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版的“鸿门宴”,逃不过的刘縯终究为光武帝做了嫁衣

东汉版的“鸿门宴”,逃不过的刘縯终究为光武帝做了嫁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96 更新时间:2023/12/31 9:38:48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20)

主笔:江湖闲乐生

当初,更始帝刘玄被拥立为帝之后,很快就为汉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决策:他一面令竞选皇位失败的大司徒刘縯率汉军主力十万继续围攻宛城,另一面则让王凤、王常两位绿林老前辈带着刘秀邓晨等南阳小青年领军数万北上,攻略颍川、昆阳等郡县,开辟第二战场,进而直取洛阳。同时又令大司空陈牧率领其平林军攻打宛城周围各县,以孤立宛城。

刘玄如此行事,其战略与权谋甚是高超,似有高人指点。这高人应该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新任大司马、绿林首领朱鲔!我严重怀疑此人绝非下层流民出身,因为他日后在东汉朝廷中担任少府一职,也就是国家最高财务官,而这个职务需要极高的文化,不是随便人都能当的。

我们来看看朱鲔的谋略到底高超在何处:

首先,从战略方面来看。拿下昆阳和颍川,就等于在宛城东北面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汉军既可由此向东攻略洛阳,与赤眉合势;也可阻击洛阳的莽军南下增援宛城,是进可攻退可守,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而后,再待汉军主力拿下宛城,则可全面进攻,自宛城入武关而略关中,直逼王莽之统治中心长安,如此大事可成矣!

其次,从权谋方面来看。当年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就在于他拥有沛县嫡系力量,且被分封于天高皇帝远的汉中,故得以积蓄力量后来居上。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却在内而亡,都是这么样一个道理。刘縯威望高能力强,又是汉军的领头羊与创始人,对刘玄皇位威胁极大,所以不仅被削弱了兵权受控于宛城之下,且弟弟刘秀、妹夫邓晨以及绿林系中同情刘氏兄弟的力量都被调派在外打仗,这一招太狠了,既分解了刘縯的势力,又可借助官军之力减弱甚至消灭他的嫡系。在这种情况下,刘縯手脚被绑,君臣名分已定,他还想且做忍耐,徐图机会,恐怕是再没机会了。

古今帝王,之所以成大事者,皆因明白一点,即利可以让,权千万不能放。看来,刘縯虽常以高祖自比,观其所为却实乃项王之贵族心性,看似心高气傲,其实优柔寡断,政治权术太烂!

于是,在《后汉书刘縯传》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记载了一次兄弟永诀。

如前所述,更始称帝之后,南阳已是风起云涌危机四伏。所以弟弟刘秀在北上颍川之前,对哥哥刘縯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作为弟弟,他太了解哥哥的脾气了,哥哥是根本斗不过更始君臣,而更始君臣也根本不可能放过哥哥。如今的南阳,再也不是刘氏兄弟可以呼风唤雨的南阳了,这里已经变成了蛇窟狼窝妖精洞,只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吃到连骨头渣都不剩,所以小心啊兄长,绿林诸将久忌兄长威名,事欲不善矣!

哥哥笑了:放心吧阿秀,大哥理会得,我会小心绿林那帮人的。

弟弟摇头:兄长,你不仅要小心绿林,还要小心南阳豪杰李通之从弟李轶,此人不可复信。

可哥哥不以为然:过虑了吧阿秀,李氏以谶起事,向来奉我刘氏为尊,何况李轶曾与你首谋起事,甚相亲爱,乃我等之心腹也。他岂会背叛你我?

弟弟摇头苦笑:兄长,你别忘了,今帝刘玄,也是姓刘。那李轶当初虽与我结死生之约,但并无生死之谊,我又观他近日常谄事绿林贵将大司马朱鲔等人,有疏远我等之意,此等反复小人,兄长不可不防!

