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班天子元顺帝与高丽奇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

鲁班天子元顺帝与高丽奇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30 更新时间:2024/1/3 12:40:31

元顺帝,原名妥欢帖睦尔,庙号惠宗,“顺帝”是明朝后人为其追加的封号。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即位时元朝曾经的辉煌已经是过往云烟。众人多知道元顺帝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却鲜有人知道元顺帝鲁班天子的称号。

元顺帝鲁班天子这个称号并非浪得虚名,虽然政治上他不是一个好皇帝,生活作风上不像一个皇帝所为,但在设计上,他绝对是一名天才人物。元顺帝有一个思维巧妙的头脑,长着一双灵巧的手,他特别擅长设计制作一些东西。他曾经在宫苑中建造了一艘龙船,龙船体型巨大,龙船的设计和造型独特,船上的各处设计都与众不同。

这艘龙船,从船头到船尾有一百二十尺长,宽二十尺。船头上雕刻的龙头栩栩如生,充满了皇室的霸气与尊贵,船身上雕刻出了层层龙鳞,船尾处的龙尾也生动形象。从皇宫内到皇宫外,再到江河之上,元顺帝和众人在船上游玩享乐。龙船在水中行驶的时候,龙头、龙眼、龙口、龙爪以及龙尾都会活动,远远看去,犹如真龙一般。

元顺帝还制作了一个宫漏,用来计量时间。宫漏高约六七尺,其中暗藏储水和提水的装置。宫漏上的构造与装饰栩栩如生,无论白天夜晚,它都能精确报时,分毫不差。特别是在它上面有一个日月宫,宫前有六个仙人,每天子午时刻,仙人自动走过仙桥,走到三圣殿,之后再回到原位。这样精巧的作品,世上罕有,所以元顺帝才会有鲁班天子这样一个称号。

元顺帝与奇皇后

元顺帝与奇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奇皇后是元顺帝的第三个正宫皇后,全名叫奇承娘。奇承娘是高丽人,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奇承娘刚开始入宫之时是以奉茶侍女的身份侍奉元顺帝的,后来元顺帝见奇承娘长得漂亮,并且伶俐很合自己的胃口,便开始宠幸奇承娘。

由于元顺帝开始迷恋奇承娘引得正宫皇后钦察答纳失里特别的生气,还特地羞辱了奇承娘,此时的奇承娘也只能忍受。直到后来答纳失里的兄弟谋反失败,被废除后位悄然赐死之后,元顺帝一心想封奇承娘为皇后,可是却遭到了权臣伯颜的反对。元顺帝便只好作罢,封了伯颜忽都做了第二个正宫皇后。不过,元顺帝对奇承娘的宠爱并没有减少,当奇承娘为元顺帝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元顺帝就册封奇承娘为奇皇后,是与伯颜忽都地位并列的第二皇后,甚至后宫的大权都由奇皇后掌握着。

虽说奇皇后已经被封为皇后,可毕竟有一正一副,作为副皇后的奇承娘心里也不是滋味,对元顺帝也起了异心,曾想联合皇太子将元顺帝拖下皇位,却遭到丞相太平的极力反对,奇皇后大怒,污蔑丞相之后不久又将其害死。元朝末年伯颜忽都皇后驾崩,元顺帝考虑到后宫嫔妃皆多为汉室不便立后,便把正宫的位置给了奇承娘,得到了正宫的位置之后,元顺帝与奇皇后的感情也大好,没有了之前的争锋相对,奇皇后也是相当的满意。元朝末期,元顺帝与奇皇后等人逃到和林建立北元,第二年奇皇后就死了。

奇皇后喜欢元顺帝吗

奇皇后是因为自己的父母被元朝丞相杀害,所以想着进入宫中。怀着仇恨的奇皇后一步步从小宫女晋升成为元朝皇后。元顺帝对奇皇后是宠爱有加,一直到他生病去世之前还一心想着奇皇后。但是因为仇恨而混进宫中的奇皇后喜欢元顺帝吗?

奇皇后本来是高丽人奇子敖的女儿,而自己的父母因为被元朝丞相迫害,所以迫使她走上复仇的道路。为了能够打击自己的政敌,她抓住元顺帝的心,让他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且奇皇后深知自己是一名弱女子,想要对抗元朝丞相就只能爬到比他职位更高的地方。所以她进入宫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元朝皇帝俘获在自己的手下。进宫做小宫女也只是她开始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她的长相艳美,懂得察言观色,轻而易举地就俘获了元顺帝,并且元顺帝对她是百依百顺。得益于元顺帝对奇皇后的宠爱,奇皇后一步步地利用元顺帝,不断地干扰朝政,最终将自己的杀父仇人迫害而亡。

面对元顺帝对自己的喜爱,最后的奇皇后喜欢元顺帝吗,她是否有被元顺帝所感化。在史记中没有人记载他们之间的感情事件,而作为旁人的观众,是无法从史书以及影视作品中得知“奇皇后喜欢元顺帝吗”这个答案的。这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了。或许面对元顺帝,奇皇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心喜欢过他,也许在曾经的某一刻,她曾被这个男人感动过。

