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武是姜子牙后代还是陈姓田氏后人?

孙武是姜子牙后代还是陈姓田氏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17 13:17:21

孙武是姜子牙后代还是陈姓田氏后人?

中华龙 2020/09/01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出了名,就都来抢了。孙武和孙膑就是例子。

山东广饶和惠民都来争孙武。

那孙武和孙膑是谁的后代呢?有人说是田氏后人,有人说是姜太公后代,还有说是其他祖先的。

中华龙研究,孙武祖宗是一个崭新的旧课题。崭新是因为大家至今都随大流说孙武是田氏后人。旧课题是这事在唐朝就有人提出来了。

那孙武的祖宗到底是谁呢?

一,孙武是田氏后人,是陈国陈完的后代。这是当下最大众的观点。

《唐宰相世系表》也记载:“齐陈无宇之子书(陈书或田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

二,孙武真是田氏后人吗?

1,陈书不是孙武的爷爷孙书

秦汉之后,孙武一直被认为是“陈氏”后代,是齐国田氏的始祖陈完的世孙,甚至杜预都说,孙武的爷爷“孙书”是陈无宇的次子,本名陈书,因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

但据《左传》记载,陈书与孙书不是一个人,陈书的年纪比孙武还小,并且陈书不是齐景公时期因避乱逃到吴国的,而是在几十年后的艾陵之战中被“吴王夫差”俘虏到吴国的齐国败将。陈书被抓到吴国的时候,齐景公已经去世数十年了。

吴王夫差的伐齐战争,在夫差末期,孙书则是齐景公的名将,陈书则是齐悼公时期的将领。

所以说,田氏陈书不是孙武的爷爷孙书。 《左传》是春秋著作,显然比秦汉之后的记载权威。孙武是田氏陈无宇的曾孙之说站不住脚。

2,孙武逃离临淄家族争斗直接证明他与田氏家族没有血缘关系

齐景公及以后时期,田氏在齐国已经权倾朝野,他们积极拓展宗族,招募人才,拉拢人心,为篡夺君位做准备,甚至遭到了齐景公和宰相晏子的忌惮。

景公执政60年,齐国没有爆发大的动乱,即使齐景公挑起了田氏、高氏、国氏、鲍氏四大家族内斗以壮大公室后,田氏却是最终胜利者,实力最大。假如孙武是田氏,以他的才华,留在齐国依靠家族庇护,或者和田穰苴等田氏本家联合起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为啥要避开四大家族内斗逃到吴国避难?

况且,一心要篡位的田氏家族也没有理由放掉孙武这样的本家军事人才。唯一的解释就是孙武与田氏没有血缘关系。

再说孙武八世孙孙膑出山时,田氏已经代齐,齐国是田家的天下了,假如孙膑是田氏后人,他应该为强大的田氏家族实力而自豪,挂在嘴上的应是田膑,他学成下山应该首先为田氏齐国效力,而不是到田氏齐国的敌人魏国那里吧。谁不想帮助自己家族强大而骄傲和自豪呢?

对于急于招揽人才来证明自己强大的田氏政权,竟然没人知道孙膑是齐国人,更别说是田氏后人了。

孙膑受膑刑而求救齐国使者,齐使是见到孙膑军事才华出众后才将他带回齐国,“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而不是他的血统。到了齐国,孙膑没得到上等身份,仅是作为军师和谋士辅佐田忌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战胜回朝,田忌不听孙膑建议,被宰相邹忌陷害而逃到楚国。孙膑因此隐居,而没有得到齐威王重用。这些都说明孙膑不会是田齐王族之人。

所以说,孙武、孙膑是田氏或陈氏后裔之说不可信,

三,孙武是姜太公的后代? 据孙子文化研究者研究,当代不少学者根据《左传》的描述发现,孙武是“姜姓高氏”的后人,他爷爷是高氏家族某人的孙子,这个孙子的名字叫“书”,因为这位高某人的孙子立有战功,遂被齐景公赐姓为孙氏,这位高某人的孙子就成了孙书。姜姓高氏是姜太公的后代,祖宗是高傒。因此《左传》中记载的孙书就成了姜太公的后代。

孙武’,姜太公子孙后裔世称‘孙子’,自为孙,被‘齐景公’赐姓为‘孙氏’,姜姓·孙氏,由此得姓氏,爵号‘孙子’。

《左传》记载,齐景公时期,高氏家族常与齐国其他三大家族发生争斗,身为姜姓高氏族人的孙书怕受牵连只好逃到了吴国,于是孙武就开始在吴国的生活。

有人列出了孙子的世代谱系如下: “孙庄子·书,人称‘孙书’,姜姓齐国之第一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姜姓·孙氏,名‘书’,字‘天机’,人称‘孙书’,敬称‘孙天机’,谥号‘庄’,世称‘孙庄子·书’。