哥哥不说话了,他看着弟弟,感觉弟弟如此陌生。他不明白,弟弟向来豁达柔顺之人,今日怎么变得如此婆妈多疑起来,这不是他的风格啊。

没什么好奇怪的,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伤痛、苦难、阴谋与背叛后,弟弟变了,他心中那片纯净明朗的天空,已经多了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但这不仅没有遮蔽他的视线,反而让他对这个世界看的愈发清楚。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人只有体会黑暗,才会更加珍惜阳光,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不管哥哥有没有听进去弟弟的话,总之,离别的时候到了,千言万语,化作揽肩一拍,马鞭一挥,两人便将各自踏上征途,踏上永远难以预知的未来,于是回首互道一声珍重,希望这次再见不是永不再见。

弟弟并不知道,在前方的昆阳等着他的,将是一场规模空前,甚至超过白起长平之战、项羽巨鹿之战、韩信井陉之战、卫霍漠北之战的超级大战,而在这场大战之后,他的名字将远播天下,煊赫千古,与韩白项霍齐登中国战争史之巅,且巅峰之后,英雄寂寥,千年以内,无人与之争锋

可惜,哥哥没能享受到弟弟的胜利果实,昆阳之战后没多久他就遇害了,当日宛城的兄弟一别,原来已注定是永诀。

原来,随着汉军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刘秀的昆阳大胜之后,更始帝刘玄及绿林诸将对刘縯刘秀兄弟愈发忌惮,屡欲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更始大会诸将,特地要刘縯卸下他佩戴的宝剑观视,这时绣衣御史申屠建随献玉诀,示意刘玄趁机下令杀掉刘縯。刘玄拿着那把饱饮鲜血、渴望插入的宝剑,踌躇良久,终究没有动手,因为他当时并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贸然动手终是不妥,他如今既已为帝,终须考虑舆论影响与道德成本。我少时看《史记》,屡屡不解项羽在鸿门宴为何不杀刘邦导致错失江山,若当时也有看《后汉书》中这一段,恐怕会容易想通的多。

事后,刘縯的舅舅樊宏提醒他说:“昔鸿门之会,范增举玦以示项羽。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表示这就是你们祖宗刘邦所经历的鸿门宴的翻版哪!想当年刘邦逃过一劫后,赶紧服软调往汉中为王,这才化险为夷。如今刘縯也已逃过一劫,当需立刻警惕起来,低头服软,要求调往他处征战,或可险中求存!

不料刘縯听完舅舅的警告,却只是一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等小人阴谋,我等不必理会!”

就这样,刘縯不听老人言,马上惹祸在眼前,事情是这样的:

刘縯手下有位爱将、同时也是他的同族小弟,名叫刘稷。这刘稷是个猛将兄,史书说他数陷陈溃围,勇冠三军,但可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脾气还太坏,当他听说刘玄被拥立为帝后,非常不满,一怒之下竟公然发表“反动言论”说:“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刘玄听说后当然很气,但同时也很开心有了个把柄,于是心生一计下诏拜刘稷为抗威将军,暗批他违抗天子之威,用这软刀子给刘稷敲敲警钟,要他老实一点。

由于更始帝的威望远不如刘縯,所以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刘玄自进入宛城后,便开始大封诸将与宗室,一口气竟封了一百多个侯,而那些支持刘縯的死忠派一个都没封,这叫做拉拢一大片,打倒一小片,非常高超的权术。那么现如今摆在刘縯死忠派面前就只有三个选择了:要么服软,要么倒戈,要么去死。

如果是个聪明人,刘稷即便不愿倒戈,此时也该服软,赶紧入宫去谢恩谢罪,请求原谅,这事儿就过去了。不料这刘稷性子太烈太冲动,得诏后竟大怒:你说我抗威,那我就抗到底了,我来个抗命不拜,你又能拿我怎样?

