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彭越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彭越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泥腿看客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2/14 7:00:25

刘邦项羽争天下成功后,当上皇帝,并大封刘家人为王。在刘邦眼里,只要同姓王就不会出事,权力会牢牢掌握在刘氏家族里。但刘邦当皇帝后,也封了一些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这三人是汉初三员名将,为汉朝建立贡献最多,这三人功勋卓著,刘邦不封都不行。

但对异姓王,刘邦心里始终是块心病。刘邦很清楚三员名将的本领有多大,他们三人任何一人作乱都让刘邦难以招架。因此刘邦决定对三人下手,最先废王的是韩信。一说韩信都说他谋略过人,但韩信却在取消封王,后来被吕后所杀的过程,显得格外低能。二说韩信在战场上的确是一个将才,但却是一个政治小白,死就死在不懂政治。

刘邦把韩信楚王废除后,改为淮阴侯。韩信还不明白死期不远了,如果换作张良,早就看清刘邦的打法,人家早早弃官远游了。不恋官,迅速隐退才是对自己的最大保护,韩信却做不到这一点,他居然为王位被削王而生闷气。其实换成其他人,这种辨别能力也很弱。

催命鬼来了

韩信生闷气也属于正常,谁不想当王?爵位的诱惑很大,但韩信为你刘邦打了天下,当个王也很正常,但没多久就取消了。韩信想不开也就罢了,只要不让刘邦知道,韩信命还能留段时间。但此时有一个“催命鬼”出现了,此人就是陈豨,此人也是汉初一员名将。

为什么说陈豨是催命鬼?

因为陈豨突然造反了,他没被封王,但造反后自封为代王。

陈豨造反时正是汉朝刚建立之时,可以说百废待举,汉朝各地并不稳定。当时老百姓还没有从秦末战乱中恢复过来,而且刘邦那些同姓王也不会治理地方,反正老百姓都很苦,还想求变。就在这种情况下,陈豨居然打下了20多座城池。

此时在长安的刘邦慌了,他连忙下令让韩信和彭越带兵平乱,但没想到韩信与彭越都同时抱病不去。这就为刘邦下决心杀掉韩彭二人埋下伏笔。

刘邦很窝火,他没有调动韩信和彭越,但叛乱当然要平息,于是他亲自带兵平乱。皇帝出征,战斗力超强,刘邦很快平息了陈豨的叛乱。

就在刘邦带兵打仗时,长安城内突然出现一则传言:韩信与陈豨是同谋,他们二人准备里应外合反刘邦。这不是传言,韩信的确与陈豨有过密谋,两人想联合起来反刘邦。但韩信不知道,他早就被刘邦盯上,即使韩信不联合陈豨,刘邦都准备收拾韩信,更不要说韩信暗通陈豨。

刘邦老婆吕后知道韩信与陈豨勾结后沉不住气了,吕后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打下大汉江山,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她担心刘邦在外带兵打仗,如果长安有乱,在外平乱的刘邦必然分心。吕后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吕后想到了留守的萧何,让萧何出个主意。两人商议,必须铲除韩信,否则很危险。于是吕后让人传话,就说刘邦活捉了陈豨,要求各大臣到宫里相庆,韩信不知道脑子缺哪个弦了,居然得到通知后就去参加庆宴。估计韩信没把女人放在眼里,重男轻女后果很惨。

韩信到了宫里才知上当,但一切都已经晚了,这次可不像上次削王这么简单,他的命丢了。

皇帝念旧情

刘邦平定了陈豨的叛乱后,回到洛阳,但此时彭越手下人前来告密,说是彭越要造反。据说彭越抱病不想去平乱后,惹得刘邦生气,彭越还想去刘邦那里解释下,但他的手下扈辄认为彭越去了就会被扣留,会有生命危险。

于是彭越就继续装病,但他对手下的太仆不满,一直想杀掉。太仆知道后,就跑到刘邦那里告状。由此可见,小人不能惹,要惹就快刀斩乱麻,否则遗患无穷。彭越就太大意了。

刘邦派人逮捕了彭越,并送到监狱进行审讯。但审来审去,刘邦也没找到彭越谋反的证据。的确彭越根本就没想过谋反,他只想安心当个王,想躺着养老了。但他却没搞懂刘邦的心思,如果张良点拨他一下,或许能明白。刘邦目的就是要消灭异姓王,当初分封只是安抚一下。

