • 这位老人告诉齐桓公,只要国君不折腾,老百姓就能人人丰衣足食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齐桓公,桓公,国君,利国,政治家

    齐桓公在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人,为了显示自己作为政治家的亲民风范,命人赐给老人一件新衣服。哪知道老人非常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拒绝了齐桓公的好意,并且对齐桓公说:“我希望您作为国君,能让天下老百姓都穿暖,仅仅让我一个人穿新衣服是不够的。”齐桓公非常抱歉,告诉老人,即使把他国库里所有的布匹拿出来,也不够给全

  • 齐桓公想吃人肉,为了讨好齐桓公,他亲手煮了4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齐国,管仲,姬发,分封,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姜子牙

    ”齐桓公之功,争霸之首。九阿哥一统天下。 ——曹操《段歌行》齐桓公,字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孙。 n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奖励周朝的开国功臣和王室,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小诸侯国数十个。其中,姜子牙首当其冲。为周武王所立,国号为齐。传给齐桓公时,齐国已成为东方大国。在鲍叔牙、管仲等人的帮助下

  • 浅论齐桓公是如何称霸中原的

    历史解密编辑:鸿才娱乐标签:齐国,管仲,鲁国,周朝,先秦,齐桓公,诸侯国,周天子,鲍叔牙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春秋战国时期是战火纷乱的时代,是旧制度逐渐崩坏,新制度发展成熟逐渐取代旧制度的时代,亦是英雄人物辈出、尽展风采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春秋五霸之中首先称霸中原的齐国。当时

  • 齐桓公一句戏言,他就亲手煮了4岁儿子,献给齐桓公食用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易牙,桓公

    前言:民以食为天,再厉害的人物也离不开美食,除非能达到神话传说中辟谷的境界,否则不管换作任何人,也离不开一日三餐。厨师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做得一手好菜,不仅能让身边的家人大饱口欲之福,也能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老小。春秋时期的易牙,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厨师,由于他的烹饪技艺高超,还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