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骞出使西域带回3种水果,有1种风靡了2000年,我们至今仍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3种水果,有1种风靡了2000年,我们至今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4/1/23 16:58:57

在古代封建朝时期,蒙古草原大都被游牧民族控制,他们时常南下,与中原王朝争夺生存资源。就拿汉朝和匈奴这对冤家来说,自刘邦立国时便频繁交战,汉武帝继位后,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边患,决定执行一项极为冒险的战略方针。

当时的匈奴东抵大兴安岭,西抵天山,实力不在汉朝之下。汉武帝为了牵制对方,便派张骞去西域,联络与匈奴有仇的月氏国,共同举兵北伐。这个任务极其艰巨,一是路途遥远,且天气恶劣,极易出现意外;二是要穿过匈奴领地,一旦被抓获,轻则终生软禁,重则当场处死。

但张骞没有任犹豫,立即率部赶往河西走廊,尽管行踪小心,但仍旧被匈奴骑兵俘虏。匈奴单于很欣赏他的勇敢,希望他留下来为匈奴效力,但张骞宁死不从,单于更敬佩他了,将他安置在王城附近,并送给他一位匈奴美女做妻子,希望能瓦解他的意志。

然而张骞始终没有改变志,一直蛰伏等待时机出逃,终于在10年后趁看守不备,逃了出来,继续西行。可他没想到,月氏国已经被另一个强盛游牧民族乌孙赶到了咸海附近。张骞扑了个空,却没有放弃,转而南下,顺着塔里木河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大宛国,向国王说明情况后,得到帮助,最终平安到达月氏。

月氏的新居住地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早已将仇恨抛诸脑后,而且月氏与汉朝距离太远,一旦与匈奴开战,无法相互支援,尽管张骞足足游说了一年,但月氏国王仍旧拒绝了他的出兵邀请。无奈之下,张骞只好原路返回,为了避开匈奴,他特意从南边绕道而行。谁料沿路的羌人臣服于匈奴,果断将他扣下,押往漠北交给单于发落。单于依旧没有杀死张骞,只是将他看管起来。

一年后,单于病死,几个儿子为了争夺权力斗得不可开交,张骞趁机摆脱束缚,终于踏上了他日夜思念的汉土。虽然他此次的战略目的没有达成,却带回了大宛、康居、大夏、安息、贵霜等国家的人信息,以及葡萄、哈密瓜、石榴等水果,蒜、胡椒等香料。其中,葡萄的经历最为传奇,它自地中海一路传往东方,每到一地都会大受欢迎,以至于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被我们所追捧,是人类饮食史中不可或缺的水果之一。

汉武帝通过张骞的讲解,敏锐地察觉到了西域的重要性,于是在公元前119年再次派遣他西行,在宣扬大汉国威的同时,劝说强大的乌孙国与汉朝联手对付匈奴。只可惜当时的乌孙正处于内乱时期,无暇顾及外事,张骞只好退而求其次,派副使与西域诸国交好,使其亲汉而孤立匈奴。

此后,西域诸国常常派使者来长安拜访,一些商人混迹其中,互市贸易,就此开辟丝绸之路,汉朝由此吸纳了巨额财富。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为了进一步控制西域,派兵进驻酒泉、玉门关一带,挟制匈奴的同时,也保护了往来商队的安全,维系了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

张骞两次西行,使遥远的中亚与内地稳定往来,促进了人类文化、经济互相勾连,让沿途人民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更为中原王朝管辖、开发天山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我国政府的规划下,一条条铁轨沿着丝绸之路铺展开来,火车的轰鸣声取代了驼铃声,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捷,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历经千年仍旧没有褪色!

标签: 张骞匈奴刘彻乌孙西域

更多文章

  • 【奔流文化·寻陇】千年前张骞苦苦寻觅的大月氏,究竟从河西迁往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奔流新闻标签:张骞,班超,寻陇,大月氏,匈奴人,奔流文化,汉高祖刘邦

    月氏昭武故地和粟特人的丝路迷踪④1】《史记》中,司马迁称丝绸之路由张骞“凿空”。这区区二字背后凝聚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诸多艰辛细节。张骞和部属被匈奴人俘获,先拘押于单于城,后被移入草原深处。被囚9年有余方获得出逃机会。但他并没有向东返回家乡,而是冒险继续西行,去完成自己身为大汉使节的使命。张骞刚奉汉武帝

  • 张骞贻误战机 免去博望侯 成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余姐说剧标签:张骞,匈奴,霍去病,刘彻

