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苏建为国立功,而与兄弟们一起被任用为郎,后来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兴高采烈地出使立功,被属下搅黄
天汉元年,且鞑侯单于刚刚即位,此时匈奴势力相对弱势,非常害怕汉朝袭击,于是单于说:“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并把扣留的汉朝使者路充国等全部放还。汉武帝很高兴,心想“打了这么多年可算是打服了。”
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带着汉朝符节护送被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赠送给单于许多财物,以报答他的好意。苏武与副使汉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兼任使者属吏的常惠等人兴高采烈地取了匈奴。
本来这事很简单,因为这是对方提出的交换被俘使者,苏武一行人只要到了地方把人员一交换,再把人带回来,这白给的军功就算到手了。
但苏武的副手张胜不这么想,张胜延续了历代汉使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干就完了”的老传统,想着来都来了,自然要干票大的。张胜就伙同匈奴单于这边的两个人一起计划刺杀单于,想着提着单于脑袋回去领赏。
不出意外的他的谋划出意外了,他们的计划被内鬼告发,单于找出并杀死了那两个参与刺杀的匈奴内部的人,张胜的身份暂时还没有暴露。张胜看形势不妙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发展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涉到我。受到侮辱之后才死,将更加对不起国家。”于是便要自杀,张胜、常惠一起把他劝住。
缔造流传千古的名句
后来匈奴那边的人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召集匈奴贵族商议,要杀死汉朝使者。有个匈奴将军建议招降这些汉使,这样更能羞辱汉朝。单于便派汉军降将卫律来审问苏武。苏武在审问中坚持自己没有参与刺杀,并拒不投降,同时还说出了那段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发配贝加尔湖放羊十九年
单于眼看招降不成,就把苏武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这期间陆续有很多人来劝降苏武,其中不乏李广的孙子李陵这样的名将,但苏武始终坚守作为汉使的气节,拒绝投降匈奴。
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经去世了,汉武帝也驾崩,汉武帝的儿子继任皇位,就是汉昭帝。
因巧合最终归汉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派人寻找苏武,一开始匈奴的单于说苏武已死,后来使者从当初一起被扣留的人那里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最终,在公元前81年,苏武最终回到了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