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的哥哥刘縯,才是推翻新莽政权的第一功臣,为何他没能做皇帝

刘秀的哥哥刘縯,才是推翻新莽政权的第一功臣,为何他没能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3918 更新时间:2023/12/31 12:33:49

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原来只是个热衷于耕读的年轻人,硬是被哥哥刘縯强拉着,参与了新朝末年的起义。刘縯曾经自比先祖刘邦,嘲笑刘秀就是个伺候庄稼的刘交(刘邦的弟弟)。

历史开了个大玩笑,这一次成功的不是“刘邦”,恰恰是庄稼汉“刘交”!在率领绿林军歼灭新莽政权主力军团后,刘縯没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族兄刘玄横空杀出,被拥立为帝,而刘縯竟然死于“革命兄弟”的内讧!

绿林军其实是个松散联盟,它由四部分武装力量构成,按队伍成员的属地划分,一部分叫“新市兵”,首领有王匡王凤马武;一部分叫“下江兵”,首领有成丹、张卬、王常;一部分叫“平林军”,首领有陈牧、廖湛;第四部分就是刘縯刘秀兄弟的“舂陵军”。

剧照:刘縯

在舂陵军加入前,三支队伍各自为战,像极了“小强”,一打就散,转头又活过来,靠四处劫略为生。刘縯靠下江兵首领王常的帮助,说服了三支队伍与舂陵军协同作战,先在蓝乡歼灭新朝主力军团两万人,后夺取南阳重镇宛城、新野等地。

在最关键的昆阳大战中,新莽政权最精锐,也是最后的家底,四十万人马被绿林军全歼!昆阳之战其实就是新莽政权的夺命一刀!

由此可见,正是刘縯,让这支“流寇”式的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是当之无愧的领袖级人物。然而,当他们决定推举一位刘氏宗族子弟为帝时,当选的竟然不是刘縯,而是默默无闻的刘玄!

刘玄登基称帝后,在绿林军首领们的怂恿下,竟然捕杀了刘縯!

刘縯的死,不光是绿林军的巨大损失,也为刘玄的更始政权覆灭,留下了巨大隐患。那么,拥有强大私人部曲的刘縯,为何会被轻易杀害了呢?

刘玄

表面原因:刘縯的威名让绿林军上下害怕

关于刘縯之死的原因,《后汉书》交代得很简单:

“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伯升(刘縯)威名而贪圣公(刘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刘縯治军威严,人气指数高,他当皇帝,众兄弟今后的日子不好过。刘玄不一样,懦弱无能,好好先生,且没有私人武装,只是平林军的普通小职员,他当皇帝,兄弟们说了还能算,该玩玩,该乐乐。

于是,他们抛开刘縯,私下议定后对刘縯玩了个请君入瓮。刘縯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迫承认了拥立刘玄的事实。

刘玄登基后,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在此后的战斗中,刘縯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和威望,让刘玄等人惴惴不安。尤其是在攻打新野城时,平林军怎么打也打不下来。县宰在城头说:“如果能得到刘司徒的一个承诺,我就投降献城!”果然,刘縯一到城下,新野宰开城归降!

剧照:刘縯

显然,刘玄的一顶皇冠,不能阻止刘縯的威胁!怎么办?那就只好杀之而后快!

深层原因:士族阶级与农民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恐怕这么回答,多少有点苍白,绿林军本来就是松散联盟,矛盾远不止这些,合不到一块可以散,为何冒着风险斩杀刘縯,要知道刘縯的部众是这几只队伍中最强大的,难道他们不怕被刘縯反杀?

除非,他们之间还有更深的矛盾。没错,这个矛盾就是刘縯所代表的士族阶级,与其他三支队伍所代表的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都是典型的农民起义军,起初只是一帮,在绿林山争食绿林山野生荸荠的流民。后来慢慢演变成一支打家劫舍,四处游荡的流寇组织。而舂陵军不一样,它由刘氏宗族子弟和南阳李氏豪族构成,是典型的士族集团组织。

农民军的目标很淳朴:吃饱肚子,为人类的第一需求服务!士族军队不一样,他们从来不缺物质生活的优越,他们的目标是,推翻王莽的新朝,恢复刘家老祖宗的家业!

昆阳大战

一个是生理需求,一个是政治需求,就像油和水,怎么能融到一起?

当初刘縯无法说动四军联合,请王常出面游说,成丹、张卬直言不讳:“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各自为主,不受制约,当个草头王,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也不怕失败,天下流民有的是,打散了还会再聚集。

王常以陈胜吴广的失败,才吓唬住他们,同意联合,不过从心眼里,他们是老大不愿意。这就是农民阶级的狭隘之处,没有长远目标,更没有政治追求,最终只能沦为流寇!

这种思想与刘縯必然产生冲突,舂陵军的战斗力就是源自于远大的目标,和严格的军事管理。当刘縯目光盯在攻城拔寨,消灭新莽主力军时,农民军眼睛里只有粮食、金钱和女人。刘縯的制约,让他们很不爽。

倘若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分道扬镳是他们必然的结果!

