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刚建立西汉,北方的匈奴就侵扰边境,汉高祖决定御驾亲征。
匈奴生活在草原上,是春秋战国时期游牧民族“戎狄”中的一支。他们生活在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北方除了生活着匈奴还有鲜卑,月氏等。
战争一开始,汉军打得匈奴丢盔弃甲,获得了初战告捷。得意忘形的刘邦带兵马贸然追击匈奴,在白登山被匈奴包围了七天七夜。用计谋脱险后,汉朝采用了“和亲”政策,达成了表面的和平。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匈奴又开始侵犯边疆。即使有长城的阻挡,也抵挡不了匈奴南下。汉武帝抗击匈奴的同时,派兵戍守边关,也在想其他办法。
据说,在匈奴的西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月氏,他们世代与匈奴有仇。如果能够联合他们,两方夹攻匈奴,将会打败匈奴。
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节,带着一百多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迤逦向西寻找月氏。
经过匈奴的领地时,被骑兵发现,将张骞一行带去匈奴王庭,当听说了大汉的意图后,军臣单于不但没杀他们,而是将张骞扣留在匈奴,并让张骞娶了匈奴人为妻子。
这一扣留就是十几年,张骞没有忘记汉武帝的命令。他开始了解匈奴的生活方式,并趁机逃跑。
张骞逃出后,一路穿过河西走廊,经过一些小国,到达大宛,大宛种植水稻和麦子,还有许多优质水果,像葡萄、石榴、无花果等,同时,他们还有良马。国王听说要去找月氏,给张骞一行安排了向导。
当张骞一行找到月氏后,他们对于结盟攻打匈奴没多大兴趣。在月氏待了一年多,张骞决定回国复命。
避免再次被匈奴捉住,张骞选择了一条新路线。翻越祁连时,又被匈奴捉住了。
在匈奴扣留了一年多,趁着匈奴内部混乱,张骞带着妻子回到了长安。使团最后只剩张骞和堂邑父两人。
虽然没完成任务,但汉武帝对张骞的出使还是很满意的。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他向汉武帝介绍西域各国的风俗、历史、特产等。
多年后,为了江山社稷,汉武帝再次任命张骞出使西域,加深了大汉与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实现了对北方的统一管理。战争结束,民族整合。
以上故事来自《走进汉代生活之金戈铁马》,本书是“少年读史系列”第一册,讲的是汉代的军事生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其目的最初是军事战略,无意中加速了民族间文化的交流融合。
《走进汉代生活之金戈铁马》以第一人称叙述,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军人,他先后参与了多场和匈奴的战争,见证了西汉的强盛与文明的交流。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近距离体验西汉政治、军事、外交等。
书名:《走进汉代生活之金戈铁马》
作者:抵达历史编写组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涵养100多个知识点,覆盖小初高文史重点。北大历史教授许平作序力荐。《百家讲坛》主讲人赵冬梅等学者倾情推荐。
相信这套历史读物,孩子一定会喜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