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057 更新时间:2024/1/22 15:07:45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由于经历了数年的秦末乱世及楚汉相争,国计民生已被大量破坏。作为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放手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劳动,不能折腾他们。所以曹参才不变换政策。

  而曹参所采用的政策,显然与此后的“文景之治”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曹参的“萧规曹随”,其实是“文景之治”的滥觞。正是因为有“萧规曹随”开了一个好头,因此,才造成了后面在“文景之治”中,汉朝经济的全面复苏,为大汉帝国的缔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者们的所说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学者们所讲的,实际上是从结果来考虑的。也就是因为最终出现了“文景之治”,倒推过去,由此肯定曹参的历史功绩。但这种研究方式,多少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那么,当初曹参在实施“萧规曹随”的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我们不能不说曹参没这么想过。但是,这多少有些拔高曹参的嫌疑。曹参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且作为一名武将,也没多少文化的武将,让他进行这样深远的历史思考,确实有拔高他的嫌疑。

  为了搞清楚曹参当时这种举动的真实想法,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什么细节呢?当时萧何去世,消息刚传到齐国,曹参就说,宰相将由他来担任,让家人收拾好行李。家里人都不信。但结果是任命书果然很快就下来了。那么曹参哪里来的自信,认为宰相应该由他来担任呢?

  我们注意到,在刘邦去世的时候,曾把吕后叫道床前,交代过后事。吕后问刘邦,萧何去世后谁当宰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陵,不过需要用陈平来辅佐他。

  那么,是不是刘邦给吕后的吩咐,传到曹参的耳朵里了,他才会这么说呢?显然不是的,刘邦给吕后的托孤显然是秘密的,外人是不知道的。这种人事安排,外人如果知道,对朝廷肯定是不利的,这一点是常识。再说了,如果这个话传出去了,曹参的家人肯定就知道了,但曹参的家人并不知道啊。

  所以,这里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吕后提前把这个话告诉曹参了,让曹参有个心理准备。还有一种是曹参根据对朝廷人物进行分析,认为吕后最终会选自己为宰相。

  无论是吕后提前告诉曹参,还是曹参自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都说明一点,曹参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

  既然曹参明白,自己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因此,他在当宰相后,肯定一切都会按照吕后的吩咐来做事情了。

  我们再来看看刘盈和曹参的那段对话。当时是刘盈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回去劝一下曹参:“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就是说,你回去问一下你爹,高帝刚去世,一切百废待兴,他作为宰相,为什么整天只是喝酒,也没见他来向我汇报啊?刘盈特别交代,你回去千万别说我让你问他的。

  曹窋回去一问,谁知道曹参大怒,说你小孩子懂得什么,把他打了一顿。

  刘盈见曹窋被打,生气地召曹参来说,你为什么打曹窋?是我让他回来问你的!

  于是,才有了曹参与刘盈的一段对话。最后曹参对刘盈说,我不如萧丞相,你不如高帝,我们就按照他们制定的规矩干就是了,为什么要另搞一套呢?

  这里,其实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刘盈说的“无所请事”这句话。这句话是刘盈责备曹参不向他请示,那么曹参究竟向谁请示了呢?很简单,他向吕后请示了。

  我们还得再注意“然无言吾告若也”这句话。刘盈为什么让曹窋别说是自己问他的呢?这是因为刘盈对这件事不满,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皇帝,朝廷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应该自己来办。但是一切都是吕后做主,曹参也只听吕后的,因此刘盈很不满。但刘盈性格荏弱,他不满,又不敢说,只能这么试探一下。

  曹参在回答刘盈的时候,也很有技巧。他并没有说他必须一切都得听吕后的,他拿高帝来说事。拿高帝来说事,刘盈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可以说,这一次对话,是刘盈希望有所作为的一次尝试,可惜曹参破灭了他的梦想。再加上后来“人彘”事件出现后。刘盈彻底自暴自弃,草草了结了自己一生

标签: 曹参吕雉刘邦宰相刘盈萧何高帝萧规曹随汉朝

更多文章

  • 西汉初年的丞相曹参,整日饮酒作乐,为何还会被称为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曹参,萧何,丞相,刘邦,汉惠帝,西汉,汉朝

    曹参,字敬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秦时,曹参为沛县的狱掾。曹参在沛县任职期间,交好刘邦、萧何等人。秦二世元年(前209),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戎马生涯中,曹参灭两国,取一百二十二县,身上伤疤七十多处。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灭掉了项羽,得了帝位。刘邦对群臣论功行赏,

  • 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或者是夏侯婴的后代?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曹操,曹参,夏侯婴,夏侯惇,刘邦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那可是名震千古的人物呀,关于曹操的祖先是谁,陈寿说是曹参,裴松之说是夏侯婴,还有人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这不是搞笑吗?!还是看看专家怎么说吧,专家研究了曹氏家族DNA,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1.观点一:曹操是曹参的后人这个观

  •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功劳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曹参,丞相,刘邦,萧何,齐国,刘盈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这哥们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意思很简单:曹参基本上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事,没乱整。按照我们现在话说就叫做——曹参不折腾。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皇帝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听到萧何去世消息后,告诉家

  • 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参,明神宗,明朝,张居正,皇帝,万历皇帝,丞相,宦官,汉朝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曹参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明神宗万历皇帝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 曹参明明就是一个“酒鬼”,为何还被后人尊为汉唐八大贤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闲聊强汉(增十)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盈,吕雉,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曹参,萧何,韩信,高祖,丞相,项羽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文承萧何,武赖韩信”的曹参,怎么就没被刘、吕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萧何,韩信,曹参,刘邦,曹操,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作者:傅安平《三国志·先主传》中讲,“(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曹操)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意思是说刘备终生不肯处曹操之下,是为了避免被器量狭小的曹操所害。其实这不完全准确。曹操器量亦小亦大,如世人所知,他总归还是一个大英雄,悦服投附者甚众。刘备不肯处曹操之下,我想更与

  • 大汉开国名将曹参:从“第一功狗”到“萧规曹随”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曹参,韩信,萧何,刘邦,项羽,齐国

    文:秦牧言(读史专栏作者)楚汉相争,风云际会,英雄并起,纵横驰骋,总有说不尽的传奇与感叹。01、刘邦定位:功狗第一汉五年,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的天下也渐渐安定下来,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不过,一年多的讨论下来,结果却出乎将军们意料:一向不曾上过战场的萧何,居然要受封最多

  • 曹参为相三年,胡吃海喝一件事情都没办,被千古传诵的逻辑要看清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吕雉,韩信,刘盈,汉朝,汉高祖刘邦

    曹参是继萧何之后汉朝的第二位丞相,但他没办过政务,整日埋首酒坛,结果赢得后世不少赞誉之词,一直被传诵。萧何、曹参剧照其实,他的所谓的“千古传诵”着实被夸大了不少,关于他为相三年,后世倒是流传下一个“萧规曹随”的成语。但如果细品,这个成语能算褒奖吗?恐怕不能,充其量只能算是墨守成规与不作为,再不客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