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施的结局真相:她并没有和范蠡隐居,而是被另外一个女人杀害!

西施的结局真相:她并没有和范蠡隐居,而是被另外一个女人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1505 更新时间:2024/3/15 10:46:48

西施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四大美女之首 。越王勾践最终能够复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西施的美色,成功的迷惑了吴王夫差,并且轻而易举的为勾践获取吴国情报。

可以说,西施是立了头功的,但是吴国灭亡,越国复国之后,西施却神秘的消失了。关于西施的去向之谜,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当时范蠡是西施的恋人,吴国城破之后,范蠡闯入夫差后宫,将西施偷偷的救走。他们泛舟太湖,从此隐姓埋名,远离政治和名利之场,过上了逍遥快活的日子。

明代梁辰鱼所作的《浣纱记》中,也记载了范蠡和西施相遇相识相爱,并且以溪水之纱订下了白首之约。但是恰在此时,吴王领兵打进了越国,之后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采用范蠡的美人计,利用西施迷惑夫差,打败了吴国。最后范蠡放弃了官位和荣华富贵,带着西施泛舟太湖,隐世而居。然而这只不过是人们编织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在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记载,范蠡把西施和郑旦两人送到了吴国。她们当轩而坐,理镜靓妆于珠幌内,偷看者无不“动心惊魄”,吴王也因为西施的美色而疏于朝政。

南朝《述异记 》说吴王夫差,三年筑姑苏台,围墙绵延五里,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缸,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以上所记载,都说明一个问题,西施的美色是极为魅惑的,她的美色之害,足以灭亡一个国家。

墨子也有关于西施的记载,而且他所说的应该比较真实,因为年代距离的很近么。《墨子·亲士》记载西施之沈,其美也。古时“沈”字也作“沉”,而这个“沈”字也道出了西施的真正死因。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记载吴亡后,浮西施于江,令随鸥夷以终。

《东周列国志》中也说,沉西施是勾践夫人干的。勾践班师回朝,并且带回了西施。仔细想来也是,无论西施与范蠡有没有私情,勾践是一定会得到西施的,因为西施的美貌是世所罕见的,正常的男人都会这么做,更何况他是一国的君主,他拥有这样的能力和理由。

但是勾践的夫人却容不下西施,她命令手下人偷偷把西施抓了起来,并且捆上大石头沉入江中,完事之后,还大言不惭的说出了杀害西施的理由:“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她或许认为,如果自己的丈夫身边,留着这么一个国色天香、美到极致的魅惑女人,不仅会令自己失宠,说不定还会亡了越国,因为吴国就是前车之鉴。

标签: 西施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更多文章

  • 你知道范蠡与文种的真实身份吗?勾践为何要除掉他们,今天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范蠡,勾践,吴国,文种,越国,先秦,金庸笔下角色

    楚昭王统治时期,吴国多次打败楚国。为什么才华横溢的楚国人范蠡和文种没有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去其他国家,而是去遥远落后的越国?他们去越国的目的是什么?范蠡文种的风格叛逃越国后,在最初的13年里,他没有被记录在历史上,只有在夫椒战争之后才被记录下来。为什么两个人能忍受10年以上的孤独?临走前,范蠡给文种留

  • 弘扬商圣思想、传承范蠡精神!恭贺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

    历史解密编辑:好品牌科技网标签:范蠡,商圣,经济文化,吕不韦,孔子,老子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很多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大商人,然而有一个人的身份确非常特殊,集上述身份于一身,他就是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主的范蠡。范蠡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霸主,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后半生从商,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

  • 智者范蠡:一个寒门贵子跨越阶层的武器,老子《道德经》里的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范蠡,老子,夫差,西施,吴越,唐朝,道德经,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古代文人喜欢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读书上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白了,好好读书,好好读书,钱自然就来了,美妻随之而来。宋代赵衡的《劝学》撕去文人的温柔,把读书这件事形容为一种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的创富手段。赵蘅在《劝学》的结尾总结道:“人当随人生志向,窗前勤读六经”。文章图片如下\1

  • 卧薪尝胆一代名臣: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黑夜慢慢熬标签:范蠡,吴国,勾践,齐国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时将军。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范蠡是春秋末期卓越的军事家,他殚精竭虑地辅助越王勾践,成就了其霸业。在功成名就之时,他急流勇退,安度余生。一、辅佐越王灭吴称霸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举兵讨伐越国,被越王勾践一举打败,阖闾在战斗

  • 「文财神」范蠡深谙道家精神,三次成为大富翁,又三次散财于民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范蠡,文财神,道家,勾践,西施,吕不韦

    趁着越王勾践大摆庆功酒,范蠡将“上将军”的冠带留下,悄悄带着西施从齐门逃出,改名鸱夷子皮,到太湖隐居。这本来是一段浪漫的才子佳人的隐居故事,但对于财神爷范蠡来说,人生的后半场才刚刚开始:三次经商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又三次散财于民。范蠡后半生经商富可敌国,也因此,他被后世奉为“商圣”,尊为文财神。在

  • 范蠡3次成为大富翁,他从老子《道德经》学的这3点经验才是吸金术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范蠡,老子,道德经,西施,吕不韦,勾践

    趁着勾践王的庆功酒,范蠡留下了“大将军”的桂冠,带着西施悄悄逃离了祁门。改名伊子皮,隐居太湖。这本是才子佳人隐居的浪漫故事,但对于范蠡来说,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三经商富,三经分家为人们。范蠡后半生经商颇丰,也因此被后世奉为“商圣”、财神爷。在全民经商的现代社会,有些人专门研究范蠡及其经商的成功经

  • 范蠡临走前,给文种留一计策,被后人称赞,却“毒害”中国25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维修笔记标签:范蠡,勾践,文种,吴国,张良

    01范蠡是春秋战国晚期的政治家,崇尚道家教义,对经济、军事均有过成就。故此当时的君王很喜欢听取范蠡提出的意见。范蠡此人大约在公元前536年诞生,是楚国三户人。早年对接触楚学颇有研究,还因此被人誉“南阳五圣之一”,但他自小家庭贫困,只能靠读书增涨知识来改变命运,后来范蠡有幸结识正在当官的文种,两人相见

  • 范蠡次子入狱,长子吵闹着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范蠡,吴国,勾践,齐国

    范蠡,先秦时期著名的谋士,在越国帮助越王勾践治理越国,日渐强大,最终灭亡了敌对的吴国。俗话说兔死狗烹,范蠡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身为越国大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功高震主。随着越王勾践雄心大志的完成,范蠡也成为了勾践的眼中钉,于是身处高位的范蠡,立马选择了隐退,借此保住了性命。之后的范蠡在陶邑经商,凭

  • 范蠡和西施是不是真爱?江苏出土三片竹简,上面文字颠覆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吴国,战国,竹简,周朝,司马迁,江苏省,小说家

    《史记》中,司马迁描述了范蠡泛舟江湖,化身陶朱公慈善天下,但唐朝史学家司马贞、现代国学大师钱穆等古今名人考证,陶朱公和范蠡根本不在一个时代,这是两个人,因此司马迁记载有误!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命运到底如何?比司马迁更早的汉初贾谊在《新书·耳痹》中,给了一个颠覆历史的答案: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归五湖,大

  • 范蠡:混得好的人,都是洞悉人性的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范蠡,吴国,勾践,伍子胥,夫差

    作者:洞见·念念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秦丞相李斯曾评范蠡:“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纵观范蠡一生,进可封侯拜相,退能富可敌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谋局可察人心,处世可识人性。01古语有云: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也。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但被捧得越高,往往会摔得越惨。25岁那年,范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