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丞相翟方进被赐死的原因

丞相翟方进被赐死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姐历史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7:36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落后,人们对于一些异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十分恐惧。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数会被古人们看作是上天带来的示。在人们眼中,通常来说,如果天降异象或是发生自然灾害,往往是和皇帝的德行直接挂钩的。但在汉朝汉成帝时期,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后,却直接赐死了当时的丞相翟方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翟方进被赐死的幕后真相又是什么?

成长历程

翟方进的身世很可怜,从小他的生母就去世了,他是在父亲和继母的抚养之下长大的。翟方进的父亲博览群书,在当地担任学一职,受到百姓的爱,德高望重。受到父亲的影响,翟方进也从小就热爱读书,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原本在父亲的抚育下,翟方进也许之后会成为和父亲一样有学问,有声望的人。可是他十几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家里的顶梁柱走后,这个家也就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变得岌岌可危。自此,翟方进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为了维持生计,年幼的他被迫出门找些活计。好在,父亲在世时和当地的太守有一些交情,他就进了太守府,做了一个小吏。无奈,翟方进这个人情商太低,经常将差事办的一塌糊涂,惹来了上级的不满。于是,这份差事做了没多久,翟方进就失业了。

官场沉浮

离开太守府后,继母带翟方进去找到了一个叫做“蔡公”的有声望的老人。蔡公认为,翟方进只要专心读书,做学问研究,日后便有封侯拜相的机会。翟方进很高兴,听了蔡公的话之后,他就回去潜心读书。后来他参加选官考试时,果然通过了考试难度最大的一科,顺利地进入太学。此后,翟方进的官途一直十分平坦,他一路升迁,直至坐上博士的位置。

原本,对于情商不高的翟方进来说,在太学专门做做学术研究、传授知识,是最合适不过的岗位了。但翟方进的志并不在此,所以后来,有了升迁的机会时,他就果断的离开了太学去了地方担任太史。

做了太史之后,翟方进工作勤勤恳恳,渐渐的在地方累积了一些好名声。后来因为政绩突出,他被调回中央,担任了丞相司直。丞相司直这个职位是非常得罪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辅佐丞相检举一些官员。在职一年多时间里,翟方进检举的人不计其数,在朝堂中为自己树立了许多敌人。

背后的死因

绥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七年,汉朝接连发生了洪水、日蚀等一系列异常现象,朝野上下一片惶恐。就在汉成帝束手无措之时,朝中突然出现了一大批从前和翟方进交恶的人联名上书。他们认为,天降异象,是上天不满的表现,如果不设法平息上天的怒火,百姓将无法安居乐业。而他们提出的平息上天怒火的方式,就是让为相九年的翟方进去代替皇帝祭天。汉成帝听完,当即就传翟方进入宫,赐他自尽。

让翟方进替自己背锅,皇帝多少还是有些心虚,把翟方进赐死后,他对外宣称:翟方进是在宫中突然暴毙身亡。其实,关于汉成帝赐死翟方进这个决定,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翟方进担任丞相的这几年当中,得罪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当异象出现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人纷纷上书,趁机弹劾他。而翟方进这个人又过于固执刻板,根本不懂顺从汉成帝的心意,汉成帝对他的不满,也早就埋在了心中。

标签: 丞相太守翟方进孝成皇帝

更多文章

  • 幽默笑话-是曹参还是曾参?

    历史解密编辑:流泪的牛排标签:曹参,曾参,先祖,义士,京城

    相传在明朝时,一年举行科举考试,四海八方的学子都纷纷赶往京城考试,其中有两名学子结伴而行,一名姓曾,一名姓曹。他们两个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看见了一座坟墓。墓前立有石碑,姓曾的望见石碑上的字,连忙跪拜,说:“此乃本家先祖大圣人曾参之墓也。”姓曹的也不甘示弱,只见他探头细看,慌忙跪拜,口称:“此乃本家先人