舂陵军骨干

引爆点:不同意识下的“同一目标”

这件事就是,新市、下江、平林三军居然也诞生了“政治目标”——拥立皇帝,建立政权!

他们为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根子还是在刘縯。刘縯曾经将他的政治蓝图,宣讲给王常。王常的悟性极高,对刘縯的蓝图“一见倾心”,并且将刘縯的目标,简而化之地传达给草头王们:拥立刘氏恢复汉室,诸位非王即侯,恩泽子孙!

这种简单粗暴的所谓“政治目标”,对草头王们来说,其实就是扩大了的“生理需求”。不过,这个说法很容易被接受。

在这件事上,刘縯犯了个错误:他认为目标一致了,他就是那个必然的被拥立者!所以,他早早地对王常许下诺言:“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仿佛皇冠已经唾手可得,而忽视了他和三军草头王们,意识深处的差异!

草头王们心目中,已经幻化成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拥立刘氏为帝=几辈子的吃穿不愁!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的宗室子弟来带领他们!

绿林军

这就是默默无闻的刘玄,被推上皇位的原因。一方误以为双方已经达成共识,一方误以为只要推出一位宗室子弟就万事大吉,双方都没有认识到,其实他们的意识深处,差距巨大!

这种将阶级矛盾抹平,将所有矛盾,归结为个人行事作风问题的做法,让双方无法做到求同存异。表面上目标一致,实质背道而驰,成为引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刘縯之死的隐患:两个阶级的矛盾被掩盖

刘縯死了,草头王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了吗?表面上看实现了,绿林军顺利攻破长安,推翻了新朝,刘玄成了未央宫的新主人,大大小小的草头王们,那一刻都变身王侯将相。

可那只是暂时的辉煌,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亡于赤眉军。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的做了俘虏,有的连吃饭的家伙都没保住!

也就是说,那个把刘縯自己推向死亡的政治蓝图,给绿林军带来了短暂的快感,却没有实现终极目标!

刘縯

更始政权又为什么那么快败亡?原因还是在士族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刘縯之死,是对阶级矛盾的掩盖,而不是解决,刘縯只是士族阶级的一个代表,他的死,不代表士族阶层的影响力没了。

在绿林军内部,至少还有以刘秀为首的大量刘氏宗族,以李通为首的南阳李氏家族,以及从新莽政权投诚过来的大量士族阶层人员。也就是说,刘縯虽然死了,但他所代表的的士族力量,在更始政权中却是越来越大!

作为更始政权核心圈的农民阶级,与日益增长的士族阶级,他们之间的冲突,必然再次引爆新的危机!

历史的反思:谁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

刘縯本人,对他自己的遭遇,要负有主要责任!这么说有点不厚道,但却是事实。

刘秀

回想一下,绿林军的四大武装力量,代表士族力量的舂陵军只占其一,倾向于士族阶层的王常,也只是下江兵的三把手。因而,刘縯个人虽强大,但在绿林军中,他还只是个“小众群体”。

刘縯根本没认识到这一点,鸡同鸭讲,抛出了断送自己性命的政治蓝图!若非如此,顶多是绿林军各部分道扬镳,刘縯的路艰难一些而已,何至于送命?

我们再看看刘秀后来的路,他从一开始,就将目光盯住了士族阶层,依靠士族阶级的支持,夯实了自己的基础。后来才不断吸纳铜马、青犊等农民军,而这些农民军注定在刘秀阵营中,只是配角,形成不了政治力量。

对刘縯来说,在那个形势下,他能做的,一是与三部保持松散合作,不能将油和水强行混合;二是不断吸纳和发展士族力量,逐步改造三部,而不是急于求成。

可惜,刘縯没这么做,归根到底,是他没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阶级注定不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选择错了支持力量!

那么,已经端坐龙椅的刘玄,又为什么失败了呢?我们以后再讲!

标签: 刘秀刘縯刘玄刘邦绿林军

更多文章

  • 东汉版的“鸿门宴”,逃不过的刘縯终究为光武帝做了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縯,刘玄,刘秀,刘邦,东汉,汉朝,更始帝,鸿门宴,汉光武帝,霸王项羽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20)主笔:江湖闲乐生当初,更始帝刘玄被拥立为帝之后,很快就为汉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决策:他一面令竞选皇位失败的大司徒刘縯率汉军主力十万继续围攻宛城,另一面则让王凤、王常两位绿林老前辈带着刘秀邓晨等南阳小青年领军数万北上,攻略颍川、昆阳等郡县,开辟第二战场,进而直取洛阳。

  • 刘縯被杀,弟弟刘秀却当了皇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结局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刘縯,刘秀,皇帝,刘玄,王莽,汉平帝

