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命运如何?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命运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2/11 10:33:42

苏武在匈奴,与匈奴女生有一子,这在史书确有记载,此子名苏通国。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左将军上官、骠骑将军上官安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鄂邑公主合谋造反,被霍光所察,事败,悉数被杀。而苏武之子苏元亦牵涉其中,被认定参与谋反,由此被昭帝下令处死。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驾崩,宣帝即位。此,宣帝见苏武年事已高,孤苦无依,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就让侍从去问问其他人:“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问他在匈奴有没有子嗣。之后,闻听消息的苏武就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说他在匈奴有一子,名叫许通国。

宣帝得知后,就派使者前往匈奴,用金银珠宝把他赎了回来。之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苏通国的事迹,在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多,除了说他是苏武遗留在匈奴的子嗣,及宣帝如何让他回国外,其余的就再无记载。当然,正史虽无载,但民间却有着诸多关于他、他的母亲和苏武的传说。话说位于武功的苏武嫡系后裔,其宗族藏有一传家之宝,这就是苏武当年在离开匈奴时,给其子苏通国留下的认亲之物大铜簪子。当年,苏武在出使匈奴时,因卷进匈奴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被匈奴单于扣留。起初,匈奴单于希望他效忠于他,但苏武誓死不降,于是匈奴单于就将他流放到北海,让他放羊。到了北海后,苏武是饥寒交迫,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在这里是毫无生存的能力,而就在苏武濒临绝望之际,一个牧羊女像天使一般降临到他的面前。这位牧羊女见苏武只身一人,终日与几只公羊为伴,且又举目无亲,还没有在寒冷冬天生存的能力,心生同情,就主动地去照顾他的生活,帮助他牧羊。

正所谓日久生情,没过多久,苏武与她就私定终身,并在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而因此时苏武一直想念故国,希望能够回到故国,所以就将其取名苏通国。就这样,苏武一家三口就幸福的生活在北海十九年的时间,这期间苏武的生活环境虽未有任何的改善,且也回国无望,但在牧羊女和苏通国的陪伴下,苏武也算是怡然自得,一家三口在北海是其乐融融的生活着。可是好景不长,在与牧羊女度过十九年光景后,因汉朝与匈奴重修于好,而在汉廷的周旋下,匈奴最终同意放苏武回国。但是,此时匈奴单于或许是仇恨苏武的反抗,他只同意苏武一人回国,却并不允许苏通国母子跟随。苏武无奈,只能时忍痛独自一人回国,就在生死离别之际,苏武就从自己头上拔下大铜簪子交给苏通国,并说道:“尔后若有机会,你们母子可凭此簪归祖认宗”,说罢,洒泪而别。就这样,这根大铜簪子就成为苏武与远在匈奴的苏通母女唯一的联系。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因宣帝的特意光照,分离了近八年的苏武、苏通国父子在汉廷的努力下得以再次重聚,但是因单于的从中作祟,牧羊女还是未能跟随苏通国回到苏武的故土。而曾经苏武给苏通国留下的那根大铜簪子就成为了两人相认的证物。

对于这根大铜簪子,苏武很是珍惜,这算是见证了他在北海与牧羊女的爱情,而此时与牧羊女相见无望,苏武就更是珍惜它。临终前,苏武就特别嘱咐苏通国道:“这大铜簪子是我们苏家血脉延续的见证,子子孙孙一定要世代传承,让它告诉后人不要忘记了自家的根”,于是,这个大铜簪子就一直流传了下来。除此,民间除了流传着苏武与妻子牧羊女那凄惨的爱情,及与子苏通国那曲折的认亲之路,还流传着苏通国另外一个传说,那就是开创了在家中祭拜“祖容”(祖先的画像)的先例。苏武去世后,作为苏家唯一子嗣的苏通国自然就担负起了祭祀家中先祖的重任。此时,每年的除夕,苏通国就得开始四处奔走,祭祀先祖的一天,他先是需要去麒麟阁拜谒父亲苏武,之后,就需转杜陵再到武功去祭拜苏家的列祖列宗。在完成以上的祭拜后,才能回到苏坊老家与族人一起吃团圆饭,而这时往往已是半夜,辛苦不说,族人等他一起吃饭,也等的是很痛苦。更甚者,有时若遇到狂风暴雨,在路上耽搁一些时间,可能连祭拜先祖的时间都要错过。

由此,苏通国是好不为难,也就在这危难之际,他突然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效仿朝廷麒麟阁勋名之法,将先祖的面容画于白色锦帛中,再在画像中书写上名讳、爵位,然后将其悬挂在苏坊老家的正堂之上。之后,在除夕之时,苏通国只需在家中,在画着祖先面容的画像下,与族人一起燃烛上香、供奉祭品、跪拜祭祀。这样,既省去了他及为孙者的奔波之苦,也可让他们可以按时祭祀各位苏家先人。此后,苏通国这种将“祖容”悬挂于正堂之上,然后在此祭祀先人的作法,被百姓知晓后,早已忍受许久奔波之苦的他们,也是纷纷效仿,将祖先的画像画于白色锦帛中,然后在此画像下进行祭祀典礼。最后,随着时间的逝去,民间逐渐形成一套规定:普通家庭由父到祖上溯五代,世家大族则追踪到始祖,皆入其“容”。每年除夕,在画像下,供奉香火,摆放祭品,全族跪拜。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苏武匈奴昭帝苏通国

