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坐拥十多万精锐骑兵,雄霸一方,为何会败给了袁绍?

公孙瓒坐拥十多万精锐骑兵,雄霸一方,为何会败给了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 访问量:3744 更新时间:2024/2/21 5:38:25

因为公孙瓒刘备关系较好,给人的印象还算不错,作为东汉末年,较早崛起的一股军阀势力,起步比袁绍曹操都要早,坐拥北方四州,一统天下也是有机会的,最终稀里糊涂的地把自己烧死了,也算是一桩遗憾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聊聊,公孙瓒崛起的那么早,为何会败得那样惨!公孙瓒虽然出身贵族,但生母地位却很卑贱,东汉末年,不讲才华只讲门阀,袁绍四世三公,振臂一呼,天下呼应,公孙瓒就比较惨了,只能当一个小吏。公孙瓒虽然位卑,但是身体素质好啊!大高个身材挺拔,样貌好,还有一副嘹亮的嗓门,后来靠着这些先天优势做了当时辽西太守的上门女婿,倒插门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从小吏迅速提升到中郎将,果然上面有人就是不一样。

当然,公孙瓒能够青云直上,也不完全是靠老丈人,要想站得稳,还得功夫狠,公孙瓒当年绝对也是个狠人。据说当时公孙瓒曾率领几十个骑兵巡察边境,遭到鲜卑几百名骑兵的包围,为了突围出去,公孙瓒领着士兵以少打多,奋力拼杀,最终成功突围出去,在幽州享有一定的威名。东汉末年,西北凉州边章、韩遂叛乱,由于幽州是自古以来的养马场地,朝廷见公孙瓒能打,就授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让公孙瓒可以招募三千骑兵,然后到西北去打仗。等到公孙瓒招募军队完毕后,辽西乌桓已经发生叛乱,公孙瓒就以三千骑兵讨伐乌桓,迫使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因功被封为都亭侯。

公孙瓒从此坐镇北方,主要从事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可惜公孙瓒再怎么能打,也未能彻底摆平乌桓,在黄巾起义后,还呈现逐渐不支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派刘虞担任幽州牧,希望绥靖派的刘虞能够搞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不要再打了。刘虞上任后就派遣使者到游牧民族那里去疏通关系,想要达成双边谅解,当时一直与公孙瓒作战的游牧民族也都决定归附。结果公孙瓒面子上过不去了,老子摆不平的事,你三言两语就给摆平了,我的面子往哪放?

于是暗中派人杀害了刘虞与游牧民族沟通的使者,但是鸡贼的刘虞还是不辱使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与游牧民族达成谅解。刘虞因功被授予太尉之职,朝廷担心公孙瓒不高兴,因此封公孙瓒为奋武将军。但是公孙瓒与刘虞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深。东汉末年进行了一场地方军政改革,将原来只有检察权的刺史授予实权,后来更是直接设置为州牧,掌控地方的一切行政大权,本来公孙瓒是幽州的实权派,朝廷却并不信任,又任命刘虞为幽州牧,节制公孙瓒。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刘虞比公孙瓒官大,公孙瓒比刘虞兵多,要是在平时,朝廷实力强的时候,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是东汉末年几乎是分崩离析,地方割据化明显,那就是谁的拳头硬谁说算。在刘虞与公孙瓒矛盾越来越大之后,两个人经常互相指责,并且上报朝廷,朝廷也管不了公孙瓒,后来刘虞纠合了十万人讨伐公孙瓒,却被公孙瓒打败,后来为公孙瓒所杀。在刘虞死后,公孙瓒主要的对手就是袁绍,两个人也是死敌,之前公孙瓒将堂弟公孙越派到袁术那里结好,后来袁术让公孙越帮助孙坚与袁绍的部将周昂作战,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而亡,公孙瓒因此迁怒于袁绍。

当时袁绍不想和公孙瓒全面开战,因此就把渤海郡的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结果公孙范自然是投靠大哥公孙瓒,两个人合伙之下,连续打下徐州和青州的黄巾军,声势浩大。随后公孙瓒基本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兖州,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当时公孙瓒的地盘是诸侯中实力最大的,唯一的敌手就剩下袁绍,公孙瓒失误之处在于太注重武力而不注重口碑。

与公孙瓒相比,袁绍那是老奸巨猾,尤其擅长搞外交攻势,通过拉拢刘虞儿子的方式,笼络周边的游牧民族,联合夹击公孙瓒。本来以公孙瓒的实力,应该是有一拼的,公孙瓒以幽州为根基起家,部下以骑兵居多,最擅长机动作战,创业以来无坚不摧。偏偏公孙瓒在与袁绍决战的时候,放弃了这种优势,采取了全新的打法,那就是修筑城堡,打堡垒战。正常来说,堡垒战自然是好打,但是放弃骑兵的优势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要说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第二包工头,没人敢称第一。当时公孙瓒以易县为中心,挖了十道壕沟,又在壕沟里面筑高坡,每个高坡上又盖上高楼,简直就是一个三国版的马奇诺防线。公孙瓒住在里面,屯了很多的粮食,还一本正经的说“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意思就是,以前我认为想要平定天下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发现那个时候的确是太年轻,现在我想明白了,打得再狠,不如地基盖得高,现在我盖了这么多的防御工事,有这么多粮食,等到天下大势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出去重整河山。

