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爷爷曹腾真的是宦官?他为何能辅佐5代君王?先祖是曹参

曹操的爷爷曹腾真的是宦官?他为何能辅佐5代君王?先祖是曹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抱抱空气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3/12/24 1:46:12

古代非常看重嗣子,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亲生的孩子,只要能继承香火,那么就是自己家的孩子。

所以袁绍之所以在原来家里地位低,那是因为他是庶出,无法继承香火,没有任何地位。可是过继给叔叔袁成以后,在老袁家地位就高了。过去袁术瞧不起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后来必须要尊称自己亲哥哥一声堂兄。

同样的道理,宦官曹腾曹嵩为养子,那么曹嵩就成了老曹家的嗣子,到了曹操这一代自然也必须要以老曹家作为自己的祖先。

宦官曹腾,号称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可是他从小就被送到皇宫里做了太监,命运也是比较悲惨的。那么曹腾这个人到底如何呢?

曹腾辅佐5位皇帝,辅助汉桓帝登基。

曹腾的原始形象,其实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曹操是魏王,曹丕是曹魏的皇帝,他的孙子和重孙都有如此高的地位,曹腾哪里还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流传出来呢?

及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腾用事省闼三十馀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后汉书》

曹腾这一辈子,一共服侍过5位皇帝。早先在汉安帝时期,曹腾是黄门从官,其实就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一个宦官职称,没什么权力。

但是曹腾这个人做事非常谨慎,为人又很厚道,所以邓太后就把曹腾送到了皇太子身边,让他侍奉当时的皇太子读书。

这个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顺帝。汉顺帝与曹腾可以说是一同长大,所以他对曹腾是格外照顾,赏赐的物件都跟其他人不一样。等到汉顺帝继位以后,曹腾也就跟着升官了,从小黄门升任中常侍。中常侍可就不得了了,是权倾朝野大官,可见汉顺帝对曹腾是非常放心的。汉顺帝英年早逝,留下了两岁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冲帝。古代医疗条件太差,汉冲帝刚登基不到半年时间,就夭折了。这是曹腾辅佐的第三位皇帝。这么一来大汉天子的位置又空缺了出来,最终8岁的汉质帝被立为皇帝,曹腾辅佐的第四位皇帝也就这么出现了。

不过曹腾内心是偏向刘志做皇帝的,所以与大将军梁冀合谋,将汉质帝给毒死了,在曹腾和梁冀的辅佐之下,刘志登基,也就是后来的汉桓帝。这是曹腾辅佐的第五为皇帝。

有拥立之功,曹腾被汉桓帝封侯。

曹腾是个有眼光的人,他认为刘志这个人比较糊涂,非常好糊弄,所以立他做皇帝,可以保住他们的富贵荣华,也正是这个理由说服了大将军梁冀。

此后汉桓帝继位,曹腾这几个人都是有辅助之功的人,所以被封为亭侯。其中曹腾是被封为费亭侯,同时官职也提高了,被提拔为大长秋。

曹腾如果只懂得迎奉皇帝,或许也不会在历史上如此出名。其实曹腾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选拔官吏。

东汉后期的朝政,基本上都是宦官和外戚共同把持,像曹腾这种资历深厚的老宦官,在朝中自然是有足够分量的。

时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上奏太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案罪。帝曰:“书自外来,非腾之过。”遂寝暠奏。腾不为纤介,常称暠为能吏,时人嗟美之。---《后汉书》

所以他向皇帝推荐的人才,一般都能够得到重用。比如说他推荐的虞放,后来官至司空,嫉恶如仇,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忠臣。

此外他推荐的官员,都是在当时比较有贤名和才能的人,所以曹腾之所以名声不错,是有道理的。

除了善于举荐人才,他还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当然了,这件事我丝毫不觉得曹腾是有道理的。蜀郡太守送礼贿赂曹腾,可是书信被益州刺史种暠给查获了。

益州刺史种暠立刻举报蜀郡太守和曹腾,希望汉桓帝将他们治罪。汉桓帝当然袒护自己的好朋友曹腾,所以没有治罪。

对这件事,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可笑的评价,说面对种暠的举报,曹腾不仅没有陷害他,反而夸他是个干吏,从而曹腾反而赢得了一片赞赏之声。那个时候人的三观都是这么被毁掉的吗?