    关于刘秀当上皇帝的经历,千万不要上评书、演义、小说的当。评书、演义、小说一类产生于民间老百姓的戏说作品,往往混杂有浓重的封建糟粕思想。比如张少佐和田连元的评书《东汉演义》,就把刘秀说成是汉平帝和王皇后的遗腹子了,说是窦融丞相偷龙转凤,救出了皇宫,长大后走潼关、走南阳,收集了“云台二十八将”,走上了复

  • 鬼扯东汉(五章)哥哥刘縯被盟友出卖暗害,迫使刘秀与豪强决裂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縯,刘秀,刘玄,王莽,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兴皇帝,他建立了东汉王朝,延续了汉朝两百余年的国祚,受到古代史学家们的高度评价。可是他在随哥哥起兵之初声望并不大,也不受义军中的将领重视,反而是他的哥哥刘縯在义军中声望最高。那时候没有义军将领认为刘秀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反而是刘縯得到了义军中很多人的支持,有极大的成

  • 鬼扯东汉(十一)刘玄陷害刘縯和刘秀,为何南阳刘氏宗族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縯,刘秀,刘玄,刘氏,王莽,南阳

    对于光武帝刘秀来说,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或许就是哥哥刘縯被人陷害而死。这是刘秀最为低潮的时候,哪怕是他们兄弟俩兵败小长安,刘仲和刘元战死沙场也没这么痛苦。要知道,当时刘縯和刘秀的舂陵军虽然不如绿林军,但也不是能被人随意拿捏的。尤其是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四十万大军,让他们兄弟俩在军中声名鹊起,其地位对

  • 哥哥刘縯被冤杀,小弟刘秀怎么玩?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縯,刘秀,刘玄,王莽,高祖,皇帝,汉朝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绿林军副游击队长刘秀,率九千队员死守昆阳(今河南叶县),浴血奋战数昼夜,竟以少胜多,彻底粉碎新莽百万国军大围剿。虎口脱险的刘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南阳总部传来消息:亲哥哥刘縯(字伯升)被杀了。刘队副闻之如五雷轰顶,惊讶万分。再一细问,“舂陵军”统帅出身、现任更始政府总理的

  • 汉初梁王彭越死于“被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彭越,梁王,刘邦,项羽,吕雉,魏王豹,韩信,汉初,春秋战国,汉朝,秦朝

    作者:许云辉( 彭越 )“启奏皇后:梁王彭越拦车喊冤!”“梁王?他因何至此?宣!”“臣彭越拜见皇后娘娘!”“梁王请起。梁王为何涕泗交流,狼狈如斯?”“回禀娘娘:臣彭越遭小人诬陷谋反,被圣上废为平民,流放蜀地青衣县。臣恳请娘娘代为求情,允许臣落叶归根,回老家昌邑(今山东潍坊下辖县级市)养老!”吕后嘴角

  • 汉初人物志:彭越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彭越,项羽,刘邦,韩信,黥布,张良

    楚汉争霸时,张良建议刘邦把韩信、黥布和彭越这三位名将收为麾下,则争天下必胜,事实证明,在楚汉争霸过程中,这三人功不可没,而且《史记》说这三人是“同功一体”。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了韩信和黥布,本文介绍下彭越的主要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魏豹彭越列传》、《田儋列传》、《黥布列传》和《汉书》的《韩彭英卢

  • 彭越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泥腿看客标签:彭越,刘邦,韩信,吕雉,张良,项羽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成功后,当上皇帝,并大封刘家人为王。在刘邦眼里,只要同姓王就不会出事,权力会牢牢掌握在刘氏家族里。但刘邦当皇帝后,也封了一些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这三人是汉初三员名将,为汉朝建立贡献最多,这三人功勋卓著,刘邦不封都不行。但对异姓王,刘邦心里始终是块心病。刘邦很清

  • 【文史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心选标签:沛县,丞相,周勃,安国镇,灌婴村,汉高祖刘邦

    文、图:小王说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是因汉初大将颖阴侯灌婴而命名的村庄。灌婴是河南睢阳(商丘)人,相传灌婴随父贩缯来沛时,就落脚在这里。缯是一种丝绸。后来灌婴跟随高祖刘邦在沛起事,南征北战,东讨西杀,跟从刘邦转战各地,后任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灌婴跟随刘邦击项羽于垓下,功不可没。大汉建立后,封灌

  • 跟着典故看南昌 | 灌婴筑城,开启古豫章建城史

    历史解密编辑:南昌发布标签:灌婴,南昌,刘邦,高祖,平定,英布,豫章,建城史

    星光熠熠,长河璀璨。南昌,一片被王勃赞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热土,洪崖先生创音律,灌婴大将筑新城,滕王阁里荟群英,海昏侯墓藏玄机,“八一起义”响四方,“小平小道”孕思想一张张历史图景,一道道辉煌印记,绘就南昌斑斓的历史画卷。今日,我们推出“跟着典故看南昌”第②篇《西汉大将灌婴筑城,开启古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