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教科书移除扁鹊?四川一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历史教科书移除扁鹊?四川一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昕梦倾城 访问量:2068 更新时间:2024/2/15 22:39:02

扁鹊,上古之神医也。”——日本医师滕惟寅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他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民间传说中,疑难杂症到他们手里便化难为简。在这四大名医中,扁鹊是最早出现的。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扁鹊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在正史中的名医。根据书中描写,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在少年时开始从医,从医多年,治病无数。

不过有些疾病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扁鹊的治疗方式也非常诡异。而且事迹横跨300年,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各地,很难不让人怀疑扁鹊的真实存在。2017年新修订的历史课本就把扁鹊的介绍给去掉。

那么,神秘的扁鹊是否存在呢?

古籍风云,扁鹊身世成谜

扁鹊究竟是谁?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扁鹊年轻的时候是“舍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舍客长桑君,他感到好奇,便有意与他交好。

这个舍客不是常人,他看出扁鹊有天资,将自己所藏的秘方交给扁鹊,学完秘方的扁鹊能够看出五脏六腑的病因,开始在齐国和赵国行医。

据说,他在行医过程中,结合实践经验,他发明了“望、闻、间、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基础,被人尊称为“医祖”。

公元前361年,他到赵国做妇科医生,由于当地尊重女性,看重妇科医生,所以医术高超的扁鹊被人尊敬,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最为人惊奇的是他给齐桓侯看病的经历。齐桓侯是齐国大臣,一次他得知扁鹊路过齐国,便十分热情接见扁鹊,结果扁鹊见到齐桓侯说: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听到这句话,齐桓侯有些不悦,固执己见声称,自己没有疾病,身体非常好。等扁鹊走后,齐桓侯一脸不屑,跟左右的人说:

“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医生都是功利的人,想要把那些没病的人说成有病,好给自己脸上贴金。齐桓侯有这种想法很自然,即便是当今社会,不少人都不听医生话,总觉得医生是为了多赚钱而故意过度治疗。

等到5天后,扁鹊说病灶转移到血脉,齐桓侯坚持声称没病;再过5天,扁鹊说病灶转移到肠胃,齐桓侯继续声称没病;再过5天,扁鹊一见到齐桓侯就转头走人。齐桓侯有些奇怪,于是问其原因,

扁鹊说如今的病灶已经转移到骨髓中。若是病灶在皮肤,可以用药汤治疗;若是病灶在血脉,可以用针灸治疗;若是病灶在肠胃,可以用药酒治疗。可是疾病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治。

不出扁鹊所意料,齐桓侯很快就得病,不久后就一命呜呼。扁鹊因此名闻天下。天下学医的人都要遵循扁鹊的理论,根据《史记》记载: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名声大噪后的扁鹊,遭到同行暗算。李醯认为扁鹊会抢了他饭碗,于是派人刺杀。扁鹊在骊山小路上遭人暗算,最终不幸身亡。

按理来说,如此重要的医学大家应该留下不少著作,结果所有扁鹊著作均佚,就连《难经》这部据说是扁鹊所写的著作,也是后人托扁鹊之名而写的。

不单没有找到著作,历史学家发现除了《史记》外,在《战国策》、《汉书》、《说苑》等古籍中都分别记载着不同的“扁鹊”。一会在赵国行医,另一回在齐国行医,足迹遍布中国。

于是,学者认为“扁鹊”更多是医术高超的医学大师的称呼。所谓的“扁鹊”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医术高超的人。

问题也就从扁鹊是否存在,转移到扁鹊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由于学界议论纷纷,所以出于严谨考虑,2017年新修订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删去扁鹊的介绍,从此扁鹊从学生的课本“消失”。

但是随着老官山汉墓考古的推进,新的证据开始出现。

关键文物出土

2012年7月成都修建地铁。在地铁三号线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墓地,于是当地的考古部门立刻开展考古工作,对当地进行考古发掘。

经过对成都老官山汉墓的抢救性挖掘,考古学家发掘出4座汉代棺椁。这些棺椁里面都藏有许多文物。

这次考古堪称史学界一大惊喜,里面不仅有我国唯一一台完整的西汉时期的织布机,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铁器等,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学家发现许多医简和几个人体经穴漆木人。在这些医简中,有历史学家惊呼,这或许是扁鹊医简。

出土医书是否为扁鹊学派?

先前我们提过,扁鹊留下来的典籍全部丢失,唯一的《难经》据说还是后人伪写。如果这些医简真的是扁鹊医简,那么能够大大弥补中医空白。

经过工作人员的处理,出土的医简总有920个,约有2万字,拼凑后整理出9部医书。这些医书在史料毫无记载,有学者认为,其中或许有扁鹊的著作。因为墓主人很可能是医学家,作为古代医学家,扁鹊是绕不开的高峰,不可能没有他的书,加之西汉与先秦时间距离不远,扁鹊医简或许藏在其中。

理由有几点,首先是古籍中频繁出现“敝昔”,而这个字是“扁鹊”的通假字。尽管扁鹊没有去过四川,但是不妨碍他的书流传到四川。

还有就是书籍的内容。通过对医书的研究发现,书中的内容与历史古籍上所记载存在相符内容。扁鹊以诊脉出名,而书中也有不少诊脉内容。

而且对医书进一步研究,学者还发现奇特的一点。在出土的9部医书中,《六十药方》涵盖了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等多门医科,与《史记》记载的扁鹊所擅长范围重合。

