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生父的传说:异人怎样被吕不韦一步步利用

秦始皇生父的传说:异人怎样被吕不韦一步步利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3/12/29 11:35:38

重农抑商政策,大抵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奉行的准则。在此政策之下,民附于土地,而商人往往备受打压,难有出头之日。

在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有两名赫赫有名的商人。

一是助越灭吴的陶朱公范蠡,此公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留下潇洒自在的美誉。当年越王勾践受辱,卧薪尝胆,重用范蠡和文种,以三千越甲吞并拥有虎狼之师的吴国,隧称霸一方。

及越灭吴之后,范蠡知勾践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乃翩然离去,到濒海地区经商,被尊为“陶朱公”,后世为了增加一些桃色花边效果,说他携带西施一起浪迹天涯。

网络配图

当然,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西施,还存在一定争论。不过就史料而言,西施是杜撰出来的可能性极大。

另一个有名的商人则是吕不韦。时值战国,吕不韦作为阳翟商贾,往来于诸国,行到赵都邯郸,见到了当时在赵国为人质的异人,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私叹曰:“此奇货可居!”

恰好异人也是独在异乡,举目无亲,整日愁肠满怀,蓦然碰着吕不韦这个“良朋”,遂引为天涯知己,彼此往来日益,把心中羁旅之思一股脑儿说给吕不韦听。

吕不韦是个商人,按照现在的话说,他结识异人本来就是一场投资。于是,给异人献了一计,好让异人能从邯郸返回咸阳。

原来异人到赵为质之时,他的父亲名叫柱,先被封为安国君,后来立为秦国太子。太子共有子二十多人,他的正妻华阳夫人却膝下无子,而异人则是太子小妾夏姬所生。

吕不韦的计谋就是让异人取悦华阳夫人,拜她为母,将来好做嫡嗣。苦于异人既质于赵,无法离去,吕不韦遂自告奋勇,愿为其奔行游走。又慨出千金,半赠异人,让他结交天下宾客,为将来上位作势;半存私囊,作为西行入秦的打点费用。

吕不韦到了咸阳,先去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买通关节,托她将自己带到华阳夫人面前。

网络配图

等见到华阳夫人之后,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天花乱坠:“夫人无子,宜择贤过继,倘若等到年老色衰,并无子嗣承欢膝下,将来不免不被打入冷宫。现在异人身在赵国,心里却惦记着夫人,若将他收归膝下,立为嫡嗣,异人必会感恩戴德,夫人也是终身有靠,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华阳夫人听得怦然心动,当夜就梨花带雨向太子哭诉。太子本来就宠爱华阳夫人,哪能不依?又嘱托吕不韦将异人照顾周全,觅个良机,将他带回秦国。

吕不韦此次西行入秦,可谓洋洋得志,他回到邯郸之后,并不消停,又遍访美女,偏巧邯郸有一个歌姬,生得娉婷楚楚,温婉动人,遂花下重金,将此歌姬收罗门下,日日雨水,夜夜交欢,怀上了孩子。

此姬就是后来秦始皇的生母,史书上称为赵姬

吕不韦见时机已成熟,乃请异人入家宴席,酒至半酣,让赵姬盛妆出来劝酒,偎依身侧,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

异人不见犹可,见了这等花容月貌,顿时就一阵心饥难耐,偷眼望向赵姬,六神也变得无主。赵姬也是荒淫浪荡之人,本来就受了吕不韦的指示,又见异人这样年轻,一阵窃喜,暗送秋波,眉目传情,更将异人调戏得心痒难耐。

吕不韦早已将这些事情瞧在眼里,他也不道破,反而伏案大睡,以手做枕,发出了微微鼾声。

异人乘此机会,便去扯赵姬的衣袖,凑脸过去,想要占她的便宜。

赵姬半推半就,用手轻轻拍了拍异人的脸蛋,正要行床笫之欢。只听一阵拍案,接着便听呵斥声:“你想调戏我的歌姬吗?”

异人被这么一惊,回过头就见吕不韦坐于案旁,脸有怒色,顿时吓得双腿发软,跪倒于前,乞求宽恕。

网络配图

吕不韦却又是一阵冷笑:“我和你相交已久,没想到你却这样侮辱我。倘若爱我歌姬,便直言相告,我定将她送给你,又何必鬼鬼祟祟?”

异人闻言,心中一喜,不住磕头回应:“如果见赠,感恩不浅,他日如得富贵,必当相报!”

