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张骞他一生中,几乎长年在塞外与大自然相处过生活,在其中张骞所拥有的乐观、进取、冒险犯难的精神与坚定的意志力,是他深沉的精神力量,甚至是他整个的生命记忆了;而会有以上经历的人呢,我们在占星学的分析上,恐怕非是火象星座的族群莫属了。
通常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具有十足的行动力,温暖或狂热都算是火象的基本特色,因为他们都是想到、说到、就要做到的行动派。火象的代表有白羊座、狮子座、射手座;张骞不但对新的事物兴奋且好奇,而且凡事具开创性、凡事戮力而为、一向都是开路先锋的性格,这种冲劲跟干劲,就是白羊星座的典型。
而张骞他重视典范,本身更是有领导者的风范,为人光明磊落又爱惜羽毛,行事有原则,不易随波逐流的表现,则是狮子星座的精神了。至于射手座,那就更不必说了,因为它专门和文化以及探险有关。
射手座性格的人热爱自由,喜欢探险而且有文化特质。他们喜欢到处去游历,他们外向、健谈、喜欢新的经验与尝试,并且有着远大的理想,任何时地都不会放弃希望和理想。参照于张骞一生展现出少有的理想与毅力,加上他的冒险精神如此卓越,所以张骞星图的天顶﹙即中天,位于黄道与上方子午线交会之处﹚,很有可能落点是在第九宫上﹙而且更可能就是落在射手座上﹚,由于中天点决定了一个人这一生要发展成什么样的人物;
张骞他独立、外向、不安定、四海为家,对事物具有哲学的见解,以及拥有雄心壮志的大格局,人生又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型态,加上他友善、亲切、具有非常好的抽象观念,这都吻合了中天射手的原型。
尤其张骞所立下的丰功伟业,不仅在他生前、生后都光耀天下,这样的格局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星图上太阳的落点,就在中天上。俗语说:“如日中天”,这话说的很妙,完全正确。
所谓的第九宫,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就是所谓的迁移宫,《果老星宗》里也有提到,命宫主星落入第九宫的话,这样的人以现代的话形容就是能读万卷书,能行万里路,见闻广博、思索深刻。所以如果我们推论张骞星图上的太阳落入了九宫中,并且是以张骞的命主星之姿显耀于中天之上,所以才会有这样不凡的人生格局的话,那么张骞的命主星也就是太阳了,换句话说,太阳主掌的是狮子座,那么狮子座也就有可能成为张骞的命宫﹙所谓上升星座,也就是第一宫﹚。
由于命宫是一个人这一生所要扮演的角色,所以回看张骞当时幼年气豪胆大的模样,传闻他小小的孩子就能控制大局,又具有尊严跟能力,那不就跟狮子坐命的人一模一样嘛!加上武帝初次见他又觉得这位郎官与人气势不凡的感想,他一生往来西域做外交,代表的是大汉中原的门面,他能通使又能带兵带将、臣服诸国,靠的是忠义与品格这种尊贵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奸巧或走后门这种不入流的手腕。这都说明了一个狮子座命宫的人,才会有的泱泱气度。
曾经张骞在日晒、风吹、雨打和各种死亡阴影的宠罩下,命运都是那么残酷的一次次考验著当时在荒漠及匈奴王廷中求生存的他,而为了达成外交使命,不管面对任何苦难,张骞又都必须坚强,而这些都得建立在张骞内心的不被击倒之上。
所以我想,张骞必定具有一个坚毅又具有爆发力的月亮星座,才能如此情绪独立吧!而这位总是勇往直前的张骞,可能就是个牡羊月座的人。
所谓月亮在个人星图上的落点,主要是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和感情生活,这里面也代表了一个人获得安全感的主要方式。就像张骞往往是英勇无畏的,他愿意学习各种知识,放手一搏的航向未来;即使明知大部分旅程毫无胜算,仍能不断的往前开展。
他在任何机会中都不忘搜集资讯,随时保持战备的状态。他绝不会守株待兔,一直都是主动出击、应变、以及规划作战。这样的张骞,其实将其一生摊开来看,他绝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等待与梦想,甚至有半生,只为了实现一个脱逃或进言的机会,但是他不以为苦,他不累、不倦、他也不自怜。这样的壮志保障了张骞行进的方向,因为牡羊月座要不停的奋勇向前,那就是他安全感的来源。
张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一条通往世界门户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张骞其实留下的不只是这些有形的历史记载,他真正留下的,其实是一个外交官的典范,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会欣然看见几乎各国养成外交官的基本要求与条件,首要竟然都还是“忠诚”与“品德”的实践。
“机智和狡辩”并不是外交人员长期能倚恃的利器,唯有忠诚与品德,国家的利益与发展才能长远。而古今中外的外交官,也尽所皆知的必须要具备一种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随时可以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加上外交官必须要不断地吸收新知,加强人文素养,还要有危机处理的能力等等,这些不都是由张骞来引申作则的演变吗?
我想历史已经证明了,张迁出西域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因为如今,在几千年前开创的丝路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张骞曾在当地补充水草粮秣,寻求向导、驼马,都必须依靠大漠烟尘中的楼兰王国呢,它也在大自然的淘汰之下消逝的无影无踪了。然而,还留印在生生世世、朝朝代代之后,流传在人们心头的,仍然是张骞这一位永不消陨的“博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