最后彭越被削职为民,发配到四川去了。这是刘邦念及旧情,因为彭越没有韩信那般有谋略。在刘邦心里,他最怕的是韩信,而彭越在楚汉之争时,只是起到一个骚乱项羽后勤的一个角色,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与韩信比,差距很大。

在刘邦心里,彭越并不像韩信那样咄咄逼人,也是随自己起家的开国元老,即使不杀也起不了多大风浪,于发配到四川为民。刘邦发了善心。

最狠毒女人

彭越被削职为民,前往四川路上时,他越想越气。本来他没有谋反,刘邦冤枉他了,居然被手下仆人弄得一无所有。彭越却没想到,他还有脑袋,只要脑袋存在就是福气。

彭越在路上遇到了一帮人马,一打听是吕后带人去洛阳。彭越以为机会来了,他要把自己冤屈向吕后诉说,希望吕后在刘邦面前通融一下,说不定能官复原职,继续享受搂着娇妻美妾的美好生活。

吕后听了彭越的诉说后,立即答应替彭越说话。让彭越感动热泪盈眶,心想自己官复原职的日子不不远了,但他没想到,他离脑袋搬家的日子不远了。

吕后带着彭越回到洛阳后,吕后就问刘邦,为何不杀彭越?以彭越的能力,如果去了四川,可以东山再起,拉一起帮队伍搞叛乱。吕后太高看彭越了。

此时洛阳突然传出彭越再次叛乱的传言,刘邦一不做,二不休,下令斩杀彭越,甚至满门都斩杀,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或许彭越到死都不知道他居然是死在一个女人手中,彭越不知道吕后有多狠毒。吕后杀了韩信后,也意识到,为了老公的江山,必须狠。

给后人

有人说彭越本来可以活命,为什么鬼迷心窍又跟着吕后回去了?其实还是那句话,回去也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彭越的确鬼迷心窍,在他心里依然有封王封侯的念想,并不像张良那样超脱。其实张良早就看出刘邦心思,提前进行布局。而彭越只是一个武将,他的谋略都比不上韩信,也不会想得长远,其实最致命的东西害了他:就是太过安逸了!名利心太强!如果像张良一样,连王位也不要,直接辞职去潇洒,或许还能保命。

我们认为彭越做得不到位,如果我们穿越到汉初,或许还不如彭越。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标签: 彭越刘邦韩信吕雉张良项羽

更多文章

  • 【文史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心选标签:沛县,丞相,周勃,安国镇,灌婴村,汉高祖刘邦

    文、图:小王说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是因汉初大将颖阴侯灌婴而命名的村庄。灌婴是河南睢阳(商丘)人,相传灌婴随父贩缯来沛时,就落脚在这里。缯是一种丝绸。后来灌婴跟随高祖刘邦在沛起事,南征北战,东讨西杀,跟从刘邦转战各地,后任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灌婴跟随刘邦击项羽于垓下,功不可没。大汉建立后,封灌

  • 跟着典故看南昌 | 灌婴筑城,开启古豫章建城史

    历史解密编辑:南昌发布标签:灌婴,南昌,刘邦,高祖,平定,英布,豫章,建城史

    星光熠熠,长河璀璨。南昌,一片被王勃赞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热土,洪崖先生创音律,灌婴大将筑新城,滕王阁里荟群英,海昏侯墓藏玄机,“八一起义”响四方,“小平小道”孕思想一张张历史图景,一道道辉煌印记,绘就南昌斑斓的历史画卷。今日,我们推出“跟着典故看南昌”第②篇《西汉大将灌婴筑城,开启古豫

  • 灌婴啊灌婴,你才是破解楚汉战争所有“时间线”的关键钥匙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灌婴,韩信,刘邦,项羽,英布

