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和祢衡,曹操为何杀一放一?背后的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孔融和祢衡,曹操为何杀一放一?背后的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3/12/26 11:05:45

曹操有容人之量,也有杀人之心,但总的来说,曹操的肚量还是很大的,这点他比他儿子曹丕强得太多了。曹操敬重名士,但是也杀过名士,他杀过一个最有名的名士就是孔融。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孔融其实也没做过什么很过分的事情,虽然讽刺过曹操,但是比起他的好友祢衡裸衣骂曹操,把曹操手下通通骂了个遍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然而曹操偏偏没有为难祢衡,只是祸水东移,把祢衡送去了刘表那里,但是对孔融曹操就没那么客气了,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

曹操不杀祢衡,是担心背上擅杀名士的罪名,但是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而且名气也比祢衡要大,杀了孔融岂不是更会背上杀名士的罪名,可是为何曹操杀一放一?背后的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第一,两人身份不同,祢衡只是个名士和一介狂生而已,在朝廷没有职务,朝野没有声望,骂了曹操也就骂了,杀了他曹操白担个擅杀名士的恶名,不杀祢衡还能得个大度善待名士的美名。孔融不同,一方面他是孔子后裔,最重要的是他还是朝廷重臣,在朝野有声望。孔融被杀于208年9月,而在3个月前,曹操刚刚恢复丞相制度自己出任丞相。朝野上下对此看法不一,反对的也不少,杀了处处讥讽自己和自己作对的孔融,可以极大的震慑反对他的人。

第二,当时正是曹操南下荆州讨伐刘备和刘表的关键时刻,刘备和孔融关系很好:孔融为北海相时被黄巾军的管亥所围,是刘备出兵帮他解的围,其后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而孔融也视皇叔刘备为汉室的希望,曹操南下荆州,孔融就表示反对,在此关键时刻杀了孔融,至少朝中就少了反对之声。

第三,直接的原因就是孔融此人也确实有点讨厌,讥讽曹操不说,还一次次跟曹操作对:阻止了曹操加害杨彪是一回,反对曹操禁酒令又是一回,而且自恃名士,对曹操态度傲慢,一次两次曹操能忍受,次次都如此,曹操实在受不了,干脆杀了。

第四,杀祢衡没有合适的理由,杀孔融有理由。仅仅因为人家骂你,你就杀了人家,理由说不过去。孔融不同,怎么说呢,虽然他是孔子后裔,但是孔融此人常常会说些出格的话,比如他和祢衡两人就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这两人脸皮有点厚,被曹操抓住了一个把柄说孔融”不尊重先哲“;在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孔融还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这些话放在当时实在是有点叛经离道,现成的第二个把柄”不尊孝道"送到了曹操的手中。要知道,在古代,这两个罪名是很严重的,曹操借此杀人立威,旁人还真说不出什么。

曹操很聪明,以孝道入手杀了孔融,但是孔融虽有不是,但是罪不至死,而且曹操杀孔融从长远来看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毕竟孔融是孔子后裔,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杀了孔融其实对曹操的“唯才是举”和求贤令是一个打击。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后来司马氏代魏,士族和士大夫反对声音很小,也未尝没有曹操杀孔融的原因在里面。

更多文章

  • 俗话说文人相轻,那为什么三国两大牛人孔融和祢衡关系这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孔融,曹操,祢衡,三国,曹丕,孔子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三国时间虽短,但涌现的名人之多、段位之高却真的让人惊叹。在三国名人朋友圈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两个特别自信常常看不起别人的牛人,却偏偏没有我们常说的文人相轻,反而彼此惺惺相惜。这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一个是昨天我们详细说过的在大庭广众

  • 祢衡除了击鼓就会骂人只能算是个有才无德的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祢衡,曹操,刘备,刘表,陈群,荀彧

    《三国演义》中,祢衡是一个不惧权贵,敢于破口大骂曹操的真英雄。但实际上,这个祢衡除了击鼓和骂人之外,似乎并没有做过真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只不过是个舌头刁毒的小人物,而且骂来骂去,把自己的脑袋都骂丢了。 原本祢衡是很想做官的,史书记载他建安初期,到许都来游学。刚到了颍川(今徐庶徐元直的老家),就“阴怀

