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齐桓公死后,齐国再也没能称霸?反而晋国能长期称霸?

为何齐桓公死后,齐国再也没能称霸?反而晋国能长期称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455 更新时间:2024/1/19 16:54:14

春秋初期,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管仲为相,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内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到了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齐桓公不仅是春秋五霸之一,更是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不过,虽然齐桓公和晋文公齐名,并且都是春秋初期的霸主,但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就无缘春秋霸主的宝座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国则在晋文公之后长期称霸。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齐桓公死后,齐国再也没能称霸?反而晋国能长期称霸?

首先,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与此相对应,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则没能称霸中原,更没有实现疆域和势力上的明显扩张。等到田氏代齐之后,也即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才在战国中期崛起。

对此,在笔者看来,齐国之所以在齐桓公之后走向衰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齐国的霸业,实际上在齐桓公在位后期就开始奔溃了。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病逝。众所周知,管仲和齐桓公之间,可谓相辅相成。因为齐桓公的不计前嫌,管仲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而正是管仲的治国才能,促使齐国的国力得到增强,为称霸诸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临终劝谏,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而这,一定程度上为齐国的内乱埋伏了伏笔。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乙亥(前643年9月12日),齐桓公病死。

在齐桓公去世后,易牙、竖刁等小人为非作歹,而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等公子又为争夺君主之位大打出手。等到齐国结束内乱的时候,晋文公已经扛起了中原霸主的大旗,成为第二位春秋五霸了。在此基础上,即便之后的君主再有作为,也很难从强大的晋国手中夺取诸侯霸座的宝座了。也即在整体实力上,齐国本来就不如晋国。

春秋时期,齐国的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省一带,但是,在今山东省一带,齐国还存在鲁国这一强敌。而就晋国来说,疆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彼时,唯一可以和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这一诸侯国。另一方面,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想要称霸,显然离不开周王室的支持。

对于齐桓公来说,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确实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但是,齐国毕竟是姜姓诸侯国,而晋国和周天子一样,都是姬姓诸侯国。因此,等到晋国崛起之后,周王室自然偏向于支持姬姓的晋国,也即亲疏有别。此外,晋国作为姬姓诸侯国,对于鲁国、卫国、郑国、曹国、燕国等姬姓诸侯国的号召力,自然也比齐国要强。

最后,齐顷公在位时(前589年),齐军在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这也是齐国和晋国实力差距的重要体现。齐灵公在位时(前555年),齐国因背盟讨伐鲁国。晋国率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齐国再次败北。也即在晋文公之后,晋国作为诸侯的盟主,自然可以率领诸侯联军讨伐齐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在晋国的压制之下,齐桓公之后的齐国,自然没有什么实力和精力来图谋中原霸主的宝座了。

相对于齐国,晋国不仅综合实力更加强大,这体现在疆域辽阔,兵马众多等方面,其君主也是比较有作为的。在晋文公去世后,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维护和巩固了晋国的霸业,促使晋国可以长期称霸诸侯。总的来说,齐桓公称霸,固然是齐国实力的体现,但是,这也是建立在晋国没有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在齐桓公去世后,齐国自身实力下滑,再加上晋国彻底崛起,齐国也就无缘诸侯霸主的宝座了,这一情况直到。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齐国,秦国,郑国,先秦,周朝,齐桓公,诸侯国,齐桓侯,越王勾践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因齐桓侯将齐国都城迁往上蔡,故而史书中齐桓侯亦称为蔡桓侯)热情接待了他。谁知扁鹊一眼见到齐桓侯就断定他有病:“君有病在腠理,若不治恐将深”。齐桓侯一

  • 历史提问,春秋争霸究竟争的是什么?从齐桓公把妃子送回娘家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齐桓公,齐国,秦国,周王室,诸侯国,商鞅变法

    春秋争霸是一个大众广为熟知的词汇,不过有的读者可能并不怎么清楚“春秋争霸”究竟争的是什么?有的人会说:顾名思义,争的就是霸主地位,谁来当老大呀!说法是没错,但如果问的再深入一些:春秋战国时代明明有一个周天子,争霸又是怎么回事呢?霸又代表了什么呢?明明周天子才是老大,诸侯出来争老大又算怎么回事呢?可见

  • 这位老人告诉齐桓公,只要国君不折腾,老百姓就能人人丰衣足食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齐桓公,桓公,国君,利国,政治家