奇皇后元顺帝怎么死的

电视剧《奇皇后》是根据韩国真实历史改变的。13年由mbc电视台制作而成,其演员素质水平整体较高,而且服装精美,道具考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有一些艺术化的美好加工,所以一经引进国内就在影视圈获得极好的口碑。尤其在网络上,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

《奇皇后》要说是一部历史剧,其实更多的从女性角度来看历史。此剧讲述了奇皇后这一生的坎坷荆棘,从一个身份低微的宫女一步步变成元朝皇后。而她与元顺帝之间存在真爱吗?也成了观众讨论的一个话题。历史剧中,男女间的情爱从来不是穿整部剧的主线。从电视剧中介绍她是不爱元顺帝的,局势所迫身不由己而已。而奇皇后元顺帝又是怎么死的成了一个谜,在电视剧第48集时终于播到了元顺帝的死因。这个元顺帝其实是病死的,自古以来皇帝病死并不是奇怪的事。这个元顺帝逝世之后,奇皇后就开始摄政,独揽大权。作为一部女人大戏奇皇后这个奇女子是怎样一步步爬上朝政而且是怎么死的,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奇皇后》元顺帝怎么死的这个死因并不蹊跷,在古代,皇帝这个位置有多少人虎视眈眈。而历史上的皇帝被暗杀的被下毒的也不是少数,而元顺帝的病死放在今天看来也算是没有受什么苦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生父的传说:异人怎样被吕不韦一步步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生父的传说:

    重农抑商政策,大抵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奉行的准则。在此政策之下,民附于土地,而商人往往备受打压,难有出头之日。在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有两名赫赫有名的商人。一是助越灭吴的陶朱公范蠡,此公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留下潇洒自在的美誉。当年越王勾践受辱,卧薪尝胆,

  • 朱元璋晚年传位于朱允炆 为何不是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晚年辛辛苦苦培养几十年接班人太子朱标去世了,这时候的朱元璋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了,日后大明王朝的接班人到底要选择谁?这是关乎大明王朝国运的问题,容不得马虎。网络配图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单单马皇后就生育了4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如果要在儿子被选择接班人的话

  • 清朝历史上劳模皇帝:奏折批语胜似小论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

    清朝皇帝都很勤政,这是大家普遍承认的一个观点,即使是身处末世的皇帝溥仪在初期也有着中兴清王朝的雄心伟略,一个王朝总要竖起那么几位榜样式的人物来为后世皇帝当楷模,而当我们提到清朝皇帝的时候,最喜欢提的就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个是雄才大略,一个是勤政如命,还有一个是运气极好,总之这几位皇帝成

  • 三国高顺:吕布都不敢用曹操也不敢留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据历史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不喜爱饮酒,他所统率的部队也是非常精锐,有一个称号叫做“陷阵营”。还曾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击打败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曾跟随着吕布四处打仗,带领了将近七百余人,但是号称有千人,可见将士多么的勇猛。他

  • 朱元璋高明的卫所制度:养兵百万 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高明的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他曾夸口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从京师到府州,都设立了卫、所。按照明制,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

  • 百密一疏:奇才诸葛亮也曾三次中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也许不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他却是知名度最大的一个。其原因要归功于《三国演义》,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诸葛亮这一形象。小编今天不是要说诸葛亮有多聪明,而是要讲讲诸葛亮百密一疏,勿中他人计谋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

  • 晋武帝为何纵容手下奢靡:要群臣一齐玩物丧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武帝

    相比较那些地痞,以及由地痞转化的官痞来,文学家的流氓化显然更具有“影响力”,称他们是“流氓精英”并不“过誉”。提及“精英”流氓化朝代,西晋当列头牌。西晋以奢侈成风闻名,彼时社会虽贫富悬殊,但享乐主义至上。整个社会弥漫着“我堕落我快乐”。尽管享乐主义打破了虚伪的礼法,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并直率地加以表

  • 电视剧最爱的乾隆爷 是清朝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

    以前看清宫戏总觉得乾隆好像没啥正事,老混在女人堆里管那些三姑六婆的事。这当然有些戏剧化了,早年的乾隆也是很刻苦的,事必躬亲,将国家治理的很好,不然哪来的康乾盛世。网络配图不过晚年的乾隆还真如电视剧中那样,没啥正事了,带一大帮美女到处游山玩水。晚年的乾隆皇帝不但荒于政事,并且好大喜功,疏远忠臣,亲近那

  • 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伯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上保护了刘邦。身为楚国重臣、项羽叔父的项伯,为什么要在大战前夜

  • 朱元璋将孟子逐出孔庙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1.明太祖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翻看《孟子》时,突然大发雷霆。紧接着,他命令人将孟子逐出孔庙,不得配享。并狠狠地说上一句:“(诸大臣)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接到这个圣旨,满朝文武皆惊恐不知所措。朱元璋对《论语》爱不释手,十分敬佩孔子。而孟子是发挥孔子仁义思想的“亚圣”,为什么他如此讨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