  • 祢衡除了骂曹操还骂过司马懿的大哥:就是个杀猪卖酒的贩夫走卒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曹操,司马懿,祢衡,荀彧,刘表,陈群

    祢衡不是什么好人,而且就他的表现来看,也就能写写吹牛拍马的文章,治国安邦几乎一窍不通、人情世故几乎一点不懂。不要说跟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相比,就是比许攸也要差上上好几个档次。读者诸君熟读史书,都知道一个有能力的人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几点祢衡一样都没做到。但是目空一

  • 祢衡恃才傲物,曹操、刘表虽不容但亦不杀,用一计策祢衡26岁卒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表,祢衡,孔融,荀彧,黄祖,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文/花开无田在中国古代,有一类知识分子是万万不能惹的——狂放不羁的名士。他们不像久居官场之人,有所忌惮,位高权重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使之折服;虽然一样满腹才华,却大都恃才傲物,无所惧怕,他们是靠着影响力而活,一如当年汉高祖刘邦想着另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商山四皓的出山只好作罢,便是明证。杀之便是杀害

  • 【江湖】祢衡是“让梨”孔融的小伙伴,家中古井2006年曾“显灵”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孔融,曹操,刘表,孔子,黄庭坚,孟郊

    祢衡公园小学有篇课文叫做《孔融让梨》。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生活在东汉末年,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做祢衡。孔融比祢衡大二十岁,两人是忘年交。孔融曾经写下一篇《荐祢衡表》,向曹操举荐祢衡:“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

  • 鹦鹉洲地名由来与祢衡关系考辨

    历史解密编辑:江西地名研究标签:鹦鹉洲,祢衡,鹦鹉赋,李白,刘表,太平寰宇记

    鹦鹉洲曾是万里长江武汉段江面上一处著名的沙洲,唐代诗人崔颢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这处沙洲妇孺皆知。除此之外,历代文人都留下过关于鹦鹉洲的记述,因此这处如今早已消失的沙洲成为承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地理坐标。一直以来,关于鹦鹉洲地名由来的主流说法是它和汉末名士祢衡(公元173~198年

  • 祢衡,三国时代最纯正的鸡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教研室标签:祢衡,曹操,孔融,刘表,司马懿,贾诩

    人性是复杂的,最能在曹操身上体现。曹丞相是个矛盾体,他既有宽阔的胸怀、沉郁的情绪;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又有不容人之处,如对孔融、对杨修的下手。曹操所杀的,都是恃才傲物又终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这样

  • 为何说祢衡之死是时代的悲歌?探析汉末畸形士风的形成史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祢衡,曹操,孔融,刘表,士风,三国,汉朝,东汉末年

    引言提起汉朝末期名仕,"击鼓骂曹"的祢衡,是难以绕过的话题。祢衡一生放荡不羁,被杀时仅仅二十余岁,但是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渴望入朝,但又辱骂曹操的事情,引起了后世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祢衡辱骂曹操,是因为他看不起这个篡汉的逆贼,有人认为祢衡辱骂曹操,是他的本性使然,但实际上,要理解祢衡那反常的

  • 狂士裸衣击鼓骂曹,曹操不杀祢衡,却用阴招没让他活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祢衡,孔融,刘表,司马懿,陈群

    说到祢衡,有些人可能感到陌生,说到孔融大家很熟悉吧?估计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这篇课文。这样说吧,祢衡的文学水平不在孔融之下。孔融比祢衡大20岁,由于祢衡文采出众,二人成了忘年交。祢衡虽有才,却是三国里有名的狂士,狂到什么程度?他不把朝中的丞相放在眼里。东汉末年的曹操,名为国相实为皇帝,祢衡竟在众目睽

  • 曹操想羞辱祢衡,不料,却遭祢衡反击。谁知,曹操不怒反为他举荐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曹操,祢衡,刘表,孔融,袁绍,荀彧

    曹操想羞辱祢衡,不料,却遭祢衡反击。谁知,曹操不怒反为他举荐秋秋历史苑2022-09-0417:10湖南关注曹操借击鼓羞辱祢衡,奏罢,祢衡径直走向曹操。士兵呵斥:“你不换衣服是对曹丞相不敬?”祢衡不语,慢慢地当众脱掉衣服。岂料,曹操竟然没有动怒,反而为他推荐好职位。祢衡,东汉末年人士。年少时就以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