吕不韦却正色地说道:“交友贵有始终,你我既是朋友,我自当将这个歌姬送你。但我也有两个条件。”

异人这时已色迷心窍,根本就没多想,满口应承:“只要不要我命,什么条件都可答应!”

吕不韦遂开口道:“此姬是我最爱,如今忍痛割爱送与你。你要将她娶为正妻,她所生之子要立为嫡嗣!”

异人自是满口应承,方由吕不韦扶起。吕不韦又命赵姬坐在他的身侧,为他斟酒纵舞,直到黄昏,才叫了一辆车舆,将异人和赵姬送入客馆。

此时赵姬已怀孕两个月,异人却丝毫不知,只知每日狂欢,夜夜纵歌。约莫又过了八个月,赵姬腹中之子已满十月,偏偏是一个异种,没有生下来。又过了两个月,才呱呱坠地。

网络配图

异人见赵姬跟了自己十个月,才生下这个孩子,只当是亲生,并没有怀疑是吕不韦之子。恰逢此子生于正月,古时“正”同“政”,遂取名为政。

先秦时期,中国称氏不称姓,虽然秦是嬴姓,却是从赵国分立出去的。秦赵俱为赵氏,此子当时就被称为赵政,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秦始皇嬴政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晚年传位于朱允炆 为何不是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晚年辛辛苦苦培养几十年接班人太子朱标去世了,这时候的朱元璋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了,日后大明王朝的接班人到底要选择谁?这是关乎大明王朝国运的问题,容不得马虎。网络配图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单单马皇后就生育了4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如果要在儿子被选择接班人的话

  • 清朝历史上劳模皇帝:奏折批语胜似小论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清朝皇帝都很勤政,这是大家普遍承认的一个观点,即使是身处末世的皇帝溥仪在初期也有着中兴清王朝的雄心伟略,一个王朝总要竖起那么几位榜样式的人物来为后世皇帝当楷模,而当我们提到清朝皇帝的时候,最喜欢提的就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个是雄才大略,一个是勤政如命,还有一个是运气极好,总之这几位皇帝成

  • 三国高顺:吕布都不敢用曹操也不敢留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据历史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不喜爱饮酒,他所统率的部队也是非常精锐,有一个称号叫做“陷阵营”。还曾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击打败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曾跟随着吕布四处打仗,带领了将近七百余人,但是号称有千人,可见将士多么的勇猛。他

  • 朱元璋高明的卫所制度:养兵百万 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高明的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他曾夸口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从京师到府州,都设立了卫、所。按照明制,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

  • 百密一疏:奇才诸葛亮也曾三次中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也许不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他却是知名度最大的一个。其原因要归功于《三国演义》,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诸葛亮这一形象。小编今天不是要说诸葛亮有多聪明,而是要讲讲诸葛亮百密一疏,勿中他人计谋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

  • 晋武帝为何纵容手下奢靡:要群臣一齐玩物丧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武帝

    相比较那些地痞,以及由地痞转化的官痞来,文学家的流氓化显然更具有“影响力”,称他们是“流氓精英”并不“过誉”。提及“精英”流氓化朝代,西晋当列头牌。西晋以奢侈成风闻名,彼时社会虽贫富悬殊,但享乐主义至上。整个社会弥漫着“我堕落我快乐”。尽管享乐主义打破了虚伪的礼法,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并直率地加以表

  • 电视剧最爱的乾隆爷 是清朝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

    以前看清宫戏总觉得乾隆好像没啥正事,老混在女人堆里管那些三姑六婆的事。这当然有些戏剧化了,早年的乾隆也是很刻苦的,事必躬亲,将国家治理的很好,不然哪来的康乾盛世。网络配图不过晚年的乾隆还真如电视剧中那样,没啥正事了,带一大帮美女到处游山玩水。晚年的乾隆皇帝不但荒于政事,并且好大喜功,疏远忠臣,亲近那

  • 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伯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上保护了刘邦。身为楚国重臣、项羽叔父的项伯,为什么要在大战前夜

  • 朱元璋将孟子逐出孔庙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1.明太祖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翻看《孟子》时,突然大发雷霆。紧接着,他命令人将孟子逐出孔庙,不得配享。并狠狠地说上一句:“(诸大臣)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接到这个圣旨,满朝文武皆惊恐不知所措。朱元璋对《论语》爱不释手,十分敬佩孔子。而孟子是发挥孔子仁义思想的“亚圣”,为什么他如此讨厌孟

  • 京师保卫战:明英宗被俘 蒙古瓦剌兵围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英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十几万明军被歼,就连英宗也做了俘虏。这场形如儿戏的御驾亲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土木之变”。网络配图“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