在《六十药方》中,频繁出现“酒”。用酒作为溶剂,或单纯饮用,或药放置在酒中饮用。这与扁鹊对待齐桓侯疾病方式类似。

更多的学者认为,《六十药方》是古人对医疗的经验总结,不能因为一些巧合就断定是扁鹊所写。不过,这些医书意义非凡,不仅能够为中国中医历史研究提供宝贵文献资料,还能发当代医疗方式,其中有些秘方值得研究。

还有一些文物尚未破解,学者相信这个汉墓会给他们更大的惊喜。

结语

不管如何,学者最终得出结论:扁鹊真实存在,或许最初是一个医术高超的人,随着时间推移,“扁鹊”逐渐从人名上升到对医术高超的人的美称。他们这些人组成“扁鹊学派”,结合各自的医疗实践经验,在集体智慧下提出中医理论,为中医的发展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扁鹊更多是一个荣誉头衔,他们集合群体的智慧,奠定了中医的基础。不得不说,他们的成就远比单纯的历史人物要强得多。

不过,学界如今依旧议论纷纷,究竟是“扁鹊”还是“扁鹊学派”,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因此,为了严谨历史课本去掉争议人物无可厚非。不妨留作开放式作业,让学生了解扁鹊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样做法或许更能促进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扁鹊史记司马迁难经张仲景华佗

更多文章

  • 秦武王嬴荡举鼎之后,扁鹊为其医治,却因此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扁鹊,嬴荡,太医,国君,周朝,先秦,秦武王,医学家,历史故事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想必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是《史记》中,扁鹊见齐桓公时候对他说的话。扁鹊也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神医,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结局并不清楚。扁鹊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小人所刺杀而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起死回生历史上,关于扁鹊的传说有很多,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起死回生”了

  • 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专家:你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扁鹊,史记,孔子家语,黄帝,司马迁,汉书·艺文志

    2007年,80后90后熟悉的神话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从人教版第11册的语文教材中删除,给人以极大的遗憾。据相关人员介绍,牛郎织女排在“嫦娥奔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爱情故事之首,歌颂青年们自由恋爱,追求自由的精神。但当代要求理智对待爱情、事业和家庭,用综合的眼光去处理问题,

  • 被教科书除名,神医扁鹊被质疑是否存在?出土的9本医书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长亭标签:扁鹊,史记,秦武王,司马迁,神医扁鹊,张仲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活死人,肉白骨,医术可通神”,这句话用来形容扁鹊,可以说再贴切不过。可就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近年来却被人们质疑起了“是否真实存在”,就连教科书中都将扁鹊给“除名”了。而就在“扁鹊虚拟说”大

  • 为啥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出土后,扁鹊却被移出了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扁鹊,华佗,史书,医书,孙十常,春秋战国

    说到古代的医学家,我们会想到最早尝百草来为人们鉴定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而哪些东西又和哪些东西相生相克的神农氏,也会想到后来奠定了中医基本框架的《黄帝内经》,还会想到华佗、想到李时珍、孙思邈。这些人物里,距离我们时间越近的,往往建立的形象也更清晰,远了的,免不得要有一些神话色彩了。毕竟早期

  • 扁鹊从教科书中删除?四川一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History纪实标签:扁鹊,司马迁,神医,古墓,史记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历经多代换朝,百废俱兴,也不难在这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诞生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无论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曾涌现大批学识广博的人才。文学界有“至圣先师”孔子,被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军事界有被鲁迅称赞“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治世之

  • 扁鹊为何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发现9本竹简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扁鹊,神医,司马迁,医书,竹简,后世

    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司马迁。提起扁鹊一定会联想到:“神医”二字,他在医学有着很高的成就,推动着中医的发展,医学界同样将扁鹊尊为古代中医学的鼻祖。然而这位被称为“神医”的人却被教科书移除了,近些年来,兴起了一阵“去鲁迅化”,删删减减了许多鲁迅文章,又移除了一些不合

  • 3岁的太子重病昏迷,请扁鹊看病,扁鹊:让王后陪我3天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扁鹊,齐王,神医,王一,宫女,太子,医学家

    3岁太子生病,齐王找来为影子扎针就能治病的神医。神医一看,狮子大开口:“相思病,王后归我,王宫归我,药到病除。”这天,扁鹊急着出诊,突然,一群带刀侍卫冲上来,拦住去路,不由分说押着他就走。侍卫押着扁鹊一路来到皇宫,齐王问:“你就是扁鹊?听说你的医术很厉害,为影子扎针就能治病?”扁鹊瞬间明白,抓他进宫

  • 扁鹊被语文课本移除 四川古墓曾出土9部医书 其身世之谜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宿越味道标签:扁鹊,古墓,史记,身世之谜,韩非,陪葬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我觉得这是歪理,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着实有些可笑,按照这个说法我还不能两次都踏进同一个小水塘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确实,当我们两次看似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但其实两次面对的河流已经完全不同

  • 国医大师李玉奇,被誉为“当代扁鹊”,他的5条养生秘诀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老程健康谈标签:李玉奇,扁鹊,养生,养生之道,中医,李老

    李玉奇是有着“当代扁鹊”之称的国医大师。他生于1917年,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的老师。他的舌诊堪称一绝,对于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诊疗方法,打破了胃癌不可逆的说法。年近百岁的李玉奇大师却不像此年龄的老者老态龙钟,而是体态康健,脑力充盛,脏腑无病,

  • 扁鹊为何被移出教科书! 专家, 你看他病人多大年纪, 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炎谈体育标签:扁鹊,神医,华佗,中医,医术,张仲景,教科书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史记》自从上古时期,神农氏遍尝百草,中医就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几千年来,中医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神医,比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神医扁鹊。扁鹊见蔡桓公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有一次见到蔡桓公,告诉蔡桓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