    齐桓公在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人,为了显示自己作为政治家的亲民风范,命人赐给老人一件新衣服。哪知道老人非常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拒绝了齐桓公的好意,并且对齐桓公说:“我希望您作为国君,能让天下老百姓都穿暖,仅仅让我一个人穿新衣服是不够的。”齐桓公非常抱歉,告诉老人,即使把他国库里所有的布匹拿出来,也不够给全

  • 齐桓公想吃人肉,为了讨好齐桓公,他亲手煮了4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齐国,管仲,姬发,分封,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姜子牙

    ”齐桓公之功,争霸之首。九阿哥一统天下。 ——曹操《段歌行》齐桓公,字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孙。 n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奖励周朝的开国功臣和王室,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小诸侯国数十个。其中,姜子牙首当其冲。为周武王所立,国号为齐。传给齐桓公时,齐国已成为东方大国。在鲍叔牙、管仲等人的帮助下

  • 浅论齐桓公是如何称霸中原的

    历史解密编辑:鸿才娱乐标签:齐国,管仲,鲁国,周朝,先秦,齐桓公,诸侯国,周天子,鲍叔牙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春秋战国时期是战火纷乱的时代,是旧制度逐渐崩坏,新制度发展成熟逐渐取代旧制度的时代,亦是英雄人物辈出、尽展风采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春秋五霸之中首先称霸中原的齐国。当时

  • 齐桓公一句戏言,他就亲手煮了4岁儿子,献给齐桓公食用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易牙,桓公

    前言:民以食为天,再厉害的人物也离不开美食,除非能达到神话传说中辟谷的境界,否则不管换作任何人,也离不开一日三餐。厨师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做得一手好菜,不仅能让身边的家人大饱口欲之福,也能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老小。春秋时期的易牙,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厨师,由于他的烹饪技艺高超,还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

  • 齐桓公的临终凄凉:软禁在寝殿,忍饥挨饿,袖袍掩面,仅晏蛾儿在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诸侯国,鲍叔牙,晏蛾儿,桓公,先秦,周朝

    公元前643年十月初七,齐桓公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已经越来越听不清小妾晏蛾儿的声音。他的思绪一直在往前飞,想到了过去的种种,但身体的疼痛又将他的思绪生生扯回,他想大喊,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无话可说,也没有力气开口。索性就沉默着,沉默着,等到他的视线开始模糊,他将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聚集到手臂上,抬起手臂用

  • 齐桓公问管仲:易牙把儿子的肉都让我吃了,忠诚吧!管仲:不忠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管仲,易牙,齐国,卫国,周朝,先秦,齐桓公

    易牙向儿子说道:你去死吧!说着,放菜板上就剁了。然后,把儿子的肉下锅,再放上各种调料,一道丰盛的菜肴出锅了,之后,屁颠儿屁颠儿的去让齐桓公品尝。易牙这是唱哪出呢?原来,齐桓公一次酒足饭饱之后,乐呵呵的摸着肚皮,开玩笑的说道:我这辈子啥肉也吃过,就没吃过人肉,你们说是不是有点遗憾呢?易牙听了以后,嘴上

  • 齐桓公之死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听管仲言,吃亏在眼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卫国,竖刁,史记,桓公,先秦,周朝

    (齐桓公与管仲对饮)公元前645年,辅佐齐桓公成就大业,将齐桓公推上春秋第一霸主宝座的相邦管仲病逝了。管仲的地位,我想我就不用再多介绍了,毕竟这是三国大v诸葛亮都当做偶像的人物。尊王攘夷,攻灭谭遂,葵丘会盟,管仲可以说是用毕生的精力,成就了齐桓公的一生。看来,当年那一箭,射得不亏。齐桓公当然也能深刻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齐桓公:一个被活活饿死,一个讳疾忌医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国,管仲,扁鹊,先秦,周朝,齐桓公,周天子,齐襄公,春秋战国

    齐国自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立周后被封邦建国至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前后立约820多年,比整个周朝的国祚还要长,比之后世的王朝更是长久得多。当然,齐国实际上也并非一成不变,只不过不是和同时期的晋国那样被三家瓜分,而是来了一个田氏代齐。因着田氏代齐,姜姓吕氏齐国变成了妫姓田氏齐国,虽然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