曹叡上台后,将曹腾追封为高皇帝。

曹腾这辈子安安稳稳算是过来了,也没有被仇家暗害,算是善终。此后他的养子曹嵩继承了侯爵爵位,甚至通过花钱,一路高升,做到了太尉的职位,位居三公。

现在我们就能知道,曹操到底是怎么一个出身了。他的爷爷是汉朝皇帝最为信任的宦官之一,也是最会做人的宦官之一。

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后汉书》

他的父亲成为了汉朝的三公之一,这也算是豪门大户了。曹操本人的起点非常高,年纪轻轻就举孝廉成了国家公务员。此后更是成为了皇帝倚重的西园八校尉之一。

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三国志》

所以说曹操从来都是混上流社会的,他有挟天子令诸侯的眼光和平台。在曹操去世以后,他儿子曹丕继承王位,顺便顶替了汉献帝,建立了曹魏帝国。

这还没完,曹丕去世以后,他儿子曹叡继承皇位,也就是魏明帝。魏明帝感念老曹家是曹腾一手操持起来的,没有曹腾位高权重,哪有曹操那么好的平台呢?

所以曹叡将曹腾追封为曹魏王朝的魏高皇帝,这可不得了,历史上被追封为正统王朝皇帝的太监,只有曹腾这一位了。

总结:真实的曹腾,到底是什么模样?

从史书上来看,曹腾这个人除了有生理缺陷以外,其他方面几乎完美无缺。不仅做事小心谨慎,为人还非常大度,不记仇也不结交仇家。

可是我们必须要记住一点,历史上但凡出现近乎完美的人,那么这背后绝对就有假象。之所以曹腾看起来完美,那是因为后世有人让我们觉得他是完美的,仅此而已。

其他事情已经不可考了,不过从曹腾辅佐汉桓帝登基这件事上,其实就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时汉质帝已经登基,可是曹腾却担心河清王为人严明,到时候他没有好日子过。所以与大将军梁冀合伙,把汉质帝给杀害,顺道改立刘志为皇帝,也就是汉桓帝,彻底断了河清王的念头。

这一举动,我完全看不出曹腾有何仁义之举,相反的是,他穷尽自己的所有资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断。

参考资料:

《后汉书》

《三国志》

标签: 曹操曹腾曹参宦官梁冀

更多文章

  • 曹氏名将:曹参、曹彬、曹真、曹友闻、曹文诏,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彬,曹真,曹文诏,曹参,曹操

    10、曹休,魏国名将,骁勇善战,掌管“虎豹骑”。218年汉中之战,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主动进攻吴兰,将其打败,张飞的伏击计划失败,只能退走。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曹休担任辅政大臣,都督扬州军务,多次击败吴军,威名远扬。228年,曹叡轻敌冒进,孙权御驾亲征,魏军在石亭之战中失败,但主力返回。09、曹仁,

  • 刘邦评功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为何会有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汉朝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但是,是不是第一功臣,必须要用实力说话。在刘邦看来,萧何就是第一功臣?为何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为刘邦有私心。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这个谋士退隐了,若是治理天下,张良是指望不上了。韩信是一个武将,

  • 让这些人戴萧何张良帽子,舞曹参樊哙刀枪,刘备孙权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良,刘备,孙权,曹参,樊哙,萧何,五虎上将

    论起出谋划策,在主公三分天下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们肯定会想起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昭鲁肃诸葛瑾,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文臣谋士。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其实是文武不分家的,这些人们眼中弱不禁风不会骑马只会坐车的文人雅士,打起仗来,也都是狠角色,他们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出

