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完董卓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杀完董卓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4/3/29 16:49:36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借助西北军阀董卓的势力除掉朝中宦官势力,虽然宦官被消灭了,但董卓也入京并掌控了朝中大权,何进被杀。对于董卓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逆贼,作为朝中重臣的王允密谋杀死董卓,为民除害,重振汉室。

董卓有一位骁勇善战的义子,名叫吕布。吕布与董卓的爱妻关系暧昧不清,吕布担心董卓发现此事后不放过自已,因而与王允联手杀死了董卓。

王允除掉董卓之后,被天下人视为清除逆贼、拯救汉室的大忠臣大英雄,他本身就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司徒大人,这时更可以凭借功臣的身份在朝中继续向上发展,辅佐汉献帝治理国家,一展抱负。

但事实恰恰相反,董卓死了两个月之后,王允也被杀死了,汉王朝的命运也岌岌可危。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地步,与王允的所作所为有重要关系。

一、杀害蔡邕心狠手辣

蔡邕是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她的女儿就是历史上顶顶有名的大才女蔡文姬。董卓对于蔡邕这位名士是极其尊重的,他掌权后,强行将蔡邕封为祭酒,还曾“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蔡邕本来无心于仕途,当上此官也是因为董卓给他施加压力才勉为其难地答应。虽然董卓天性残忍粗暴,但对蔡邕说的话还是能听进去的。

听到董卓被杀死的消息时,蔡邕就坐在王允身旁,他回想起董卓对他的好,以及董卓对他的尊重有加,为之动容,不禁叹气。王允看到蔡邕叹气的样子,极为不悦,顿时脸色大变,怒斥蔡邕是逆贼董卓的同伙,立马就要把他打入牢狱并给他治罪。

蔡邕当时正在修著汉史,于是他恳求王允,无论王允要毁掉他的面容还是砍掉他的双脚,只要能留他一命,让他把继续写汉史就好。群臣也纷纷为蔡邕求情,毕竟蔡邕只是叹了口气,总不至于为此而被定下大罪吧。

但王允偏偏不像蔡邕说的那样将他毁容剁脚,而是直接拿走了他的性命。王允的这种一意孤行,心狠手辣的做法极其为人诟病。蔡邕是当时社会上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常高的名士,连残暴的董卓都对他敬重得很,还给他加官进爵,王允这种做法甚至还不如董卓。

王允杀害蔡邕,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董卓刚死,王允担心董卓的旧部对自已不顺从,为了显示自已的威严,想用杀一儆百的方式来震慑他们,于是蔡邕就成了这个牺牲品。二是,自古文人相轻,蔡邕的才华和影响力都超过王允,王允因嫉妒贤能而起了杀心。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王允杀蔡邕的事在当时已经激起了公愤。只不过王允刚设计杀掉了董卓,算是立了大功一件。全国上下的人当时正为除掉董卓而庆祝,就没把对这件事的愤怒表现出来。

但人们私下里都认为蔡邕本身并没犯什么罪,王允却杀死蔡邕,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样做太过狠毒,太没人性了。况且,在董卓被杀后,汉室朝廷将来的振兴和发展还需要像蔡邕这样的人才,而且他正在修汉史,这项重大的工作还未完成,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杀他。

二、失去人心孤立无援

董卓死后,王允大权在握,但他没能处理好跟内部很多人的关系。他对于先前依附于董卓的大臣进行清算,然而曾经顺从董卓的人很多,连他自已以前也是在董卓的关照之下才保住了官职的。由于他的不近人情,而引起同僚们的诸多不满。

他甚至也没能维护好与吕布的关系。在合谋刺杀董卓的事中,王允是策划者,吕布听从他的计谋并按他的意思行动,但他从来没把吕布当成自已人对待,后来吕布看清王允一直都是利用自已,也就不再拼死为他效力了。

