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如此忠肝义胆,为什么却离开了公孙瓒?他怎么想的?

赵云如此忠肝义胆,为什么却离开了公孙瓒?他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4/2/20 23:26:21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南郡,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并且,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赵云一开始的主公,并不是刘备,而是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那么,问题来了,赵子龙如此忠肝义胆,为什么却离开了公孙瓒?

首先,根据《云别传》等史料的记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赵云得以与刘备深交。对于公孙瓒来说,是当时割据幽州的诸侯。因此,赵云跟随公孙瓒,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让赵云不会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一开始投奔的是公孙瓒,促使他能够和刘备结识,以此获得了一位真正值得追随的主公。

东汉末年,公孙瓒与割据冀州的袁绍交战。彼时,公孙瓒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青州西北部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公孙瓒便上表东汉朝廷,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对此,在笔者看来,赵云虽然先跟随的是公孙瓒,但是,后者一直没有给赵云授予什么官职。当然,刘备因为当时实力有限,也无法给赵云册封官职。但是,刘备让赵云掌管自己的骑兵,无疑显示出他重用赵云的态度。

基于此,非常明显的是,公孙瓒长期忽略赵云,没能知人善用,自然是赵云离开公孙瓒的重要原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对于赵云来说,公孙瓒显然不是一个知己。与此相对应的是,他和刘备之间则是一见如故,这促使他最终投奔到刘备麾下。

另一方面,兄长病逝,也是赵云离开公孙瓒的原因之一。根据《云别传》等史料的记载,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道德的事。”

对于赵云来说,家人的情况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因为赵云的兄长去世后,他的子女需要人照顾。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汉末年,诸葛亮八岁的时候,父亲诸葛珪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从荆州赶回了家乡,以此照顾诸葛亮等人。同样的道理,赵云的兄长去世后,赵云或许也是赶回家乡,照顾兄长的家人了。

当然,不管怎么样,因为兄长去世的缘故,赵云最终和公孙瓒分道扬镳了。对此,在笔者看来,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公孙瓒杀了汉室后裔刘虞,或许也是赵云不愿意继续跟随他的原因之一。

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东汉宗室大臣、诸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对于刘虞来说,举孝廉出身,累授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成绩卓著,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再次出任幽州牧。成为幽州牧后,刘虞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不过,主张怀柔策略的刘虞,和主张征讨游牧民族的公孙瓒发生了冲突。

虽然公孙瓒是刘虞的部下,但是,他不仅背叛了刘虞,还杀害了这位深受百姓支持的幽州牧。在和公孙瓒作战的时候,因为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占不了公孙瓒的城池。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遂大败,向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

公元193年,正赶上东汉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还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对此,在笔者看来,对于心怀汉室的赵云,自然不能赞同公孙瓒这样的行径。于是,他选择离开残暴的公孙瓒,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最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到邺城见到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秘密派遣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的部曲,而此事袁绍并不知情。刘备在汝南袭扰曹操后方失败后,赵云便随刘备来到荆州依附刘表。值得注意的是,赵云在公元200年重新投奔刘备的时候,公孙瓒已经败亡了。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四年(199年)三月,袁绍包围了公孙瓒。公孙瓒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应,公孙瓒就从城内出战。袁绍截获了这封信,将计就计,举起火把。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率兵出击。袁绍设伏兵袭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内坚守,最终兵败自尽。由此,对于赵云来说,在公元200年转投刘备的时候,公孙瓒已经被杀了,这显然不能说是赵云背叛公孙瓒,投奔其他诸侯了。而这,自然也无损赵云忠肝义胆的形象了。

标签: 赵子龙公孙瓒刘备袁绍曹操张飞

更多文章

  • 赵云曾是公孙瓒部下,多次救下刘备,为何说刘备不重视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刘备,赵云,三国,蜀汉,赵子龙,公孙瓒,曹操手下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风云变幻、天下大乱的三国时期,存在着很多家喻户晓的大英雄。无论是“千里走单骑”、“温酒煮华雄”的关羽,还是雄才伟略、统一北方的曹操,他们都是武艺超群、拥有大智慧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蜀汉刘备手下的英雄更是能力出众,重情重义,其手下的五虎将更是名扬天下。作为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对待刘