  • 曹操跟曹参有关系吗?曹操家族到底来自何处?曹家仇人写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曹操,曹参,魏武帝,宦官,黄帝

    三国时期的名人,魏武帝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一直以来都鼓捣不清,正史加野史,合起来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也都不太相信最正经的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史书《三国志》中所讲的,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的说法。好吧,这个记载确实简单了些,和同时期的枭雄刘备被明明白白记载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相比,底气略显不足

  • 丞相萧何死后,大力推荐曹参为相,为何不是陈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何,曹参,三毛,刘邦,丞相

    关于西汉丞相的任职,其实早在刘邦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内定好了。当初刘邦躺在床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吕后问他,丞相萧何百年之后,谁来当丞相比较合适呢?刘邦的回答是曹参。然后吕后说,那曹参之后呢?刘邦说陈平可以,但是,陈平不能独自担当如此大任,让他和王陵一起就可以了。吕后又问刘邦,那陈平、王陵之后呢?刘

  • 萧何和曹参的名望比刘邦都高,为何推举他做主公?背后真相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萧何,曹参,刘邦,高祖,项羽

    文/格瓦拉同志汉高帝刘邦起兵之初,不过是一个藏匿在山中的逃犯头子,而且在老家的口碑极差,他之所以成为义军首领,完全是拜萧何、曹参所赐。当时无论是身份还是名望,萧、曹二人更有资格担任沛公,但出于一种很“鸡贼”的心理,他们最终把位子让给刘邦,当然也就错失当上皇帝的机会。那么,萧何、曹参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

  • 刘邦给大汉的功臣们排名,曹参第二,第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刘邦,曹参,萧何,项羽,皇上,夏侯婴

    实用历史·大汉篇·7大汉建立后,刘邦最开心,因为当了皇帝,其次开心的,便是他那些功臣们,毕竟要分红了。为此,刘邦给大汉的功臣们排了名,入榜的有十八人,按照功劳,从高到低分配。结果榜单一出,大家纷纷不服。功劳榜中,从高到低依次是萧何、曹参、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

  • 丞相曹参喝酒下棋,整日无所事事的他,为何能称为西汉第二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邦,皇上,汉朝,汉惠帝,历史故事

    说到西汉的贤臣,论起功劳,在秦末辅佐刘邦起义的萧何算得上是第一,他是西汉开国的功臣之一。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封萧何为丞相,曹参为齐国的平阳侯。身为丞相的萧何,处处都是为国家考虑,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忠心耿耿。虽然没有亲自立下什么汗马功劳,但是萧何却让家族中十几个人和刘邦一起南征北战。而自己也在

  • 秦汉风云人物之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爱吐槽的特长生标签:曹参,丞相,萧何,汉惠帝,刘邦,项羽

    曹参是刘邦老乡,跟随老刘出生入死,参加大小战无数,居然败少胜多,战罢项羽,老刘论功行赏,曹参功居萧何之后,众将领之前。萧何死后,又接替萧何成为西汉王朝第二任丞相,留下“萧规曹随”的成语典故。纵观曹参,反秦斗士,忠心不二,打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做丞相安分守己,洞若观火。做了丞相以后,每日喝酒,并不理

  • 萧何与曹参有才干,为何死心塌地追随刘邦?这件事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船夫聊历史标签:萧何,曹参,刘邦,秦国,樊哙

    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有些流氓的角色,这其实是后世史书的撰写者在潜移默化地抹黑这位开国之君。事实上,刘邦有很多过人之处,准确地说是领袖魅力,不然除了和刘邦沾亲带故的樊哙之外,其他像萧何、曹参和张良这样的人才哪里会心甘情愿地跟随刘邦,自己另立山头不是更好吗?原来当初在沛县,已经将县令杀了的萧何和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