刘玄君臣心里那个乐啊,我们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于是陈兵数千人上门,把刘稷全家逮捕,准备以抗旨之罪处死。

危急时刻,李轶挺身而出,跑去向刘縯通风报信,然后带着他入宫求情,刘縯大急,赶紧跑去为刘稷辩解,言语之间甚是激烈。

刘縯果然是个义薄云天的好大哥,当年在淯阳与刘玄竞选帝位时,他都没这么激烈的力争过!可如今为了部下小弟的性命,刘縯却豁出去了,他按剑挡在刘稷身前,大声表示:今天谁也别想杀我小弟,要杀连我一起杀!

好嘛,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刘玄君臣顿时心里乐开花了,尤其是李轶,当场就跳了出来,说好啊这可是你说的,既然你们敢对天子抗命无礼,那就统统给我死啦死啦地吧!

刘縯这才明白自己着了道,着了李轶的无间道,悔当初,不听老弟老舅言、完蛋在眼前矣!

总之,一切都晚了,昔日的战友,已经举起屠刀,刀下,刘稷与刘縯倒在了血泊之中。舂陵刘氏的好大哥,自此带着无尽的遗憾与不舍,前去与父母弟妹团聚矣,临死之际,他只想到刘秀,他不放心。他这一死不要紧,他那唯一弟弟就要孤独的奋战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也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阿秀,你一定要挺住,千万不要做傻事啊!

刘縯刘稷以大不敬之罪被处死后,舂陵刘氏与南阳豪杰虽然有不满,但竟无一人公然站出来为他门打抱不平。大家都向政治现实低头了。毕竟,更始帝刘玄也姓刘,且君臣名分已定,再动就是谋反。

而杀掉刘縯之后,刘玄觉得自己的皇位应该是稳多了,昆阳一战,王莽主力被灭、亡在旦夕,赤眉、铜马都是流寇不足为虑,倒是身边这几个绿林悍将有点嚣张,但日后对付也是不难。只有刘縯的弟弟刘秀,看着很老实,但似乎不简单,不如召回来试探一下?

更多文章

  • 刘縯被杀,弟弟刘秀却当了皇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结局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刘縯,刘秀,皇帝,刘玄,王莽,汉平帝

    关于刘秀当上皇帝的经历,千万不要上评书、演义、小说的当。评书、演义、小说一类产生于民间老百姓的戏说作品,往往混杂有浓重的封建糟粕思想。比如张少佐和田连元的评书《东汉演义》,就把刘秀说成是汉平帝和王皇后的遗腹子了,说是窦融丞相偷龙转凤,救出了皇宫,长大后走潼关、走南阳,收集了“云台二十八将”,走上了复

  • 鬼扯东汉(五章)哥哥刘縯被盟友出卖暗害,迫使刘秀与豪强决裂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縯,刘秀,刘玄,王莽,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兴皇帝,他建立了东汉王朝,延续了汉朝两百余年的国祚,受到古代史学家们的高度评价。可是他在随哥哥起兵之初声望并不大,也不受义军中的将领重视,反而是他的哥哥刘縯在义军中声望最高。那时候没有义军将领认为刘秀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反而是刘縯得到了义军中很多人的支持,有极大的成

  • 鬼扯东汉(十一)刘玄陷害刘縯和刘秀,为何南阳刘氏宗族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縯,刘秀,刘玄,刘氏,王莽,南阳

    对于光武帝刘秀来说,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或许就是哥哥刘縯被人陷害而死。这是刘秀最为低潮的时候,哪怕是他们兄弟俩兵败小长安,刘仲和刘元战死沙场也没这么痛苦。要知道,当时刘縯和刘秀的舂陵军虽然不如绿林军,但也不是能被人随意拿捏的。尤其是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四十万大军,让他们兄弟俩在军中声名鹊起,其地位对