  • 刘邦的老同学公孙瓒,本是一代枭雄,为何最后却会败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刘邦,袁绍,大军,刘备,汉朝,公孙瓒

    公孙瓒是个崇尚武力的热血青年,他之所以能在东汉那样的乱世有显赫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的武力值爆表;但他之最后会失败,也正是因为他崇尚武力、不懂政治,谋略方面更是跟袁绍这样的士家公子是没得比的。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家庭还算不错,但问题是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所以即使他武艺超群,相貌俊

  • 公孙瓒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一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备,袁绍,三国,公孙瓒,赵子龙,艺术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即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不是那么强大的军阀,都存在一两个武功高强的将领,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这些人数众多的名将,构成了三国时期最激动人心的画面。在当时的河北,就有这么一个军阀,论实力,完全比不上曹操、袁绍、袁术这样的大军阀,但是凭借着严纲、赵云和田豫这三个将领的强大的实力,成为了

  • 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

    历史解密编辑:南派将军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

    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文|南派将军刘备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他会有什么大作为。所以当初刘备打江山的时候,是

  • 公孙瓒明知道赵云很能打,为什么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袁绍,关羽,赵云,汉朝,三国

    与谋士不同,一个武将能不能打,上了阵就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怀才不遇”。公孙瓒认得赵云,赵云也曾随公孙瓒征讨,按理说,赵云的武艺人品,公孙瓒应当是看在眼里的,赵云本应是一块“宝”。然而,刘备投公孙瓒后,公孙瓒却将赵云“支走”,让他做了刘备的主骑。以赵云的勇猛,让其留在身边,随从作战不好吗?为什么公

  • 老同学公孙瓒兵败被围,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援?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袁术,吕布,孙瓒,汉朝,三国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公孙瓒:这波还是草率了,看来还是得伪报截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孙礼,刘虞,援军

    继续继续。第三年10月10月21日消灭了刘虞的进攻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继续支援赵云方面了。公孙度源源不断的援军还是消耗的我难受,再加上赵云又经常性的不给力。第三年11月11月1日有了援军,赵云方面军压力大减。只是貌似后面还有敌人的援军,真的烦。本来想着公孙瓒亲自出马来帮忙的,结果刘虞又来人了,真是

  •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子龙,公孙瓒,刘备,袁绍,文丑,关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跟随刘备,公孙瓒左右不了,因为那时候,赵云已经离开公孙瓒7年,早已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与公孙瓒一毛钱关系没有。即使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公孙瓒也管不了。再者,赵云虽然能打仗,但是公孙

  • 汉末势力鲜于辅,推翻公孙瓒统治的重要力量,袁曹争霸中倒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公孙瓒,曹操,汉末,袁绍,曹魏,袁术

    汉末三国时期不仅有二袁、曹、孙、刘这些比较大的军阀,还有很多比较弱小的、影响力较低的小势力。这些势力在大军阀的倾轧下很难独立生存,不过有的时候也能在特定情况之下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历史走向。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末一支不太强大,也不太出名的势力——鲜于辅,他是推翻公孙瓒在幽州统治的重要力量

  • 刘备为什么不救援被困的公孙瓒?只因为公孙瓒做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太守,汉朝,三国

    历史犹如滔滔江水,淘尽了许多英雄,只留下了最后的王者。公孙瓒拥有一个天胡的开局,出身贵族人家,长得又高大帅气被涿郡太守看重,招为女婿,从此进入官场顺风顺水。公孙瓒教育也是非常好的,他拜了当时庐江太守卢植为老师,卢植实力可不一般,剿灭了庐江一带的南蛮叛乱,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公孙瓒在他那里求学,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