一千年后的朱元璋正是靠着这种“高筑墙,广积粮”策略取得了胜利,而先驱公孙瓒却失败了,他的失误之处在于,他筑的墙范围实在是太小,只有一个县大小,袁绍几万兵马就给包围了。朱元璋筑的墙是南京城墙,曾国荃围攻南京的时候,带了三十万人马都没全围上。可见,公孙瓒的宏观战略水平太低,以当时之乱世,唯有一争方能得天下,怎么可以把自己禁锢在城堡里面坐吃山空,那不是等着死呢?在公孙瓒龟缩在堡垒中时,袁绍将公孙瓒的部下一个个吞并,最后长期包围公孙瓒,迫使公孙瓒纵火自杀。一代豪杰,落得凄惨的下场,实在是让人唏嘘。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

标签: 公孙瓒袁绍骑兵东汉末年太守袁术

更多文章

  • 赵云如此忠肝义胆,为什么却离开了公孙瓒?他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赵子龙,公孙瓒,刘备,袁绍,曹操,张飞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

  • 赵云曾是公孙瓒部下,多次救下刘备,为何说刘备不重视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刘备,赵云,三国,蜀汉,赵子龙,公孙瓒,曹操手下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风云变幻、天下大乱的三国时期,存在着很多家喻户晓的大英雄。无论是“千里走单骑”、“温酒煮华雄”的关羽,还是雄才伟略、统一北方的曹操,他们都是武艺超群、拥有大智慧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蜀汉刘备手下的英雄更是能力出众,重情重义,其手下的五虎将更是名扬天下。作为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对待刘

  • 刘邦的老同学公孙瓒,本是一代枭雄,为何最后却会败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刘邦,袁绍,大军,刘备,汉朝,公孙瓒

    公孙瓒是个崇尚武力的热血青年,他之所以能在东汉那样的乱世有显赫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的武力值爆表;但他之最后会失败,也正是因为他崇尚武力、不懂政治,谋略方面更是跟袁绍这样的士家公子是没得比的。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家庭还算不错,但问题是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所以即使他武艺超群,相貌俊

  • 公孙瓒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一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备,袁绍,三国,公孙瓒,赵子龙,艺术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即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不是那么强大的军阀,都存在一两个武功高强的将领,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这些人数众多的名将,构成了三国时期最激动人心的画面。在当时的河北,就有这么一个军阀,论实力,完全比不上曹操、袁绍、袁术这样的大军阀,但是凭借着严纲、赵云和田豫这三个将领的强大的实力,成为了

  • 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

    历史解密编辑:南派将军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

    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文|南派将军刘备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他会有什么大作为。所以当初刘备打江山的时候,是

  • 公孙瓒明知道赵云很能打,为什么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袁绍,关羽,赵云,汉朝,三国

    与谋士不同,一个武将能不能打,上了阵就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怀才不遇”。公孙瓒认得赵云,赵云也曾随公孙瓒征讨,按理说,赵云的武艺人品,公孙瓒应当是看在眼里的,赵云本应是一块“宝”。然而,刘备投公孙瓒后,公孙瓒却将赵云“支走”,让他做了刘备的主骑。以赵云的勇猛,让其留在身边,随从作战不好吗?为什么公

  • 老同学公孙瓒兵败被围,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援?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袁术,吕布,孙瓒,汉朝,三国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公孙瓒:这波还是草率了,看来还是得伪报截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孙礼,刘虞,援军

    继续继续。第三年10月10月21日消灭了刘虞的进攻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继续支援赵云方面了。公孙度源源不断的援军还是消耗的我难受,再加上赵云又经常性的不给力。第三年11月11月1日有了援军,赵云方面军压力大减。只是貌似后面还有敌人的援军,真的烦。本来想着公孙瓒亲自出马来帮忙的,结果刘虞又来人了,真是

  •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子龙,公孙瓒,刘备,袁绍,文丑,关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跟随刘备,公孙瓒左右不了,因为那时候,赵云已经离开公孙瓒7年,早已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与公孙瓒一毛钱关系没有。即使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公孙瓒也管不了。再者,赵云虽然能打仗,但是公孙

  • 汉末势力鲜于辅,推翻公孙瓒统治的重要力量,袁曹争霸中倒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公孙瓒,曹操,汉末,袁绍,曹魏,袁术

    汉末三国时期不仅有二袁、曹、孙、刘这些比较大的军阀,还有很多比较弱小的、影响力较低的小势力。这些势力在大军阀的倾轧下很难独立生存,不过有的时候也能在特定情况之下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历史走向。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末一支不太强大,也不太出名的势力——鲜于辅,他是推翻公孙瓒在幽州统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