孙襄子·凭,人称‘孙凭’,姜姓齐国之第二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书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凭’,人称‘孙凭’,谥号‘襄’,世称‘孙襄子·凭’。

文子·武,人称‘孙武’,姜姓齐国之第三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凭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武’,字‘长卿’,人称‘孙武’,敬称‘孙长卿’,谥号‘文’,世称‘孙文子·武’,又称‘兵圣·孙武’。

孙景子·有亮,人称‘孙有亮’,姜姓齐国之第四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武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有亮’,人称‘孙有亮’,谥号‘景’,人称‘孙景子·有亮’。

孙桓子·云龙,人称‘孙云龙’,姜姓齐国之第五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武之亲生嫡长孙,孙有亮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云龙’,字‘德祥’,号‘祥麟子’,谥号‘桓’,人称‘孙桓子·云龙’。

孙烈子·万钧,人称‘孙万钧’,姜姓齐国之第六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武之亲生嫡长重孙,孙云龙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万钧’,字‘振藩’,谥号‘烈’,人称‘孙烈子·万钧’。

孙武子·维世,人称‘孙维世’,姜姓齐国之第七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孙武之亲生嫡长玄孙,孙云龙之亲生嫡长孙,孙万钧之亲生嫡长子,姜姓·孙氏,名‘维世’,字‘道玄’,谥号‘武’,人称‘孙武子·维世’。

惠子·膑,人称‘孙膑’,姜姓齐国之第八代孙子,姜太公之血脉子孙。田氏代齐,齐威王册封‘孙膑’继承‘孙子’之祭祀。孙武之亲生庶长孙,孙维世之叔祖父,姜姓·孙氏,本名‘孙科’,又名‘孙膑’,字‘伯灵’,谥号‘惠’,人称‘孙惠子·膑’。”

这种说法也很牵强附会。毕竟,经不起推敲,更没有物证和更权威的史书记载。所以说,孙子和孙膑是姜太公后代之说,很难服众。

四,孙武是卫国卫武公后代

唐代的孙壬林在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与《唐幽州内衙副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中,记载孙武、孙膑是卫武公的后代。

因祖上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所赐,史称卫武公,即西周“共和时期”的共伯和。卫武公有个孙子叫惠孙,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后人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改成孙武仲。

公元前547年,卫国爆发内乱,卫武公子孙孙林父因为骄横,被逐出卫国,大儿子孙襄被杀,另一个儿子孙嘉恰好出使齐国而留在了临淄,生下了孙武。

孙林父是卫武公之后,卫国世卿,地位很高。孙林父被逐,既佐证了墓志铭的内容,又进一步说明了孙武的出身。

孙林父只是小国贵族,所以孙武在齐国和吴国都不可能受到重视。伍子胥是楚国贵族,受到吴国的优待,孙武没法比。吴王不信任他,甚至让他训练宫女,而不是正规军。每次出征,孙吴都不是直接指挥官。

《左传》的研究者发现,《孙子兵法》的思想多来自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比如“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等。

卫国处于晋楚之间,谁强大就依附谁,孙林父家族就有足够机会了解到城濮之战的内容。楚国又不受中原礼仪制约,孙武的“兵者,诡道也”也就失去了礼制。孙子兵法角度来看,孙武祖上来自卫国宗室。

孙嘉毕竟是卫国贵族,孙武就能接触到各种兵书,也能了解战争的经典,这也解释了孙武兵法思想的由来。

综合来看,孙武和孙膑的身世既不是田氏后代,也不是姜太公子孙,而是卫国卫武公的后人。

标签: 孙武姜子牙田氏齐国吴国孙伯灵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在当时为何并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孙武,吴国,阖闾,伍子胥,勾践

    《兵圣》中的孙武(右)到春秋晚期,中原各诸侯已经厮杀了200多年,他们早就抛弃了春秋早期在礼乐制度下进行的温和战争,转而使用谋略与诈术并存的生死搏杀战,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争霸,而是灭国和吞并。被后世称为兵圣的孙子,就出生于这样的时代。孙子,原名孙武,出身于齐国贵族。因为出身高贵,所以自幼就博览兵书,

  • 孔丘叫孔子,孙武叫孙子,李耳为何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老子,孔子,孙武,史记,墨子,孔丘,李耳,李子,乐器,道德经,齐特琴,儒家思想

