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在当时为何并不得志?

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在当时为何并不得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3/12/31 13:35:11

《兵圣》中的孙武(右)

到春秋晚期,中原各诸侯已经厮杀了200多年,他们早就抛弃了春秋早期在礼乐制度下进行的温和战争,转而使用谋略与诈术并存的生死搏杀战,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争霸,而是灭国和吞并。

被后世称为兵圣的孙子,就出生于这样的时代。孙子,原名孙武,出身于齐国贵族。因为出身高贵,所以自幼就博览兵书,这为他以后行军打仗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孙武长大后,恰逢齐国政局混乱,内斗不止,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无法施展才能,于是便长途跋涉,南下吴国。

春秋地图

一、初到吴国展露才能

孙武初到吴国,并没有急着向吴王毛遂自荐,而是开辟了一块庄园,一边研习兵法,一边观察着吴国的政局。期间,孙武还结识了来自楚国的伍子胥。伍子胥身背血海深仇,他的父亲与哥哥被昏庸残暴的楚王所杀,之所以投奔吴国,就是要借吴王之手复仇。

伍子胥剧照

伍子胥复仇心切,就协助公子光(吴国王子)刺杀了吴王僚,后来公子光登基,成为新吴王,自称阖闾。伍子胥作为新吴王的功臣,自然也被重用。后来在伍子胥的极力举荐下,孙武也进入吴王阖闾麾下,并凭着出众的才能,成为了吴王阖闾的心腹谋臣与将军。

据说在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之前,曾对他的才能颇有怀疑,便召集了180个宫女交给孙武,命令他将这180个宫女训练成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

吴王阖闾

孙武在接过命令后,将180名宫女分成两队,每一队分别交给吴王的一个宠妾统领。然后孙武便仔细地向她们讲解,军队行进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领。随后便击鼓,下令由宫女组成的军队前进。但谁知这些宫女根本不听军令,她们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看到此等情况,孙武说,此次责任在我,是我没有把命令下清楚。于是就把行军的要领又说了一遍,然后又下令行军。但是这些宫女们还是互相嬉戏,根本不把孙武的话当回事。这下孙武要动真格的了,他生气地说,我已再三声明军令,你们仍然不服从,那就是领队之人的过错。于是便斩杀了那两名领兵的吴王爱妾。

自此以后,凡是由孙武统领的军队全都纪律严谨,令行禁止,一丝不苟。

妇女兵

二、征讨楚国

楚国是春秋时的南方霸主,所以吴国想要崛起,就得与楚国一较高下。吴王阖闾得到孙武后,在其军事思想的指导下,连续灭了依附于楚国的钟吾国和舒国。一时间疆土得到了扩展,但是实力也受损不小。而此时的吴王阖闾却野心膨胀,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楚国。

吴王阖闾

但孙武与伍子胥建议吴王阖闾,楚国的国力依然非常强盛,所以强攻不如智取。于是孙武便和伍子胥联手制定了一套让楚国人疲于奔命的战术。那就是将吴国的精锐军队分为三部分,轮番骚扰楚国。每次进攻并不深入楚境,只是在边界地区让楚军来回奔驰,以此来削弱楚军的战斗力和国力。

后来吴王阖闾采用纳了孙武与伍子胥的计策,吴国的三支军队在楚国边境反复骚扰,楚国果然疲于奔命,无法应付。公元前506年,楚国的国力已经被严重损耗,吴国见灭楚时机已到,便派3万大军征讨楚国。

吴军出战

楚国得知消息后,陈兵20万大军于边境,准备防御吴国的进攻。孙武则保持了他一贯用兵的风格,用出奇制胜的方法,让吴军放弃擅长的水战,转陆路用步兵进攻楚国。

孙武的搭档伍子胥反问他,吴军擅长水战,为何要转陆战,孙武就回了一句“兵贵神速”。原来当时吴军走水路耗费的时间会更长,所以为了在楚军布防完备前突袭楚军,孙武决定改走陆路。后来,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五战五捷,大败楚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楚王狼狈出逃。

楚国都城

三、征讨越国

越国在吴国的更南边,也是当时南方一个颇具实力的诸侯国。吴国打败楚国之后,越国便成了下一个进攻的目标。

公元前496年,越王去世,新继位的越王勾践年纪尚轻,因此国内政局不稳。而吴王阖闾则借此机会率兵攻打越国,他没有听从伍子胥和孙武的建议,在各项军事准备都并不完备之时,突然出击越国,结果中了勾践的计策兵败身死。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成为新吴王。吴王夫差为了复仇,继续发动军队与越国作战。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会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在孙武与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人人手持火把迅速向越军靠拢,喊杀震天。而越军根本分不清吴军到底有多少人马,顿时恐慌不已。越王勾践在恐慌之下,带5000甲兵仓皇逃走,后来被吴军围困于会稽,越王勾践只得投降。

吴越作战

四、英雄落幕

吴王夫差取得对越战争的胜利后,突然间变得得意忘形、骄奢淫逸,不再听人劝谏。后来因为伍子胥屡次劝他要勤政节俭,所以他便找了一个借口把伍子胥逼得自杀了。

伍子胥自杀

孙武见此情况后也心灰意冷,隐退于江湖之间,从此不问政事,并开始用一生所学专心著书,最终写成了《孙子兵法》十三篇。

文史君说

《孙子兵法》的问世,不仅是因为孙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军事经验,更因为在春秋晚期,早已抛弃了西周的礼乐征伐制度,而进入了残酷的生死争霸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需要一部指导残酷军事斗争的理论性书籍。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便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应运而生。