    但霍去病的辉煌难掩另外一个人的失意,在这场宏大战役中作为牵制匈奴人行动的李广与张骞部队却陷入敌人的重围遭遇惨败。张骞因贻误战机,免去博望侯 成为庶民,从巅峰瞬间滑落到低谷各种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连续发生在河西走廊上的春夏大战,让匈奴感到异常焦虑。一旦失去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就再无法形成对汉

  • “仙人乘槎”与“张骞乘槎”形象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张骞,谢灵运,拾遗记,刘彻,太平御览

    原作者:高超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苏州吴中博物馆藏有一设计精巧,造型奇特的银槎(图一),槎杯使用白银制成,整器斜长22厘米,宽约7.5厘米,高11.4厘米,腹空。槎的背尾阴刻“至正乙酉朱碧山造”八个铭文(图二),可知该器为公元1345年元代银工朱碧山所制作。槎杯以“仙人”乘槎游天河的的神话

  • 张骞再次落入匈奴人之手 神奇归来 京城为之轰动

    历史解密编辑:余姐说剧标签:张骞,匈奴人,匈奴,刘彻,司马迁

    为了避开匈奴控制区,张骞决定改变路线,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遭到匈奴人的拦截,他们再次返越帕米尔高原,沿昆仑山北路经莎车 余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迂回北上返回长安,意外的是此时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实在是时运不济,再次成为匈奴骑兵的俘虏。这一次张骞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令人惊奇的是,匈奴首领再一次宽

  • 张骞、卫青和唐僧都走过的这条路,如今的少年们趁着暑假走一走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张骞,卫青,唐僧,丝绸之路,班超

    这个暑假,上海的一群孩子由特别的老师带领,重走陆上丝绸之路,身临历史现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浸式体验自然和人文之美。“申学课堂”由上海报业集团新华传媒发起,旨在通过相关阅读活动,探寻阅读促进教育、塑造学生人格和全面成长。6日下午,“申学课堂”第8期,将连线正带队行至阳关烽燧和丝路古道前的丁雁,

  • 大汉王朝:张骞数次出使西域,李广数次出师不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张骞,李广,匈奴,霍去病,大宛

    大汉王朝:张骞数次出使西域,李广数次出师不利江都人枚赫、陈喜先后投靠,为刘孝私造兵车弓箭,刻天子玺及将相军吏印,待机发作。陈喜原本事淮南王,淮南王事败,乃奔投衡山国,为刘孝画策。刘孝谋为太子,于是运动乃父,上书朝廷,废长立幼。太子刘爽虽然被系,总尚不至断绝交通,因嘱心腹人白嬴潜往长安,命他上书告变,

  • 从敦煌壁画中,浅析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旅游美食攻略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丝绸之路,大月氏,大宛

    一 西域明珠敦煌古城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 ,“西域 ”的地位是得天独厚的。希腊文化 、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中国的古代文化 ,都在这里得以交流、学习、互通,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明 。敦煌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地理位置重要性不可比拟。出了关内,浩瀚的沙漠 ,人迹罕至 ,是

  • 对话“凿空者”张骞:睁眼看世界物流的中国第一人,丝路的物流兴国

    历史解密编辑:掌链标签:张骞,匈奴,丝绸之路,刘彻,丝路,乌孙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历史上,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凿空”了一条古代东西方商贸及物流的生命线。而今,沿着张骞的脚步,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拾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价值,践行文明交流的历史意义,也造就了规模最大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一样东西,成为如今女性的闺房挚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张骞,石勒,匈奴,刘彻,曹植,闺房

    穿越小说里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总是混得如鱼得水,好像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但是像三娘子这样的吃货要是穿越到大汉初期,可能就要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三娘子爱吃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菠菜等这些蔬菜水果,还有三娘子不喜欢吃的,但是很多人爱不释手的香菜、大蒜都是在汉武帝时期,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这一切都要归

  • 汉代风云人物-张骞篇

    历史解密编辑:游敦煌标签:匈奴,刘彻,卫青,敦煌,汉代,玉门关,风云人物,张骞出使西域

    玉门关遗址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距敦煌市区90多公里,西距罗布泊150公里,周边十几万平方公里都是大面积的戈壁荒漠。魏晋时期,玉门关和阳关是中国郡县辖制的最西端,从此往西,称为西尽,是当时社会成员最熟悉的远方。汉唐之际,玉门关一直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地理分界线,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线。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