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生活中谈历史:由黄瓜引出的张骞出使西域

于生活中谈历史:由黄瓜引出的张骞出使西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邮寄雪兔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3/8 10:05:54

午饭里有一道菜:黄瓜炒鸡蛋。

“妈妈,为什么这个瓜叫黄瓜呢?它明明是绿色的呀?”丫头好奇地问道。

原因是这样的。听我细细说来。

黄瓜是一种外来蔬菜。张骞出使西域时,将黄瓜带回了中原。最初,黄瓜被称作“胡瓜”。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石勒做了后赵的皇帝。

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所以,他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

有一次,石勒召见樊坦例行“御赐午膳”之时,石勒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作“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另外还有一点,黄瓜开黄花,熟透了时是黄色的,估计后来人们发现黄瓜青脆时吃起来比较可口,就改吃绿色的嫩黄瓜了。至于石勒他们吃的是啥颜色的黄瓜就无从得知了。(谁家种着黄瓜可以实际检验下撒,看看成熟的黄瓜是不是黄色,然后,告诉我一下,嘿嘿)

讲到黄瓜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那么,张骞为啥要出使西域呢?旅游?不是的。

汉武帝时期,匈奴强大,频繁扰乱边境。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盟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就想派使者去月氏联络。

此处忍不住要插播一条新闻:月氏咋和匈奴结仇的呢?关于匈奴的小故事奉上。

当时匈奴头领单于叫头曼。单于有位太子叫冒顿,后来单于所爱的阏氏生了个小儿子。单于就想废除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于是便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即已来到月氏当了人质,而头曼却急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逃回匈奴。头曼认为他勇猛,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冒顿就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首先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杀了。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良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单于的良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他跟随单于头曼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随响箭射死了单于头曼,于是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从的大臣全部杀死。冒顿自己立自己为单于。

冒顿当了单于后,这时东胡强大兴盛,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想得到头曼时的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冒顿说:“怎可同人家是邻国却吝惜一匹马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给了东胡。过了一段时间,东胡以为冒顿怕他,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又询问左右之臣,左右大臣皆发怒说:“东胡没有道理,竟然想要阏氏,请出兵攻打他。”冒顿说:“怎可同人家为领国却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就把自己喜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东胡王愈来愈骄傲,向西进犯侵扰。东胡与匈奴之间有一块空地,没人居住,这地方有一千多里,双方都在这空地的两边修起哨所。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匈奴同我们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你们匈奴不能去,我们想占有它。”冒顿征求群臣意见,群臣中有人说:“这是被丢弃的空地,给他们也可以,不给他们也可以。”于是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可给他们!”那些说给东胡空地的人都被杀了。冒顿上马,命令国内如有后退者就杀头,于是向东袭击东胡。东胡最初轻视匈奴,因此没做防备。等到冒顿领兵到来,一开战就大败东胡,消灭了东胡王,而且俘虏了东胡百姓和掠夺了牲畜财产。匈奴冒顿归来后,又打跑了西边的月氏(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吞并了南边的楼烦和白羊河南王。

回到正题,汉武帝派张骞出使月氏,半路经过匈奴国,单于就把他扣住了:“月氏在我国北方,汉朝怎么能派使者到那里去呢?”(内心独白:小样儿,想搞小动作,没门儿!)单于扣留了张骞,还给他娶妻生子了,而张骞始终保持汉朝授予他的符节,不肯丢弃。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匈奴对他的看管宽松一些了,张骞就趁机和他的部属逃了出来。

他们到了月氏,结果月氏王(大月氏王被匈奴杀了,立其太子为王)在这个地方过得舒适自在,一点没有报复的想法了。张骞他们没有得到月氏明确的回复,就返回汉朝了。

不幸的是,张骞回来的时候想从羌族居住的地方取道归国,结果又被匈奴抓住了(备受关注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被抓到),这回还行,张骞只被扣留了一年多,匈奴单于去世了,左谷蠡王攻打太子自立为王,匈奴内乱,张骞趁机与匈奴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当初,张骞出使时,有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只剩下他俩回来。(估计其他的人有老死病死的,有乐不思蜀的,只有他二人不负使命,历经千难万险返回汉朝)

张骞所到的地方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听说这些国家旁边有大国五六个,他都一一向天子汇报了这些国家的情况。

后来,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边打破匈奴几万人,一直打到祁连山。第二年,匈奴浑邪王率领他的部属百姓归降汉朝,因而金城、河西沿着南山一直到达盐泽没有匈奴人的踪迹。

以后,天子经常询问张骞有关大夏国等国的情况。张骞说可以联络乌孙国,招引乌孙向东迁移,居住在原来浑邪王的地方,和汉朝结为兄弟,这样就等于断了匈奴的右臂。和乌孙联合后,他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作为汉朝的外臣。

[图片5]

于是天子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又带上牛羊数万只,所带的金币丝帛等物,价值数千万到一个亿,还配了很多持节副使,如果道路方便,也顺便出使其他国家。

张骞到了乌孙后,对乌孙王昆莫说倘若乌孙能东迁到浑邪王的旧地,汉朝将嫁一位诸侯王之女做昆莫的夫人。因为继承问题,乌孙国分为好几部分,距离汉朝遥远,不知道汉朝领地大小,还与匈奴为邻,昆莫还年老,大臣们都畏惧匈奴,不愿迁徙,国王也没给出明确答复。

张骞派副使出使周边其他国家。乌孙派遣向导和翻译护送张骞回国,还派了一些使者带着马匹去汉朝答谢,顺便看看汉朝的情况。

张骞回国后一年多去世。

乌孙国使者看到汉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回去报告国王。乌孙国从此更加重视汉朝。又过了一年多,张骞派遣的副使和那些国家的使者陆陆续续来到了汉朝。从那时起,西北诸国才开始和汉朝正式交通往来。

