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铲除董卓、本该匡扶汉室的王允,为什么最后走向失败的结局?

铲除董卓、本该匡扶汉室的王允,为什么最后走向失败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4/6/9 12:45:03

东汉末年,是一个多事之际,在各地诸侯军阀各自招兵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无视皇帝权威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在汉室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汉室消灭奸贼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保护年幼的皇帝,重新为皇帝树立起了权威,这个人就是王允

王允是真正的汉室的忠臣,但是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都十分的清楚,王允虽然是汉室王朝的大功臣,但是后期的下场确是十分的凄惨,那么王允是怎么一步一步将自己推进死亡的深渊的?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皇帝的昏聩无能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外戚集团和宦官势力的矛盾愈加的恶劣,董卓借此机会带着他的西凉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洛阳城,凭借着西凉大军的声势和救驾有功董卓为所欲为,废除了汉少帝,改立更有利于自己控制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了汉室朝廷的朝政大权。

董卓自打成了汉室的实际掌权人后,并没有为天下的发展做出贡献,反而施行暴政。董卓毒杀太后,培养亲信,广植党羽,统一管理兵权,排挤和武力镇压那些不听从自己命令的臣子,他的部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董卓的种种做法让汉室的臣子们所不齿,一时间民声哀怨,各路诸侯打起了伐董大旗,推举出身于四世三公世家的袁绍为伐董联军的盟主,向董卓正式发起了征讨。

本来伐董大军声势浩荡,董卓的心里也甚是恐慌不安。但是无奈伐董联军各有各的盘算,雷声大雨点小,只有孙坚、曹操、王匡等人与董卓有过正面的交锋,其余的人根本就没有使出自己的全力去讨伐董卓,只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因此董卓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侵害,朝中大臣由喜变忧。眼见着各路诸侯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董卓了,这个时候关键性的人物王允出现了。

人物简介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与许多世家名士都交好,在当地影响颇深。王允自幼就饱读诗书,洁身自好,是一个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他时常忧心国家的兴亡,一心想成为汉室的栋梁之才。王允曾经在宦官掌权时与十常侍不合,备受针对,仕途非常不顺利,还有生命危险,不得已隐姓埋名。后来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又被征召入仕。

铲董大计

如果此时的东汉不是呈现颓势的话,以王允的根基和实力本能顺利的扬名立万,只可惜生逢乱世有太多的变数。董卓掌控朝政大权后,无视皇帝的权威,汉献帝成了一个傀儡皇帝,而董卓的种种恶行已经达到了天怒人怨的境地。

王允深深的意识到董卓就是汉室基业的毒瘤,为此王允一心想要寻找机会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当时的董卓权势滔天,掌握兵权,党羽众多,且董卓生性残暴嗜血,如果和董卓硬碰硬的话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想对付董卓只能靠智取。

王允为此隐忍不发,迷惑董卓,董卓在洛阳毕竟是属于外来势力,为了进一步让自己在洛阳城中站稳脚跟,所以他一直在拉拢朝中的各个势力归顺与自己。

因此王允顺势而为,在表面上对董卓十分的恭敬,听之任之,表示自己的投诚,好让董卓对自己放松戒备,但是在暗中王允一直在细心地谋划铲除董卓的周密行动。

而董卓见王允有谋略才华,对自己又是忠心耿耿,对王允很是信任,一时间王允成了董卓的心腹亲信,这也为王允更好的铲除董卓提供了便利的机会。

首先王允要做的就是控制住一部分的武装力量,为压制董卓的兵力做准备。王允联合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并且众人极力推荐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便于掌握地方的武装势力。

士孙瑞等人打着讨伐袁术大军的旗号带领兵马出道武关,但是董卓生性多疑,士孙瑞的做法引起了董卓的不安,于是王允顺从董卓的意思把士孙瑞留在都城,将杨瓒改为尚书。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春天,自然灾害频繁,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于是王允、士孙瑞在登台祭祀祈求神灵的时候,再次商量铲除董卓。王允建议可以找个内应,来个里应外合将董卓一举拿下。于是吕布成了王允的内应的首要人选。

当时董卓因害怕各路诸侯军阀派人来暗杀自己,因此一直让自己的义子吕布陪伴在左右,吕布是董卓的心腹。王允洞悉了董卓与吕布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吕布虽然是董卓的义子和心腹,但是由于董卓的残暴多疑,吕布一直都战战兢兢的,而吕布又与董卓的一名爱妾有染,更是害怕董卓发现会杀了自己,于是有了反叛董卓的心思。

而王允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拉拢吕布,向吕布抛出了橄榄枝,劝吕布不要认贼作父,要为了大义铲除奸佞。在王允的劝说下两人一拍即合,在伐董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的战线。