参考书籍

《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阚翔)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孙武吴国阖闾伍子胥勾践

更多文章

  • 孔丘叫孔子,孙武叫孙子,李耳为何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老子,孔子,孙武,史记,墨子,孔丘,李耳,李子,乐器,道德经,齐特琴,儒家思想

    孔丘叫孔子,孙武叫孙子,李耳为何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老子以智慧著称,他所撰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具中华民族色彩的传奇著作,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哲学著作难以企及的。因为这种影响力,老子不断被后人神化、演绎,真实的老子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关于老子的生平,比较权威

  • 宦官吹嘘好友比孙武吴起还厉害,郭崇韬听后大怒:这是个败军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孙武,郭崇韬,吴起,李存勖,王彦章,朱温

    公元924年,已经灭掉后梁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遣客省使李严前往前蜀,想要交易一些珍宝回来。没想到的是,前蜀不但拒绝了,还坚持原先的做法,不让好的丝织品流入中原,只肯给一些比较低劣的物品。这让李存勖愤怒不已,再加上李严声称前蜀混乱,他下定决心要出兵讨伐前蜀。不过对于让谁担任伐蜀的主将,李存勖一时之间没有

  • 孙武认为他是大患,伍子胥认为他是伙伴,吴王用生命验证他是混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孙武,吴王,伯嚭,吴国,伍子胥,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个人是个大奸臣,在他的指挥下,吴国军队失利,孙武对伍子胥这样说:此人矜功自任,以后必为吴国祸患,不如乘此兵败,以军令斩之。可是伍子胥认为他是同伴,值得信任,于是向吴王求情赦免了他,可是呢这人并没有因为伍子胥求情而感激,后来他一连串的动作,使得吴王夫差被逼自杀,吴王用生命验证了他不但不值得信赖而且是

  • 党媒记者看广饶丨孙武故里 齐风乐安 大众网“党媒记者看广饶”采访团走进孙子文化园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东营标签:孙武,广饶,乐安,孙子兵法,党媒记者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传承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从百科类巨著《永乐大典》,到科学类典籍《天工开物》、数学类典籍《九章算术》和医学类典籍《本草纲目》,无一不反映出中华民族经天纬地的智慧和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作为一个

  • 孙武到楚国投奔伍子胥想建功立业,无意间却卷入了楚王室的丑闻中

    历史解密编辑:五千年文化标签:孙武,伍子胥,楚王,楚国,齐国,秦王,春秋战国,艺术家,科学家

    公元前517年,齐国内乱,孙武决定周游列国。在途中结识了楚国伍子胥,后经伍子胥介绍在楚太子建府上做门客。孙武发现太子建的正配竟是媵女,而以太子建的身份原本是要娶秦王妹妹孟嬴。孙武在齐国因为家族之争,自己所在的陈氏家族(被齐王赐姓孙)与鲍氏家族彻底铲除了高氏与栾氏家族,而自己心爱的栾妹正是栾氏家族的嫡

  • “印度战神”梅农,遇到“现代孙武”刘伯承,1962年中印将领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武,刘伯承,梅农,印军,印度,军事

    1962年,中国和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上有过一次对决,号称“印度战神”的梅农,遇到了中国的“现代孙武”刘伯承。究竟是谁的战略谋划能力更胜一筹?“印度战神”梅农在遇到刘伯承之前,梅农的军政生涯堪称一帆风顺。他出生于印度的上流阶层,年轻时留学英国,并与蒙巴顿勋爵关系亲密。在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衰落,印度独立

  • 苏州地铁8号线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左线盾构区间顺利始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基建报标签:人民路,孙武纪念园站,陆慕,盾构机,4号线,轨道交通,苏州地铁,孙武纪念园,公交线路

    近日,伴随着“御窑3号”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缓缓推入洞门,由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3标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左线盾构区间顺利始发。▲盾构机始发现场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3标项目包含3站3区间,其中,中铁一局承建2站2区间,即人民路站、陆慕老街站、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区间、人民路站~陆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兵圣”孙武位列第一,“杀神”白起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甄有趣标签:孙武,白起,项羽,刘邦,霍去病,卫青

    1.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曾率3万吴军大败楚军20万,占领楚国都城郢,几近覆亡楚国。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2.白起:(?-前257年),芈姓,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 吴楚争霸:孙武一战封神,伍子胥鞭尸三百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孙武,伍子胥,吴国,阖闾,齐国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天下动荡不安,诸侯互相征伐,实力为王是这个时代显明的特征。就拿周室来说,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由于他生前特别宠爱庶子姬朝,就嘱咐心腹在自己死后拥护王子朝继位。但国人不买账,依照周礼拥护太子姬猛继位,是为周悼王,为东周第十三任君主。周悼王刚刚继位,王子朝就发动叛乱,自立为王

  • 1962年,“印度战神”梅农对决“现代孙武”刘伯承,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小洪说事儿标签:孙武,梅农,印军,刘伯承,毛主席,司令部,中国军队,军事纪念,军事委员会

    1962年6月,印度在中国边境地区的挑衅越来越频繁,我方一再忍让,却是变相纵容了对方的狂妄,而为了扬我国威,同年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实施对印反击战。另一边,印度总理尼赫鲁也迅速在国内加紧了备战,同一时间,他还表示:“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印度也是一个大国,我们强大的足以应对任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