董卓是军阀出身,正是由于握有兵权,他才得以强势地操纵朝廷三年时间。而王允与他完全不同,根本没能得到强大的军队的支持。

这就意味着,如果朝廷再被叛军攻击的话,王允是没有能力抽调强大的部队来进行反击和保卫皇权的。

当时两支主要的军队,一队是西凉残存部队,他们较分散,但把守着军事要地,王允很难攻下他们。另一队是曾讨伐董卓的关东部队,其名义上是汉朝的正规军,其实是在军阀麾下的私人军队,从未真正听命于王允。

三、董卓余部攻占长安

董卓死后,他之前的部将郭汜李傕等人还指挥着西凉的大批精兵强将,一开始他们想向朝廷请降,跟王允谈和解的事,但王允却拒绝了。别无选择之时,李傕、郭汜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率领大批人马反攻长安。

长安城很快被李傕、郭汜的军队所围困,吕布的军队被他们打得节节败退,王允想请关东军来支援,但关东军袖手旁观,没有出手援助。吕布军队彻底被打败,叛军即将攻陷长安城。

王允掌权后,任命同郡人宋翼和王宏为左冯翊、右扶风,也就是这两人掌握兵权,作为保护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火墙。李傕带兵进攻长安时,想出一条计谋,即传了一道圣旨给宋翼和王宏,要把他们二人调离长安。

王宏识破了李傕的计策,但宋翼却相信了李傕,想遵照圣旨行事,王宏让宋翼和自已联手向李傕军队进攻,却遭到宋翼拒绝。不久之后,李傕率军打败宋翼和王宏的军队,攻破长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王允不能任人唯贤,只是重用自已的亲信,才造成这种结果。

生死存亡之际,王允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坚称以死报国,为国捐躯。最后,王允及其全家都被叛军杀死。而此时距离董卓死时只有两个月时间,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李傕、郭汜之后完全控制了汉朝廷及上上下下的官员,长安城中的百姓也饱受战争的摧残。原先已经铲除了逆贼的汉室朝廷又一次失去了实权,面对着前途未卜的命运,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四、总结

王允虽然富于谋略,但他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在处理蔡邕的事情上手段毒辣,而且是出于自已的私心杀害了这个对国家极为有用的人才,足见其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因此他渐渐失去人心。

同时,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为他的后盾,在处理董卓余部问题时,缺乏远见,没有做到审时度势。这导致了叛军对汉王朝的强势反攻,而王允一方的抵御能力较弱,从而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而朝廷也走向覆灭的命运。

标签: 董卓王允吕布何进宦官

更多文章

  • 杀掉董卓后,王允为何没能控制局势,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董卓,王允,吕布,皇甫嵩,汉献帝,刘协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的大臣。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对于王允来说,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受到百姓的支持。但是,在东汉末年,王允陷入到朝廷的斗争中,一度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

  • 洛阳城破吕布临走不忘王允,王允:错看他们害了你,你走吧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吕布,王允,董卓,皇甫嵩,何进

    洛阳皇城内,绝望的董卓高呼:吾儿奉先何在随后吕布满脸肃杀而出,方天画戟那么一横摆,就让董卓含恨身死,眼眸中满含不甘的怨恨,义子,逆子,居然为了女人弑父。《三国演义》的连环计无疑是生动的故事,凄美中充满浪漫,浪漫后都是满满的阴谋。貂蝉和吕布,一个战将无双,一个绝代佳人,却都落入一人套中。这人就是王允,

  • 董卓死后,如果王允重用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董卓,王允,曹操,孙策,袁绍,何进

    东汉末,所有野心不小的军阀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请董卓进京,结果引狼入室。他临死前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但是董卓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废弘农王立汉献帝,摧毁刘氏皇权的同时,也让各路军阀觊觎权力的野心大增。王允献貂蝉(剧照)司徒王允忍辱负重,假意顺从董卓,然后用离间计除掉董

  • 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王允,汉室,董卓,李傕,太守,张让,吕布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和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

  • 别说没有貂蝉了,就算没有王允,吕布也一定要杀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袁绍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7)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董卓于是一家独大

  • 吕布和王允杀掉董卓后,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逃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吕布,王允,董卓,曹操,李傕,三国,汉朝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汉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当然,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

  •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