更多文章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是如何娶妻生子的,妻子与孩子后来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武,匈奴,刘彻,霍光,汉昭帝,张胜

    “苏武牧羊”的故事是中国历史凝炼成的著名经典之一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的纵深处并且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出现表现他忠贞爱国,持节不屈的精神苏武雕像出使匈奴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陕西西安东南)苏武在家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是平陵侯苏建曾经多次跟随西汉名将卫青与匈奴作战关于苏武年轻时的故事,史书没有记载起先苏武

  • 苏武饿的为何只吃野菜果腹,却不吃羊活命?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霍去病,卫青

    引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班固《汉书》汉朝苏武的故事,照亮了我国历史的一角,被后世人所传颂的。众人皆知,在我国汉朝为了平复匈奴反我国土,大汉朝因此折损了多少将领士兵。为了边境稳定,汉朝当时是采取了最为强硬的应对方式,多次向边境增派兵力,派去了

  • 穷兵汉武(增一)苏武明知兄弟在汉朝被逼自尽,为何依然忠于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匈奴人,卫太子,穷兵汉武,汉朝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之一,也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苏武牧羊便是千百年来受到后世历朝历代称颂的故事 ,也使他成为了忠于国家和坚守节操的代表人物。从史料上看,苏武在匈奴的际遇可谓悲惨,被发配到北海牧羊也受尽了苦难。匈奴单于为了迫使苏武投降,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都没有能够得

  • 【2022最佳创作奖】获得者苏武勇作品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美术家资讯标签:苏武勇,获得者,二等功,三等功,创作奖,作品展览,人民艺术家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艺术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新征程,优秀的艺术创作者,是激励全中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新的一年,新艺术,新使命,新征程。在此新年到来之际,由中国书画艺术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国评选2022“最佳创作奖”

  • 苏武牧羊19年宁死不降, 又为何与匈奴女子育有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大玲的生活标签:苏武,匈奴,苏武牧羊,匈奴人,刘彻

    “苏武牧羊”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被困匈奴19年,持节不屈,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过,大家应该都不知道,在苏武19年的牧羊生涯中,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并且两人还共同孕育了一个“汉匈混血儿”。出使匈奴遇叛乱,北海牧羊十九载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任命苏武为中郎将,率领使

  • 苏武:生死难料的时候,还有没有坚持原则的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张胜,刘彻,李广利

    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汉武帝执政后期,被多次打败后的匈奴惧怕汉廷,于是匈奴且鞮侯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武帝为答匈奴之意,便派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和他的副官张胜到达匈奴后,向匈奴致以厚意并随有厚礼,此举不但没引起匈奴的好感,还让匈奴骄傲

  • 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饥饿难耐时,为何宁可吃草根也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苏武,北海,刘彻,匈奴人,霍去病,汉高祖刘邦

    西汉初期,匈奴凭借着强悍的战斗力,先后灭掉了东胡、月氏等部落,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而此时的汉朝,刚刚经历了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国力还处在尚弱的阶段,所以为了休养生息,汉朝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待匈奴采取妥协的措施,避免与其正面交锋。“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库充裕,人民富足,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到了汉

  • 苏武牧羊时只能野菜充饥,为什么不宰羊吃?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秦国

    苏武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成长在汉朝开拓鼎盛时代,父亲曾经多次跟随卫青出征匈奴,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苏武满腔热血要报效国家。受父亲战功影响,苏武曾在汉朝担任掌管鹰犬马匹的官职,不曾想软禁在匈奴后,被要求在极寒之地牧羊。虽然苏武前后的工作内容并无太大差异,但身份和使命让两个工作的意义完全不同。苏武出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胡女生一子,汉宣帝亲派使者赎回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苏武,汉宣帝,匈奴,胡女生,刘彻,李陵

    文|飞鱼说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多么荡气回肠的一句话,更是能彻底激发我们爱国情感的一句话,每每听到,一股荡气回肠而又无法抑制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历史上,中原王朝更替不迭,周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被中原帝王视为心腹大患,而对于他们的打击则成为了不少帝王在位期间的重要工作。不过真正能做到虽远必

  • 苏武牧羊挖野菜充饥,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后发现苏武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斯克的技能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匈奴人,苏武牧羊,张骞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五》这是《资治通鉴》中关于苏武回到汉朝的记载。苏武出使匈奴在汉朝时期,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打通了路上丝绸之路,为汉王朝统辖西域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除了张骞,汉朝还有许多伟大的使者,他们遭遇险境,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