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仔细斟酌,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算

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仔细斟酌,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4583 更新时间:2024/3/30 9:55:17

汉高祖刘邦战胜了项羽,率先攻入了咸阳城建立了汉朝。人们为了把他和后来刘秀建立的汉朝区分开,把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做东汉。西汉时期刘邦推行老子的道家学说,让人们无为而治,让人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军事实力也发展迅速,并且北击匈奴建立了一代帝国。

东汉初期国家实力也比较强大,但到了东汉末年,国家混乱不堪,当时的汉汉少帝刘辩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皇位。在他即位之前国家的一切权力都由当朝太后何太后所掌控,这导致了刘辩即使继承了皇位,名义上已经是一国之君,但他手上掌握的实权却很小。

仅仅凭借他的权力甚至连一道简单的措施也没办法独立完成,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请示何太后,只有经过何太后批准才能实施。汉少帝刘辩从小就熟读治国的书籍,他小时候就立志要当一个好皇帝,可他怎磨也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还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理国家。

此时黄巾军四处叛乱想要颠覆刘氏政权,企图灭了汉。刘辩已经认识到了现在的汉朝已经不复当年,已经满目疮痍了。光是国库空虚就已经不足以及抗黄巾军的侵略,再加上汉朝的军队实力底下,已经没有当年北击匈奴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了。

黄巾军此时势如破竹,汉军根本无法抵抗。何太后还以为黄巾军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想改变现状但是没有能力,此时他只能求助西北的董卓,当时董卓在西北的势力非常大,已经能和东汉的朝廷分庭抗礼。

刘辩命董卓进京帮助他,在董卓的帮助下,汉少帝从何太后的手中拿回了大权,并借助董卓之手平定了黄巾军的叛乱,并且将朝廷上的一些奸佞小人,贪官污吏全部清除。

刘辩认为国家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了,正准备展开自己的鸿鹄之志,他忽略了董卓的存在。董卓见国家已经平定,他的野心也慢慢浮现出来。这时刘辩才意识到自己借助董卓的实力无异于引狼入室。董卓便挟持了汉少帝入住咸阳,并自封为汉朝丞相。此时的刘辩没有任何办法,但他并没有放弃抵抗,还想着收回权利。

按照董卓当时的势力,他完全可以称帝,成就霸业,但他失败了。董卓觉得刘辩不好控制,而他却只需要一个傀儡皇帝,刘辩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协就成为了董卓的首选。董卓废掉了当朝皇帝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他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汉献帝真真正正是一个傀儡皇帝,董卓在朝中更是肆无忌惮。

董卓为人残忍好杀,性情暴躁,而且好色成性,整天沉迷酒色,动不动就在朝堂上动刀杀人,这激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董卓废掉之前的皇帝,立新皇帝就已经让很多汉朝的老臣寒心了。

他的滥杀无辜更激起了朝中大臣的恼怒,一些反对他的大臣都被他杀死,这样不仅没有让朝中老臣害怕,反而使得人心溃散,更多的人反对他,此时的士大夫袁绍也进行反对。

董卓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不对,也开始笼络人心,给包括袁绍、袁术在内的大臣升官加爵。这样并没有达成他想要的效果 袁绍以及曹操等人组成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王允抓住了董卓的好色,他用自己的义女貂蝉使出了美人计,使董卓和吕布父子反目成仇。

王允安排了五百刀斧手安排在大殿上,伏击董卓,最终董卓死在了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都说时势造英雄,董卓在乱世中崛起,本能成就大业,但因为自己的几个错误的决策导致自己的失败。他不该废掉皇帝立新皇帝,这样就会有很多支持刘辩的势力反对董卓。

结语:臣子是朝廷的根本,董卓乱杀大臣,导致了大臣的一致不满,失去了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很明显董卓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董卓还看错了一个人,那就是吕布。吕布能被千两黄金和一匹赤兔马收买,杀掉自己的义父丁原,那么他就能够为了貂蝉杀掉董卓。董卓最后也刚好死在了他的义子吕布的手中。

标签: 董卓刘辩吕布刘邦袁绍王允

更多文章

  • 三国董卓的好和坏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董卓,何进,宦官,太守,吕布,韩遂

    世间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干好事和坏事其实也有很多评判标准,和珅做贪官污吏其实对国家就是坏事,但他卖官什么的对乾隆就是好事,因为乾隆 又有钱去江南旅游了。而我们现在评判好人好事的标准就是对国家的贡献,而不是为了帝王一人做事的好恶。说完了评判标准,今天我们来说说三国时期董卓的好恶