王允等人如今各项准备已经充分,缺的就是一个时机。同年四月,汉献帝大病初愈,王允等人借着朝廷百官在未央宫恭贺天子大病初愈龙体安康的机会,安排吕布和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装扮成宫中侍卫的模样在宫殿两边侧门潜伏,当董卓在侧门出现时直接拿下。此计策很是成功,董卓就这么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

王允之死

董卓的死让天下人都很是欣喜雀跃,而王允顺应时代的潮流斩杀佞臣董卓的英雄举动受到了天下人的称赞和朝廷的封赏。

此时此刻的王允可以说是大汉王朝的救命英雄,若是按照正确方向发展的话,王允可以带领汉朝的臣子们恢复大汉王朝往日的兴盛景象。

但是王允的智商却和他在设计诛杀董卓之时判若两人,做了两件最不该做的事,不仅让汉室朝政更加的混乱不堪,也将自己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第一,王允以反贼的罪名处死了文人界很有名望的蔡邕。蔡邕是一个忠义与才华并存的人,但是王允是非不分处死了蔡邕,让天下的文人名士都寒了心,使得人人自危,王允的错误举动彻底失去了文武百官对他的拥立和敬佩。

第二,王允逼反了董卓的旧部郭汜李傕等人。当董卓死后,这两个人一心想投靠汉室得到赦免,就算得不到重用可以平安回到老家度日也是好的。

但是王允执意要将这两人处死,郭汜、李傕为了自保听从了谋士贾诩的意见率领手中的西凉大军卷土重来杀回了洛阳城,拿下了长安,王允也被郭、李二人下令处死,自此汉室名存实亡。

王允本可以成为治世的能臣,但是却因为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成了汉室王朝覆灭的凶手,自己把自己一步步的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标签: 董卓王允吕布汉献帝宦官曹操

更多文章

  • 杀完董卓之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瑞丽谈科技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贾诩,东汉末年

    《三国演义》开篇便写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有的封建王朝大抵都是这样发展的,从前朝的手里夺过江山,再衰弱,再灭亡。自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起,东汉也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军阀混乱,直至三国建立,三足鼎立。但若是谈起东汉混战开始的破口,恐怕是非“吕布杀董卓”这一著名历史事件不可

  • 古代名人智慧:王允美人离间除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王允,董卓,吕布,貂蝉,太师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东汉末年,奸相董卓大权独揽,僭越天子,在朝廷为非作歹。司徒王允忧心如焚,想为朝廷除掉董卓这一心腹之患,怎奈无计可施。有一天夜晚,他正在后花园苦思冥想,暗自垂泪,府中歌妓貂蝉出现在他面前。貂蝉容貌出众,美若天仙。王允一见她,忽然灵机一动,一个主意出现在他脑中。于是,他把貂蝉叫到

  • 杀完董卓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何进,宦官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借助西北军阀董卓的势力除掉朝中宦官势力,虽然宦官被消灭了,但董卓也入京并掌控了朝中大权,何进被杀。对于董卓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逆贼,作为朝中重臣的王允密谋杀死董卓,为民除害,重振汉室。董卓有一位骁勇善战的义子,名叫吕布。吕布与董卓的爱妻关系暧昧不清,吕布担心董卓发现此事后不放过自

  • 杀掉董卓后,王允为何没能控制局势,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董卓,王允,吕布,皇甫嵩,汉献帝,刘协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的大臣。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对于王允来说,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受到百姓的支持。但是,在东汉末年,王允陷入到朝廷的斗争中,一度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

  • 洛阳城破吕布临走不忘王允,王允:错看他们害了你,你走吧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吕布,王允,董卓,皇甫嵩,何进

    洛阳皇城内,绝望的董卓高呼:吾儿奉先何在随后吕布满脸肃杀而出,方天画戟那么一横摆,就让董卓含恨身死,眼眸中满含不甘的怨恨,义子,逆子,居然为了女人弑父。《三国演义》的连环计无疑是生动的故事,凄美中充满浪漫,浪漫后都是满满的阴谋。貂蝉和吕布,一个战将无双,一个绝代佳人,却都落入一人套中。这人就是王允,

  • 董卓死后,如果王允重用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董卓,王允,曹操,孙策,袁绍,何进

    东汉末,所有野心不小的军阀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请董卓进京,结果引狼入室。他临死前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但是董卓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废弘农王立汉献帝,摧毁刘氏皇权的同时,也让各路军阀觊觎权力的野心大增。王允献貂蝉(剧照)司徒王允忍辱负重,假意顺从董卓,然后用离间计除掉董

  • 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王允,汉室,董卓,李傕,太守,张让,吕布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和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

  • 别说没有貂蝉了,就算没有王允,吕布也一定要杀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袁绍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7)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董卓于是一家独大

  • 吕布和王允杀掉董卓后,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逃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吕布,王允,董卓,曹操,李傕,三国,汉朝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汉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当然,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