  • 上海最“仙境”的寺院,曹王禅寺,纪念汉相曹参,一半是花园

    历史解密编辑:末路433里标签:曹参,曹王禅寺,寺庙,天王殿,大雄宝殿,照壁

    曹王禅寺位于上海嘉定区徐行镇,史传为曹王祠,有纪念汉相曹参、曹植、李唐等说法,并未有史料佐证。曹王为中国古代王爵之一,历朝封曹王者22人。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明也被封为曹王,其后代世袭,历七任。无论如何,寺庙总是老百姓希望和寄托所在,所有神灵都值得膜拜。第一次去曹王禅寺,看看大门就感觉这个寺庙不简单。

  • 曹操的爷爷曹腾真的是宦官?他为何能辅佐5代君王?先祖是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曹操,曹腾,曹参,宦官,梁冀

    古代非常看重嗣子,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亲生的孩子,只要能继承香火,那么就是自己家的孩子。所以袁绍之所以在原来家里地位低,那是因为他是庶出,无法继承香火,没有任何地位。可是过继给叔叔袁成以后,在老袁家地位就高了。过去袁术瞧不起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后来必须要尊称自己亲哥哥一声堂兄。同样的道理,宦官曹腾以曹

  • 曹氏名将:曹参、曹彬、曹真、曹友闻、曹文诏,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彬,曹真,曹文诏,曹参,曹操

    10、曹休,魏国名将,骁勇善战,掌管“虎豹骑”。218年汉中之战,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主动进攻吴兰,将其打败,张飞的伏击计划失败,只能退走。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曹休担任辅政大臣,都督扬州军务,多次击败吴军,威名远扬。228年,曹叡轻敌冒进,孙权御驾亲征,魏军在石亭之战中失败,但主力返回。09、曹仁,

  • 刘邦评功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为何会有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汉朝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但是,是不是第一功臣,必须要用实力说话。在刘邦看来,萧何就是第一功臣?为何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为刘邦有私心。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这个谋士退隐了,若是治理天下,张良是指望不上了。韩信是一个武将,

  • 让这些人戴萧何张良帽子,舞曹参樊哙刀枪,刘备孙权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良,刘备,孙权,曹参,樊哙,萧何,五虎上将

    论起出谋划策,在主公三分天下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们肯定会想起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昭鲁肃诸葛瑾,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文臣谋士。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其实是文武不分家的,这些人们眼中弱不禁风不会骑马只会坐车的文人雅士,打起仗来,也都是狠角色,他们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出

  • 曹操跟曹参有关系吗?曹操家族到底来自何处?曹家仇人写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曹操,曹参,魏武帝,宦官,黄帝

    三国时期的名人,魏武帝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一直以来都鼓捣不清,正史加野史,合起来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也都不太相信最正经的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史书《三国志》中所讲的,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的说法。好吧,这个记载确实简单了些,和同时期的枭雄刘备被明明白白记载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相比,底气略显不足

  • 丞相萧何死后,大力推荐曹参为相,为何不是陈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何,曹参,三毛,刘邦,丞相

    关于西汉丞相的任职,其实早在刘邦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内定好了。当初刘邦躺在床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吕后问他,丞相萧何百年之后,谁来当丞相比较合适呢?刘邦的回答是曹参。然后吕后说,那曹参之后呢?刘邦说陈平可以,但是,陈平不能独自担当如此大任,让他和王陵一起就可以了。吕后又问刘邦,那陈平、王陵之后呢?刘

  • 萧何和曹参的名望比刘邦都高,为何推举他做主公?背后真相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萧何,曹参,刘邦,高祖,项羽

    文/格瓦拉同志汉高帝刘邦起兵之初,不过是一个藏匿在山中的逃犯头子,而且在老家的口碑极差,他之所以成为义军首领,完全是拜萧何、曹参所赐。当时无论是身份还是名望,萧、曹二人更有资格担任沛公,但出于一种很“鸡贼”的心理,他们最终把位子让给刘邦,当然也就错失当上皇帝的机会。那么,萧何、曹参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

  • 刘邦给大汉的功臣们排名,曹参第二,第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刘邦,曹参,萧何,项羽,皇上,夏侯婴

    实用历史·大汉篇·7大汉建立后,刘邦最开心,因为当了皇帝,其次开心的,便是他那些功臣们,毕竟要分红了。为此,刘邦给大汉的功臣们排了名,入榜的有十八人,按照功劳,从高到低分配。结果榜单一出,大家纷纷不服。功劳榜中,从高到低依次是萧何、曹参、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