  • 袁绍和董卓到底在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温伯陵的烟火人间标签:袁绍,董卓,何进,宦官,曹操,汉灵帝

    一、自从“黄巾起义”以后,汉灵帝开始关心军事,前文说的汉灵帝大阅兵,就是发生在“黄巾起义”以后的事。为了加强洛阳朝廷直属的军事力量,汉灵帝在公元188年成立西园八校尉军,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等等。这支军队归蹇硕统领,而蹇硕直接听

  • 董卓被吕布刺杀,临终前丝毫不慌,你看他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董卓,吕布,丁原,王允,李肃,汉朝,三国志,五虎上将

    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卧凤,得天下。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这两人的确不凡。如果是大事,文武双翼缺一不可。文人有卧龙凤雏,武将也有鲁关长马。吕布被董卓蛊惑后,杀死了自己的故主丁原,将丁原的头颅带给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父子之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深厚的“父子”之情。相反,他们最终反目

  • 董卓烧洛阳、吕布刨皇陵,不是袁绍等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吕布,袁绍,关东,汉朝,洛阳市,曹操手下

    董卓的确干了很多不是人的事儿。而且,这家伙超级残暴。无论活人死人、地上地下,他全要折腾一遍。何进、何苗死后,外戚集团跟宦官集团一样,都算彻底歇菜。但不知道董卓跟何氏外戚结了什么梁子,不仅毒杀何太后、汉少帝母子,而且还杀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但董卓觉得还不过瘾,又把何苗的尸体从坟里挖出来肢解一番。活人

  • 被制造的魔君:董卓暴行始末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董卓,何进,刘协,霍光,陈寿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董卓是汉末丧乱的核心人物,是擅行废立、肆虐宫廷的暴君。在历代史家笔下,基本都以“凶恶淫狠”的丑陋嘴脸出现。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便公开宣称“董卓是信史时代的第一魔头”。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魏书 董卓传》如果

  • 新疆出土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学者:董卓形象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卓,三国志,诸葛亮,凉州

    作为开启汉末乱世的董卓,一直以来备受谴责,几乎被批的“体无完肤”,被描绘成一个会拍马屁、穷凶极恶、玩弄权术之人。然而,在新疆一座古墓之中,考古专家挖出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原来董卓乱汉之前,几乎算是一个汉代英雄。正因如此,学者感慨董卓形象被颠覆!先来看一看《三国志》中,对董卓之乱前的记载,主要

  • 董卓与马腾都来自西凉,那他们之间有何种关系?实则相交甚少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董卓,马腾,西凉,曹操,吕布,汉献帝

    东汉末年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狼烟四起、烽鼓不息。为了权力的争斗,硝烟遍布了神州大地。我国古代出了很多有名的将军权臣,他们或英勇善战;或足智多谋;而且大多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走向。董卓和马腾都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他们在权利的争斗中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两人分别是当时的权臣和军阀,但都同出生于凉州一带。既然是同

  • 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看清历史真相,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董卓,吕布,王允,刘协,汉献帝,刘辩,三国,汉朝

    客观讲,董卓的形象有很大被妖化的成分(喜欢拿道德说事的人先别急着开喷),他的失败有个人的失误,但从根子上讲,他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因此,历史赋予董卓的使命是破坏,而不是重建。通常认为,董卓亡于人心离散,理由无非以下几点:擅权专政,失去臣僚之心;残忍好杀,失去百姓之心;取代皇权,失去天下人

  • 董卓讨伐战:不是关东诸侯围攻董卓,而是董卓吊打关东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关东,袁绍,袁术,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但诸侯们并不是集兵于盟主麾下,然后围攻董卓,而是各自为战。大方向是打董卓,但从哪打、怎么打,袁绍管不了。所以,围攻董卓,不仅不是六国攻秦的模式,甚至连七王之乱的模式都算不上。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袁绍的力量,主要来自冀州和渤海郡。

  • 董卓董仲颖:第一个军阀第一个死,凉州军事集团走向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绍,王允,吕布,刘备,军阀,三国,汉朝,董仲颖,曹操手下,凉州军事集团

    董卓这个人,工于权谋但不懂政治。工于权谋,所以当了权臣;不懂政治,所以搞乱天下。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权臣废立皇帝的事常有,但地方反对中央的事不常有。恰是董卓的一通神操,掀起了地方反对中央的序幕,而且序幕即高潮。东汉皇帝和东汉朝廷残存不多的统治权威,全被董卓挥霍一空。董卓之前,士族集团站仅是在道德制