  • 哥哥刘縯被冤杀,小弟刘秀怎么玩?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縯,刘秀,刘玄,王莽,高祖,皇帝,汉朝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绿林军副游击队长刘秀,率九千队员死守昆阳(今河南叶县),浴血奋战数昼夜,竟以少胜多,彻底粉碎新莽百万国军大围剿。虎口脱险的刘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南阳总部传来消息:亲哥哥刘縯(字伯升)被杀了。刘队副闻之如五雷轰顶,惊讶万分。再一细问,“舂陵军”统帅出身、现任更始政府总理的

  • 汉初梁王彭越死于“被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彭越,梁王,刘邦,项羽,吕雉,魏王豹,韩信,汉初,春秋战国,汉朝,秦朝

    作者:许云辉( 彭越 )“启奏皇后:梁王彭越拦车喊冤!”“梁王?他因何至此?宣!”“臣彭越拜见皇后娘娘!”“梁王请起。梁王为何涕泗交流,狼狈如斯?”“回禀娘娘:臣彭越遭小人诬陷谋反,被圣上废为平民,流放蜀地青衣县。臣恳请娘娘代为求情,允许臣落叶归根,回老家昌邑(今山东潍坊下辖县级市)养老!”吕后嘴角

  • 汉初人物志:彭越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彭越,项羽,刘邦,韩信,黥布,张良

    楚汉争霸时,张良建议刘邦把韩信、黥布和彭越这三位名将收为麾下,则争天下必胜,事实证明,在楚汉争霸过程中,这三人功不可没,而且《史记》说这三人是“同功一体”。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了韩信和黥布,本文介绍下彭越的主要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魏豹彭越列传》、《田儋列传》、《黥布列传》和《汉书》的《韩彭英卢

  • 彭越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泥腿看客标签:彭越,刘邦,韩信,吕雉,张良,项羽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成功后,当上皇帝,并大封刘家人为王。在刘邦眼里,只要同姓王就不会出事,权力会牢牢掌握在刘氏家族里。但刘邦当皇帝后,也封了一些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这三人是汉初三员名将,为汉朝建立贡献最多,这三人功勋卓著,刘邦不封都不行。但对异姓王,刘邦心里始终是块心病。刘邦很清

  • 【文史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心选标签:沛县,丞相,周勃,安国镇,灌婴村,汉高祖刘邦

    文、图:小王说丰沛沛县安国镇灌婴村,是因汉初大将颖阴侯灌婴而命名的村庄。灌婴是河南睢阳(商丘)人,相传灌婴随父贩缯来沛时,就落脚在这里。缯是一种丝绸。后来灌婴跟随高祖刘邦在沛起事,南征北战,东讨西杀,跟从刘邦转战各地,后任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灌婴跟随刘邦击项羽于垓下,功不可没。大汉建立后,封灌

  • 跟着典故看南昌 | 灌婴筑城,开启古豫章建城史

    历史解密编辑:南昌发布标签:灌婴,南昌,刘邦,高祖,平定,英布,豫章,建城史

    星光熠熠,长河璀璨。南昌,一片被王勃赞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热土,洪崖先生创音律,灌婴大将筑新城,滕王阁里荟群英,海昏侯墓藏玄机,“八一起义”响四方,“小平小道”孕思想一张张历史图景,一道道辉煌印记,绘就南昌斑斓的历史画卷。今日,我们推出“跟着典故看南昌”第②篇《西汉大将灌婴筑城,开启古豫

  • 灌婴啊灌婴,你才是破解楚汉战争所有“时间线”的关键钥匙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灌婴,韩信,刘邦,项羽,英布

    【楚汉大决战研究2:决战的时间线】《史记》因为纪传体的体例原因,人物只重点记叙其主要经历,且有些经历如果在本纪或其它人物的传记中有提及,便会被省略掉,这导致一个典型现象:事件时间因解读、对照不够而容易出现错乱,从而对整体历史产生不小误读。楚汉史这段更是误读频出,但好在,因为有灌婴这个特殊存在,楚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