[图片7]

乌孙以一千匹马为聘礼,娶汉朝女子为妻;汉朝派遣皇族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远嫁为乌孙王右夫人。此时匈奴单于也遣女嫁给乌孙,昆莫以她为左夫人。昆莫说:“我老了。”于是,让他孙子岑(太子死的早,临死前对其父亲昆莫说:“一定要让岑为太子”)娶了汉朝公主。

此时此景,我想以一首诗结束本文: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张骞匈奴冒顿石勒乌孙东胡

更多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3种水果,有1种风靡了2000年,我们至今仍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张骞,匈奴,刘彻,乌孙,西域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蒙古草原大都被游牧民族控制,他们时常南下,与中原王朝争夺生存资源。就拿汉朝和匈奴这对冤家来说,自刘邦立国时便频繁交战,汉武帝继位后,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边患,决定执行一项极为冒险的战略方针。当时的匈奴东抵大兴安岭,西抵天山,实力不在汉朝之下。汉武帝为了牵制对方,便派张骞去西域,联络与

  • 【奔流文化·寻陇】千年前张骞苦苦寻觅的大月氏,究竟从河西迁往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奔流新闻标签:张骞,班超,寻陇,大月氏,匈奴人,奔流文化,汉高祖刘邦

    月氏昭武故地和粟特人的丝路迷踪④1】《史记》中,司马迁称丝绸之路由张骞“凿空”。这区区二字背后凝聚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诸多艰辛细节。张骞和部属被匈奴人俘获,先拘押于单于城,后被移入草原深处。被囚9年有余方获得出逃机会。但他并没有向东返回家乡,而是冒险继续西行,去完成自己身为大汉使节的使命。张骞刚奉汉武帝

  • 张骞贻误战机 免去博望侯 成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余姐说剧标签:张骞,匈奴,霍去病,刘彻

    但霍去病的辉煌难掩另外一个人的失意,在这场宏大战役中作为牵制匈奴人行动的李广与张骞部队却陷入敌人的重围遭遇惨败。张骞因贻误战机,免去博望侯 成为庶民,从巅峰瞬间滑落到低谷各种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连续发生在河西走廊上的春夏大战,让匈奴感到异常焦虑。一旦失去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就再无法形成对汉

  • “仙人乘槎”与“张骞乘槎”形象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张骞,谢灵运,拾遗记,刘彻,太平御览

    原作者:高超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苏州吴中博物馆藏有一设计精巧,造型奇特的银槎(图一),槎杯使用白银制成,整器斜长22厘米,宽约7.5厘米,高11.4厘米,腹空。槎的背尾阴刻“至正乙酉朱碧山造”八个铭文(图二),可知该器为公元1345年元代银工朱碧山所制作。槎杯以“仙人”乘槎游天河的的神话

  • 张骞再次落入匈奴人之手 神奇归来 京城为之轰动

    历史解密编辑:余姐说剧标签:张骞,匈奴人,匈奴,刘彻,司马迁

    为了避开匈奴控制区,张骞决定改变路线,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遭到匈奴人的拦截,他们再次返越帕米尔高原,沿昆仑山北路经莎车 余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迂回北上返回长安,意外的是此时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实在是时运不济,再次成为匈奴骑兵的俘虏。这一次张骞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令人惊奇的是,匈奴首领再一次宽

  • 张骞、卫青和唐僧都走过的这条路,如今的少年们趁着暑假走一走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张骞,卫青,唐僧,丝绸之路,班超

    这个暑假,上海的一群孩子由特别的老师带领,重走陆上丝绸之路,身临历史现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浸式体验自然和人文之美。“申学课堂”由上海报业集团新华传媒发起,旨在通过相关阅读活动,探寻阅读促进教育、塑造学生人格和全面成长。6日下午,“申学课堂”第8期,将连线正带队行至阳关烽燧和丝路古道前的丁雁,

  • 大汉王朝:张骞数次出使西域,李广数次出师不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张骞,李广,匈奴,霍去病,大宛

    大汉王朝:张骞数次出使西域,李广数次出师不利江都人枚赫、陈喜先后投靠,为刘孝私造兵车弓箭,刻天子玺及将相军吏印,待机发作。陈喜原本事淮南王,淮南王事败,乃奔投衡山国,为刘孝画策。刘孝谋为太子,于是运动乃父,上书朝廷,废长立幼。太子刘爽虽然被系,总尚不至断绝交通,因嘱心腹人白嬴潜往长安,命他上书告变,

  • 从敦煌壁画中,浅析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旅游美食攻略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丝绸之路,大月氏,大宛

    一 西域明珠敦煌古城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 ,“西域 ”的地位是得天独厚的。希腊文化 、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中国的古代文化 ,都在这里得以交流、学习、互通,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明 。敦煌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地理位置重要性不可比拟。出了关内,浩瀚的沙漠 ,人迹罕至 ,是

  • 对话“凿空者”张骞:睁眼看世界物流的中国第一人,丝路的物流兴国

    历史解密编辑:掌链标签:张骞,匈奴,丝绸之路,刘彻,丝路,乌孙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历史上,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凿空”了一条古代东西方商贸及物流的生命线。而今,沿着张骞的脚步,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拾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价值,践行文明交流的历史意义,也造就了规模最大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一样东西,成为如今女性的闺房挚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张骞,石勒,匈奴,刘彻,曹植,闺房

    穿越小说里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总是混得如鱼得水,好像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但是像三娘子这样的吃货要是穿越到大汉初期,可能就要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三娘子爱吃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菠菜等这些蔬菜水果,还有三娘子不喜欢吃的,但是很多人爱不释手的香菜、大蒜都是在汉武帝时期,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这一切都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