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分立,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宦官横行,董卓进入洛阳掌握朝政。
后来,司徒望允打算离间董卓和吕布,一举除掉国贼董卓。
国贼董卓之死,首当其冲的功劳就是司徒王允,朝臣百姓的赞誉自然少不了王允本人。
王允自己,也开始有些高大上了,成为董卓的二把手,掌控朝政,但王允不是董卓,王允忠义爱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就在王允如日中天的时候,朝中却多了一个三品的大臣。他曾威胁王允活不长。
这种说法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后来,王允确实是被李雨思等人所杀。
此人就是东汉末年的太尉马日!
《后汉书·卷六十·马融传》第50期李显注注引《三府觉录注》:日字翁叔。
马日,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94年,字翁舒,东汉末朝重臣,官为太尉。
东汉时期,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太子。太尉主管军事,司徒主管民政,司空主管监察。后来,曹操废除了三度制,自己做了丞相。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设计杀害。一次宴会上,蔡邕与王允闲聊,不知不觉间谈到了董卓。
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是东汉末年才女蔡妍(蔡文姬饰)之父。
初,董卓进驻洛阳,掌握朝政。他久闻蔡邕的名声,便招揽蔡邕,蔡邕却有病不去。
然而,迫于董卓的好色之心,蔡邕只好前来为董卓效力。
在此期间,董卓对蔡邕十分器重,对蔡邕十分敬重。郎将,当时大家都叫他蔡中郎。
董卓不仅尊重蔡邕,还经常征求蔡邕的意见和意见。
因为这些恩情,在和王允谈起董卓之后,蔡邕不禁为董卓感叹。
听到蔡邕竟然为董卓叹息,王允顿时勃然大怒。他对董卓的仇恨,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王允怒骂蔡邕:“董卓,那是卖国贼。你蔡邕身为大汉臣民,应该为董贼的死而高兴,何必为董卓难过呢?”现在?”
所以,蔡邕说他是被王允送进监狱的!
后来,蔡邕被交给廷尉处分。在此期间,蔡邕向王允求饶,愿意割掉他的双脚,只为能完成《汉书》一书。
与此同时,不少士大夫也为蔡邕求情,王允却没有答应!
太尉马日得知后,连忙劝说王允,称蔡邕是汉廷不可多得的人才,应该让蔡邕继续写《汉书》。让它成为后代的经典。
何况蔡邕也只是口头上的过错,如果因此被定罪,那么王允的威望也会随之降低。
不过,这话玛日没说还好,话一出口,王允心中的杀意就更盛了。
王允原话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赦免了司马迁,但没有杀他。这让司马迁写了一部诽谤皇权的史书,那就是《史记》!
王允认为,《史记》虽然流传后世,但诽谤皇帝的言论很多。所以,王允不希望蔡邕继续写《汉书》!
《后汉书》:他退休之日,对百姓说:“太子岂不长生不老?好人,国之纪;产,国之法。法若毁,它将永远持续下去!”勇死于狱中。
马日劝说不成,走后马日跟人说,这个王允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马日觉得那些抛弃规则和经典的人是无法长久的。
不过,大家当然也只是听了听,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允被李赫杀死,马日的话应验了!
后来,马日被李沙狗看好袁术,反被袁术羞辱,于公元194年气死在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