    孔丘叫孔子,孙武叫孙子,李耳为何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老子以智慧著称,他所撰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具中华民族色彩的传奇著作,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哲学著作难以企及的。因为这种影响力,老子不断被后人神化、演绎,真实的老子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关于老子的生平,比较权威

  • 宦官吹嘘好友比孙武吴起还厉害,郭崇韬听后大怒:这是个败军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孙武,郭崇韬,吴起,李存勖,王彦章,朱温

    公元924年,已经灭掉后梁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遣客省使李严前往前蜀,想要交易一些珍宝回来。没想到的是,前蜀不但拒绝了,还坚持原先的做法,不让好的丝织品流入中原,只肯给一些比较低劣的物品。这让李存勖愤怒不已,再加上李严声称前蜀混乱,他下定决心要出兵讨伐前蜀。不过对于让谁担任伐蜀的主将,李存勖一时之间没有

  • 孙武认为他是大患,伍子胥认为他是伙伴,吴王用生命验证他是混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孙武,吴王,伯嚭,吴国,伍子胥,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个人是个大奸臣,在他的指挥下,吴国军队失利,孙武对伍子胥这样说:此人矜功自任,以后必为吴国祸患,不如乘此兵败,以军令斩之。可是伍子胥认为他是同伴,值得信任,于是向吴王求情赦免了他,可是呢这人并没有因为伍子胥求情而感激,后来他一连串的动作,使得吴王夫差被逼自杀,吴王用生命验证了他不但不值得信赖而且是

  • 党媒记者看广饶丨孙武故里 齐风乐安 大众网“党媒记者看广饶”采访团走进孙子文化园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东营标签:孙武,广饶,乐安,孙子兵法,党媒记者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传承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从百科类巨著《永乐大典》,到科学类典籍《天工开物》、数学类典籍《九章算术》和医学类典籍《本草纲目》,无一不反映出中华民族经天纬地的智慧和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作为一个

  • 孙武到楚国投奔伍子胥想建功立业,无意间却卷入了楚王室的丑闻中

    历史解密编辑:五千年文化标签:孙武,伍子胥,楚王,楚国,齐国,秦王,春秋战国,艺术家,科学家

    公元前517年,齐国内乱,孙武决定周游列国。在途中结识了楚国伍子胥,后经伍子胥介绍在楚太子建府上做门客。孙武发现太子建的正配竟是媵女,而以太子建的身份原本是要娶秦王妹妹孟嬴。孙武在齐国因为家族之争,自己所在的陈氏家族(被齐王赐姓孙)与鲍氏家族彻底铲除了高氏与栾氏家族,而自己心爱的栾妹正是栾氏家族的嫡

  • “印度战神”梅农,遇到“现代孙武”刘伯承,1962年中印将领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武,刘伯承,梅农,印军,印度,军事

    1962年,中国和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上有过一次对决,号称“印度战神”的梅农,遇到了中国的“现代孙武”刘伯承。究竟是谁的战略谋划能力更胜一筹?“印度战神”梅农在遇到刘伯承之前,梅农的军政生涯堪称一帆风顺。他出生于印度的上流阶层,年轻时留学英国,并与蒙巴顿勋爵关系亲密。在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衰落,印度独立

  • 苏州地铁8号线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左线盾构区间顺利始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基建报标签:人民路,孙武纪念园站,陆慕,盾构机,4号线,轨道交通,苏州地铁,孙武纪念园,公交线路

    近日,伴随着“御窑3号”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缓缓推入洞门,由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3标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左线盾构区间顺利始发。▲盾构机始发现场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3标项目包含3站3区间,其中,中铁一局承建2站2区间,即人民路站、陆慕老街站、孙武纪念园站~人民路站区间、人民路站~陆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兵圣”孙武位列第一,“杀神”白起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甄有趣标签:孙武,白起,项羽,刘邦,霍去病,卫青

    1.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曾率3万吴军大败楚军20万,占领楚国都城郢,几近覆亡楚国。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2.白起:(?-前257年),芈姓,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 吴楚争霸:孙武一战封神,伍子胥鞭尸三百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孙武,伍子胥,吴国,阖闾,齐国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天下动荡不安,诸侯互相征伐,实力为王是这个时代显明的特征。就拿周室来说,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由于他生前特别宠爱庶子姬朝,就嘱咐心腹在自己死后拥护王子朝继位。但国人不买账,依照周礼拥护太子姬猛继位,是为周悼王,为东周第十三任君主。周悼王刚刚继位,王子朝就发动叛乱,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