    【楚汉大决战研究2:决战的时间线】《史记》因为纪传体的体例原因,人物只重点记叙其主要经历,且有些经历如果在本纪或其它人物的传记中有提及,便会被省略掉,这导致一个典型现象:事件时间因解读、对照不够而容易出现错乱,从而对整体历史产生不小误读。楚汉史这段更是误读频出,但好在,因为有灌婴这个特殊存在,楚汉战

  • 都说赵云只是灌婴之辈,乃是刘备的亲卫,那正史中赵云究竟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赵子龙,刘备,灌婴,刘邦,公孙瓒

    现在有一种广泛的说法,说赵云只是被小说《三国演义》所夸大的而已,其实正史中的赵云战绩泛善可陈,只不过是刘备的亲卫头子,地位比陈到略高;和西汉初年时期的灌婴一样,那就来看看赵云和灌婴吧。秦朝时期,灌婴在睢阳以贩卖丝织品为营生。刘邦在刚刚起兵反秦、自立为沛公的时候,攻城略地来到雍丘县城下,章邯击败了项梁

  • 汉初人物志:灌婴

    历史解密编辑:午夜墨水标签:灌婴,刘邦,项羽,黥布,韩信,匈奴,秦军,龙且,汉初人物志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终刘邦获胜,作为胜者,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光辉事迹就广为流传下来。刘邦曾经亲自说了三位功劳最大的人,分别是萧何、韩信和张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汉初三杰。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很多能人,比如与韩信齐名的黥布和彭越,与张良齐名的陈平等,这些人的历史记载我都已写完,今天写一写韩

  •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韩嫣,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灌夫,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汉武帝常宠遇韩嫣累给厚赏,韩嫣坐拥资财,任情挥霍,甚至用黄金为丸,弹取鸟雀。长安儿童,待韩嫣出猎,往往随去,韩嫣一弹射,弹丸辄坠落远处,不复觅取。一班儿童,乐得奔往寻觅,运气好的拾得一丸,值钱数十缗当然怀归,韩嫣亦不过问。时人有歌谣:“苦饥寒,逐金丸。”武

  • 《资治通鉴》116:汉成帝转凶给翟方进,只不过是欺骗自己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翟方进,孝成皇帝,翟方,资治通鉴,皇上,晏婴

    学习内容:汉成帝君臣合谋,逼死了翟方进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方进,言:“灾变迫切,大责日加,安得保斥逐之戮!阖府三百余人,唯君侯择其中,与尽节转凶。”方进忧之,不知所出。会郎贲丽善为星,言大臣宜当之。上乃召见方进。还归,未及引决,上遂赐册,责让以政事不治,灾害并臻,百姓穷困,曰:“欲退君

  • 荧惑守心与翟方进之死,天子明而大臣诛,简论古代星占学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翟方进,星占学,孝成皇帝,丞相,天象,荧惑

    公元前七年,也就是西汉时期汉成帝绥和二年,那一年的华夏大地之上,接连发生了很多山崩、水灾、日蚀等天象,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于朝廷之上的大佬们也都恐慌了起来。但是他们恐慌的不是自然灾害,更不是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是上书汉成帝,说天象和自然灾害是天意的震怒,是老天爷对人间的惩罚,可见当时是多么的

  • 丞相翟方进被赐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李姐历史标签:丞相,太守,翟方进,孝成皇帝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落后,人们对于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十分恐惧。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数会被古人们看作是上天带来的启示。在人们眼中,通常来说,如果天降异象或是发生自然灾害,往往是和皇帝的德行直接挂钩的。但在汉朝汉成帝时期,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后,却直接赐死了当时的丞相翟方进。这是

  • 幽默笑话-是曹参还是曾参?

    历史解密编辑:流泪的牛排标签:曹参,曾参,先祖,义士,京城

    相传在明朝时,一年举行科举考试,四海八方的学子都纷纷赶往京城考试,其中有两名学子结伴而行,一名姓曾,一名姓曹。他们两个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看见了一座坟墓。墓前立有石碑,姓曾的望见石碑上的字,连忙跪拜,说:“此乃本家先祖大圣人曾参之墓也。”姓曹的也不甘示弱,只见他探头细看,慌忙跪拜,口称:“此乃本家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